地球在哪里
作者:ntt199007@163.com       2010/7/18
    人类科学认识宇宙只有几百年的历史,现在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客观存在的博大精深的宇宙空间,要想彻底了解它或征服它,自然是一个艰难的课题。

    虽然人类已经进入太空或登上临近的星球,也只能像一叶孤舟漂在太平洋上一样,所了解的东西十分有限。人类征服海洋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一叶扁舟到现代化的舰艇,历经几千年。如果要打造能征服宇宙或是太阳系的“航宇母舰”,不仅要具备高科技的物质条件和科技方法,更需要一种科学思想来为之导航。

    翻开历史,人类认识宇宙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宗教神学说”、“地心说”、“日心说”。在没有科学的时代,宗教控制人的思维。任何一种宗教都是塑造一个万能的圣者为核心,形成一个和谐的思想体系,或是建立一个自圆其说的宇宙次序,这也是教徒们长期信奉的根本原因。宗教虽然不科学,但在一定阶段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起到相应的作用,应该是人类认识事物因果关系的启蒙阶段。

    “地心说”是没有摆脱宗教光环的一种进步思想,虽然是一种错误的宇宙观,但它是人类客观认识宇宙的开端。人类不经历这两个阶段,便没有今天的发展。

    “日心说”是一种彻底与宗教革命的科学思想。自哥白尼提出“天体运行论”以来,通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更是现代天文学的理论核心。人们所研究的天文成果都是建立在“日心说”的基础上,如果有人对“日心说”的完全正确性提出质疑,同样像触犯宗教信条一样,万人诛之。

    浩瀚无垠的宇宙世界,给人留下无穷遐想的空间。月球绕地球转是可以目测,地球自转的同时且公转是可以论证,但这个公转的中心是太阳,则是一种推测,无法证实。正如有些昆虫有生死轮回这个循环过程,必定推出人也遵循生死轮回这一过程一样,这是古老哲学的基本思维模式。

    社会发展到今天,人类并没有完全了解宇宙运动规律。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的核心问题是:地球从西向东自转,且在自转的同时绕日公转。法国物理学家傅科已经证明了地球自转,并成功将自转这一物理现象搬到实验室,地球自转无可争议。如果有人根据“日心说”原理,将太阳、地球和月球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物模拟,使地球绕日公转的每一个月都表现月亮的盈亏现象,就足以证明这个结论的正确性,否则后人有怀疑的理由。

    尽管地球绕日公转,得到一批科学巨匠的认可,但是对地球公转带来的一系列自然现象的解释,仍是非常牵强。为了不生硬解释某些自然现象,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形,这个“椭圆形”完全有人为设置之嫌。我们虽然没有能力否定“铁板钉钉”公理,但是我们有责任根据自然现象去探讨正确的地日关系。因为这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白天为什么看不到星星

    白天看太阳,夜晚看星星或月亮,这是地球上存在的两个面,是一个普通的自然现象。为什么白天只能单独看到太阳呢?人类不是能看到几百亿光年以外的星系吗,为什么不能望穿太阳系去看其他天体?因为我们还没有识破光去看其他天体的技术。严格的说,人类还不了解强烈的日光,照在地球上这一物理现象。

    太阳是一个巨大的天然光源,它的光照距离至少要穿透海王星的区域;月球表面主要是岩石和沙土,折射光的性能并不强,月圆的时候,能把太阳光折射到地球上,月明星稀之夜,人们几乎能于户外看书写字;光在同一介质中是直线传播的,天将拂晓的时候,我们不是直接看到太阳,而是大气层折射的光,如果设一定点,从天亮到见到太阳,地球至少要转动一个多小时,可见日光在地球这个区域的光照强度,就像一个电力十足的电筒近距离照在弹珠上一样。

    为了便于了解,根据日光的强弱,可以分七个区域,分别是:核爆区 、极高温区、高温区、亚高温区、感温区、冷光区和感光区。感光区是弱光区,亚高温区、感温区和冷光区是强光区,其它为极光区。地球应在感温区内,因为我们一年四季都能感受到太阳的温度,由此看来,地球是在太阳的极光和强光的笼罩下,白天才看不到其它天体。

    白天这面天空有其他天体吗?其实日食现象就是宇宙给人类的重要提示。不管是日全食还是日偏食,人类已经准确计算出它的发生时间,这一技术在“地心说”的时代已经成熟,这充分说明天体运行的规律性。自古以来,人们对日食的发生,产生浓厚的兴趣,除迷信色彩以外,人们总想借着月球挡住太阳光的机会,窥探出宇宙的一丝秘密。其实日食很简单,就像一把遮阳伞:遮阳伞的投影部位见不到太阳,其它地方依然被日光照射着,当月球挡住日光的时候,我们才能看见他的位置,它的投影离开我们,太阳完全暴露出来,就不知月球的去向了。这说明白天这面天空不只有太阳一个天体,也应该是满天“星星”,远近不同,方位不一,各行其道,只是地球在太阳的极光和强光的笼罩下我们看不见罢了。要想看到宇宙中的其他天体,只有顺着太阳光减弱的方向,即夜晚。

    头顶上的夜空是太阳系的夜空吗

    晴朗的夜空,繁星闪烁,放眼望去,密密麻麻的星星,仿佛镶嵌在哥特式屋顶上的宝珠。然而,我们不知道这些“珠光宝器”,有些竟然离我们几百亿光年之远,可叹宇宙之博大。这星光灿烂的夜空是地球的夜空,还是太阳系的夜空?我们不妨先做一个等比试验:

    如果把太阳的直径和地球的直径连接在同一条直线上,等比缩小到我们现在所看到盘子一样大小的太阳,地球有多大?已知太阳的半径是地球半径的109倍,照这样计算,地球恐怕没有乒乓球大。假设地球和乒乓球一样大,那么我们所看到的浩瀚星空,就是乒乓球挡住太阳光的死角上的夜空。没有太阳光的死角一片漆黑,黑色的物体最能吸收光,此时我们抬头看天是顺着太阳光减弱的方向。这面天空的各个天体不管是反射光还是自发光,都倾泻在地球的阴暗面,所以我们看到满天星星。

    如果地球这个乒乓球以r为半径绕太阳这个光芒万丈的盘子转,所看到的星星应该是不一样的,因为在强光的照射下,至少此面看不到彼面的夜空,就像两个井底的青蛙一样,各自只看各自天。哈雷彗星是绕太阳公转,地球也只有每隔76年才见上一次面。地球上的夜空一年四季基本一样,只是星座的位置发生一点改变,这就充分说明我们所看到的夜空是地球的夜空,而不是太阳系的夜空,更不是整个宇宙。头顶上的夜空 只是太阳系夜空的冰山一角,如果在外星系或其他某一区域看到地球的阴面,将是一个巨大的黑洞。

    是如何认识金、水二星

    太阳系有八大行星,基本在一个面、同一方向绕日公转,水星、金星、地球离太阳最近,这是大家公认的理论。如果以太阳为圆心,这三星的轨道大致呈同心圆,且地球轨道圆最大,水星、金星的轨道是地球轨道圆的内圆。地球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天,如果要在地球上看到金、水二星,必定是逆光,即是在白天而不是夜晚。且此二星在太阳的极光区,目前没有技术透过极光看天体,古人是怎样用肉眼发现这两颗行星的呢?今人又是怎样了解它们的质量、体积、密度等信息的呢?除非它们不以太阳为中心公转。

    黎明前的黑暗

    黎明前有一个黑暗的时段,这是一种自然现象,它的成因很简单:

    太阳永远不变地照射着地球,地球有永不变的阴阳两面。地球是一个球体,自西向东转动,总是把黑暗的一面带向光明,清晨天亮的时候,首先看到的不是太阳直射的光,而是日光传播的光,等太阳和我们见面的时候,已经是天亮多时了。

    当地球的阴暗部位邻近日光(晨昏线)的时候,东方首先看到亮点,这是太阳散射的光,此时并不影响头顶上的星光,当日光在我们的上空截断星光并返回星光,且自己的光又没有传播到地面的时候,这个时段地球的阴暗面是真正的光的死角,此时更黑暗,这就是黎明前的黑暗。

    浅谈月亮盈亏

    地球公转一周,带来了四季变化;月球公转一周,我们看到了月缺月圆,不管是上弦月还是下弦月,娥眉月还是凸月,它的阴影部位是地球在日光下的投影吗?目前恐怕没有一个科学家能完成这个简单的试验。

    初三和初四是娥眉月,但是能看到整个月亮的轮廓。我们知道,手电筒照出的光束形成一个光柱,是否太阳系里的天体在太阳强光照射下形成一个投影柱,投影柱路过我们看月亮的视线呢?

    上弦月和下弦月基本是直线平分阴阳,但地球是球体,它的投影不可能有一边成为直线,只有圆柱体的侧投影才可能是直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球上,就是我们看到的月食。当上弦月向凸月过渡时,看到投影部位是两个圆,一个大圆和一个小圆。两圆之间成夹角,夹角不断增大,成为一个弧形,弧形慢慢消失,便成了满月。

    我们应该相信,月球和地球一样,太阳总是照射一面,也有阴阳两面之分,不可能像我们看到的暗无天日,残缺难圆。地球上的潮汐是地球自身的特殊结构在自转时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与月亮的盈亏无关。一定程度上频率相同,这是宇宙运动的巧合。

    太阳系和其它星系一样应该以太阳为中心立体式,而不是人们认识的光盘式或飞碟式。宇宙空间本没有方位,太阳作为一个释放巨大能量的球体,周围释放的能量基本相同。在宇宙运动的八方来客,或通过引力、温度、光或人类未知因素的作用,这些天体在太阳周围长期磨合、淘汰,最后形成一个各行其道、丰富多彩的相对安全稳定的太阳系。月亮盈亏可能就是来自不同方向的投影柱,路过我们看月亮的视线而形成的假象。

    四季更变看地球公转轨道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春暖夏热、秋凉冬冷,这是地球公转一周,给温带地区所带来的自然现象。(四季变更的地区占地球绝大部分面积)地球的温度来源于太阳,那么地球上的冷热应该与日地距离的远近有直接关系。

    地球作圆周运动的离心力,等于太阳的吸引力,因为加速度的原因,地球是以一个椭圆形轨道运转。这些经典理论不容质疑,质疑的是地球按这个轨道运行,是否与四季变化及特殊的自然现象相吻合?如果地球是椭圆轨道运行,公转一周必然出现日地距离的改变,即常说的远日点和近日点,人们为了解释一些自然现象,认为1月初地球离太阳最近,即近日点,此时是我国冬季,即北半球的冬季;远日点在7月初,是我国的夏季,按这种理论就不难看出:地球离太阳越近,温度越低;地球离太阳越远,反而温度越高;或者说地球的四季变化与太阳无关。这符合一个释放巨大能量的太阳与地球的关系吗,这是其一;其二是地球作椭圆轨道公转,有快有慢,地球的公转方向和月球的公转方向又不一致,怎么能保证一年内每月的十五的月亮最圆。是根据自然变化规律去寻找日地关系科学,还是确定日地关系再去牵强地解释自然现象科学?

    地球上的大变化是宇宙运动造成的,如四季变化;小变化是自身因素引起的,如刮风下雨。长期以来,宇宙运动的规律性,带给地球气候变化的规律性,有很多民族的古代先民,根据地球变化的规律,总结出各种预测天气变化的方法,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自人类进入工业化生产时代,破坏了气候变化规律,所以古老的各种预测手段相继失灵。但是先哲们总结的一年二十四节气,不仅准确记录了一年内气候变化规律,用于指导农业生产,而且更是科学地说明了日地关系。

    如果把二十四节气均匀的分布在一个正圆上,夏至和冬至是同一直径上的两个端点,春分和秋分也是如此,并且两条直径互相垂直。就北半球而言,夏至天气最长而且最热,冬至天气最短而且最冷,春分和秋分气温介于两者之间,且昼夜等长。气温的高低与日地距离有关,昼夜的长短与地距离有关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太阳离地球越近,它的光照强度越强,光照强度越强光的传播面积越大,所以白天越长,反之则越短。(昼夜长短还与地球自身因素和运转方式有关)太阳高度说明昼夜长短只是一种结果,上述才是昼夜长短的原因。

    如果地球以夏至离太阳最近,而且北半球朝向太阳,在太阳外某点,以R为半径,逆时针运转一周,所带来的气候变化和昼夜长短,完全与现实情况相吻合。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是温度下降的过程,是白天变短的过程,也是地球从近日点向远日点运转的过程;冬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 ,是温度上升的过程,是白天慢慢变长的过程,也是地球在远日点向近日点运转的过程。这样地球公转一周,完全吻合自然的四季变化,所以地球应该在太阳外某处,以正圆轨道作匀速运动。

    因为地球是球体,在自转中会产生地区时差;因为地球不以南北极为轴公转,且自转和公转存在夹角,公转中必然存在摆动性,所以产生岁差;因为地球作圆形轨道公转,南北半球轮流朝向太阳,所以产生地区季节差;因为太阳光两次垂直路过赤道,此地区天气较热,但是地球正处在远日点和近日点之间的春分和秋分季节,所以赤道地区不是地球上温度最高地区。除了地球水陆分布不均和气流运动作了调剂以外,北半球的夏天,比南半球夏天热;北半球的冬天,比南半球冬天冷;北半球的季节温差,比南半球季节温差大。

    如果有证据证明,地球曾经公转一周需要五百多天的话,且北半球的夏天比现在夏天温度高,冬天比现在冬天温度低,或者地球温度非常低,不分四季,则可以判定地球是在北斗星南边的一个漏斗式的漩涡里运转,只有这样,地球的白天是同一个太阳,夜晚是同一片星空。地球绝非绕太阳公转。

    不要坐地观天

    “天无界,地无边”,这是古老哲学概念。由于人与地球的比例悬殊,带来了很多感觉上的失真,从而产生思想上的失误,其结果导致后人认识上的错误。

    自古至今,坐地观天,是人们研究宇宙的基本方法。虽然科学认识宇宙只有几百年的历史,但人们足以能认清地球与宇宙的比例和人与地球的比例一样。从数字的表现形式讲,小者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但从严格的数学讲,的确存在,而且地球还是一个“庞然大物”。要想真正弄清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或太阳系的位置,或是地球运行轨道及各天体之间的关系,依靠丰富的想象是不成的。自然科学是研究客观事物必然存在规律的学科,容不得个人的半点主观成分。宏观科学和微观科学一样,只有借助高科技手段,才能了解其真相。

    虽然航天事业得到很大发展,但是人类还没有能力在其他星球看地球,走出太阳系看太阳系的结构。尽管有先进的天文望远镜,只能看到更遥远的星系,却不能将这面镜子伸向更远的天空,反照一下自己的真实面目。客观存在的宏观宇宙,自古以来掺杂着多少名人学者的主观意识?加之受政治、经济和技术的制约,天文学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门重要自然科学。与其它领域相比,发展却十分缓慢。

    人类已经探明银河系有两千多亿颗类似太阳的恒星,为什么就没有一个像地球这样有生命条件的星球呢?蚂蚁和蜜蜂是地球上存在的两种昆虫,筑巢方式、家族意识、劳作分工、高度自觉的责任感、预知自然灾害能力等等,类似人类或胜似人类。人类自以为是高度文明的智慧者,恐怕也没有读懂其中的奥秘,相信这两种昆虫之间更没有沟通和往来,谁能否认谁的存在与不存在呢?如果有一天生存受到威胁,蚂蚁跑到黄蜂家吃掉幼仔,黄蜂恐怕还不知道敌人来自何方。如果人类没有真正的搞清太阳系的结构情况,我们和外星人同共一个太阳的可能性就有。

    地球上有很多疑难的人工巨作,是史前文明的遗物,还是外星人的杰作?如果自己的孩子在酣睡的时候,给他画一个美丽的脸谱,他不知道的机会大不大?难道要等外星人为我们画脸谱、抓住手腕,才确信有外星人?

    运动中的宇宙,既存在稳定性,也存在多变性,其区别是周期的长短问题。万物皆有规律,要想准确地回答,宇宙是怎样形成的,天体之间的制约关系等等,人类目前还没有这个能力,只有等待时间、科技和后人来作答,千万莫用主观臆断为后人探索宇宙设置重重障碍!

    我们现在要做的是用动态的思维去探讨运动的宇宙,用科技看天、智慧看天,而不能坐地观天;如果我们不改变坐地观天的思想,那就与井底之蛙没什么两样了。

    山野村夫 201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