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药物毁灭人类
作者:xflidemin@yahoo.com.cn       2009/2/1
    医药是治病救人的,农药是保护农作物的。但是,事与愿违的事常常出现,食物的农药残留和农药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病害与虫害年年有,益虫益鸟天天在减少,这个事实有目共睹。人们饮鸩止渴无可奈何!抗生素的效力日衰,细菌产生抗药性问题有谁提出过解决方案?病毒比细菌更凶恶,成为当代疑难症和流行病的元凶,抗病毒药没有办法制服它。

    败兵之将不敢言勇,鸡尾酒是乙肝的手下败将,上阵以前首先声明:“鸡尾酒治疗艾滋病会产生抗药性,在病情严重不到一定程度事千万不要使用,一般情况下,CD-4细胞高于200个不要使用”。

    奇怪!病轻时治不好,病重时能治好吗?所以鸡尾酒先生就低姿态宣布,“艾滋病病人要终生服鸡尾酒,带病毒生活”。药厂要发长远财了。

    鸡尾酒先生既然如此谦虚,只好对他说一声:“谢谢!拜拜!”

    言以至此看官会问:“先生高见?”

    鄙人敬答::“抗药性是药物成分单一之过”。细菌病毒人的肉眼看不到,它们如何产生抗药性难以观察,昆虫吃什么不吃什么却看得清清楚楚,吃着恒吃,不吃着恒不吃,何故?植物化学成分复杂是也。触类旁通,微生物亦如此。肝炎病毒只侵犯肝脏,艾滋病毒只侵犯免疫细胞,“食性”单一之故也。药物成分复杂一些细菌病毒就适应不了,就不会产生抗药性。植物懂得这个道理,所以植物的化学成分很复杂,有效地抵御了多种动物和微生物的侵犯,限
制了动物和微生物食源的无限扩大化,维系了生物三界的生态平衡。

    人们注意到的生态平衡仅限于动物和植物之间,忽略了微生物。孰不知微生物与动植物的关系特别密切,植物自力更生对付了昆虫和微生物的办法值得人们借鉴。消灭大型动物容易,消灭昆虫不易,消灭微生物更难,因为它们的繁殖能力太强,也没有必要彻底消灭,只能限制。消灭了它们就天下大乱。如何限制它们?就要求教于“气味学”了。

    昆虫靠气味辨别食物,改变植物的气味以后昆虫就不吃了,把此植物的漿液喷洒在彼植物上昆虫就拒食,甚至逃匿,气味不对昆虫绝对不吃。

    植物如何对付微生物呢?植物的表皮是一道防护屏障,好比人的皮肤,道理简单就省略了。植物体内有免疫物质——次生代谢物 能破坏微生物的表面蛋白质,微生物的表面蛋白质不仅是它的保护层,而且还是腐蚀性很强的东西,能腐蚀动植物的细胞膜,这就是致病微生物的致病机理。体内的非致病菌无腐蚀性,所以无害。致病菌(包括病毒)的表面蛋白与动植物的表面蛋白差异性很大,彼此间有的有亲和性,有的没有亲和性,没有亲和性就不会造成伤害(生病)。利用这一原理就可以找到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纯植物消毒剂就是这样产生的,纯植物的抗生素和抗病毒药也是这样产生的,并且是同一种药品。杀灭微生物的效果可以与高水平化学消毒剂媲美,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无毒,不产生抗药性,灭菌迅速彻底全谱,不受胃酸破坏,不受食物和血清影响,横行于人体内外,所向无敌

    人们不以抗生素的失败为戒,反把植物药研究引入歧途,提取所谓的有效成分——单一化合物,单一化合物只能得逞于一时,最终以产生抗药性而告终。最严重的后果是“锻炼了微生物”,它们把防御十八般武艺的本领全学会,成为孙悟空,刀枪不入水火不怕,生态平衡全盘打乱,世界成为微生物的天下,动植物没了,微生物的食源也没有了,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不是危言耸听,产生多重抗药性的细菌早已产生,细菌病毒变异的速度人们早已领教过了,仍不翻然醒悟更待何时!气味学理论是李德敏建立的,HYPERLINK "http://www.zycx.net/"www.zycx.nethttp://www.zycx.net/网站是他的学术阵地。

    真可惜!1958年日本人就发现了大肠杆菌对青霉素产生了抗药性,1978年李德敏又发现了抗药性产生的根源,30年间竟然无人重视。不产生抗药性的新药1992年上市,17年间,7个省市的13个检测部门对该药进行灭菌试验,未曾发现对任何细菌病毒产生抗药性。尽管该药是食、健、消字号批准文号,人们却把它当作抗感染药使用,没有发现有毒副作用,比抗生素抗病毒药更有效。最有说服力的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所做的实验,把患禽流感的鸡与健康鸡同笼喂养,健康鸡不被感染,体内检查不到H5N1病毒,防控方法非常简单,空气消毒,水中加药3%,饲料价要%,饲养人远离鸡群,省事又省钱。什么扑杀掩埋大预防针,人不接触鸡子怎么能行?比之扑杀补贴费用降低99.9%以上,安全性提高100%。众所周知,人禽流感的死亡率70%,全世界的统计数字如此。既然能防控禽流感,那么,治疗人群禽流感能无效吗,让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去证实吧!

    李德敏? 2009年2月1日? xflidemin@yahoo.com.cn http://www.zyc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