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生命科学误区,实现人类自救
作者:xflidemin@yahoo.com.cn       2009/4/4
    中国湖北省襄樊市襄城区清菁气味科学研究所李德敏 韩玉芝 李晓 李梅心

    摘要

    医学落后于其他自然学科,远远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环境污染严重,常见病常常见,疑难病总疑难,流行病不断线,动物传染病屡犯人类,食品的农药残留,生物物种的加剧灭绝等等,一股脑儿压在医学工作者肩上。光电学的发展使人们看到微小的微生物和生物细胞以及看透人体内的结构,生物化学使人了解基因排列,这些对物质的认识对病原体的认识、对生理机能的认识都有助于医学的进步,化学合成又助制药工业一臂之力,但是,诸多推动力没有浇灌出医学灿烂的花朵。深究其中原因是生命科学的盲区和误区太多,盲区蒙住人们的眼睛看不到生存斗争的实质,误区把医学研究引向歧途。

    怎样走出医学的困境,就是给人们安装上第三只眼睛——“嗅觉”,任务艰巨又迫在眉睫。长期以来人们忘却了鼻子,没有给嗅觉建立相应的科学。恰恰生物三界利用的最多的感觉器官又是嗅觉,气味是生物界的共同语言,嗅觉是毒物鉴别器,气味是最能代表物质本质的外部特征,作者把研究生物的嗅觉与其生存关系的科学叫做气味学。

    气味学的主要观点是:产毒与解毒的斗争是生存斗争的主要形式,是生物进化的原动力;毒与非毒的概念对不同的生物物种而言是相对的,能被生物分解利用的物质叫无毒,不能被某种生物分解且对该生物机体有不良影响的物质叫毒物;还有一些物质既不被消化吸收又对生物机体无害,能随排泄系统排除体外,称之为中
性物质。由此可见,消化与吸收是同化作用也是解毒过程。

    微生物是利用产毒攻击动物植物的,使用的化学武器,是生物毒素的第一大类。因此,解毒是对付致病微生物的最根本最有效途径。中药讲解毒,西药讲抗微生物,解毒也好,抗微生物也好,都没有能够彻底征服致病微生物。无处不存在的无机毒物和人造的有机毒物搅得周天寒彻,解毒药何在?毒物何止万种,要几多解毒药品?气味学半部理论安天下,一药治百病,一药解万毒的时代已经到来。植物利用释放解毒物质净化空气的新发现,推翻了植物吸收毒气的谬论,我们用事实证明了从植物中提取的解毒剂能解万种以上的毒物,包括自然界存在的、工业污染物、生活污染物、动物植物微生物所产的毒素。病出一因——中毒,药出一物——解毒,大大简化了医药学理论,简化了治疗方法,集医药、农药、兽药、消毒剂、解毒剂五药为一药,安全高效,人人会合理用药,返朴归真,还医与民。

    气味学是生命科学的核心,是医药学的灵魂,是解救人类及地球上一切生灵的金钥匙。

    本文分五部分:

    生命科学的误区与盲区;

    生命科学的盲区和误区带来的严重后果;

    走出生命科学的盲区和误区后获得的科研成就;

    嗅觉和医学都是维系生命的;

    食物与药物

    正文

    第一部分,生命科学的误区与盲区

    1.凡生物皆有嗅觉。不仅动物有、植物有、微生物也有;动物有嗅觉是不言而喻的,植物的嗅觉在植物的五种语言里(第9条)可以找到,微生物有嗅觉在微生物传递抗药性因子一条里(第23条)有说明;

    2.嗅觉是毒物鉴别器,是生命守护神,生物三界皆如是;

    3.气味是物质的主要外部特征,是最能代表本质的东西,是生物感知世界的重要途径;

    4.生物产生的气味有两类,一类是非意识的,是物质自然挥发的结果,另一类是有意识有目的和有节制地释放的气味,它是生物进行交流信息的活动;

    5.气味是生物三界的共同语言,同界生物之间、不同界生物之间都使用气味进行交流;

    6.没有气味相同的两种物质,物质不变气味不变,物质改变气味必变。气味有互补性,互补气味就是能起化学变化的两种气味,一旦相遇必起变化,两种气味同时消失产生新的气味;

    7.不存在非气味物质,任何物质在绝对零度以上时都有分子逃逸到空气中,人感受不到不等于不存在,忽视了其它生物也能感知气味,正如 光有可见光与不可见光,声有次声波与超声波,都不是以人划线的。

    8.任何生物的嗅觉仅有一定的感知范围,与其生存需要相关,有益的叫正相关,有害的叫负相关,不需要也无害的气味往往是该生物的嗅觉盲区。有些物质生物需要它但是处处都存在不需要刻意寻求的也是嗅觉的盲区,比如空气和水。但是沙漠之舟的骆驼需要找水,它能在80公里以外闻到水源的方向;

    9.植物的五种气味语言和两种作用,五种语言是:邀请语言、警告语言、驱赶语言、求救语言、应答语

    言。两种作用是:解毒作用与灭菌作用;

    10.动物利嗅觉达到以下目的:觅食、求偶、记路线、划疆界、辩毒、识别亲族和辨别敌人,进攻或防御等;

    11.食物链是生存斗争的结局,是形而上学的观点,不能全面反映生存斗争的本质,反食物链是生存斗争的核心,反抗来食者才是生物的本能,产生毒物是反抗的主要手段;

    12.毒与非毒是相对的,不能以人划线,不同的生物有不同的毒与非毒标准,能消化吸收的物质叫食物,无毒,不吸收或吸收后不影响生理功能的叫无害物,能吸收会破坏生理功能的叫毒物。毒与非毒是相对的,还表现在与人体的耐受性有关,表现为特异体质和过敏体质。物极必反,酸性物质是人体需要的,酸度过高会腐蚀细胞和破坏电解质平衡。食盐是人体需要的,咸极则苦,细胞内外盐分要平衡否则细胞会失水或膨胀,有益的物质过量反而有害;

    13.消化是一种特殊的解毒过程,消化酶可以称为解毒物质。食源广的动物标志它进化程度高,食源窄的动物标志进化程度低。植物的化学成分复杂表示它的生存能力强,适应能力强,进化程度高;

    14.产毒与解毒的斗争贯穿生存斗争的始终,是生物进化的原动力。达尔文从化石中找到了生物进化的轨迹,笔者找到了生物进化的原动力;

    15.味苦性寒的中药材抑菌灭菌力强是一种误解,生物碱味苦性寒,对多种动物有毒,出乎意料的是芳香植物反而抑菌灭菌力最强,这又是作者的又一个伟大发现。中药研究搞错了方向,中医治疗感染性疾病用错了药,所以中药斗不过抗生素,其根源就在这里;

    16.植物净化空气靠释放解毒气体而不是吸收毒气。固然植物的叶片和枝干有呼吸作用,但是它是有选择的吸入,不同于动物的无选择吸入。植物的解毒物质不因植物的干枯而消失,笔者找到了幷且加以利用,“解毒灭微药酒”就是从12种植物里提取的;

    17.利用植物的气味驱虫是最好的农药。昆虫和大动物一样都是利用气味辨别食物的,若把它不吃的植物打成浆喷洒在要保护的植物上,会飞的昆虫闻之而逃匿,不会飞的拒食饿死,无毒农药就是漫山遍野的草木庄稼。杂草丛生的地方虫害少,混交林少虫害,单一树林和农田虫灾多,缺少不同植物联防之故;

    18.动物和微生物对单一成分毒物容易产生适应性,化学农药和抗生素失败的根源即在于此;

    19.解毒药物能杀灭体外的细菌病毒,也能杀灭体内的细菌病毒,通过临床证实,体内消毒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解铃还得系铃人,癌症因毒而生,癌症因毒解而消,西医使用的 放疗或化疗效果不佳;

    20.植物之间也有拮抗作用。当有些植物在一个地盘占优势时,其他植物就不能生长,如野菊花、艾蒿、车前草等。这与细菌间的拮抗作用一样道理。起拮抗作用的物质不是单一化合物。抗生素的发现和利用带来的利弊难以评说。细菌间拮抗作用犹存而抗生素则严重失效,可见药物提纯幷非良策;

    21.动物、植物、微生物三界进化分野过程形成纲、目、科、属的亲疏关系,所以用细菌制细菌不会有全谱抗菌的,以植物制菌方可以全谱灭菌。对微生物是致命的物质恰恰对动物无毒。以植物制菌才是正确方向;

    22.嗅觉不会疲劳。把“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解释为嗅觉疲劳是错误的,因为嗅觉的产生是化学反应,当大脑接受一种气味信号一段时间之后,这一信号就自动消失,准备接受新的信号,老信号的强度突然变化时,大脑又会做出反应。视觉疲劳是因为长期注视目标造成的,视力不专注不会疲劳;

    23.细菌间接传递抗药性因子靠嗅觉,这在后边的微生物也有嗅觉的文章里有专门论述;

    24.气味是一种分子波,具有波的三要素:发生源,放射性,可接受性。传递速度与分子量成反比。受风的影响,但是能逆风传播。气味是一种分子波,可以在空气和水中传播,与光电磁波或声波都不相同,这两种波是能量波,光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声波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气味波在真空中是扩散,速度最快;

    25.味是一种感受,气味是嗅觉感受,口味是舌头味觉的感受,品味、滋味和韵味是心灵的感受,都是气味的“味”的延伸;

    26.气味与口味的关系。两者同是感受,同是化学反应受体不同。鼻子为口把关,食物进口以前鼻子先闻到味,难闻的东西就拒食,鼻子长在口上方即为此。猫、牛、狗、猪的嗅觉区延伸到鼻端,表面布满粘液利于扑捉气味分子,温度低减少粘液挥发。食道与气管为什么要有交汇处会厌?已经入口的食物或咽下的食物有怪异气味时,气味可以通过会厌到达鼻腔再次感受有无毒性,决定吐出或呕出,这叫二次把关;

    27.香与臭有量的界限,香极则臭,臭味极淡则香。麝香近闻极臭,远闻则香。柳桂花开花季节树下臭如大便,远闻芳香扑鼻。化工产品香蕉水淡时香浓时臭。

    还有许多盲区和误区,这里不再赘述。

    第二部分生命科学的盲区和误区带来的严重后果

    本节简要叙述了生命科学的盲区和误区带来的八个严重后果,其实不止这些,它不仅使医学进入误区,给人类带来无穷灾难,还危及地球上一切生灵的生存。人们习惯于用眼睛观察事物,也常为视觉所误导,眼见未必为实,嗅觉不会误导,它才是生命的守护神。

    生命科学的盲区和误区带来的第一个严重后果是抗药性。用化学成分单一的物质作为滋补品是上策,它容易消化吸收,分子结构愈简单愈好,分子量愈小分子链愈短愈好,葡萄糖是单糖,比复糖、多糖、双糖利于吸收。毒物于此相反,同类有毒物质其分子量愈小毒性愈大,农药、抗生素就是例子。但是,生物对于化学 成分单一的毒物很容易产生适应性,这是不容否认的现实。单一毒物的作用靶(攻击点)只有一个,容易防御,昆虫对于农药、细菌对于抗生素很容易产生适应性,既抗药性和耐药性。植物对付昆虫(包括大动物)和微生物采用多类别的复合物,所以谁吃谁成了恒定关系,病毒侵犯那一种生物和生物体的哪一个部位也是恒定的。消化酶是化学反应,微生物的腐蚀作用也是化学反应,要使动物产生一种新的消化酶很不容易,要使它同时要产生多种消化酶去消化一种植物是不可能的,任何一种植物的化学成分都是极多的,所以动物食性的改变是极不容易的,因此生态平衡就是这样维持下来了。

    细菌对一种抗生素产生抗药性后果还不算太大,假若对一切抗生素都产生抗药性问题就复杂了,其严重性不仅仅是病难治,可能出现的后果是:1,细菌间的拮抗作用破坏掉;2,细菌对动物植物的危害范围会增加,生物三界的平衡关系危在旦夕。

    由于昆虫产生抗药性农药愈用愈多,虫灾愈演愈烈,恶性循环何时是终?农药的大量使用未见害虫减少,平原地区乌鸦麻雀几近绝迹,减少的却是益虫益鸟,下一个灭绝的会不会是人类?

    生命科学的盲区和误区带来的第二个严重后果是使中医找不到对付致病微生物最强的中药。首先声明,这里不谈历史,只谈现在,古代人不知道细菌为何物,那时没有化学和微生物学,焉能苛求古人。当今,化学消毒剂一统天下,抗生素都姓“西”,西方人能研究出那么多消毒剂东方人就做不到吗?古人留下的“扶正祛邪”非要一本经念到底不可吗,殊不知扶正药物中有大量的祛邪成分,为什么没有发现呢,原因之一,以“五味”辨药性有失偏废,味觉辨营养而不辨毒;原因之二,古方中用苦寒药治瘟病,现代人因循守旧,跳不出老圈子。目前感染性疾病较多,西方人研究出的抗生素与抗病毒药大出风头,中药成为被讥笑的对象。近期内中医再拿不出能与西药抗衡的中药来,中医就成了扶不起来的天子了。

    生命科学的盲区和误区带来的第三个严重后果是环境污染。人们没有意识到难闻气味是有毒的,许多化工产品在研究实验过程中就可以发现有无难闻气味的产生,有难闻气味的研究项目就应该停止,只看新产品使用价值不顾后果的做法是饮鸩止渴。

    生命科学的盲区和误区带来的第四个严重后果是不可能发现植物的解毒功效。因为人们认为植物会吸收毒气,不考虑从植物中寻找解毒药物,想不到的事肯定做不出来。植物吸收二氧化碳不等于吸收毒气。植物释放解毒气体是一个了不起的科学发现,没有人吹捧它不等于没有科学价值。植物的解毒物质是植物的护身法宝,相当于人的免疫系统。笔者用12种植物提取的“解毒灭微药酒”能解上万种毒物之毒,充分证明上述理论的正确性。

    生命科学的盲区和误区带来的第五个严重后果是人们使用对人和动物有毒的药物灭虫。各国政府对农药的要求太低了,只求低毒,不求无毒。造成原因是人们不知道毒与非毒是相对的,对不同的生物物种来说有毒与无毒是不同的。更不知道昆虫是凭借嗅觉闻味选择食物的,用它不吃的植物打成浆喷洒在要保护的植物上,昆虫就拒食而死或是逃匿。昆虫成虫产卵也产在可食植物上,用气味迷惑它使之找不到产卵的地方,让它断子绝孙。农药对食物的影响和对环境的破坏还小吗?

    生命科学的盲区和误区带来的第六个严重后果是把药用植物与非药用植物截然分开,不知道任何植物都有药用价值。植物皆有生存之道,有适应环境的本领,这本领之中就有药用价值的物质。

    生命科学的盲区和误区带来的第七个严重后果是对人类的嗅觉已经造成严重破坏而浑然不觉。成年人的嗅觉比儿童的嗅觉的灵敏度相差甚远,它比视觉或听觉减退的更快更早,但是自己毫无觉察。比如,儿童和大人一同睡觉,儿童能嗅到一氧化碳浓度高的气味,哭闹不止,然而大人浑然不觉,这种现象非常普遍,用气味较淡的东西做实验后就可以得出结论,小儿闻得见大人闻不见。这是因为人们长期被毒气包围而破坏了嗅觉细胞之故,嗅觉失灵不自知也不治疗,听之任之。嗅觉是生命的守护神,如此漠然处之可叹可悲!

    生命科学的盲区和误区带来的第八个严重后果是对生物进化的研究抓不住根本。产毒与解毒的斗争才是生物进化的原动力,生物化学成分的变化是渐变过程,形态变化是突变过程,渐变引起突变。达尔文从古生物化石中找到了生物进化的轨迹,笔者从气味学理论里演绎出生物进化的动力,产毒与解毒的斗争就是生物界利用化学武器与防化学武器进行的战争。生物化学成分的增加与改变是它进化的渐变过程,形态改变是突变,前者隐蔽,后者显明。

    第三部分,走出生命科走学的盲区和误区后获得的科研成就

    第一代无毒消毒剂“敏芝异味消”的诞生打破了化学消毒剂的一统天下,纯植物消毒剂比理想的消毒剂更理想。

    它使高致病性H5N1病毒跪倒在中药的脚下。

    乙肝病病人要终身带病毒生活是套在人们身上的精神枷锁。

    宣传艾滋病病人要终生服鸡尾酒是出于商业性目的。

    癌症不可战胜论的狂言可以休也。

    不能治百病的药不算好药。

    中药可以用现代科学仪器检测性能和疗效。

    想退热快不必打针

    传统医学终将战胜现代医学。

    1.世界上第一次出现的纯植物消毒剂是李德敏韩玉芝研制的《敏芝异味消》,研制成功于1978年,办证是1993年,现在仍在北京普瑞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销售,商品名《天惊牌消毒剂》,卫生许可证号《卫消字【2003】第0274号》。这是消毒剂史上的一件奇迹,也是中药史上一件奇迹。消毒剂有13大类上百个品种,种种都姓“西”,是西药家族中的成员,都是西方人研究出来的,名字都叫“有毒”。化学消毒剂按其杀菌能力分为低水平、中水平、高水平三类,高水平消毒剂能杀灭芽孢,又叫灭菌剂,目前使用的有四个品种。敏芝异味消是灭菌剂家族的新成员,中国人的杰作,姓“中”,名“无毒”,后来者居上,让它与化学消毒剂家族成员比一下高低吧!比赛标准是刘育京教授等人提出的理想消毒剂标准,列表如下:

    理想消毒剂要求化学消毒剂水平敏芝异味消水平

    灭菌谱广四种灭菌剂广谱,其他不是广谱广谱

    有效浓度低品种差异很大,大致百分之几最低,万分之几

    作用速度快 一般作用速度快,两分钟以内

    性质稳定不稳定 非常稳定,10年不变质

    易溶于水情况各异 异溶于水

    可在低温下使用 可以 可以

    不易受有机物、酸、碱及其它物理化学因素的影响多数有影响不受影响

    对物品无腐蚀性情况各不相同,多数有腐蚀性无

    无色、无味、无臭,消毒后易于除去残留物情况各不相同,气味难闻有色,气味宜人,容易除去残留

    毒性低,不易燃烧爆炸,使用无危险性均有毒性,部分产品易燃烧爆炸,使用有危险性完全无毒,可以进行体内消毒,不易燃烧爆炸,使用无危险性

    价格低廉; 因品种而异略高

    便于运输,可以大量供应情况各不相同便于运输,可以大量供应

    理想消毒剂12条标准中最关键的是灭菌谱广,细菌病毒全能杀灭,用在哪里都放心,其次是无毒,谁都会正确使用不会出现问题。解毒灭微药酒的出现,使消毒剂进入每个家庭成为可能。

    2,高致病性H5N1病毒跪倒在中药“异味消”脚下

    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是目前公认的致病性最强的、死亡率最高的病毒。但是在敏芝异味消面前它俯首称臣,跪拜在异味消脚下。请看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做的实验总结。“禽类安”是临时起的商品名,就是异味消。

    实验方案简述:

    用符合动物实验的标准鸡(SPF)下的蛋孵化出标准鸡,在标准环境中饲养成标准鸡,给它人工感染H5N1(GD/1/96)病毒,把它放在标准实验笼里,同时放入不染病毒的标准鸡,观察鸡群发病情况。鸡笼定时喷洒敏芝异味消消毒,饮水中加3%饲料中加5%敏芝异味消拌匀,让鸡子自己采食。实验结果健康鸡一只未病,幷且在鸡体内查不到H5N1病毒。人工感染病毒的鸡因为不会自己饮水采食,所以不治而亡。

    哈尔滨兽医所是国家级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中国的一流设备一流人才,实验结果可靠而权威,无懈可击,假若推广应用,养鸡场一旦发现禽流感立即用敏芝异味消可保鸡群不再传染,等待国家认定是禽流感之时,疫情已经消失殆尽,捕杀鸡子之劳苦可免,国家对掩埋鸡子的补贴费可省,禽流感流行之虞可除。 敏芝异味消是国家机密技术 ,编号为MMJS2005YY016,注册兽药时兽药局为什么不颁发兽药证不可思议,反映到农业部无人问津 ,他们难道还能指望出现比此药疗效更好、价格更低、使用更方便的兽药吗?奉劝农业部先使用起来吧!每年可以为国家节省数十亿元应急支出哩,省一个钱是一个钱,减少鶏禽流感传染人类的意义更大。同是一种病毒,能治鸡病的药就能治人病。办兽药证不被批准,别指望办医药证了,现实太冷酷了!

    附实验总结。

    3,乙肝病病人要终身带病毒生活是套在人们身上的精神枷锁

    中国的乙肝病毒携带着及乙肝病人占人口总数的十分之一,高于各种传染病人数之和,表明它传染性最强,正由于此,对参军、大学生分配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社会宣传一旦感染乙肝病毒就要终身携带,恋爱结婚也成问题,已经成为一条无形的精神枷锁。某权威人士说:说能治愈乙肝、艾滋病、红斑狼疮、癌症、白癜风等五种病的药都是假药。这句活大概有语病,应该这样说:能治好这些疑难病的药尚未获得药物批准文号,不能公开销售,公开销售应按假药处理。

    谁不知道,批准一种新药需要3~5年,病人能不急吗?

    吴仪副总理对中医药提出六名主张:名医、名科、名院、名厂、名店、名药。这个次序很重要,先有名医用自己研制的新药治好疑难症,有了名医科室就出名,医院随之出名,有了名药再建药厂,由专门药店统一经销保证名药没有冒牌货。这符合中药的发展过程,不先治病,好药从何而来?中医的处方权就是给中医的特权。处方就是新药。

    乙肝是可以治愈的。治愈的标准是什么?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表面抗体呈阳性,其它四项指标呈阴性。乙肝表面抗体不会转阴,因为乙肝病治愈后获得终生免疫,不会再得乙肝,与注射疫苗成功一样结果。敏芝异味消(现在更名解毒灭微药酒)能达到这种效果。治疗一个月乙肝病毒(HB-DNA)载量平均下降20~25% ,疗程6~12个月。没有经过国家批准进入临床实验的新药不准私自进行临床实验,没有临床实验的新药谁会有把握注册新药?这是一个先有蛋或先有鶏的问题,谁能回答?回顾中医的发展过程就不难发现,在远古时代,中药是个人不断摸索的结果,发明了药的人成了郎中,先有药而后有医,名药成就了名医,医与药不能分家,二十世纪实行中医与药分家,中医不准制成药,中医院生产中药要办制剂证等等,此政策愈演愈烈,最终成为摧毁中医的原子弹。数典忘祖,中药成了无源之水。按照西药的研制路线与西方的药品管理办法,中药与中医不可能出现在古老的中国。

    杀灭乙肝病毒的实验报告附后:

    4,艾滋病病人要终生服药是药厂出于商业性目的。

    目前用于治疗艾滋病的药鶏尾酒就是美国研制的治疗乙肝的药,治疗乙肝没有得到预期效果又在治疗艾滋病市场上丢丑,吹捧为治疗艾滋病的神药,它的毒副作用很大,还会产生抗药性,所以制定了开始用药最佳时期CD4低于200时开始用药,避免过早产生抗药性而不能终生服药。这就奇怪了,什么病都是及早治疗为佳,唯独艾滋病特殊,病情轻时治不好要等病情严重再治疗,能治好吗?。

    早在1998年3月,笔者的合作伙伴王峰安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完成了一项实验,使用解毒灭微药酒(当时叫“巨方消毒剂”)稀释到0.156~0.625%对HIV-1病毒作用两分钟,病毒杀灭率100%,MT-4细胞保护率达到91.47%,国际标准保护率达到50%为合格。0.156%是什么概念?解毒灭微药酒的原来浓度为2%,再稀释后的浓度仅为0.00312%,即十万分之三强,这样的灭活病毒效果西药中有吗?当然,体外灭病毒不等于在体内有效。体内临床实验到哪里做呢?1981年中国上海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人,以后又发现的病人在哪里呢?中国处于严格保密状态,只有等待时机了。时机终于来了2001年国家公布了上蔡县文楼村的艾滋病发病情报,笔者立即赶赴文楼村,受到村民和当地政府的热烈欢迎。临床效果使患者重新点燃生的希望。

    艾滋病病人的机会性感染疾病排序是感冒、腹泻、淋巴结肿大、口腔糜烂、舌头白斑、带状疱疹、单纯疱疹、卡博西肉瘤、肺结核等,这是笔者接触到的文楼村和后杨村的一千多艾滋病病人的状况,其他地区的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疾病的排序前三位相同,后面的排序不尽相同。治愈时间是感冒、腹泻当天,淋巴结肿大、口腔糜烂、舌头白斑7~10天,带状疱疹、单纯疱疹10~15天。连续服药6个月以上可以治愈,治愈标准是血液中化验不出HIV-1病毒,CD-4细胞达到正常值。

    吴仪副总理接见的艾滋病病人代表孙宝山就是治愈的病人之一。

    科技部前部长徐冠华向吴仪推荐的七路民间中医就有笔者。艾滋病感染者开始治疗的时间愈早愈好,莫等CD4细胞下降到200以下,治愈的希望也很大,需要终生服药是骗人的鬼话,说艾滋病难治是为鶏尾酒解脱。对病人的精神威胁比艾滋病本身更可怕。

    实验报告附后:

    5,癌症不可战胜论的滥言可以休也

    笔者本来不知道自己研制的解毒灭微药酒能治癌症,也不曾想做治癌实验。也是天下癌症患者的万幸,中国医科院北京抗生素厂总工程师王彩芬研究员突发奇想,使用我研制的“解毒灭微药酒”做抑癌实验,不声不响领导着本厂肿瘤实验室研究人员进行了一场永标青史的实验。事情发生在1994年,王总工程师在做完实验后告诉笔者, 解毒灭微药酒可以100%的抑制癌症。实验方案是:把离体癌组织切成若干等重小块,再把解毒灭微药酒稀释成2、5、10、20、40、80、160倍浓度,分别浸泡癌块若干分钟,然后置于专用组织培养基中培养两个月充二氧化碳,恒温摄氏37度,称重后发现,在稀释度20倍及以下的药液浸泡的试样没有增重,稀释度40倍以上的试样有不同的增重,未浸泡过的空白对照品增重最多。笔者建议打电话给陈敏章部长,王总工程师说:“我怎么能给他打电话呢”。我说:“您与部长在协和医院同事几十年,怎么不能打电话?”王总说:“人家是部长,我仍在工厂工作,不好意思”。我拨通了电话,简单几句话后就让王总工程师说话。陈部长听了立即向我和王总工程师祝贺,说他立即安排人做临床实验。

    第二天,工程院院士肿瘤专家孙燕找到笔者商量临床试验方案。首先外用,治疗皮肤癌、乳腺癌、口腔癌、宫颈癌,不做口服治疗体内癌症,方案相当保守,想不到仍然没有得到某领导的同意。为了顾全领导的面子笔者没有再向陈部长汇报。为此事我遗憾终生,想不到四年以后,陈部长因患胰腺癌英年早逝。假若当年笔者向部长汇报了原委,部长会再做安排,癌症难关早就攻克了。

    想不到治愈的第一个癌症病人是笔者自己。数年后的一天,理发时偶然发现左鬓角发际处起一个肿块,表面有白色鳞片,突感情况不妙,就邀襄樊市电视台副台长王水录同去襄樊市第一人民医院检查,见了两位副院长和一位神经外科主任,希望他们切片分析,他们的意思是症状明显就是鳞状皮肤癌不必切片分析,一刀切下了事。笔者说你们既然确认是鳞状皮肤癌那就算了,旦愿是癌症,他们不解其意,劝说我早动手术为佳,花钱不多,可以不住院。笔者没有同意。心想这回有了实验对象不由得想起自己的母亲,牙龈上一个小小白点竟然夺取母亲的性命。回家后自己用异味消涂擦,20天后踪迹全无。

    第二个病人是太原市张女士。30岁。眼眶膜上长癌,眼球凸出,剧痛。北京三家医院确诊是恶性肿瘤,需要立即手术。先挖掉眼球后切除肿瘤,然后再植入眼球,成为自体义眼,将丧失视力,患者及父母难下决心。吉人天助,患者父亲的同事张处长恰是我的朋友,告诉患者的父亲有药可医。有病乱投医,盲目听信也很自然,结果一个月痊愈,七年没有复发。治法:八公分见方纱布三层,眼部挖空剪成如面膜状,用解毒灭微药酒润湿敷眼上,药酒稀释10倍滴鼻。治疗用药价值50元钱(250ml)费用低廉。

    第三、四、五个病人是食道癌,口服药酒四十余日痊愈,数年无复发。

    第六个病人是广东人,女,五十四岁,病人患脑癌手术后原位复发,有脑积水,医院说有2~3个月存活期,让病人回家休养。经台湾商人搭桥使用解毒灭微药酒外敷加口服,四个月痊愈,病灶及积水消失。

    第七个病人是山东某农业银行行长,患肺癌,左右肺皆有,病灶靠近支气管,一侧大8公分,另一侧两个,直径2.5公分和2公分,不能做手术,病人拒绝放疗化疗。还是那位台湾商人介绍,使用雾化吸入法加口服治疗,4个月痊愈,两个小的病灶查不到,大的缩至2公分,钙化。

    其他病例不再赘述。

    讨论:

    药物可以直接接触的癌症极容易治愈,包括肺(雾化吸入)、肠(灌肠)、膀胱(导入)、宫颈(药赛)、前列腺(肛门药赛)等。

    假若将药酒超滤成为针剂就可以注入病灶,疗效会更佳更省钱。动物实验证明,药酒稀释10倍后反复注入同一部位20次无不良反应,但是针剂注册比口服剂注册难上百倍。。

    药理:癌症因毒物而发生,又因毒物被化解而消失,解铃还得系铃人。致癌毒物多种,解毒灭微药酒解毒范围更广,孙悟空跳不出如来佛手心。致癌毒物与氨基亲和,药酒与氨氮类化合物敏感,对症下药,对 中、早期癌症并且没有进行过手术的疗效佳,进行过手术的疗效差

    6.不能治百病的药不算好药

    退热快。轻度发热服药一次20ml,20分钟退热,重度发热一天服药3次当天退热,危重病人服药后当天减轻,3天完全退热。退热机理:感染性疾病发热是因为血液粘稠体表散热不佳引起的,“解毒灭微药酒”的抗血凝作用比病毒唑高出80倍(国家流感中心做出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在www.zycx.net网站检测报告栏目查找。疟疾引起的发热和受风寒引起的汗闭发热使用该药无效,发热机理不同。

    止泻快。肠炎、痢疾的治疗每天服药1~3次,当天止泻,每次服药20~30ml。腹部受凉引起的水泻暖暖肚子即可治愈,服药无效。

    抗病毒效力佳。乙肝、艾滋病病人服药30天病毒载量平均下降20%左右,6~12个月痊愈。

    抗结核菌效力强。治疗肺结核用雾化吸入法,3~6个月痊愈。其他部位结核采用口服药治疗。

    抗癌效果好。药物可以直接接触的癌症可以快速治愈。如皮肤、口腔、食道、胃、大肠、宫颈、鼻腔、肺部等,2~4个月痊愈,其他部位癌症治疗时间稍长。

    消炎快、防感染效果好。跌打瘀血消的快。外伤止血、止痛、防感染、愈合快。治疗烧、烫伤防止红肿、起泡、疼痛、防感染。快速治愈各种皮肤病和妇科炎症。

    治疗蚊、蜂、蝎等毒虫叮咬。止痛、止痒快,消肿快。

    净化空气。消除房间、汽车及厂房的有害气体和致病微生物。治理大面积毒气泄漏现场。

    保鲜食品及除异味。常温下保鲜食品,消除食品的腥、臭、臊、膻等怪味。

    消除人体异味,汗味、口臭、狐臭、裆臭味、脚臭。

    法医进行尸体检查时的防毒气和感染。尸体除臭、空气消毒、呼吸防护。

    在有人的场所进行消毒。无毒、无腐蚀性、气味宜人。

    防治农业病害,替代有毒农药。不伤害益虫益鸟,无农药残留。

    应对一切人和动物的流行性传染病。全谱灭菌 ,不产生抗药性,新型流行病到来时不需要查明致病微生物是什么,就可以立即使用该药在疫情发生地扑灭细菌病毒,杜绝流行,治愈病人。对待查明病因时疫情已经扑灭。

    做到药先于病,治疗将来可能发生的疾病,只要确定是感染性疾病就可以用药,不分细菌是革兰氏阴性阳性,不分病毒类型。

    绝对安全,无毒无副作用,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用药过量不出现问题。

    长期服用不产生抗药性、耐药性、依赖性和积蓄毒性。

    稳定性好,长期存放不变质,药效不减。

    防治结合,有病治病,无病防病,清除体内毒物与致病菌。

    人药、兽药、农药、消毒、解毒、除臭六药合一。

    不无遗憾的是这样用途广泛的新药如何办药证?《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适应不了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成了阻碍科技进步的桎梏,规定药物功能主治不准太多,服用方法必需单一,人用药、动物用药必需分开,消毒剂与解毒剂必需分别办证,中药质量标准不能用灭菌解毒实验方法制定,气味学理论不能用于医学等等不一而足,不看实验报告,不看治疗效果,死板硬套法规,一句话,反对标新,不准立异,漫骂中医药迷信的人有外国人给奖,怎么办?

    7,中药可以用现代科学仪器检测性能和疗效。

    长期以来中医药界叫苦不迭,叫嚷用西药标准评定中药的疗效不公平,应该为中药立法,言之有理,持之无据,不为医药管理部门所接受。争论的焦点是以仪器检测为据还是以疗效为凭。中医治则是扶正,西医治则是祛邪,扶正标准难定,祛邪标准明确。但是谁也不能否认,中医确实治好了西医不治之症,几次大流感和2003年发生的非典中医出尽了风头,令世界卫生组织刮目相待,责令中国政府使用邓铁涛的中药治疗非典,中国避免了一场特大灾难。

    草药能治病大家公认,为什么能治病说法各有千秋。有的说中医理论深奥玄妙,有的说是强牵附会,中药现代研究取得相当多的成就,却不足以说明中药材的药理药性,中药复方用君、臣、佐、使不过是单味药性的排列,没有讲清楚复方药引起的化学变化,再下一步分析何种成分起何种作用与药物代谢动力学就又坠入十里云雾。笔者认为,每种植物所含的化学成分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分工又有合作,共同担负着保卫植物的使命。若把他们的成分分割成单体的话就很难解释清楚各自的作用。例如,黄连有化学成分相近的27种生物碱,夹竹桃有72种生物碱,豆科植物所含生物碱都不是一种,好比一个兵种,单独拉出一个兵就失去兵种的特性而无法作战。又好比一台机器,取出任何一个零件都不能代表机器的性能。所以,分析植物的单一化学成分的特性有科研价值而无药物使用价值。一味药材可以为药,叫单方,数味药材组成为复方,单一化学成分为药叫西药,中药复方不是多种西药的组合,更不是多种西药药性的叠加。草药的药性解释只能是该植物综合解毒能力的阐述,只能是植物防御功能的图解。植物的生长环境决定植物的特性,同一环境生长的不同类植物各自采取不同的方法适应环境,水中植物表皮防水,干旱地区植物保水吸水能力强,碱地植物耐碱,酸地植物耐酸,热带植物耐高温,寒带植物抗冻,所用植物都抗虫抗微生物,但是不能抗一切虫(包括动物)和一切微生物。植物的形态有不同的防御功能,起主要防御功能的还是化学成分。复方中药的优势恰恰是集中多种植物的防御物质。有时候1+1大于2.。

    既然中药是植物的解毒、防虫、防微生物等综合能力的应用。那么,检测中药药性就可以使用解毒、防虫、防微生物的实验方法做出定性定量实验而后得出结论。解毒灭微药酒就是使用化学解毒实验和定性定量杀灭微生物实验得出药性结论的。药物稳定性实验也是采用消毒剂的稳定性实验方法做出的,抗微生物的西药能采用消毒剂的检测标准的并不多。

    8,想退热快不必打针。

    病人发热习惯于打针治疗,公认退烧针退烧快,中药是“急惊风遇到慢郎中”。其实不然,解毒灭微药酒的退热速度超过退烧针。低热、中热病人服药后20分钟热全退尽,高热病人服药后20分钟开始降温,服药3~5次体温恢复正常。体内病毒太多的危重病人持续高热时,连续服药可以保持体温正常。道理何在?发热的多数是因为细菌或病毒产生的血凝素凝血所致,血液粘稠流通不畅体表散热不良而造成体温升高。抗血凝是最佳治疗方案。解毒灭微药酒的抗血凝效果是病毒唑的80倍,这是国家流感中心出的实验得出的数据报告。小儿发热不能喝药酒,就在在前胸后背擦药即可立即退热。治疗非典病人的发热也能立竿见影。

    还有两种情况引起发热,一是突然着凉寒毛孔骤闭,中医称汗闭。另一种是疟疾,这两种发热解毒灭微药酒不治。

    9,传统医学终将战胜现代医学。

    传统医学不仅中国有世界各国都有,不过中国留下来的资料多一些。现代医学兴起以来多数国家放弃了它,中国的传统医学也奄奄一息。现代医学风靡一时,不过它先天不足,背离了生物三界的斗争规律,产生了不可克服的困难——抗药性问题。而中药一旦解决了对付微生物的难题,其发展前途不可限量。解毒灭微药酒已经显露非凡优势,逐项列出作以对比。

    性能所有西药中药解毒灭微药酒

    抗感染性能使用范围有限应对一切感染性疾病有特效

    抗药性、耐药性、依赖性、积蓄毒性都会产生四性不存在

    解毒范围单纯一药化解万种毒物

    防治结合无此性能无比优良

    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很差全能

    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能力很差很强

    退热效果差快

    一药多用无此性能,广谱抗生素用途也有限医药、兽药、农药、消毒剂、解毒剂、空气净化剂、防腐剂等全能

    毒副作用全有无

    用药前对疾病诊断的需要程度依赖性强非处方药

    生产成本成本高,设备复杂成本低,设备简单

    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发展潜力对比。这里说的传统医学不是专指那一个国家的传统医学,而是指的全世界,包括美国、英国和日本、韩国等东、西方国家。现代医学指的也是全世界的现状。因为传统医学的发展优势在美、英、日、韩而不是中国。 而中国古代的名药已经成为世界财富,中国最近60年中国没有出现名药,研究投入中国比美、英、日、韩少的多。 传统医学终将战胜现代医学确切的说是美、英、日、韩四国的传统医学终将战胜本国的现代医学。 现在中成药国际市场占有率中国仅占3%,而且仍在萎缩之中。中国仅是药材出口大国。

    全世界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发展潜力对比表:

    对比项目现代医学传统医学

    一种新药研究成本高低十亿美元一千美元

    研制周期长短十年一年

    研究单位技术水准要求高低极高,需要人员多,文化水平高,设备复杂多样,研究单位有限很低,需要人员少,少之一个家庭一个人,普通人可以研究

    未来的市场竞争力大小极小,愈来愈小极大,愈来愈大

    环境污染程度对比污染很大无污染

    应用范围对比愈来愈小,愈来愈受限制,愈来愈大,不可限量

    药品寿命长短对比不到10年几百年

    中国的现行医药政策不利于中药发展的实例:

    1.中成药的知识产权保护唯一办法是保护秘方,各级药监局无权涉密。

    中国国家药监局规定不公开配方就不予注册,国家保密技术也不例外,置国家安全予不顾。

    理由之一是不公布配方无法审查药物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而实际上安全性与有效性检查不靠配方靠实验;理由之二是无法监督产品质量,好像药厂生产的每道工序必须有药监局的人在场监督,像球类比赛的裁判,没有裁判球员必然犯规;理由之三是病人要有知情权。持有特效药的人谁也不注册新药,为什么?

    人人皆知,中药材品种繁多,品种之间可以替代,药材质量差异较大用量也可以改变,好药可减少用量,次药可增加用量,添加一两味药材也无大碍,配方与剂量略变就不能认定是侵犯知识产权,怎样保证药监局不盗窃配方?怎样保证他人不会改头换面注册新药?这就造成特有效药的人不敢注册新药,结果是好药无有药证,有药证的药没有好药。知识产权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动力,西药公开了化学结构式就得到了完全的知识产权保护,中药公布了配方就完全丧失了知识产权,人人皆知的道理难道国家药监局不懂?

    2.中医师的处方权仅限于开汤剂,剥夺了制造丸、散、膏、丹、酒剂等剂型的制剂权。医生把处方开给病人就失去了秘密技术,医院也不能自制成药,有绝招的中医师顾虑重重难免要留一手,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无奈之下用普通方剂应付病人,没有了名医,没有了名药,中医院就失去了中医特色,难以为继。

    3.讲所谓的“有效成份”,向西药看齐,将中药变成西药,提纯为单一化学成份的中药不仅疗效差,还必然产生抗药性、耐药性,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青蒿素就是例证,让中药无辜做抗生素的殉葬品。植物的多种次生代谢物的联合作用才能起到保护植物生存的目的,把它拆成单一成分就好比把机器拆成零件使用,,把一个机械化部队拉出一个兵作战。美国原执业医师局局长说的好,西医就是迷信,他们使用立即有效的药物让你相信他的医术,然后用药物的抗药性和积蓄毒性害死你。治疗非典就是明证,西医用抗生素和激素当时治好了你的病,落下肺纤维化和骨坏死后遗症慢慢地夺你的性命。

    4.将单一成份的药物看作一类新药,处处得到优惠政策,公开鼓励中药转化为西药。复方中药是“劣等民族”打入另册。特殊审批、特别审批、创新药物研发早期介入实施计划都轮不到复方中药的份儿,就是能治疗癌症、艾滋病、非典、禽流感的复方中药在注册新药时也不能享受任何优惠,只有在获得了新药证书后申请生产时才有一点照顾, 歧视复方中药的目的就是要消灭中药。药物评定的标准不是疗效而是成分是否单一。

    5.国家保密法在国家药监局也行不通。药监局无视保密法,已经获得国家保密技术的配方注册新药也得公开配方,他们把自己制定的保密技术注册新药不允许公开配方曲解为对社会不公开,而对药监局必须公开,药监局凌驾于法律之上。中药的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就无人把有效中药注册。

    6.西药无药证不是药,中药则不然,中医开的处方就是新药,不需要药监局批准。药监局把民间的秘方、验方、偏方统统列为非法药物,谁用谁犯法,好像公开配方就万事大吉。几千年来,中药不办药证也没有出现过问题, 中药开始实施注册办证以后就再也没有疗效好的中成药问世。

    7..药品注册“初审”就是搜身,把你的钱搜光,把你的秘方骗走,初审没有硬指标,一个科长一个科员就可以退回你的注册申请,受理与不受理一个人说了算,发与不发新药证书的权利完全掌握在药监局手里,发证与不发证没有硬指标,评审不公开、不公正、不透明,药品注册人不服无处说理无处告。能研究西药的是欧美国家的大公司,中国的所谓的化学药新药,绝大多数都是买国外的原料药回来后制造成各种剂型销售,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西药不多。研究中药的倒是中医和民间小老百姓,他们能有几个钱?谁能拿得出几千万去注册新药?于是,落得个秘方遍地有, 使用就犯法的尴尬境地,任凭疑难症荼毒人类,名药敏药英雄无用武之地。

    吴仪副总理的“六名”方针可以拯救中医中药,我对六名的理解;

    啥叫名医? 第一手中有绝活能治好公认的不治之症;第二大家都知道他。创名医活动就是解放中医,让他们能够大胆放心地使出浑身数解治疗新发现的疾病和不治之症,使新药奇药层出不穷。名药在没有批准使用前使用,出了名之后再注册新药。也就是说让中医的处方权不受限制地使用,让他们创造名药。 提倡名医,就要给人以充分发挥才干的机会,准许使用绝活,绝活就是没有经过国家批准的药品或没有批准的医疗方法给他人治病。这在中国是违法的行为。邓铁涛在抗击非典中功高盖世,他的药方就没有办药证,是他自己创造发明的。时势造英雄,非典西医治疗效果差,才轮到邓老一显身手。邓老却说:“任何一个能开处方治疗流感的中医都能治好非典”。这充分说明是政策束缚了广大中医的手脚,也不允许中医参与流行病的治疗工作。生产名药的工厂就是名厂,专门卖名药的药店就是名店。这才是中药发展的自然规律,解放中医是中药发展的唯一途径。

    啥叫名药?能治不治之症的,必须是成药,一种药能治许多人的病,而不是一人一方的方剂。这样的药才有推广价值,才能出名。名药的问世有个先决条件,取消医院制剂权的限制,医药办制剂证如同注册新药一样困难。

    啥叫名科与名院 ?有名医名药的科室或医院就是名科名院。离不了政府与政策的支持,离不开新闻媒体的宣传。假若卫生局天天查有没有超出医院的治疗范围,药监局天天查有没有使用无证的药物 ,那么名医名药名院就成为罪医和违法医院。

    啥叫名厂?名厂就是生产名药的制药工厂,没有名药就是无源之水。中国少名药,当然少有名厂,北京同仁堂有名药自然就是名厂名店,三名合一。

    吴仪是女中豪杰,担任卫生部部长时间不长就找到了制约中医药发展的结症。二炮总医院是执行六名方针的先锋队,是解救民间中医、挖掘中医药宝库的尖兵。万岁“六名”方针!中国成为医药强国为期不远了。

    提倡六名要有配套政策。第一取消行医资格限制。有资质的医生可以超专业治病;第二准许民间中医和中医爱好者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医疗活动,给群众性研究中药活动一个小小空间;第三准许中医和民间中医使用自制的中药制剂治病,使秘方、验方、偏方治病合法化;第四取消医院的制剂权许可制度,实行医院制剂备案制;第五保护中药知识产权,注册新药可以不公开配方,医生处方可以使用代号,病人要治好病,知情权没有健康权重要,挂一个号就得到一个秘方合理吗?你要秘方想不花钱,我用一般药物对付你,倒霉蛋是谁?第六修改中药注册管理办法,取缔初审这道鬼门关,一个科长一个科员就可以发一张“不予受理通知书”,不刁难就无人自觉行贿,实行先临床后评审的办法。

    第四部分,嗅觉和医学都是维系生命的

    人和动物有嗅觉没有争议,植物和微生物有嗅觉不可思议。先谈植物的嗅觉问题。本文的第一章第一节9,植物的五种气味语言和两种作用。五种语言是:邀请语言、警告语言、驱赶语言、求救语言、应答语言;两种作用是:解毒作用与灭菌作用;植物的应答语言技术植物用气味对话。某些植物比如柳树林中的一棵柳树遭到虫灾时,它就会向周围柳树发出强烈气味,周围的柳树立即响应,同时发出驱赶昆虫的气味,害虫受不了这种毒气就逃之夭夭。原来植物有警告语言和驱赶语言,这要出头说起。谁说植物无知觉?花儿开了,芳香四溢,引来虫儿、蜂儿、蝶儿飞舞采蜜,花儿得以授粉,花儿用香甜的花粉招待它们,花儿笑了,虫儿饱了,有偿劳动,长期合作。瓜果熟了,香甜可口,鸟兽来了毫不客气,大吞大嚼一顿,瓜果的种子随粪便播撒开来,行贿与受贿两厢情愿。谁说植物无情谊?香味就是请柬,动物应邀而至,气味就是“语言”。有些动物甘做强盗,某些植物也有对付强盗的办法,请看:地蚕要吃红薯,红薯被咬的部位就产生一种有毒的苦味物质,地蚕受不了就停止进食。一种蜂专叮梨子,吸其甜液,梨子就在被叮咬处变硬变苦蜂就停止叮咬。嫩黄瓜有青虫爬过的地方其皮也变苦,虫子不敢下口。烟草会被烟虫咬得百孔千疮,收购烟叶的商人将它列为下品,因为它变了味。这叫以毒防身。植物还会组织统一战线,联合御敌。例如一棵柳树遭虫害时,它会发出报警气味呼唤邻居,周围未遭虫咬的柳树闻讯后也发出驱赶气味,将虫群赶跑。物对动物的语言,后两种是植物对同类植物的语言。综上所述,可以归纳为植物的五种“气味语言”。即:邀请语言、警告语言、驱赶语言、求救语言和应答语言。前三种是植物对动物,后两种是植物对植物。植物产生气味的两种作用是解毒和防御。

    本文的第一 部分10,动物利用嗅觉达到以下目的:觅食、求偶、记路线、划疆界、辩毒、识别亲族和辨别敌害物。动物之间用气味做信号的情况更是多样化,动物识别种群新族主要靠气味。蜜蜂进不错蜂箱。把一只蚂蚁隔离两个月后放回原蚁群,同群蚂蚁还认识它。母猪认仔靠气味,不是它下的崽不让吃奶,若把母猪的粪尿涂在其它窝小猪身上,母猪便认作亲仔。一群猴子有个猴王,猴王有股王气,同群的都恭维它,若被新猴王战败,它就不再释放王气。不同蚁群咬架,它们靠气味指挥进攻或后退。非洲一种蚂蚁行进时总排成一字长蛇阵。你从行列中间任意取走一只蚂蚁,被取的蚂蚁立即释放一种报警气味,后面的蚂蚁一个一个接着释放,后面的蚂蚁就四处逃散,而前面的蚂蚁仍排队行进不受影响。非同类的动物也能用气味进行信息交流,包括人与动物之间。人遇到恶狗,人若怕狗,人就散发一种恐惧气味,狗会靠近你狂吠甚至咬人,人若不怕狗幷准备进攻,狗凭人的气味就能决策出来,狗就与人保持一定距离,幷随时准备逃跑而不断地后顾。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少年住在海边,非常喜欢海鸥,海鸥与他成了朋友,常落在他的肩上,任其抚摸。少年的母亲知道了,要儿子捉回一只让她看一看,儿子不允,母亲承诺绝不伤害它,儿子无奈便来到海边,海鸥知道了少年的心事,不再落在他身上,总与他保持距离。少年非常后悔,从此他失去了最亲近的朋友。人的心理活动会引起气味的改变,幷被动物觉察出来。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病危之人发出的气味能被猫头鹰闻到,从远处飞来落在树上或屋顶上鸣叫。和尚化缘必拿着禅杖,见狗时用禅杖一指狗就跑开了,原来杖头镶有一虎骨。人发怒时呼出的气体是有毒的,把它充入水中可以杀死老鼠。所以猫或狗咬架前大声呜呜,是一种示威语言,也是释放毒气,弱者往往不战自退。昆虫靠气味保护自己的例子不胜枚举,鸟儿知道哪种虫子是否能吃。老虎用尿划定疆界,尿就是警示语言。动物病了,它们会凭气味找到草药,而这些草药是它们平时所不吃的。

    微生物的嗅觉问题。微生物的发现才三百多年,是一个名叫列文虎克的荷兰人用自己制造的放大镜看到的。微生物虽小,它的胃口却很大,一个细菌在一小时内消耗的糖份换算成粮食,够一个人吃五百年。细菌无口,它的体表都能吸收营养,它落到了营养物上,就分泌一种酶,把食物分解了再一点一点地吸收。细菌怎么知道它落到了什么地方呢?该不该分泌消化酶进食呢?是靠看还是靠闻味?大家不难分析。

    细菌会传递抗药性,不直接接触亦可完成传递,那么这种间接传递靠的是什么呢?就目前的科学水平而论,无外乎光、声、味三类,三者哪种可能性较大呢?气味。敏感细菌变成了抗药菌株,它体内的物质有了化学变化,这变化必然引起气味改变,气味也是物质,生物接受了物质刺激而引起改变是现实的。

    隧道试验更能说明问题。

    在空气隧道的两端,分别放置同种细菌,一端是已产生抗药性的菌株,另一端是未产生抗药性的菌株,这样敏感菌株就可以获得抗药性。若将空气隧道中间隔断,使空气不能流通,而不妨碍光和声的通过,结果是抗药性的传递不复存在。

    微生物同族相亲,排斥异已,这一点是一切生物的共性。微生物排斥异已是为了争夺食物,独占地盘,使自己有更大的繁衍空间。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各有不同的独占地盘的办法。

    微生物的办法是产生外毒素和造成只适合自己生存的酸碱环境,使得某些微生物不能在它的势力圈内存活或繁殖。在自然界和人体内这种现象很普遍。抗生素就是巧妙地利用了微生物治微生物的办法。外毒素的气味掩盖了周围物质的气味,使优势菌生存的周边地区,其它菌也不能生长。识别食物、独占地盘、传递抗药性,这三者对微生物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呢?而微生物的这三种能力的产生很大程度上依赖嗅觉器官。

    微生物工程已经渗入到许多领域,成为当代尖端科学的重要方面军,因此,研究微生物的感觉器官,研究它们适应环境的能力,气味学不失为一个重要的突破口。特别是找到产生抗药性的根源是战胜疾病的当务之急。提出一种假设,不啻于打开一个通道。单一化合物是细菌产生抗药性根源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单纯毒物易使基因产生突变。

    气味是生物的共同语言,这是生命科学的一个大命题,也是医学界必须搞懂的问题,此文仅仅是提出问题,彻底解决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动物、植物与微生物的嗅觉功能已经简述过了,笔者的结论是气味“气味是生物界的共同语言,嗅觉是毒物鉴别器,嗅觉是生命的守护神”。人有眼耳口鼻身五种感觉器官,低等动物有的视觉听觉缺如的,植物和微生物无视觉,嗅觉是三界生物都有的,生物的进化程度愈低,对嗅觉的依赖程度愈高,它们认识外界事物的能力来自嗅觉。既然嗅觉与生命的关系如此密切,生命科学又有那么多的盲区和误区,医学研究能够不出现失误吗?本文第一章第二节讲述了生命科学的盲区和误区带来的严重后果,第三节讲述了走出生命科学的盲区和误区后获得的科研成就。这一个问题不仅是中国的问题,而是全世界的带有普遍性的大问题,是关系到人类与地球上一切生灵生存的大问题,不是小题大做,不是杞人忧天,更不是痴人说梦。

    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都没有解决好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大问题,到底如何解决?第一,理顺生物三界的相生相克关系,不是食物链(又叫生物链),而是反食物链;第二,彻底搞明白植物适应环境的能力来自什么,这里指的环境包括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两方面,重新认识草药的药理和药性。这里不得不旧话重提,2000年笔者在《中国科学报》发表了“反食物链与嗅觉”一文,提出来产毒与解毒是生物进化的原动力的新观点,对达尔文的进化论做了关键性补充,达尔文从古化石里找到了生物进化的轨迹,笔者找到了生物进化的根源,生物为了找吃的和不被它物吃掉,就得不断的解毒与产毒,组成生物化学成分的变化引起基因变化,由渐变到突变,生物形态的变化仅仅是生物进化的一个方面。现在转载《反食物链与嗅觉》。

    笔者从研究生物的嗅觉与生命的关系问题开始,建立了气味学理论,提出嗅觉是生命的守护神的观点,指出反食物链的存在.食物链说明谁吃谁,反食物链说明谁都不让谁吃,但又存在不得不被某些生物吃的现象,不让吃的办法主要是产毒,一定要吃的手段是产生解毒物质.产毒与解毒的斗争贯穿于生存斗争的始终,是生物进化的原动力,是基因肆生变异的基础物质。

    达尔文的进化论,揭开了生命科学的序幕.他提出了生命体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化过程,即适应自然环境能力的提高与食物链问题,主要观点是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孟德斯鸠提出基因学说,基因的遗传与变异问题,为生物的进化找到了内在依据。

    笔者创立的气味学则提出反食物链理论,一切植物都是天生反抗动物和微生物吃的,草食动物都是天生反抗肉食动物吃的,它们的反抗本领主要表现在产生毒物气味物质。人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都有生命的守护神嗅觉。

    食物链与反食物链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个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反食物链则占主导地位。

    构成生命主体的物质是蛋白质,其次是淀粉和脂肪(三者在生物体内可以相互转化),它们是由植物的叶绿素通过光合作用由无机物转化而来。动物和微生物是从植物中掠夺营养(极少数的微生物也能自造营养)。植物反掠夺而产生次生代谢物,如生物碱、生物酸、醌、酮、醛、醇等等,这些次生代谢物分会布在根、茎、叶、花和果实中,往往还和初生代谢物结合在一起形成生物甙。次生代谢是植物的保护物质,除有适应环境的功能外,主要是防病虫害。植物产生大量的品种繁多的次生代谢物,其化学成分比动物和微生物繁杂,这就说明植物是千方百计防动物和微生物吃的。一部分低等动物的体内也产生形形色色的毒素,是防肉食动物吃的。微生物都会产生毒素(内毒素或外毒素),是它们的攻防武器。

    植物产生次生代谢物(毒素),部分低等动物和微生物产生毒素,就形成反食物链。草食动物和微生物要获取食物,就得产生化解植物霉素的分解酶。鸟类要吃昆虫,也得产生解毒的酶。这种产毒与解毒的过程,每时每刻都进行着。以植物为例,它的化学成分随着它的生长周期而变化,还随着气温,日照、水分 、肥料、土质、空气的成分改变而变化,还因虫害、病害而变化,这变化指化学成分种类的增减和化学成分数量的改变。日积月累就会引起基因的突变。动物和微生物要适应植物的化学成分的变化,也必须调整体内的解毒物质,日积月累也会突变。

    植物不能防一切动物和微生物伤害,同样,动物和微生物也不能侵害一切植物,就构成了动态的生物平衡。这是生存斗争的表现形态。是什么在支配着这种生存斗争呢?是生命守护神-嗅觉。植物和微生物都有呼吸,呼吸和嗅觉是相关联的。因此它也都有嗅觉系统,这是气味学的一大贡献。嗅觉是它们的重要感觉器官,它们要认别营养物与毒物,就是靠嗅觉。除嗅觉外,它们还能感知温度与光线。植物还产生气味物质(次生代谢物),有目的有控制地散发出去,成为信息交流工具和攻防武器。气味学把植物气味信号定名为五种“气味语言”,即:1.邀请语言:花香引诱昆虫传粉,瓜果成熟后的芳香邀请鸟兽吃它为其播种。2.警告语言:植物平时散发的气味,不让动物和微生物伤害它,意思是“我有毒。”3.驱赶语言:当动物接触它或伤害它时,它散发出比平时更浓烈的气味,以赶走它们;4.呼救语言:有些植物,当驱赶语言无效时,就发出求救语言,通知邻近的同种植物帮助它;5.应答语言:邻近植物接到求救气味时,在自身未遭虫灾时也发出驱赶语言(气味),帮助受害者驱赶敌人。

    微生物在进入生物体以前,它的移动主要靠气流,水流或附着物的运动而完成的。细菌不落到它的营养物体上它是不会繁殖的。它怎样感知它的降落处是否是它的营养物呢?除了靠嗅觉以外其它可能性不大。细菌嗅觉到它接触到了它所需要的营养物时,温度、湿度和酸碱度又适合的话,它就分泌出一种分解酶把营养物分解,吸收其中某些成分,再自身分裂繁衍后代。落在动物或植物体表的细菌,受到动、植物散发的气味影响和体表保护膜的屏障作用,既不能入侵又不能繁殖。森林中细菌少,住人房屋比空房细菌少,皆因呼吸杀灭了细菌。动物一死虽皮肤未破损,细菌也可以由表及里地繁殖。动物靠免疫系统免疫,死亡后免疫系统功能丧失。植物死亡其免疫物质犹存,所以比动物抗腐作用强。这就是从植物中提取杀菌剂的理论根据。

    反食物链是指生物界的相克现象,草食动物不能吃一切植物,所有植物皆有毒。食虫昆虫和鸟类不能吃一切昆虫。植物产生的毒物即次生代谢物很复杂。就以生物碱为例,目前查明的产生生物碱的有十一个科的植物,这十一科植物产生的生物碱都不是单一成分,有几种、十几种、甚至几十种,黄连碱有27种,夹竹桃碱有72种。动物的生物酶是一种酶仅对一种物质有分解作用,这就决定了动物食性的单一性或局限性。反刍动物食性最杂,杂食动物的食性更杂,表明它们的进化程度更高。

    动物对单一化学成分的毒物易产生耐受性,从鱼中就发现了它们体内积蓄的毒物量远远超过该毒物的致死量。非洲的一种血蛙,它喷出的毒液能使人致死,这种蛙是从普通蛙变异而成的,它长期接触某一化学毒物,由适应而变异成新的物种。单一毒物的毒性再强,也没有复合物更难产生适应性。试验证明,从草药中提取的单一有效成分,总不具备该草药的药效。

    昆虫不吃的植物它永远不吃,而化学农药毒性很强昆虫却能适应。单一成份的化学农药与抗生素的末日已经来临,但人们没有找到失败的根源,更不可能吸取教训,气味学理论则给予一个圆满的解释,不了解反食物链,就抓不住生存竞争的核心,防病害与虫害,防病与治病就无主动权。

    摘自科学院主管《科学新闻》周刊2000年第6期

    运用自然规律开发出不产生抗药性的新药

    自然规律只能遵循不能违抗,这不等于说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无所作为。顺应自然规律巧妙地利用自然规律就可以推动事物的发展,植物的杂交、嫁接、基因改造工程等皆是例证。遗传与变异是对立的,变异是有条件的,人们提供条件促使生物向有利于人类需要的方向变异就叫改造自然,有可能性不等于有随意性,科学实验就基于这一点上。科学实验有两条道路可走,一是宏观,二是微观。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是宏观科学,发现水稻雄性不育株的产生原因是温度和水量,人为创造条件使雄性不育、保持和恢复,使同花授粉植物可以使用非人工授粉获得杂交新品种。抗虫棉基因改造是微观科学,生物基因的突变也是有规律可以遵循的。

    现代医学在主要方面违背了客观规律,把人类拖进痛苦的深渊。医学违背了哪些客观规律呢?

    现代医学违背客观规律最明显例子是使用单一化学物质为药对抗细菌和杀虫。不同细菌之间有拮抗作用是客观规律,仔细观查不同植物之间也有少量植物有拮抗作用。抗生素是以菌制菌,但是起拮抗作用的是复合物,任何生物对成分单一物质容易产生抗药性,这又是一条客观规律,不遵循它就要失败。细菌对一种抗生素产生抗药性不要紧,对多种抗生素甚至对一切抗生素都产生抗药性问题就大了。

    传统医学违背客观规律最明显例子是使用味觉辨别药性。药有四性五味,五味是舌头的感受,称之为味觉,味觉辨营养不辨毒,嗅觉辨毒。营养不足体弱易生病是主观条件,但是毒物侵入才是生病的客观因素。细菌和病毒利用内外毒素腐蚀机体使人生病,它们的内外毒素叫生物毒素,包含在毒物之中。总而言之,化学因素损害健康叫生病,物理因素损坏健康叫受伤。所以,病出一因——中毒。在化学、微生物学未有建立之前使用四性五味解释中药药理未尝不可,时至今日仍然固步自封就过于迂腐了。

    生物链理论是片面的形而上学的。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都上了它的当。生物学是医学的基础。讲解生物界相互关系的理论叫食物链,又叫生物链,这是用肉眼看到的现象,是非本质的表面现象。生物三界相互依存是客观现实,共同主宰地球。微生物依靠植物和动物生存,动物依靠植物和微生物生存,相对而言,植物对微生物和动物的依赖性较小,它靠微生物给植物提供腐殖质,靠昆虫传粉。植物反抗动物吃掉和反抗微生物腐蚀是基本矛盾。植物对微生物和动物的反抗办法是产生品种繁多的次生代谢物,人们对此认识不足或者根本不认识。生物天生就有反抗其他生物吃掉的本能,产毒是最基本的方式,这叫反食物链,比追追逐格斗更激烈更持久。要想吃到东西唯一办法就是解毒。中药使用了五千年,至今尚不知道植物是利用解毒物质对付微生物的,真是天大的笑话。扶正祛邪理论唱了上千年,草药真正的作用恰恰是祛邪为主扶正为次。

    人们使用化学消毒剂消毒灭菌,因毒性问题无法解决,所以只能防病不能治病,笔者用植物合成的消毒剂杀菌效果超过高水平化学消毒剂,可以杀灭体内的致病微生物,可以既能防病又能治病。

    目前医学的难关是对付病毒与毒物,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最难对付,致癌毒物也难对付。造成尴尬局面的根源还不了解植物的防御武器,不了解微生物的致命弱点。植物的次生代谢物的解毒能力无比强大无毒不解,微生物的致命弱点是它的表明蛋白很容易遭到破坏,怕热、怕紫外线,更怕次生代谢物,多种次生代谢物的合剂能在30秒钟杀灭一切细菌,两分钟杀灭一切病毒,就是体内的艾滋病病毒或乙肝病毒每月可以降低25%左右。禽流感难治吗?不!最好治。水中加3%,饲料中加5%可以100%预防禽流感的传染,病鶏与健康鶏同笼喂养不被传染,为什么非要掩埋不可呢?说什么艾滋病要终身服药,纯粹是为了卖药。一药解万毒是现实,一药治百病也是现实。植物的防御武器无比强大。把中药提纯为单一成分列为一类药是违背科学的,用复合物对付微生物是植物亿万年生存斗争得来的护身符,现代医学与现代中医学硬要违背它是自取灭亡。

    病起一因——毒,疗病一方——解

    人体是一部化学机器,完成两项任务“同化”和“异化”。毒分两类“天然毒素”和“生物毒素”,致病微生物用“生物毒素”干扰人体化学反应或破坏化学机器即“生病”。物理因素也干扰和破坏这台化学机器,精神因素也会如此。

    对毒素的治疗是“解毒”,对物理致伤是“解疼”,解疼的办法是“化解”多巴胺,阻断疼痛的传导,对精神致伤是“解劝”。一个“解”字了断。

    对人有害的物质有三万余种,天然毒物有元素和化合物,能干扰人体化学反应之物为毒,有氧化、还原、破坏电解质平衡等作用。生物毒素也有酸碱盐,更多的是氨氮类化合物,能与人体氨基酸产生化学反应。

    反食物链的实质就是产毒与解毒的斗争,这一斗争贯穿生存斗争的始终,是生物进化的原动力。杂食动物是进化程度最高的生物,它的解毒能力最强,所以食源最广泛。草食动物解毒能力最强的是反刍动物,节肢动物解毒能力最强的是蝗虫。

    天然毒素是生物三界的共同毒物(有差异但不大),微生物毒素是植物和动物的共同敌害物,解毒药要从植物中寻找。

    反食物链是认识生物三界生存斗争的一大法宝,植物靠释放解毒物质净化空气又是解释中药药理的真谛。植物的次生代谢物是植物的免疫物质,它能适应恶劣环境、化解毒物和防微生物及动物伤害,所以人们都在从植物中寻找生物活性物质,但又犯了一个错误——找有效物质。植物的免疫物质(包括解毒物质)是多种次生代谢物共同作用的结果,单纯物质效果不佳且极易产生抗药性。西药吃了单一物质之亏,中药也亦步亦趋走西药之路。

    植物防虫害和病害的法宝是利用毒物破坏氨基酸,大部份动物找到了解此毒之法宝,所以找到了食物,多数微生物没有找到解毒法宝,植物处于微生物的包围之中而生机盎然,所以植物是多数微生物的克星。集多种植物之“毒”能征服一切微生物,于是纯植物的灭菌剂出现了。这种灭菌剂破坏微生物的蛋白,,使之失去致病性,又化解多巴胺消除了疼痛,破坏了微生物的血凝素,使人的血液不粘稠就不发热,化解了多种天然的和生物的毒素,一药治百病。

    总结一下:不了解生物界的相生相克休论医,不了解植物的防御本领休论药;

    中毒是百病之源,解毒是百药之本。把微生物的腐蚀作用归幷为生物毒素,那么生病只有一个原因。化繁为简,返朴归真,莫说草木无灵性生存本领惊煞人,模糊医学是医学的最高境界,是生物斗争给人类的启示,植物就是利用自己产生的解毒物质保全了生命。生物毒素是多种复合物共同起作用,对付它们也必须用复合解毒药,复方中药万岁!

    第五部分,食物与药物

    食物人之所需,药物人之所求。二者的区别是前者是正常需要,后者是特殊需要。人和动物需要的元素从呼吸、饮水和食物中得来却少了就影响健康,淀粉、蛋白和脂肪类物质则可以相互转化,例如熊猫的食物最单纯却长的同样肥头大耳。人与动物的食物基本相似都是天然物质,区别在于人的食物的大部分经过加工处理,加温是利用的最多的手段,目的有四:1。利于消化吸收;2。分解食物;变不可以消化为可以消化,3,解毒,如破坏生物碱等;4,灭菌。其次是人的食物的一部分经过发酵处理或添加调味品等,调味品的作用除了改变口味以外还有多种意义,增加营养成分,与食物发生化学变化,预防与治疗疾病作用等,即药食同源,蔬菜类调味品葱、姜、蒜等是药也是菜,酒、茶等饮料药用价值也很高。中医的食疗讲的就是食物与药物的关系,有许多专著,这里不做介绍了。

    药物是人类智慧的产物,它延长了人类的寿命。近百年来,人类处在自己制造的毒物包围之中,所以对药物的依赖甚于昔日,药物又是双刃剑,药原性疾病日甚一日,人们开始觉醒,从依赖药物到怀疑药物,希望有理想药物出现。本文第一章第三节6不能治百病的药不算好药讲的就是理想药物的标准。解毒灭微药酒:国家机密技术就是理想的药物,请看转化产品解毒灭微药酒使用说明书

    最理想的药品是什么样子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理想,没有防病治病的好药理想就成为泡影。好药的标准是什么?应该是能防病又能治病;能防得住又治的好;病好得快又花钱少。李德敏一家人完成了这一使命。他们利用气味学原理从植物中找到了全谱灭菌剂和广谱解毒剂,解决了两大致病主因,应用无毒植物制成高水平灭菌剂和全谱抗微生物药是人类历史上的创举,列入为国家机密技术理所当然。作为消毒剂已经上市16年,作为抗生素与抗病毒药的更新换代产品还需要办理繁复的药品注册手续。曙光已现,离天明还远吗?两百页检测报告铸就机密技术,一家人33年心血不会白流。详情请看www.zycx.net.网站的检测报告 。

    人人都有理想,理想不尽相同,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健康与长寿。不生病是最幸福的人,有病方知无病乐。健康与长寿需要有多种因素配合,药品是最基本的因素,最理想的药品是什么样子?没有人制订标准。我提出一个标准:1,能防病又能治病;2,能防得住又治的好;3,病好得快又花钱少。

    致病微生物和毒物是生病的两大主因, 治病一要消除进入体内的致病微生物和毒物,二要解除症状——退热、止痛(痒)、消炎。

    制订最理想药品标准的人就是该药品的发明者——李德敏、韩玉芝、李 晓、李梅心四个人,父母子女关系。最理想药物已经被列为国家机密技术,证书编号[MMJS2005YY016]前面字母是秘密技术的缩写,后面二字母是医药,2005年全国统一编号,技术项目的名称“异味消”,定密时间2001年6月22日,国家机密级可不是随随便便的,机密排行第二,绝密老大秘密老三,在全国秘密技术仅有七个它们是六神丸、华佗再造丸、牛黄安宫丸、片子癀、云南白药、季德胜蛇药片都是解放前出名的,异味消是医药类保密技术中唯一没有药证的一个, 办证难就难在这里,谁不想得到秘密,以不于注册相胁迫也徒然,倒霉的是中国人。解放前的老秘密谁也别想了。发明者是襄樊市襄城区清菁气味科研所,原名襄樊市敏芝气味科研所,它们办有网站,www.zycx.net。气味科研所当然是研究气味的,气味与医药怎么会挂起钩来呢?且听我慢慢地道来。

    在网站上搜索,气味学与李德敏是联系在一起的,一点击便知道气味学是李德敏创立的新学科,气味学是研究生物的嗅觉与其生命关系的科学,嗅觉是生命的守护神,气味是生物三界的共同语言,植物利用气味物质净化空气和对付微生物,主要观点四十个,这些观点精辟的论述了嗅觉与生命、气味与医药的密切关系。中科院主管的科学时报主办的《科学新闻》周刊2002年第4期有个学术专版“气味学与气味医学”八万言的文章,可以在www.zycx.net网站学术理论栏目第二页找到,关心健康的人不可不读。请您看一看权威人士对气味学的评价吧!

    中科院前院长卢嘉锡题词:研究气味科学,勇攀科学高峰。

    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唐由之在陕西气味科学研究所新产品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一九九八年九月十三日)

    各位朋友:

    大家欢迎我讲几句话,好吧!我讲的题目是:

    气味学使中医药学有个新的发展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医药学是中国文化园中璀璨夺目的一束奇葩。早在秦汉年间就有药物学著述《本草》问世,经络学与针砭治疗,至今仍是难解之谜。防腐技术源于东汉,1972年在长沙出土的马王堆一号汉墓,两千年的女尸用草药制剂保存,肌肤完好有弹性,后来又发现了湖北荆州纪南城凤凰山的遂大夫男尸,早于马王堆女尸两百年,这两例发掘证明,西汉和东汉的防腐技术已经流传开来.这与埃及的木乃伊相比,先进多了,木乃伊只能把尸体变成一个干尸。可惜汉代的防腐技术失传了。许多的医学著作也失传了。但是流传下来的中医理论和医术,仍使炎黄子孙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我国到了十八世纪,才传入西方医学,它是自然科学发展的产物,光学、电学、微生物学、解剖学等的建立,共同促进了西方医学的发展。尤其化学分析与合成技术的出现,才促进了西药、抗生素等的出现,使西药成为时代的宠儿,很快取代了传统医学而据统治地位。中医学在当时被西方人讥讽为封建迷信、落后、巫术、不科学。本世纪三十年代,国民政府曾一度下令取缔中医。中医靠家传才得以保留下来。

    解放后,中医才遇到了发展机会。1955年,毛主席提出中医药是个伟大的宝库和中西医结合的指示。立即成立了中国中医研究院,接着又办起了五所中医学院。此后中医药事业得以迅速发展,用现代科学方法研制的中药已有上千种,中医中药不仅为中国人民防病治病服务,亦为世界各国人民所信赖。

    在座的李德敏先生20多年来深入研究中医药学幷做出了贡献,我支持他的工作。我参加过他于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气味医学研讨会,他写的一些学术文章我看过一些,他提出气味医学新观点很有新意。据我所知,李德敏先生是搞航空的,在马王堆汉墓防腐术启发下才开始学习医学的,我对他的锲而不舍的精神表示敬重。

    李德敏先生提出“气味致病又治病,植物依天又医天”符合辩证法。植物能净化空气,不同的植物能吸收不同的“毒气”,用植物作空气净化剂,消除空气污染,用“医天”一词很形象。

    他提出的《气味是生物界的共同语言,嗅觉是生命的守护神》的观点是有一定科学性的,有必要提倡气味学。因为动物靠气味辨别是否同类或异类是否是食物或毒物,植物靠产生气味防虫防细菌,这就是生物界的相生相克,植物产生的次生代谢物如甙、酮、醌、生物碱等有的有特殊气味的,也就是有的植物含的药用成份,是有特殊气味的,用气味来研究药物机理,亦是可探讨的问题。李先生提出了“植物产毒与动物解毒是生物进化的原动力”的观点值得重视,对医学有所新的探讨。

    李先生提出的“化学成份单一是抗生素产生抗药性的根源”的观点可能会引起争议,但有一定的道理,但学术争鸣是好事,在争论中明辨是非,在争论中提高认识。

    李先生对中医有继承、有发展。《光明日报》发表的报告文学“还地球一个清新”的文章对李德敏夫妇的钻研精神给予肯定,在国内外都有反响,因为《人民日报》海外版转载了这篇文章。今年,这篇报告文学又编入了高中语文实验课本,让学生们也关心气味学。《人民日报》的“情况汇编”(1996年8月19日)向中共中央委员们呼吁支持李德敏的气味学研究。

    今天,渭南市成立《陕西气味科学研究所》是个好兆头,我钦佩渭南人的眼力,支持新生事物,敢为人先。有个口号,叫做秦庭无闲草,表示陕西人重视中药生产。用草药治理空气污染,按气味学的观点就是以气味治气味,是中草药的一个新领域,前途光明。气味学的发展将使中医药有一个新的发展。

    陕西省和渭南市的领导关心支持气味科学研究所的诞生,就是对中医药事业的关心支持,是对人类健康事业的真诚的关心!

    我相信你们一定能成功!

    最后,对大家表示感谢!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原副院长的讲话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

    今天我有幸能参加由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组织召开的气味科学新产品“巨方牌天宝康、巨方强力消毒剂”新闻发布会感到很高兴。因为我国又出现一种以纯植物为原料的杀灭细菌力强,无毒无副作用的新型消毒剂,这必将对于我国控制传染病,保护人民健康,提高民众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众所周知,目前国内外消毒药械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消毒器械,例如紫外线灯,放射线照射、臭氧发生器等;第二类化学消毒剂,是指以化学物质作为主要原料的消毒剂,例如氯制剂、戊二醛、洗必泰、碘伏等;第三类植物消毒剂,是指以植物(或中草药)作为原料的消毒剂。第一类消毒器械,消毒应用范围有限,使用时必须予以严格控制和管理,否则不安全。第二类化学消毒剂,消毒应用范围较广,但是化学物质到一定剂量,对人体具有毒副作用,对医疗器械和织物有腐蚀性,稳定性差,对于蔬菜、水果消毒有残留。第三类植物消毒剂,是最理想的消毒剂,使用范围广,安全无副作用,特别适用于直接接触人体或在人群的环境中使用。

    由李德敏先生研制的上述消毒剂,是科技含量较高的消毒剂,是目前我国植物消毒剂中杀灭致病微生物能力最强的一种,因此该消毒剂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美好的前程。

    根据现有的实验室检测资料和过去的应用实践,我认为该消毒剂应用范围很广,而特别适用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幷具特有的优点。

    1.公共场所:例如影剧院、车站、居室、病房等。不仅具有消毒杀灭致病微生物的作用,而且具有香味,对人体无毒无副作用。而紫外线灯、臭氧等不能在人群中使用,化学消毒剂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例如氯制剂有氯味。

    2.沐浴和妇女保健,直接接触皮肤、粘膜无毒无副作用,而且有香味。而使用化学消毒剂,化学物质对皮肤粘膜有一定的残留,不利于健康。使用该消毒剂,一旦用量过多,仍无任何影响和危害。

    此外,由于该消毒剂是一种纯植物制剂和具有杀菌力强的两大特点,因此,该消毒剂的发展潜力很大,今后必将由该消毒剂派生和发展出一些其他对人健康有益的产品。

    最后衷心希望将该产品尽快投入生产,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为提高我国人民健康水平多做贡献!

    知名人士吴祖光先生题词:

    气味学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新学说

    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协会秘书长,刘少奇的侄子刘万国题词:

    气味科学造福人类

    著名化学家、卫生部前部长陈敏章的夫人李家熙题词:

    科学的工作态度,执着的钻研精神,是事业成功之本。

    二00一年李家熙代陈敏章题词。

    王有森副院长还有题词:

    气味医学,还地球一个清新。把健康握在自己手中。

    把健康握在自己手中,您还有比这更高的要求吗?

    人们最怕的是人患禽流感,所以不惜一切代价残忍地扑杀鶏子,人患了禽流感死亡率70%。在国家机密技术面前它不堪一击,使用异味消在鶏舍一喷,饮水中加3%,饲料中加5%,鶏群就不会传染, 健康鶏体内查不出H5N1病毒 。禽流感病毒就能征服,还会有其他病毒不能征服吗?作者做了杀灭六种病毒的试验,HBV(乙肝病毒)、HIV(艾滋病病毒)、SARS(冠状病毒)、NDV(新城疫病毒)、H5N1(禽流感病毒)、H3N2(流感病毒),实验报告在中药创新网上www.zycx.net。

    异味消目前以卫生部批准的消毒剂在市场上销售。但是,用户买来都把它当作治疗药品使用。下面是华北制药集团公司在公司职工中的使用调查报告。

    华北制药集团公司的22466例调查报告

    为了了解“百毒克星”(又名敏芝异味消)在华药职工中的实际使用情况及征求职工对该产品的使用意见,我们于1998年2月6日至2月18日对此进行了专项调查。调查方式为问卷式调查,调查范围涉及到股份公司16个车间(分厂、分公司),13个处室,共29个单位,共发放问卷8564份,收回答卷5579份,回收率为65.14%。在所收回的答卷中94%的答卷为有效答卷,经过对所收回的有效答卷的归纳整理,现对此次调查做一总结。

    一、关于“百毒克星”性能的意见反馈

    从“百毒克星”使用性能的意见反馈表(见附录一)可以看出:

    ⑴ “百毒克星”对于所调查的30种病症都有一定的疗效,两种除异味效果良好。

    ⑵ 被调查者中使用率最高的病症主要集中在口腔类炎症、皮肤红肿、手足癣、蚊虫叮咬及除异味等。

    ⑶ 在各种病症中,总治愈率(包括很有效、有效两种情况)最高的病症是蚊虫叮咬,总治愈率为90.36%,最低的为手足癣,总有效率为54.06%。总治愈率在70%以上的共有23种病症,占总调查病症数的71.87%,总治愈率在80%以上的病症共有8种,占总调查病症数的25%,总的来讲该药对口腔炎症、皮肤红肿及除异味有效率较高。

    ⑷ 在调查中还了解到,“百毒克星”对以下病症也有治疗作用:预防流感;鼻炎;中耳炎;烧、烫伤;冻疮;纤维瘤;脚鶏眼;软组织损伤;肌肉疼痛;头晕眼花;落枕。

    另外“百毒克星”还可用于治疗宠物疾病,杀灭害虫。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百毒克星”对于多种常见疾病都有较高疗效。

    ⑸ 其中有个别答卷认为该药品无效,气味难闻,不希望投产该产品。

    二、关于“百毒克星”装量的意见反馈情况:

    共有4972份答卷对装量提出了建议。

    装 量(ml)51020304050

    人 数278414105211007471381

    所占比例(%)5.598.3221.1522.1215.0227.77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被调查者对于装量的要求是多样的,幷没有突出的倾向性,但主要的意见集中于20ml、30ml、40ml、50ml这四种装量,共占被调查者总数的86.09%。可见大多数被调查者希望采用较大装量(20-50ml)。

    三、对于“百毒克星”价格的意见反馈情况

    共有4238份答卷对价格作了回答:

    价格(元/瓶)102030405060708090100

    人 数107717886443271958413281666

    所占比例(%)25.4142.1815.197.714.61.980.30.660.371.55

    从该表可以看出,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该产品应定位在中低价位(10-30元),这一部分意见占被调查者总数的82.78%。这一数据与下一项调查中75.15%的被调查者认为该产品市场开发应定位于家庭日用品、旅游必备品相对应,反映出多数被调查者希望该产品开发成价格较低的家庭日用品和旅游必备品。

    另一方面,有2.58%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将产品定位于80-100元/瓶,这一数据与下一项调查中2.03%的被调查者将市场开发定位于礼品相对应,反映出一小部分被调查者希望将该产品开发成为价格较高的礼品。

    四、关于“百毒克星”市场开发定位问题的意见反馈情况

    共有6256人次(其中有一人多选的情况)对该问题发表了意见:

    品 种药 品家庭日用品旅游必备品礼 品

    人 数142731711531127

    所占比例(%)22.8150.6824.472.03

    另有22人认为应开发为军用物资。

    从以上数据来看,希望将该产品开发为家庭日用品(50.68%)、旅游必备品(24.47%)的意见多于希望开发成为药品(22.81%)的意见,可见大多数被调查者希望首先把该产品作为日用品、旅游必备品来开发,其次再作为药品来开发。

    五、被调查者对该产品包装的建议主要集中在下面几个方面:

    1. 改进现用的喷头,提高其耐用性和密封性。

    2. 更新外包装瓶,采用不锈钢瓶、塑料瓶等不易破碎材料。

    3. 外包装纸盒应美观、颜色醒目,一方面重点突出纯中药、纯天然药品特征,另一方面要重点突出企业和品牌。

    4. 在包装中应另配棉球、棉签,以便于患者在不同部位使用。

    附录一:

    项 目使用人数很有效 (%)有 效

    (%)一 般

    (%)无 效

    (%)总有效率

    (%)

    眼科

    疾病结膜炎71919.1949.3728.093.3396.67

    麦粒肿49716.0939.6339.235.0394.97

    口腔

    炎症牙周炎100425.5955.3717.431.5998.41

    牙龈炎95829.2247.1821.61.9898.02

    牙疼157034.1449.0414.841.9798.03

    口腔溃疡137330.6655.212.891.2398.77

    咽喉炎134132.0650.6316.550.7499.26

    口臭86633.0246.7618.122.0797.93

    皮肤

    疾病外伤感染79726.0951.1919.573.1396.87

    外伤瘀血68225.0753.0719.642.1997.81

    皮肤红肿118634.1451.1813.571.0998.91

    褥疮34017.6453.2327.052.0597.95

    疼痛81624.0151.9623.40.6199.39

    湿疹53023.255.47192.2697.74

    单纯疱疹29618.2450.6728.372.7097.30

    痱子52626.849.2323.190.7699.34

    脓疱疮32323.8339.6234.981.5498.46

    毛囊炎33122.3550.1525.982.1197.89

    痤疮36628.6843.1624.593.5596.45

    手足癣134120.233.8545.410.5299.48

    甲癣20519.5142.9234.143.4196.59

    外阴炎20229.739.628.711.9898.02

    体癣33830.7643.1924.851.1898.82

    蚊虫叮咬127637.9352.429.560.0799.93

    蜂蝎蛰伤40338.744.1617.160100

    带状疱疹22226.1248.1925.670100

    痔疮内痔37724.436.620.4218.5681.46

    外痔36626.7752.1819.391.6398.37

    混合痔31116.0757.2324.751.9298.08

    淋 巴 结 炎29231.1640.7523.634.4595.55

    除 异 味181340.746.2711.960.9999.01

    食 品 保 鲜69925.1744.0624.746.0094.00

    总 平 均2246628.4948.5419.902.0098.00

    在此基础上,我们申请中药新药注册,取名“解毒灭微药酒”,是国家机密技术的又一次转化,申报资料中的产品使用说明书是这样写的:

    解毒灭微药酒使用说明书

    【成份】无毒纯中草药制剂,配方略(国家机密技术不公开配方)。

    【性状】绛红色半透明酒剂,气味芳香微苦。

    【适应症】微生物感染的各种常见病、疑难症、流行病、癌症、皮肤病、外伤以及昆虫叮咬等等。

    【规格】500ml塑料瓶装, 20ml喷雾瓶装

    【用法及用量】

    用法:口服、雾化吸入、涂搽、保留灌肠。

    用量:正常使用量口服每次20ml,每日三至四次,儿童酌减,详见说明书。

    病 名治疗天数服药方式每次用

    量(ml)每日

    次数备 注

    流行性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3-4口服+雾化吸入20+43-4口服20ml,吸雾4ml

    人禽流感3-4口服+雾化吸入20+43-4同上

    肺结核300口服+雾化吸入20+43-4同上

    艾滋病360口服+保留灌肠20+304+1口服4次,灌肠1次

    非典型性肺炎2-4口服+雾化吸入20+43-4口服20ml,雾吸4ml

    病毒性肝炎360口服204

    甲、丙、丁、戊型肝炎20-40口服204

    突发性流行病3-4口服+雾化吸入20+44口服20ml,雾吸4ml

    婴儿疾病

    发热1-2前胸后背搽药2-34

    腹泻1-2小腹部搽药2-34

    湿疹1-2患处搽药适量2用水稀释2-3倍

    鹅口疮2-3患处搽药适量2用水稀释2-3倍

    外伤

    跌打伤2-5涂搽适量5-8

    红伤1-3涂搽适量3-5

    烧伤2-5涂搽适量3-5

    烫伤3-5涂搽适量4-6

    冻伤3-5涂搽适量3

    防褥疮-涂搽适量3

    治褥疮-涂搽适量3

    蜂蝎蜇2涂搽适量3

    蚊叮1涂搽适量2

    蜈蚣咬1涂搽适量2

    其它虫咬1涂搽适量2

    皮肤病

    带状疱疹7涂搽适量3

    单纯疱疹7涂搽适量3

    痤疮7涂搽适量3

    红肿3涂搽适量3-5

    瘊子5棉球外敷适量10

    痈5涂搽适量3

    疔3涂搽适量3

    荨麻疹1涂搽适量3

    痱子1涂搽适量2

    癣患处搽药适量4

    呼吸系统

    鼻塞1滴鼻3滴3-5稀释10-12倍

    鼻窦炎7滴鼻3滴3-5稀释10-12倍

    支气管炎7雾化吸入34稀释3倍

    肺炎3-7口服+雾化吸入20+43-4口服20ml,吸雾4ml

    哮喘7雾化吸入33

    老慢支7雾化吸入33

    发热3口服153-4

    感冒3口服203-4

    流感3口服203-4

    口腔疾病

    糜烂3涂搽适量3用醮药的棉签搽

    牙龈炎3患处放置醮药棉球适量3-5

    牙周炎3患处放置醮药棉球适量3-5

    咽喉炎10喷药适量3-5

    眼科炎症

    角膜炎3涂搽适量4上下眼睑

    结膜炎3涂搽适量4上下眼睑

    麦粒肿3涂搽患处适量4

    肠道疾病

    痢疾2口服203-4

    急性肠炎1口服203

    慢性结肠炎10保留灌肠301温开水400ml,兑药30ml

    痔疮7药塞0.62稀释2-3倍

    泌尿生殖系统

    前列腺炎(肥大增生)7药塞肛门内8cm处0.62稀释2-3倍

    尿毒症30-120口服204

    外阴炎5涂搽患处适量2-4稀释2-3倍

    尿道炎5口服203

    尖锐湿疣7涂搽患处适量3稀释5倍

    腺体疾病

    乳腺炎5纱布醮药敷患处适量3

    乳腺增生(男女)10纱布醮药敷患处适量3

    腮腺炎3纱布醮药敷患处适量3

    淋巴疾病

    淋巴结肿大7纱布醮药敷患处适量4

    体表淋巴结核15纱布醮药敷患处适量4

    癌 症

    肺癌60口服+雾化吸入20+44口服20ml,吸雾4ml

    食道癌10口服204

    肠癌60口服+保留灌肠20+304+1温开水400ml,兑药30ml灌肠

    乳腺癌30口服+纱布醮药敷患处204

    鼻癌30口服+滴鼻204滴鼻法同鼻窦炎

    宫颈癌40口服+纱布醮药敷患处204

    体表癌40口服+纱布醮药敷患处204

    脏器癌60口服204

    【不良反应】对酒精过敏者有醉酒症状和皮损处红肿。

    【禁忌】与碱性药物及利尿药不能配伍。

    【注意事项】

    ㈠ 用药须知:

    ⑴ 该药含50%酒精,对酒精过敏者慎内服,非用不可者,可以减少每次用药量,增加服药次数,但要保证每日用药总量不变。饭后服用可减少醉酒现象和对胃的刺激。

    ⑵ 体表涂搽用药后一小时,用温水毛巾擦洗涂药处,除去药物残留,避免堵塞毛孔引起皮肤瘙痒。

    ⑶ 该药直接口服有刺激,宜兑温开水(60℃以下)或凉开水服用,兑水量不限,以适应为度。

    ⑷ 肛门药塞治内痔或治前列腺疾病,若使用直肠镜将药塞放至患处,药水浓度比为1︰3-1︰5。药塞在用药30分钟后取出,不取也无妨,会随大便排出。

    ⑸ 雾化吸入法用药,若使用超声雾化,雾化器传震用水在40℃,药池加药每次4ml,加凉开水四倍。雾化吸入开始时,空气量旋扭放在“大”位,减少药雾对咽喉的刺激,一分钟后旋扭放“小”位,可以用口鼻同时吸入。

    ⑹ 滴鼻用药须用凉开水稀释10-12倍,以减少刺激,鼻炎严重时刺激性更大,第二次使用时炎症已减轻,刺激性减小。

    ⑺ 眼部用药只能涂在眼皮上,误入眼内有刺激,可用凉水冲洗之。治麦粒肿时应小心药液且勿误入眼内。

    ⑻ 有皮损部位用药可用生理盐水稀释3-5倍,随炎症减轻程度而加大用药浓度。

    禁忌 :不能与降压药、利尿药等含氨氮类药物同时服用,该药与胺、氮类药有中和作用。对成分不明的西药尽量不要同时服用。

    ㈡ 用药剂量:

    成人每次口服20-30ml,每日3-4次。止痛用药或癌症晚期剧烈疼痛者可适当增加用药次数。儿童用药量酌减。

    外部涂搽用药没有严格限制,每搽药两次后需用温水清洗搽药部位,除去残留药渍,否则因毛孔堵塞而使局部皮肤瘙痒。

    肌肉深部疼痛或红肿严重者宜热敷。气管哮喘采用雾化吸入疗法,开始时吸入量空气比应大,以减轻刺激。吸入10分钟间歇5分钟,免得缺氧头晕。

    这样用途广泛疗效又佳的新药一旦批准上市,防病治病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最理想的药品就是解毒灭微药酒这个样子。

    后记

    掩卷遐思:

    人们把嗅觉竟然忘却了,它是生命守护神,生物三界都用它,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不靠医和药与天地共久长。

    声、光、电磁、气味四种波,唯独缺少气味学 。

    生命科学误区多,误导医学,害苦大伙。

    百病一因——毒,百药一方——解,化繁为简,返璞归真。

    草药用了几千年,今日方知药理学,百草解万毒,能把生命护。

    总抱怨细菌太狡猾,原来是人类太愚蠢,细菌病毒何足论,药酒一滴命归阴。

    成分单一化,锻炼微生物,产生抗药性,夺了西药命。

    水无源,草无根,医药分家,中医必垮。好药没有证,秘方遍地行。

    家家户户有药酒,健康握在自己手。

    研究气味科学,勇攀科学高峰,走出生命科学的误区,才能是医学摆脱盲目性。

    引用文章,无。全是作者编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