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磁场”的方法
作者:zxd200858@126.com       2009/6/26
    经长期努力,提出一种“控制磁场”的方法:“利用机械控制的形式,使恒定磁场发生变化,对外释放出能量,或者影响其它物体产生能量”。并根据“方法”研制成功了“控磁发电机”。结构如图:主要由1.磁极、2.控磁片(转子)、3.线圈组成。特征是:磁极和线圈均被固定。两个磁极为同性,如双N极相对固定于线圈两端。转子由两个控磁片所组成。

    工作原理:由于两个控磁片是同轴相互垂直结构。分别位于线圈两端,形成对线圈一端控制、一端开发的结构形式。工作时,转动控磁片,交替对线圈两端的磁场进行控制,使两端的N极磁场轮换发生强、弱变化。使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大小及方向都发生改变,线圈产生感应交变电流。

    此结构发电效果明显好于现有技术,是很难现象到的。

    一、为什么控磁发电机发电效果明显好于现有技术?

    (1)转子部分简单;由于线圈、磁极被固定。只有控磁片随轴转动,它自身产生的涡流小,摩擦小。可称之为“非转子”式发电机。

    (2)低速运行特点;控磁片(转子)每旋转一周,使线圈产生两个周期的正弦电流。对于一个线圈、一对磁极来讲,现有技术是做不到的。按50Hz/秒交流电为标准,控磁发电机转25周/秒就可以了。对于它能低速运行的特点,所受到的机械摩擦、风阻和其它速度性阻力,相对要降低很多。现有技术要降低转速,需增加磁极,内耗加大。

&
nbsp;   (3)控磁片受力异常;由于线圈、磁极被固定。工作时,磁场内产生的安倍力,对线圈、磁极、控磁片是怎样作用的?这个问题很异常。据分析检测认为,发电时产生的安倍力要分散作用于磁极、线圈、控磁片三者之间,不能全部阻止控磁片(转子)的运动。因此,控磁片受力异常。发电效果明显。

    以上是控磁发电机发电效果明显好于现有技术的主要原因。

    二、为什么会出现“控磁片受力异常”现象?理论根据是什么?

    由控磁发电机的结构可知,控磁片就是转子。按理论讲,发电时,磁场内产生的安倍力要全部阻止控磁片的运动。安倍力作负功大小等于产生的电磁功率。现在就控磁片受力的情况分析如下:

    (1)、结构上分析:两个控磁片是同轴相互垂直结构,分别位于线圈两端。形成对线圈一端控制,一端开放的结构形式。工作时,转动控磁片对线圈两端的磁场交替控制,使线圈产生感应电流。同时磁场中产生安倍力,要对控磁片产生作用。根据上述结构,控制磁场的一片要受到安倍力的作用,在磁场外、开放的另一片不能受到它的作用。即线圈两端产生的安倍力,平均只能有一端的作用到控磁片上,阻止其运动。很显然,这个情况与理论不符,控磁片受力异常。

    (2)、根据楞次定律分析:当线圈产生感应电流时,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要反抗外磁场的变化。根据控磁片的结构,线圈两端形成的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只能一端作用于控磁片上,另一端作用于磁极上。因此,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不能全部阻止控磁片的运动。

    (3)、材料上分析:控磁片是由软铁材料所制成,本身不含磁性。当它对线圈屏蔽控制时,线圈中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只能对它吸引,无法产生排斥。实际上排斥也是吸引。所以,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不能全部阻止控磁片的运动。

    以上从三个角度分析 ,都说明了“控磁片受力异常”。 表现为:控磁片受到的阻力矩小于线圈产生的电磁功率。

    (4)实际检测证明:现研制出了两台样机,输出功率3w以上,能够充分说明问题。测量样机由空载至负载时,控磁片消耗机械能的增加值是⊿2.56w,由此转换成电磁功率,按理论规定,转换的电磁功率不能大于和等于⊿2.56w。但是,实测产生的电磁功率是3.66w,多产出的1.1w电磁功率从哪里来?测量结果证明,“异常现象”是存在的(具体检测数据请阅读第5页)。

    (5)“控制磁场”是基础理论领域中提出的一个新方法。异常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它是有理论根据的:由于磁场具有能量,控磁片只是用来控制磁场发生变化的工具。控磁片使磁场发生变化而释放出能量。释放出的能量与控磁片所消耗的能量不相等,是完全符合道理的。‘控制磁场’同控制热核反应一样,磁场就是能源。

    以上从理论分析、实际检测都说明“异常现象”是存在的。由于本人水平有限,还不能解释它的深刻内涵。敬请指导。

    异常现象预示,当控磁发电机达到一定输出功率时,输出功率就会大于输入功率。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

    异常现象这个重大发现将涉及到国家重大利益和能源安全问题。希望国家能掌握这项技术,不然我们在技术、经济上会造成重大损失。

    三、美国人为什么要提出“寻找磁单极子”?

    美国人曾提出“寻找磁单极子”,他们认为磁场可以成为能源,这是一个十分诱人的能源工程。所谓的“磁单极子”就是单独存在的N极或S极粒子。它产生的磁力线是放射性的,向外辐射的很远。两个同性相排斥的磁单极子,一个装在火车上或轮船上。一个固定在地面上。在控制下,可以推动火车、推动轮船。对于磁单极子的控制是很简单的,只要在它上面加上一个屏蔽罩就行了。用时打开,不用时罩住。如果磁单极子确实存在,我们的能源问题就解决了。对于这个问题高中物理课本中是这样描述的:“目前,寻找磁单极子的实验还在进行中,如果磁单极子确实存在,现在的电磁理论就要做重大的修改,对整个物理学基础理论的发展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美国人“幻想”寻找磁单极子,是想利用“单性磁场”作为能源,因为它容易控制。异常现象表明“普通磁场”同样是可以控制利用的。

    对于控磁发电机这个重大发现,作为民间科学爱好者,本人在探讨中已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在理论、试验和可行性研究等方面都做出了努力,下一步实施单靠个人就很困难了。因此,特向上级汇报,希望引起国家的重视,并请求帮助。盼望回音。

    

    控磁发电机空载至负载时“控磁片消耗增加量”与产生的电磁功率数据

    现有发电机空载至负载时“转子消耗增加量”与产生的电磁功率数据

    现有发电机转换公式:机械功率P1=空载消耗P0+电磁功率Pdc

    电磁功率Pdc=输出功率P2+铜损⊿Pto

    1.控磁发电机样机(被直流电机拖动)2.现有发电机(被直流电机拖动)

    1.样机空载时

    拖动电机耗电量:

    P1=I1U1=17W

    输入电流

    I1=0.81A

    输入电压

    U1=21V

    1.现有发电机空载时

    拖动电机耗电量

    P1=I1U1=21W

    输入电流

    I1=1A

    输入电压

    U1=21V

    2.样机负载时

    拖动电机耗电量:

    P2=I2U2=20.2W

    输入电流

    I2=1.01A

    输入电压

    U2=20V

    3.现有发电机负载时

    拖动电机耗电量

    P2=I2U2=27W

    输入电流

    I2=1.35A

    输入电压

    U2=20V

    3.拖动电机耗电增加量;

    负载耗电—空载耗电=

    P3=P2-P1=20.2-17=3.2W 拖动电机耗电增加量=样机“控磁片的消耗增加量”。再转换为样机产生的电磁功率。3.拖动电机耗电增加量

    负载耗电—空载耗电=

    P3=P2-P1=27-21=6W

    拖动电机耗电增加量=现有技术“转子消耗增加量”。再转换为发电机产生的电磁功率。

    4.样机输出功率

    P4=I4U4=3W

    5.线圈内耗(⊿Pto)

    P5=I42R=0.66W

    6.实际电磁功率P4+P5=;3W+0.66W=3.66W输出电流

    I4=0.6A

    线圈内阻

    R=1.85Ω输出电压

    U4=5V

    4.发电机输出功率

    P4=I4U4=2.7W

    5.线圈内耗(⊿Pto)

    P5=I42R=2.05W

    6.实际电磁功率P4+P5=2.7+2.05=4.75W输出电流

    I4=0.64A

    线圈内阻

    R=5Ω输出电压

    U4=4.2V

    7.“控磁片消耗增加量”小于实际电磁功率

    3.66W-3.2W=O.46W

    情况异常。

    多发电0.46W。控磁片受力异常。7.转子消耗增加量大于实际电磁功率

    6W>4.75W

    情况正常。转子受力正常。

    8.实际情况:按拖动电动机即时效率为80%计算:电机消耗增加量3.2w,转化为2.56w机械能,传导给“控磁片”,再转化为样机的电磁功率。实际电磁功率是3.66w,多产出1.1w电量?情况异常。

    8.实际情况:按拖动电动机即时效率为80%计算:电动机消耗增加量6w,转化为4.8w机械能,再转化为发电机的电磁功率。实际电磁功率是4.75w,即4.8w>4.75w,情况正常。

    测量目的:1.测出控磁发电机“控磁片消耗增加量”与“实际电磁功率”对比。2.测出现有技术“转子消耗增加量”与“实际电磁功率”对比。

    注:所用的拖动电机为同一型号,供电为同一整流电源。

    所谓“空载时拖动电机消耗”,是指电动机、皮带、皮带轮和发电机空载时的总消耗。

    邮箱 zxd200858@126.com 河南滑县城关镇第一初中 张 新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