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结构转方式·北京科技创新调研行】创新成果辐射全国 2016年5月27日 19:24


     从集聚资源求发展到疏解功能谋发展,北京市在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同时,注重创新的辐射作用,进而带动创新型国家建设。近年来,一大批自主创新技术在北京开花,全国结果。

    这个ATM机的玻璃门,人在门外,它是透明的,人进门取款,它就会雾化,外面看不见里面。这种材料叫智能调光玻璃,里面的核心技术是液晶调光膜。

    2008年,杨槐教授的团队攻克了这项技术,但想在北京产业化,场地、资金都是问题,就在这时,一个媒人——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牵了个线,让杨教授的技术落地在了南京。

    去年下半年,双方合资组建的公司正式投产,智能调光膜的年产能达40万平方米。

    北京市为这个研究院每年提供近一个亿的经费,扶持前瞻技术的研发,并与研究院共同成立了规模超30亿的创新基金,帮助创新成果落地。

    北京研发,全国生产,仅去年一年,这一研究院就有35项科研成果走向全国,组建的产业化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000万元。

    无独有偶,今年1月,一个名为“京津冀钢铁联盟迁安协同创新研究院”落地河北,为处在转型过程中的河北钢铁企业源源不断地提供北京的清洁技术。

    在中关村,中科院研制的世界首台液态金属打印机,正在云南宣威建首条生产线,这种材料的应用,意味着科幻电影中液态金属机器人将成为现实;京东方已建成投产的7条半导体显示生产线,分别位于成都、合肥、鄂尔多斯等地,京外上缴税收占到总额的76%。“十二五”以来,北京的技术成果在全国所有省份的330多个城市落地,对地级以上城市实现了全覆盖。

    源网址:http://tv.cctv.com/2016/05/27/VIDEjVrnbyMzctwrCGUbymro160527.shtml

            


    返回列表 百拇医药 杜义华 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