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 转变方式]科学问诊 治官治水 滇池“变脸”促民生 2011年8月3日 19:08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滇池是昆明的“母亲湖”,但在人口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得它重度污染,是我国重点治理的“三湖三河”之一。近年来,滇池治理初见成效,为我国高原湖泊水污染治理走出一条新路。

    像这样的围堤在滇池的周边有100多公里长,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为了围海造田修建的防浪堤,不仅使滇池的面积缩减了28平方公里,同时也阻隔了与周边湿地的水体交换,在滇池污染治理的过程中呢,要逐步的拆除这些围堤,打通血脉,恢复它原有的生态系统。

    要恢复湖滨带的湿地,周边60多家单位、2万多居民需要搬迁,目前这项庞大而繁杂的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滇池周边5万多亩的生态湿地逐步恢复。

    我们现在所做的就是把以前我们人为对滇池影响尽量地减小,然后恢复它自然的属性,把它看作一个有机体来看待。

    退田退塘还湖还湿地等“四退三还”工程是滇池科技治污的重点之一。这个湿地公园里是山邑村原址,村民钟卫兵的家就在湖边,她说滇池污染最严重的那几年,蓝藻年年爆发,湖水发黑发臭,家里气味难闻,现在按照“四退三还”的补偿规定,她在西山脚下的安置小区分得了一套120平米的房子,还有30万元钱,让她感受到的不仅是生活条件的改善,也有滇池的变化。

    当时(搬迁)还挺依依不舍的,看到现在水越来越好,我还是蛮欣慰的。

    把环境治理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是昆明治理滇池的核心目标。

    最大的不一样,这几年滇池治理已经成为我们全市的共同的理念,共同的行为,大家都来参与滇池---在治理过程中,让滇池周边的老百姓得到最大化的受益。

    昆明市提出治湖先治河,治河先治官的治污理念,滇池的35条入湖河流一度成为向滇池排污的渠道,从2009年开始这35条河实行河长制,由行政主要领导担任河长,进行指标考核和严格问责。

    在滇池流域范围内实行河长制,段长,片长,整个制度实施以来起到明显效果。

    环境问责实施以来因执法不严、屡职不到位而被问责的干部达66人,其中4人被免职。在对湖泊进行科学诊脉后,滇池的治理采取了从全流域着手、截污、控源、生物削减污染物等一系列科技措施。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在湖泊,河流的污染治理上主要表现在科学的认识,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包括治理污水,包括湖滨带的修复,包括湖泊内部负荷的削减。

    十一五期间,昆明的污水收集和处理能力翻了一番,并优于国家排放标准全部达到一级A标准,昔日黑臭的河道成了一道道绿色长廊。

    源网址:http://news.cntv.cn/program/xwlb/20110803/112472.shtml

            


    返回列表 百拇医药 杜义华 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