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吴相对论】第87期:效率和效果

    片花一:为什么我们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效率为什么不一定能产生效果?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吗?苏联昆虫学家柳比歇夫《奇特的一生》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现代人提高效率的手段越来越丰富,为什么却不如古人有成效。管理大师彼得·得鲁克怎样领悟到效率和效果的不同?欢迎收听冬吴相对论,本期话题--《效率和效果》

    片花二:什么是真正的卓越成效?时间具有怎样的特性?如何利用好自己的时间?为什么无所事事的人反而会感到焦虑?为什么成年人往往比儿童觉得时间过的快?如何让自己的人生更充实?欢迎继续收听冬吴相对论,本期话题--《效率和效果》

    下载【冬吴相对论】第87期:效率和效果.mp3

    《冬吴相对论》—87.效率和效果 (2011-02-05 19:38:55)

    转载标签: 梁冬苏联吴伯凡德鲁克冬吴相对论杂谈 分类: 冬吴相对论

    冬吴相对论第087讲——本期主题:效率和效果

    播出时间:经济之声 2009-08-29 18:30-19:00

    主 讲 人:吴伯凡 主 持 人:梁冬

    参与整理:逍遥男 蝴蝶 慕越人

    下载:冬吴相对论-87.效率和效果.mp3

    梁冬: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大家好,欢迎收听今天的《冬吴相对论》。我是梁冬,对面依然是《21世纪商业评论》主编吴伯凡。伯凡你好!

    吴伯凡:大家好!

    梁冬:诶,较早之前呢,有一天啊,在我们公司开会,一帮小朋友一起在(做)工作总结计划。然后呢就有一个同学呢就跟我讲,他说:“我觉得呢,我最大的问题呀,是我也知道我应该做得更好。但是呢,很多条件不是我所能控制的。比如说周边环境不配合啊,或者这个事情做到一半卡在这儿,我们要一起合作。所以呢,你看我总是没有这个效果。”如果你这样看呢,他的确说的好像有些道理,因为任何一个人他都不是独立在公司里工作的,是吧?他在和大家配合。

    吴伯凡: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梁冬:但是呢,话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我觉得又不是这样。我依稀记得小的时候,我曾经读过德鲁克的书。德鲁克曾经说过一句话,叫做“一个人的卓有成效是可以练就的,可以学会的。”就我们总是习惯性的把人分成有成绩的,可以做出事情的,和那一些天生不适合做事情,而天生适合享乐生活,或者随意生活的人的。不过德鲁克好像说不是这样子,所以今天呢,我想跟伯凡请教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发心说,我还是想成为一个做事有点效率,能够在年轻时干点事情的人,应该如何是好呢?

    片花:为什么我们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效率为什么不一定能产生效果?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吗?苏联昆虫学家柳比歇夫《奇特的一生》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现代人提高效率的手段越来越丰富,为什么却不如古人有成效。管理大师彼得·得鲁克怎样领悟到效率和效果的不同?欢迎收听《冬吴相对论》,本期话题---“效率和效果”。

    吴伯凡:我们在工作当中,在生活当中就能发现,有好多人,他好像并不是那么特别的忙碌,但是呢,他的工作效率非常的高。我最近在看一个出版社的一个书目,发现我过去的老师啊,叫刘晓峰。这些年他一直在研究宗教啊、哲学啊,就是过去我曾经学的那些东西啊,他一直在研究这些东西。而我呢,由于愧对他,所以很久没有联系了,但是我一下子看见华夏出版社的书目里头有上百本书,他编的,他主持翻译的,还有他写的,我一下惊呆了。这些年呢,我就发现我自己干的事情啊就很少,非常少。当然有人会觉得我也干了不少事。但是我要……

    梁冬:一期一期的杂志还编着,一期一期的节目还做着。

    吴伯凡:但是呢,实际上看到这个书目的时候,我就很惭愧。为什么他会卓有成效?而我又不那么卓有成效呢?

    梁冬:表面上可能你比他忙多了,人家还有时间去逛菜市场,还有时间玩弄些……是吧?

    吴伯凡:他还写了一篇很长的文章,分析电视剧《暗算》。

    梁冬:这部电视剧很厉害。

    吴伯凡:哎,他编了那么多的书,写了那么多的书,还有时间看电视。

    梁冬:言下之意,看电视是很不道德的一件事。

    吴伯凡:比如我就很少看电视,我就觉得忙的看电视的时间都没有了。这就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为什么有的人能卓有成效,有的人没有。

    梁冬:就像我们之前讲到的,有些人总是忙忙碌碌的无所事事。

    吴伯凡:恩,对,好像是兢兢业业的。

    梁冬:也没干出什么事儿来,但是好像很忙、很累。于是这个问题就来了。就是我觉得今天我们探讨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有一些人总能够出成绩?

    吴伯凡:而有些人呢,好像是很忙,但是……

    梁冬:总是不出成绩。

    吴伯凡:对对对,就是这个问题。很多年前我看过一本书,我以为这本书早就在世间已经消失了,我是从旧书店里头买的,看完以后呢。后来呢,书也找不着了。但我还记的那个书名。有一天我怀着侥幸的心理在互联网上搜了一下,结果呢,这本书在目前还是一本畅销书。

    梁冬:叫什么名字?

    吴伯凡:叫《奇特的一生》。

    梁冬: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吴伯凡:他是一个苏联的作家写一个科学家的一本传记。这个人呢,叫柳比歇夫,这个传主。

    梁冬:被传的那个人?

    吴伯凡:对。这个人呢创造了一个奇迹,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头,从他写日记的那一天开始,一九二几年到一九七几年,四五十年的时间里头,没有中断过一天写日记。他每天的日记其实也不是日记,实际上就是记账,记一个时间的账。他每天支出了多少时间,它的产出是什么,一天不落的,几十年如一日就做这样一件事情。他既是一个生物学家,又是数学家,又是哲学家,他还是翻译家。俄文版的《神曲》就是他翻译成俄文的。就这么一个人。

    梁冬:产能超高的那种人。

    吴伯凡:哦,对。他也算是那种卓有成效的人,他每天记日记的这种方法,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叫时间统计法。他专门就在统计他的时间。在这本书里头,有一段话。他说:我们呢总是觉得古人的时间多,我们现在的时间少。他古人计量时间的工具啊,也非常的简陋。古人节省时间的那些工具更是少之又少。而我们现代的技术说到底很多都是为了节省时间的。比如说:马车变成了火车,坐火车又变成了做飞机,我们用电报代替了书信,用电视代替了剧院,甚至我们都用了拉链代替了系扣子。然后,电梯、还有电脑,还有自动售货机,还有电动剃须刀,这都是在节省时间的。对我们现代人拥有了很多很多节省时间的工具,可是呢,大家呢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时间是越来越紧。我们没有时间照料孩子,没有时间去到树林里头去站一站,没有时间呢去给朋友回信。没有时间呢去回家看望父母。大家都是非常的忙。他指出了现代人这种现象。

    梁冬:这种现象说起来真的很可怕哦!

    吴伯凡:对,你发现他就是这样一个悖论。现代人节省时间的手段越多,时间越不够用。反过来呢,古代人呢,就好像是用的工具很简陋,但是他们做的那个成绩是卓有成效的。我们念哲学的人都知道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的全集好几十卷,你说他怎么写出来,又什么时候把他看完。心里头觉得看到这一堆书的时候,你会往上倒吸一口凉气。我什么时候能够把这一套书看完?

    梁冬:我的问题是什么时候能把这套书目看完。

    吴伯凡:问题是什么呢?人家一辈子就把这套书写完了,而且还做了很多别的事情。亚里士多德还是亚历山大的老师噢,就太傅嘛,是吧?他不仅仅是写书了,而且那个……

    梁冬:据说他从逻辑学啊、数学啊,各方面都很强啊!

    吴伯凡:动物学,物理学,百科全书……

    梁冬:人肉百科全书。

    吴伯凡:问题是那个时候写书,你知道连纸都没有的。他是在那个泥板上刻,然后就像烧陶器一样的,再把它烧,就刻完了以后……

    梁冬:楔形文字的那种嘛!

    吴伯凡:对对对,那个不像我们现在用电脑打字是吧?我们打字的速度是奇快无比,可是我们现在人写书啊,写的越来越少。

    梁冬:对,尤其是原创的。在网上抄两篇,就是“ctrl+A”,“ctrl +B”,“ctrl+C”那种比较多。

    吴伯凡:在两千多年前,一个叫赛内卡的哲学家曾经说啊,我们一生的时间大部分用于错误及种种恶习,很大一部分是虚抛滥掷、无所事事,我们整个一生几乎都没有用来干应当干的事情。

    梁冬:这句话真的是醍醐灌顶。吴老师,真的,你在念这段话的时候,我的就像过电一样,想到了过去一个礼拜干的事情。

    吴伯凡:实际上呢,他这个时间统计法有一个很要命的东西啊,他要你用镜子照一下自己的那种碌碌无为的样子。我们平时啊,我们觉得自己干了很多事情,今天从早忙到晚,而且回到家里瘫软在沙发上,好像是干了很多事情。实际上呢,如果你把一天所干的事情记录下来,到底干了些什么事情的话,据说很多人都受不了。我们的管理大师德鲁克,也曾经做过这么一个实验。他让他的秘书记录他一个月里头干的每一件事情。后来他一看,真正完成的事情少之又少。他是一个很会时间管理的人啊!但是他都受不了,他不相信,他跟他的秘书说,你再记录一个月试试。好,再记录下来,发现他一个月里头干的事情其实也是非常的少。这个柳比歇夫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敢于直面自己每天干了些什么事情。由于有了这一面镜子照着,他每天呢,他就不会去干那些多余的事情。德鲁克曾经讲到过为什么有些残疾人,他们行动不便,他们活动空间非常少,但是呢他们做了很多事情。而我们行动非常方便,到处满世界跑的,一年下来……

    梁冬:手上几个手机、传真机,BB机。

    吴伯凡:对,实际上干的事情非常少。这就是德鲁克一生当中很长的时间他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如何做到卓有成效,而不是忙忙碌碌。

    梁冬:诶,我以前呢,曾经有一段时间,在我公司里面推行一个工作,就要求每一位同事写当天的工作日志。后来呢,很多人都觉得很烦恼,好像是他一个压力,于是就变成很敷衍潦草。但是就算是这样的过程里面,有一次我把某一个人的工作日志摊给他看,他自己也觉的非常恐惧。一天下来八个小时,我就问他,列出来你今天做的事情,你真要自己做,你要花多长时间。他坦白的告诉我,半个小时可能就干完了。那我就问他,你其他的七个半小时在干什么呢?他说我好像也很忙,只是忘记了干什么。那我说,如果你忘记了干什么,显然这个事情并没有产生效果,而且可能对你来说真的不重要,否则,你如何忘记呢。他也很焦虑,最后呢经过一段时间的统计之后呢,他得出了一个让他自己也非常诧异的结论:那就是原来每一个人每一天花在无效果的事情上的时间远远超过了他的预期。

    吴伯凡:恩,刚才跟大家分享的赛内卡的那一段话,我们一生的时间。这句话呢,也可以套在我们一天的时间大部分是用来错误及种种恶习,很大一部分是虚抛滥掷、无所事事,整个的一天几乎都没有用来干应当干的事情。如果每一天都是这样,那么一辈子也肯定是这样,加起来,是吧?我们刚才说了有个悖论,就是现代人节省时间的工具、手段越来越多,而时间越来越不够用。

    梁冬:而做的事情越来越不是个事儿!

    吴伯凡:哦,越来越少,原因就在于:这是德鲁克第一次发现的两个概念的差别。

    梁冬:哪两个概念呢?

    吴伯凡:效率和效果。效率呢,比如说做飞机两个半小时,从北京就到了广州。这是效率,是吧?但是呢很多人就没有想过,我到了广州这个效果是个什么。就是我们现代人用很多工具解决的只是效率问题,而不是效果问题。我们以前节目里好像也提到过德鲁克他是怎么突然领悟到效率和效果的差别的呢。这里头有一个故事,德鲁克曾经暗恋一个女孩子,然后他就去了伦敦,跟这个女孩子失去了联系。突然有一天,他在伦敦的地铁里头就看见这个女孩子啦,叫多丽丝,就是后来的德鲁克的太太。他呢,看到他的时候,双方都是欣喜若狂,他乡遇故知么。在那个扶手电梯,德鲁克在上去,多丽丝在下来。然后呢,德鲁克上了电梯以后马上就调头转到往下的那个电梯。多丽丝呢,下了那个电梯以后马上就转到往上的那个电梯里头。这样他们就……

    梁冬:再一次擦身而过。

    吴伯凡:再一次失之交臂。由于这个两个人都还沉浸在那种相逢的那种狂喜当中,又重复了一次。德鲁克终于意识到了,必须有一个人停下来,两个人才能真正的见面,所以他就停下来,等多丽丝过来,他们才……

    梁冬:真正的拥抱在一起。

    吴伯凡:对,这就是效率和效果。效率呢,电梯无论多快,它只能解决这个从上到下,但是它不能保证你有效果,(不能保证)你两个人能够拥抱在一起。效率和效果的差别就从这个故事里头来的。

    梁冬:所以老吴啊,我觉得这个故事呢,很值得大家把玩一下。稍事休息一下之后,马上会来。

    片花:什么是真正的卓越成效?时间具有怎样的特性?如何利用好自己的时间?为什么无所事事的人反而会感到焦虑?为什么成年人往往比儿童觉得时间过的快?如何让自己的人生更充实?欢迎继续收听《冬吴相对论》--“效率和效果”。

    梁冬: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仍然是冬吴相对论,仍然是和老吴在一起。啊,老吴刚才讲到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呢,每每他给我讲起来的时候呢,我仍然陷入到那种深深的思索当中。我们每一天都在努力的做一些很有效率的事情,动作很快……

    吴伯凡:抄起电话就说话,是吧?然后啪啪啪在那个电脑上写一大堆那个文字,是吧?

    梁冬:对,但是你真的总结一下今天干了什么事情,你怅然所思,今天又是白白的蹉跎了一天。

    吴伯凡:永坤的那段话来说,我们现代社会是一个被速度之魔所裹挟的一个社会,就是各种各样的东西都是让你提高速度,但是大家不会停下来想一想,我到底要到哪儿去?到底要做什么东西?所以呢我们就唯速度而速度,唯效率而效率,最后呢,真正该做的事情,应当干的事情没有干,然后呢就干了很多无关紧要的事情。这就是很多人碌碌无为的原因。

    梁冬:我们公司有一段时间推行工作日志的时候呢,他会告诉我,他们今天打了电话,他们去拜访了客户。我出来问他们,你拜访了客户之后达到什么结果没有。他们在写日记的时候往往会忽略,拜访了之后,是拒绝了呢,还是说客户有了一个认同了呢,或者说客户介绍了一个新的客户呢,或者诸如此类,你写了一个总结,这个总结给谁看了,是吧?你给你的部门经理看了之后,他有什么反馈,你们因此觉得有什么样修改的意见了没有,哎,这个东西大家不关注的,大家只关注我做了什么。

    吴伯凡:对,德鲁克最终说效果,后来他提出了目标管理,实际上是一回事,有效率没效果的事情往往都是没有目标的行为。这样就表面上像是很忙,像迷宫里的老鼠窜来窜去。但你到底是在忙什么呢?我不知道,反正就忙吧。一个公司里面都是大家都非常忙,形色匆匆,但实际上,你按照关键业绩指标KPI,一统计的话,实际上做的事情非常少。

    梁冬:恩,所以呢作为研究德鲁克的中国的比较知名的其中一个观察员--吴伯凡先生。我跟伯凡认识那么多年,一直在讲到彼得·德鲁克的话题啊。德鲁克在讲到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这个话题的时候,他认为对于效率和效果的区分和思考是最重要的其中一项。他后来对这个问题还有什么深入的研究嘛?

    吴伯凡:他说要真正做到卓有成效的话,要做到五个方面。第一呢,是如何善于利用有限的时间;第二呢,他说,重视对外界的贡献,你做出了什么贡献,而不是你说做了什么。

    梁冬:这两者我觉得之间有很大的区别,贡献是你到底有什么结果没有。比如说我们打了一拳出去了,是不是?打了一拳,你说你以每秒两百公里的速度挥了一拳出去,这是你的效率。但是你有没有打到一个人,把这个人打飞出去,那是效果,是吧?

    吴伯凡:恩,我能贡献什么,而不是我做了什么。第三个呢是有效的管理者,他是如何用自己和别人的长处,而不去管那些短处的事情。他有一句名言,说管理者就是如何利用别人长处来实现自己目的的人。至于说这个人好坏,如何把这个人教育成一个有理想的人,那是上帝的事情,那不是管理者做的事情。

    梁冬:就是用人所长嘛,表面上这种话好像耳熟能详,不过老吴哇,我觉得对我来说最大的震撼是什么,很多人习惯性的发现别人的缺点。

    吴伯凡:不过他在工作当中啊,有些管理者啊,他主要是挑别人的毛病。他天天做的事情就是挑毛病表明他自己很聪明。

    梁冬:很有洞察力。

    吴伯凡:他向别人表明我是一个正确的人,而不去做正确的事。真正的管理者是专注我如何做正确的事。你发现一些不称职的人啊,他用所有的时间都在证明我是一个正确的人,我是对的,你是错的。第四点,就是说有效的管理者他总是集中精力于少数重要的领域,就是要事优先。这是一个很重要的……

    梁冬:这是我们以前一直讲到叫聚精会神,是吧?

    吴伯凡:第五呢就是说,他必须要做出有效的决策。因为你做事情的时候,最终是要面临各种选择的,你如何做出最有效的选择,最终决定你是否卓有成效。是吧?这五个方面呢,我们在以后的节目里头啊,会逐个跟大家一起分享和讨论。我们今天主要是就如何掌握自己的时间,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来跟大家一起分享。

    梁冬:对,德鲁克曾经讲过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啊,他说其实呢,唯有时间是最公平的。你再有钱,你也不会多一些,每天24小时。

    吴伯凡:对对对,他是如果从资产的角度,一个人可能有很多资产,你的钱可能比别人多,你的不动产……

    梁冬:名誉。

    吴伯凡:……你的名声,这些都是不平等的。但是时间做为一种特殊的资产,它有几个特点,第一个每个人拥有的是一样多的。

    梁冬:对,起码在一天里面是。

    吴伯凡:对对,恩,第二呢,别的资产是可以转让的,可以买卖的,但是时间是没法买的。你不能说,今天24小时,我们交两万块钱,我们买几秒钟啊。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吧?再一个这种资产,它的供给,它是没有弹性的,是吧?一天就是24小时。

    梁冬:也不是说你是一个强悍的人,就多一点时间。

    吴伯凡:恩,对,不管你对时间的需求有多大,供给绝不可能是增加,不像是说,什么东西走俏,什么东西短缺大家都来生产这种东西。好,这一下就充裕了。而且它没有替代品,你别的东西基本上是有替代品的。打不了电话,你还可以发邮件了啊,过去还可以发电报等等。实在不行的话你还可以派一匹快马去送信去。是吧?总而言之吧,时间作为一种特殊的资产,是需要非常妥善和严格管理的。但是不幸的是,这种不可买卖,不可替代,供给弹性为零的这种资产啊,是最不善于管理的。有的人记账,他会把自己的钱啊,他算得非常……

    梁冬:一分钱,一分钱的……

    吴伯凡:那样算,但是呢,很少有人算时间的账。

    梁冬:非常模糊。

    吴伯凡:时间呢它还有一个跟别的资产不一样的特点。

    梁冬:什么东西呢?

    吴伯凡:有一种假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今天过去了还有明天。

    梁冬:今天之前呢都有。

    吴伯凡:对,他这是一个假象,实际上时间绝对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吧?

    梁冬: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他的时间其实屈指可数,几万天而已。

    吴伯凡:人一辈子也就两万天嘛。

    梁冬:想起来真是觉得好害怕啊。两万天啊﹗

    吴伯凡:十年三千六百天嘛,是吧?

    梁冬:对啊,一百年也就三万天,对啊,你还活不到一百年。

    吴伯凡:活七十岁也就是两万多天嘛,是吧?

    梁冬:对啊,你会两万多块钱能买什么啊?厕所一平方米都买不到,两万多天就过去了。

    吴伯凡:这就感叹啊,从古到今都有。但是呢,德鲁克他告诉我们是如何去管理这个时间,把时间作为一种资产来管理。

    梁冬:我觉得怎么管理还是第二步讲的。第一步,就是我觉得很多的东方哲学啊,其实在某程度上给我们一种暗示,好像每一分,每一秒的去管理这种时间的人是无趣的。你有没有发现类似的这样一种倾向。

    吴伯凡:说不带手表的人是幸福的人。

    梁冬:对啊!睡到自然醒,然后呢想干嘛干嘛,是吧?迟不迟到无所谓。就好像这种人被赋予某种的这种被尊敬的一种意味。

    吴伯凡:事实上,人最终的幸福感是来自于内心的充实。你发现好多时间充裕的人往往是很不幸福的,往往是充满焦虑感的。所以管理学上,他区分开焦虑感和紧迫感,这是两码事。有很多时间非常充裕的人,他肯定是没有紧迫感的,但是他一定有焦虑感。在生活当中你发现这一点没有?

    梁冬:对啊,很简单啊!你会发现许多到商店里面用购物来填充自己的这种焦虑的人往往是那些家庭主妇,或者是一些来路不明的资深美女,是吧?其实没有什么事干,也不上班。

    吴伯凡:对,现在得抑郁症的好多都是……

    梁冬:很有时间的人。

    吴伯凡:很有时间的人。所以说不带手表的人是幸福的,这是一句骗人的话。真正的幸福感是来自于一种充实感,来自于一种卓有成效的那种感觉。

    梁冬:对,你善待了每一个你的时间,人家也是24小时,你24小时,你做了一个事情,这有些时候我花了一天的时间把一辆自行车修好了,你觉的今天特别幸福,或者把家里边所有皮鞋给擦一遍,你会觉得你很有成就感。

    吴伯凡:这本《奇特的一生》里头啊,我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也觉的这个人太奇怪了,这是不是太乏味的一个人啊,整天就在记账,就是一点乐趣都没有。但是呢,那个作者后来向我们展示了这是一个内心无比充实和幸福的人,他每一天是可以复原的,他一年是一个本子啊!就把他这一年的日志,一页一页的翻,他能一天一天的复原。我告诉你,我曾经碰见过一个做投资的人,他问过我一个问题,他说为什么我一到九岁我就觉得特别充实,很漫长,但是又很幸福,很充实的。现在2009年呢,我觉得人类跨入21世纪好像都没怎么跨过来似地,一下就过去九年了。再说,这个九年和那个九年时间都是一样的了啊,一到九岁就显得很长。然后呢,十到十九对也还可以,但是不如一到九岁那么充实,那么悠长哦,不是漫长。三十岁到三十九岁,哗一下就过去了,甚至是现在一下子就到了八月份了,2009年过去大半个

    梁冬:好像2008年还过,2009年……

    吴伯凡:马上就完了。他问我这个现象为什么会是这种感觉呢。我说实际上,我们每一天的生活都被格式化了,都是非常简单,简单到昨天,今天,明天都差不多。时间长度是一样的,但是时间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越靠前的时间,是丰富多彩的,越到后面的时间非常的单调,甚至空洞的。有时候一回忆,我这个星期干了些什么,有时候还真的都回忆不起来。

    梁冬:不要说这一星期,昨天干什么你都忘了。

    吴伯凡:就我们每天的生活一个是被格式化了,都是上班,下班。每天都是一样的时候啊,他就真的几十年如一日了。当一天跟一天重复的时候,那么这所有的日子加起来,他一定是看起来是非常短暂的。为什么同样的时间段,我们少年时候就觉得长,现在觉得越来越短,原因就在于时间的感受是通过事件来计量的,像那个里程碑。那如果这一年中,你做了些有效果的事情的话,这个时间的感受它就会比较丰富多彩。如果是没有效果,都是些噪音似的,都是一些没有规则的一些,杂草丛生的这种状态里头啊,你就不可能有什么记忆。这种记忆就变的非常单调和贫乏,再多它也是贫乏的。这样我们自然就会觉一年一下子怎么就过去了。是因为我们有成效的东西特别少。柳比歇夫呢,他这个人啊,我刚开始看这个《奇特的一生》的时候,我觉得这个人很奇怪,他做这些单调、乏味的事情,但我越看到后来,我就甚至有一点感动了。他每年拿着他那个日记本,一天一天的,他是可以还原的。他一天做了什么东西,他可以清晰的回忆起来,他做了什么东西,结果是什么。他一年一本本的书放在那儿,一篇篇的文章放在那儿,每一本书都能唤醒很充实的一个记忆。每一篇文章他做了多少昆虫的标本,所有的物证能够让他感受到这种时间和生活的丰富性。如果你一年好像都是在做事情,忙忙而碌碌,碌碌的意识就是没有结果,那么你一定会觉得非常单调。没有记忆,甚至是陷入到一种失忆症。如果昨天你真的是做了一件什么很有效果的事情,你不会忘记昨天干了什么。

    梁冬:对,所以今天我们跟老吴聊了半个小时之后呢,分享了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就是效率和效果的话题。我希望我们所有的朋友,都不要每天很有效率,很忙,但是自己看过来,却不知道自己到底做成了什么事情,成了一个没有效果的人。这的确是一个人生的悲剧。好了,感谢大家收听今天的《冬吴相对论》,下一期同一时间再见。



    返回列表 百拇医药 杜义华 2012-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