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吴相对论】第225期:财商密码(上)

    因为中彩票而一夜暴富的人,为什么很多都会在几年之内变得一贫如洗,甚至负债累累?为什么说决定人生格局的并不是人的职业、能力、机缘和境遇,而是一个人内在的心智模式?什么是高财商的表现?为什么说高财商的人面对规则看到的往往不是限制而是机会?抱怨和痛苦之间的关系为什么就像是肥料和植物的关系?真正的企业家为什么总能从普通人的抱怨中发现商机?欢迎收听冬吴相对论,本期话题《财商密码(上)》!为什么说很多贫穷都是基于对钱的误解而产生的?什么是好奇、愿望、焦虑和渴望的区别?为什么说执行力来源于真正的渴望?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做事为什们往往会一无所成?为什么说很多父母忘了给子女匮乏感,从而导致子女缺乏激情和渴望?中国人的财商为什么会具有“高态度、缺知识、低行动”的特点?官人、商人、情人三种不同类型的人分别具有怎样不同的心智模式和职业优势?欢迎继续收听冬吴相对论,本期话题《财商密码(上)》!

    下载【冬吴相对论】第225期:财商密码(上).mp3

    冬吴相对论 第225讲——本期主题:财商密码(上)

    播出时间:经济之声 2011-09-10 11:30-12:00

    主 讲 人:吴伯凡 主 持 人:梁 冬

    参与整理:全心铨意 天机锁 lym210 培丽 嘻嘻田 桃之11 墨者 慧从卢溪

    梁冬: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大家好,欢迎收听今天的《冬吴相对论》。我是梁冬,对面依然是《21实际商业评论》主编吴伯凡。伯凡,你好。

    吴伯凡:大家好。

    梁冬:话说呢,前两天我看见一个有趣的新闻。说经过美国的一个市场公司调查显示呢,那些曾经比如做乞丐啊,或者是说没什么钱的人突然一天中了奖之后呢,过了五年到十年之后,他们的财富基本上又回到了他们本来的那种状况。这个事情给我很大的一个启发呀!

    吴伯凡:这种新闻是非常多。英国的某某人啊,中了五百万英镑,两年以后负债又是多少。这里头是不是藏着什么秘密啊?

    片花:因为中彩票而一夜暴富的人,为什么很多都会在几年之内变得一贫如洗?甚至负债累累?为什么说决定人生格局的并不是人的职业、能力、机缘和境遇,而是一个人内在的心智模式?什么是高财商的表现?为什么说高财商的人面对规则,看到的往往不是限制而是机会?抱怨和痛苦之间的关系为什么就像是肥料和植物的关系?真正的企业家为什么总能从普通人的抱怨中发现商机?欢迎收听《冬吴相对论》,本期话题--财商密码(上)。

    梁冬:我留意到一个现象:一个人,如果他在一个很差的学校排名第五名、六名。他到一个好的学校,过一段时间他还是五名、六名。一个人在一个好的学校排名二、三十名,后来到差的学校过段时间他还是二、三十名,你发现这种情形没有?这说明说明呢?说明好像这东西跟能力是无关的,或者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大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跟他的一种心智模式(有关)。

    吴伯凡:他也有一种来自于这种心智模式的一种场。他就在哪儿他都是处于那样的一个格局里头。

    梁冬:对对对!你用了很好的一个词叫“格局”哈。就是我们常常呢把很多人的这个人生境况啊,认为是某一些条件。比如说,有种子基因可以创业,或者有某次的机会可以发达,或者诸如此类。但是我后来发现呢,其实到最后,一个人他会是什么样的呢?似乎总是和他的一些另外的内在的机制和能力或者是心智或者说是something吧,有关;而与外在的这些机会呢没有那么大的关系。

    吴伯凡:嗯,说得俗一点就是钻石和石墨的关系了。钻石的外在境遇和石墨的外在境遇实际上是由它内在的结构决定的。它这个碳原子都是一样的。但是由于内在的排列方式不一样导致了它的硬度是非常不一样。结果呢,那你硬度不一样……

    梁冬:尼西亚也不一样……

    吴伯凡:呵呵呵……“印度尼西亚”,你内在的东西不一样了,决定了你外在的境遇不一样。

    梁冬:对,有一位老师叫陆广莘,陆老。陆老呢曾经说过一句很有趣的话。他说,本质本质,“本”和“质”是两回事儿。我们老说这个人本质好或者本质不好。他说,什么是“本”什么是“质”?“质”就是那个物质,都是碳原子。“本”就是组成碳原子的距离呀、方式啊……

    吴伯凡:形式和内容。

    梁冬:对,他说,所谓的本质,我们一定要分清楚“本”和“质”不一样。第二,往往是“本”在前。为什么不是“质本”而是“本质”呢?那说明啊,这个“本”比“质”还重要。同样都是碳原子……

    吴伯凡:就是形式决定内容。石墨当中的碳原子和金刚石中的碳原子肯定是一样的。但是由于这个结构不一样……

    梁冬:就和合的方式不一样,所导致了不一样。那么因此呢就引发了一个很有趣的比喻。到底什么样的一种心智模式更有助于我们成为这样的一个人呢?例如,是什么样的一种心智模式让有一些人成为了有钱人,而另外一些人呢,就算偶尔不小心成为了有钱人,最终他还会回到没钱人的状况。在我们这里首先声明,没有对有钱和没有钱作道德上的判断,也没有代表谁高谁低。

    吴伯凡:诶,我们只是在理财能力上头作一种区分而已。

    梁冬:对对对!

    吴伯凡:有一回我跟一朋友聊天。他在一家公司做得很不错,突然有一天他跟老板产生了冲突。在我听来,明明他是在理的,老板有点糊涂。但后来他急了以后,拍老板的桌子说,我就不干了,而且我到哪儿干,就是去当乞丐我也是一流的乞丐。当时我觉得他很有气势啊。这一流的乞丐!那也是很厉害咯。丐帮帮主那也是……

    梁冬:九袋啊……

    吴伯凡:呵呵,对。我们说,哎呀,你的财务状况是跟你的职业相关的啊。你选择一个不好的职业那你就不可能有钱。其实不是这样的。

    梁冬:对呀。捡垃圾的有一个叫玖龙纸业的是吧?也是就从捡垃圾开始的嘛。

    吴伯凡:破烂王。

    梁冬:对呀。我还见过很多人,倒买黄金的也破产了。呵,多少人炒黄金抄破产了,你知道吗?所以这个事情,显然我们都太过地追求外在的某一些的机缘了。这显然肯定是有问题的。继续我们上一周的话题。我们上一次呢聊到一个话题呀,是讲到这个财商的问题。有一天我在我的诊所坐着,来了两个身价都过一百亿的人,他们两个正好约在一起来看病,然后他们两个人坐在那儿就在谈你现在做什么?都很关心最近你在做什么,然后每一秒都在想这个事情为什么能够把你这个业务拆出来跟我的某个业务合并然后拿去上市,他每一秒都在想这个事情,我在旁边看的时候觉得很好笑。因为他们谈的事情其实后面是个亿还是个零还是一千还是几毛钱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我突然发现这种人他之所以能成为这样的人,有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他们总是随时随刻的很关心价值如何被体现出来。他们总是会发现说其实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价值,哪儿哪儿都是事情。他们大概在我面前谈了半个小时的话,谈到了十种不同的商业模式,然后他们可能有一两个就开始深入的谈下去了,这个过程让我觉得很有趣。而我对比了一下,与此同时的前半个小时我在跟一些文艺青年主要探讨人生理想和情趣、香道、文化什么的。我仰天长叹,我说看来我这辈子永远不能成为他们那样的了,当然他们也永远不会成为我那样的。

    吴伯凡:对于财富这个问题肯定有一种心智模式、一种智力的结构决定了一个人的思维的惯性,他的行为上的惯性,也许每个人的境遇都不一样,但是在相同境遇下心智模式不同的人他作出的反应一定是不一样的,所以这就涉及到财商的问题。有说犹太人的财商很高,其实应该说犹太人的智商很高,他不仅仅能出那种大金融家,还有出大导演,斯皮尔伯格,是吧?

    梁冬:索罗斯是不是犹太人?

    吴伯凡:对对。还有马克思,思想家啊;科学家爱因斯坦。其实我觉得财商它不是一个单独的东西,它是一种智力结构在理财方面的一种体现,而且也不是说犹太人的智商很高,所以他就很会理财,爱因斯坦就很不会理财。我们以前读到过他的那些故事,经常拿一千美元的支票作为书签,然后出去的时候又把那书给丢了,他经常出这样的事情。

    梁冬:但我听说爱因斯坦在年轻的时候追求女孩子还是一把好手。有一本书叫《坏男人》,打个岔啊。他里面列举了历史上很出名的各个坏男人,讲到他们的情史,用加引号的劣迹斑斑的情史,其中就浓妆重彩地讲到了爱因斯坦的故事。

    吴伯凡:关键是什么,他的心智用在什么上头?好的心智模式他一定是具有创造性的,他不太拘泥于眼前的这样一个格局,它能够创造性地进行转换,这就是一个高智商的表现嘛。有一个例子说有一天一家银行突然来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犹太人了。他说要借一万美金,一万美金不大不小的嘛。那银行说那你有什么抵押物啊?他说我是从外地来的,开车过来,之所以来借钱就没有什么抵押物现在,但我有一辆车,可不可以做抵押物?什么车啊?一辆劳斯莱斯。说可以啊,那就把它作为抵押物就抵押了,他就借了一万美金,时间是一个月,你想一个月按高利贷来说月息……

    梁冬:百分之一,了不起了。按年的话已经百分之十二了。

    吴伯凡:百分之一,很高,那银行当然愿意做这笔生意了,而且有这么好的抵押物在这个地方,过了一个月以后这个人就来还了一万美金再加上一百美金的利息,然后把自己的车就提走了。其实他的真实目的是为了存车。

    梁冬:而且他这一万块钱还用得挺好。

    吴伯凡:他想一辆劳斯莱斯随便放在一个停车场他也不放心,被人给偷了怎么办?或者是存在一个高档的车库里头,得花多少租金?他用这样一种方式,再说他借钱也不亏啊。

    梁冬:说不定又在别的地方放高利贷,还赚了钱回来呢。

    吴伯凡:所以这里头就是说他在一个对所有人都平等的规则面前他看到的不是规则的限制,而是规则当中的机会,这就是一种财商比较高的表现。

    梁冬:说到此处再给你举个例子,很多人都说交税很贵,尤其美国,尤其万恶的帝国主义社会。但是巴菲特就说他就不怎么交税。但是为什么?他说他永远都没有分红他也不收入他也不卖股票。那人家问他你怎么活你总要花钱啊?巴菲特就拿自己的股票去抵押去借钱,他借完钱之后,他花的钱也不多,相对于他的财富来说。那借完钱之后过两年他再还,因为他本来是抵押嘛,还了之后他再借一些再来还,说他永远没有收入,但是永远有钱花,而且永远不用交税。后来巴菲特自己都不好意思了。他自己呢在美国的报纸上,好像纽约时报上说,美国现在税值漏洞太多,对于我们这种人来说,我们几乎是不需要交税的。但是你从这个事情上你看到什么?之所以巴菲特成为巴菲特,就是因为他知道怎么样用这种方法让钱合理合法地变成他的钱。

    吴伯凡:对,我们以前讲到过点“错”成金啊,就是说你能看到一个系统里头的一套规则体系的漏洞,那你的机会就在那儿,但是普通人看到的只是规则,只是限制,顶多发出来的是抱怨而已。有一个人说啊,这个企业家和非企业家有创新精神和没创新精神在性格上、在倾向上的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当别人在抱怨的时候,他总能够从别人的抱怨当中发现机会,而普通人只是抱怨而已。

    梁冬:我觉得这个东西很有意思,我现在常常发现有很多人,他有足够的理由抱怨,他总有足够的能力在别人身上发现问题,在这个事情里面发现问题,然后呢,透过抱怨他多多少少显得他很聪明,这个不错,因为他能够发现问题。但是还有另外一种人呢,能够在更高一层发现机会,是吧?那么这个过程的背后,其实我认为很大程度上是跟这个小孩子在童年形成的他思维模式里面有很大的关系。就是他有这样的父母,或者那样的环境,所以给了他这样的一种教育,所以他这一辈子他都能够逢凶化吉,在困难当中找到机会,在抱怨之中变成现钱。那另外有一些人呢,他的父母就给了他另外一些聪明的发现问题的能力,就用一辈子在发现问题,充其量变成一个质检员。

    吴伯凡:嗯。有本书叫《小狗钱钱》嘛,那里头他说,这个抱怨跟痛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是植物和肥料的关系。

    梁冬:怎么说?

    吴伯凡:你抱怨的越多,等于是在给那个植物啊在施肥。

    梁冬:为什么这样说?

    吴伯凡:那个痛苦也就越多,你越是在抱怨,那个痛苦就越是茁壮地成长。

    梁冬:对,人们是因为哭泣而悲伤,并不是悲伤而哭泣,是吧?

    吴伯凡:它这里头还有一句话:好多时候,我们不是因为困难而放弃,而是因为放弃所以就是困难。这是《小狗钱钱》--一本理财童话,对儿童进行财商教育的一本德国人写的书啊,它里头提到的。

    梁冬:这个叫《小狗钱钱》,让我想起了这个“终日乾乾”《易经》里头啊,它其实没有那么高级啦。就是Dog money,小狗嘛就是Dog,money钱钱。

    吴伯凡:Dog money。

    梁冬:Dog money。稍事休息,马上继续回来,《冬吴相对论》。

    片花:为什么说很多贫穷都是基于对钱的误解而产生的?什么是好奇、愿望、焦虑、和渴望的区别?为什么说执行力来源于真正的渴望?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做事为什么往往会一无所成?为什么说很多父母忘了给子女匮乏感,从而导致子女缺乏激情和渴望?中国人的财商为什么会具有高态度、缺知识、低行动的特点?官人、商人、情人三种不同类型的人分别具有怎么不同的心智模式和职业优势?欢迎继续收听《冬吴相对论》,本期话题--财商密码之上期。

    梁冬: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大家好,欢迎继续会来到《冬吴相对论》。刚才讲到了一个事情,叫Dog money--《小狗钱钱》。它实际上是借用童话方式来告诉大家,其实财富是一个什么事情。前几年,有一个在中国很流行的一个培训课程,叫做:钱和你。我们很多人从小的时候认为钱就是印着一堆人或者印着四个人,或者现在变成印着一个人的那么一张纸,它可以去买糖,实际上这是对钱的最大的误会。

    吴伯凡:所以呢,这本书里头开始就讲,我们的贫困有时候是基于对财富的误解;对钱的误解。

    梁冬:对,怎么说?

    吴伯凡:比如说,有的家庭里头从一开始给小孩灌输的和用语言、用行动影响他的都是钱是非常难掙的,有钱的人往往都是坏人,都是不经过正道来的。所以他长大了以后,第一个他对钱就产生了一种焦虑,有时候有需求的时候,需求更多的时候唤起的是焦虑,而不是愿望,更不是渴望。这个很不一样的,对一个人也好,对一堆钱也好,你应该首先是渴望,是吧?但是,我们常常是首先是焦虑,焦虑是什么?又想得到,又不敢去行动,就在那纠结,就叫焦虑嘛。

    梁冬:患得患失。

    吴伯凡:如果是好一点,是有这个愿望,但是,你无法形成渴望,渴望的话,当你渴的时候,当你饿的时候,你就一定会自动的用实际行动去找水喝,找东西吃。我回家的时候,在机场旁边的一个立交桥下面看见有一个老人,我也不知道他为什么住在那个地方。我一直在想,他为什么春夏秋冬住在那个桥底下,他是怎么活的?我后来一想,他肯定有他的办法,他饿了他肯定有我们想不到的那个办法去解决的。人只有在饿的时候,渴的时候,他会主动地想最有创造性的去想一些办法出来。你仅仅是有愿望的时候,你是不会去想的,所以呢,在这个《小狗钱钱》里头啊,这个钱钱就说,我们有时候对一个东西容易产生好奇,去尝试一下,但是呢,你决不能因为好奇而阻碍你去做一些事情,太多的人做事犹豫不决,就是因为他们觉得没有完全弄懂一样东西,而真正付出实施要比纯粹的思考聪明地多。它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当你有好奇的时候啊,他就想把一个东西搞明白了再去做。

    梁冬:嗯。

    吴伯凡:但是你真正是有渴望的时候啊,你不会说搞明白了再去做的啊。

    梁冬:饿得半死了,给你一馒头,你还把它烤一烤,然后拿点酒精棉球消消毒,那不可能的。

    吴伯凡:哎,对对。当你饿的时候,别人给一个什么吃的,你哪怕是没见过的,是吧?或者说,有一种购物券,可以买面包的,但是你从来没见过,这时候你会不会说,这到底能不能。你马上第一反应,只要有一点可能,马上就拿去买面包去,是吧?执行力啊就是来自于真正的渴望。这个在那个写执行的那本书里头,它说,好多公司之所以缺乏执行力。是因为这领导者和员工没有那种执行的激情和渴望,就只是好奇而已。谈一谈,开会很热烈,开完会大家就散了。

    梁冬:都是修口头禅的。

    吴伯凡:对对对。

    梁冬:但是呢,这个事让我想起了一个关于儿童教育的很重要的观念,就是小孩子,你小的时候到底要给他什么样的缺乏?我们的父母啊给了各种的东西给小孩子。

    吴伯凡:就是忘了给一样东西。

    梁冬:缺乏。

    吴伯凡:缺乏,匮乏感,当然随之而来的就是渴望。我觉得我自己的孩子,还有朋友的孩子,在他们身上看到的最大的悲哀……

    梁冬:看到的最大的悲哀就是不爱看书。

    吴伯凡:不是,最大的悲哀就是他没有渴望。他们所有的东西都真的是没有太操心都来了,我就想象不出来他渴望什么东西。

    梁冬:对呀。

    吴伯凡:我们小时候真是有太多的渴望了。

    梁冬:对啊。

    吴伯凡:想过年的时候吃一顿肉,这也是个渴望;想新学期的时候换一支笔,也是一个渴望;想长大以后到北京去读书,这也是个渴望。

    梁冬:现在觉得好好奇啊,到北京来干嘛。

    吴伯凡:对对对……是我儿子说的,怎么还有人到北京来旅游呢?

    梁冬:呵呵呵……他都不知道他每天住在风景区里面,是吧?

    吴伯凡:钱钱还有一句话,说:“如果你只是带着试试看的心态,那么你最后只会以失败而告终,你会一事无成,尝试纯粹是一种借口,你还没有做,你已经给自己想好了退路。”

    梁冬:这话完全是在打击我啊,刚才你在讲这个事情时候,我就在想,到底一个人所谓的冥想练习是练习什么?很可能呢,在诸多的冥想练习里面,包括一种叫练习“渴望”,就是你不断地强化自己这种需求。渴望感,那么这种渴望感会令让你的身体结构发生伟大的变化,甚至令到你的……我用文科生的表述方式来说,就是说:令到你的荷尔蒙分泌,令到你的血液流动速度……等等都变得更有利于去真正地获取这个东西,我们称作叫“气”。

    吴伯凡:见到那个东西就产生了要“亮剑”的那种感觉嘛,呵呵,就嗷嗷叫嘛,就一听说要打仗就嗷嗷叫。这种“精、气、神”嘛,没有的话你真的是很难做成一个什么事。我们说“财商”本质上……我说了,不是说智商高,首先是激情不够,渴望不够。

    梁冬:嗯。我前些年呢采访过好多特别有钱的人哈。那个时候因为自己呢也不知道怎么赚钱。也知道自己不会成为很有钱的人,但是呢总觉得好奇,为什么有些人就挣到钱呢。我就采访他们,我得出一个结论,起码是在中国我采访的这些人里面,绝大部分人都是童年呢非常穷。家里面的孩子很多,然后呢没有什么机会,这种情况下这个孩子呢励志一定要透过自己赚钱的努力去改变全家人的生活。

    吴伯凡:嗯,但是这些孩子呢,他跟别孩子可能不太一样,就是兄弟姐妹几个里头,农村九子各有不同嘛。这个孩子可能他跟别的孩子最大的不一样就是他对于金钱比较少的是焦虑。也不只是愿望,就是渴望。而且这个渴望是什么?渴望就是真切地想到,就像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特别寒冷的时候,在特别饿的时候,她想到的是她的祖母给她准备好的那个烤鹅,那么真切地想象的那个烤鹅,那才叫做渴望。

    梁冬:只适合一个广东人来演这个角色。广东人是对烧鹅是有情节的,是吧?

    吴伯凡:最近啊,有一些机构在作这种调查,其中有一个呢,是平安公司啊,他们作了一份叫《中国平安国人财商指数报告2011》。这个报告呢提出了几个数字挺吓人的,说中国人的财商啊刚过及格线,平均分呢我不知道怎么算出来的,是60.1分,并表现出高态度、缺知识和低行动三个特点。高态度就是很想有钱,很想提高自己的财商,但是知识缺乏,行动更少,就低行动的这种特点,这我觉得确实说到点子上了。

    梁冬:什么叫财商?我自己理解,我最近越来越清楚地在观察人,我发现人可以分成三种人:一种人叫官人,一种呢可以叫商人,一种人呢叫情人,很可能这三种人在童年的时候就有很大的差别。这个理论也不是我发明的,是一个叫黎明的老先生,不是那个歌手黎明啊。

    吴伯凡:搞哲学的黎明。

    梁冬:对对对。他说呢实际上呢人大概分成这三种,当然有些人可能有两种心智模式混合在一起,你会发现说有一种人呢,他很能吃苦,他很累,他也没有很多钱,但是呢,他所做的所有事情指向一个东西,他人群当中的影响力,对于那一些威胁到他的权威的事情,他会爆跳如雷。这种人很快就会成为人群当中的领袖。

    吴伯凡:这个就是说,他舍多少钱是无所谓的,但是……

    梁冬:你要伤了他的那个权威性,他的那个地盘……

    吴伯凡:像那个狮子啊,把自己的地盘画下来以后,谁要是侵占了他的地盘那就不干了。

    梁冬:对,就他的地盘我做主。就这种人,这种人呢叫官人。有些小孩子在很少的时候你会发现,他在人群当中似乎就有这样的能力。比如说照相的时候他会告诉大家说:来,一起喊“茄子”,甚至组织,你站哪里,他站哪里,就有这种人,他在人群当中……

    吴伯凡:一看就是人中之龙凤啊。

    梁冬:这种人呢不见得能挣很多钱,但是他一定是人当中的焦点和中心分子。比如说他总是组织大家去郊游,组织大家去玩,或者他能够发起一个在班级里面的娱乐,玩纸片儿也好,玩斗鸡也好,他成为这个领导者,潮流领导者,这种人叫官人。

    吴伯凡:爱张罗的人,其实就是。

    梁冬:就是爱张罗的人。而且呢他有个很大的特点,对于权利的意识非常敏感,就是这个事是我的事,你别踩我的线,地盘意识很浓重。党同伐异,顺着我的呢罩着你;逆着我呢干掉你。他就有这种心智模式,小小年纪会这样的。第二种人呢,叫商人。商人是一种什么样的人呢?我观察呵,他们呢总是能够用别人的钱来为自己赚钱,用未来的钱来挣自己的钱,最高级的呢是那种用别人的未来的钱来挣自己现在的钱。比如说这个事我买不了,那我向别人借点钱,买了之后呢,再用一个对冲的方式把它化掉,总而言之呢,总是……

    吴伯凡:这叫金融创新。

    梁冬:对。他总能够用别人的钱或者未来的钱来赚自己现在的钱。第二个呢,他总能够把自己的这个优势和价值表述得非常清楚,把一个东西卖给你呢,让你觉得你好像捡到一块很大的宝一样。买你的东西的时候呢他能够迅速地戳穿你的价值之后呢,让你觉得说他能愿意买你……就很幸运了。

    吴伯凡:这一下就说到那个投行的那些人了。一筐烂苹果,种这苹果的人呢就很哭丧着脸,能不能够便宜……哪怕是给五分之一的价格,你能不能够给我买下来。而人家投行的人欣然就买过来了,买过来以后就把那个苹果皮一削,烂的一挖掉,然后弄个金盘子。

    梁冬:做个沙拉。

    吴伯凡:啊,对,弄个金盘子,就是切成那个丁儿啊,块儿啊,很好看,在五星级酒店餐厅里头一放,这个价格呢是……

    梁冬:一百倍。这是关于投行的人常讲的一个故事。还有一个故事就是说,如果我能把我的外婆和我的祖母包装成18岁的姑娘,我都会把她们嫁出去。这是他们投行的这种心态。当然这是有点涉嫌欺诈了,但是呢它就是说一个资产里头总能够,诶,有人来买单。卖苹果的这个老人他只想到世界上有一种卖苹果的方式,但是呢,这些人他都能到有N种卖苹果的方式。

    梁冬:天底下所有的生意就两个,一个呢就是把东西打包一起卖,另外一个呢就是把东西拆开来卖。无非就是这两个东西,是吧?你看李嘉诚的所有的东西都是,把几个东西买过来合并,合并之后呢再业务整合,然后再去上市。或者呢把一个东西呢买回来拆成几件,分别卖,都可以。这个呢,就是商人的特性,商人的特性呢,他追求平等,而且商人他有个特点,他总是呢也还帮别人考虑问题,因为他知道生意还要长期做下去,所以呢商人不那么讲面子,他也不那么讲自己的自尊,但是他讲的东西是什么呢,讲的是可持续的交易。最终他核心关键词就是:价值发现。这种叫商人。另外一种人呢叫情人,这个情人倒并不是说男女之情,而是说,你看到很多的那个作家啊、艺术家啊还有一些文人呢,包括很多公司里面做Marketing(市场)部门的这些市场部的人呢,他做这些事情啊纯粹是为了某种的爱好、趣味、美学意味来做这个事情。他就是说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所以呢推动他前行的是因为这个东西足够有强大的理想主义情怀,或者是美学审美意义,诸如此类,驱动他的这些东西全都是内在的这样一种驱动。所以呢,如果我们用这种方法去看的话呢,你会很快地了解到人群当中这三种人:官人、商人和情人呢是很不一样的。我们今天讲到财商的时候呢,实际上我想讲的就是并不见得这一辈子你要挣到钱就有什么了不起,或挣不到钱就没有什么了不起,我们只想传递一个很简单而清晰的信息:挣不挣得到钱是一种心智模式,有没有权力或者影响力和领导力也是一种心智模式,最后能不能达到自我实现,成为一个有魅力的个人,它也是一种心智模式。他其实对应的是三种人格,你用这个方法去套的时候呢你会发现说,如果你本身就是一个情人的话呢,你就不要去追求成为官人,因为每次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就会想:我为什么要让自己委屈……我不愉快?

    吴伯凡:你是个性情中人,你就别当官。

    梁冬:对。当官就不能做性情中人,是吧。

    吴伯凡:你也别去做生意。

    梁冬:对。如果你是一个商人的话呢,你也不要去做官,这样的话呢你会发现呢你每天都是处在交换过程当中的时候呢,你在群众当中是没有威信和影响力的。

    吴伯凡:而且也是很无趣的一个人。

    梁冬:对,也是比较无趣的,你就不要去追求有趣,是吧?你就想附庸风雅,装得很有趣呢,往往很可笑。所以呢,我们今天讲到财商这个话题呢,就是呢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个东西,顺道就跟大家讲了官商和爱商,其实是一样的。

    吴伯凡:这三个东西就是领导力和情感指数。

    梁冬:情感指数。名可名,非恒名啊。我们为它们创造一些概念之后呢,似乎显得这就是一个国际化的财经话题了,其实它不过是一些平凡的人的话题而己。好了,感谢大家收听今天的《冬吴相对论》,下一期我们同一时间再见!



    返回列表 百拇医药 杜义华 2012-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