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吴相对论】第335期:积压下的服装业

    片花一:中国服装业正面临着怎样一个内忧外患的现实?国内到香港上市的运动服装品牌为什么PE值很低,而分红率却很高?什么是中档化危机?为什么说中档价位的商品往往会让消费者最先注意也最先放弃?餐厅里利润率最高的为什么往往是那些不起眼的大众菜?当人们对未来信心不足的时候为什么会首先缩减服装开支?欢迎收听冬吴相对论,本期话题 --《“积压”下的服装业》

    片花二:是否关注你以前买过的衣服为什么是衡量一个人经济状况的标准?为什么说对女性而言买衣服的过程就相当于看电影,而服装本身只是电影票根?销售渠道的变革给传统的服装零售业带来了哪些颠覆性的影响?西方国家的服装企业是如何实现个人化的网上服装销售的?产品服务化为什么会增强企业锁定客户的能力?欢迎继续收听冬吴相对论,本期话题--《:《“积压”下的服装业》

    下载【冬吴相对论】第335期:积压下的服装业.mp3

    播出时间:经济之声 2013-02-16 11:30-12:00

    主 讲 人:吴伯凡 主 持 人:梁 冬

    梁冬: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大家好!欢迎收听《冬吴相对论》。我是梁冬,对面依然是《21世纪商业评论》主编吴伯凡。伯凡你好!

    吴伯凡:大家好!

    梁冬:最近呢,伯凡说他刚刚看到了一篇关于服装行业的报告。哎,挺有意思,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吴伯凡:嗯,这服装行业其实已经算是一个有点老的话题。就是库存的问题。一个保守的估计就是中国现在的服装业的整个的库存是382亿。382亿什么概念呢,说这些服装可以供我们全中国人民穿三年。就是现在的所以服装企业,停产,什么都不干,三年,都是有衣服穿的。

    梁冬:就是现在所有的街上的人全部脱光光,然后到店里去买新衣服穿,能过三年,是这个意思吧?更形象一点。

    吴伯凡:对,对。

    梁冬:说起来这个事啊,我想起来前两天我在香港见了一些投行的朋友,他们给我的一些数据,挺有意思的。现在国内到香港上市的公司,你知道PE值最低的公司是什么吗?就是那些运动服装品牌。好几家运动服装品牌都超低值。而且呢所谓的年分红利都很高,有的到8%、9%。我就觉得很奇怪,我说为什么这些企业能够分这么高的红,他们说之所以分这么高的红,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从投资界来看,这些企业主本身对他们的公司没有信心了。就说干脆我们把钱自己分了算了,因为大股东他们自己嘛。不准备再这些钱投入到新的生产当中去了,这才会有这么高的分红嘛。

    吴伯凡:不搞扩大再生产了。

    梁冬:对。然后呢,所谓PE值低呢,就意味着投资界对于整个服装行业的前景是非常不看好的。

    吴伯凡:不看好啊。

    梁冬:尤其是中国服装业。所以才出现了这样一个情况,前段时间李宁也跌的很厉害嘛。

    吴伯凡:曾经大家记忆犹新的、非常火的一个牌子,叫什么,我都忘了,就是两个人背靠背。

    梁冬:双坐人儿嘛。哈哈哈……

    吴伯凡:对,跟那双立人是对着的。那个曾经很火的,有一阵我看到,就是大街上从小姑娘到老太太,全部都穿的这个衣服。男女老少都在穿这个衣服,但是突然一下子呢就不见了。你知道为什么吗?

    梁冬:去哪了呢?

    吴伯凡:主要是因为刚开始啊,年轻人一看很时尚啊,这种感觉,谈恋爱的感觉还是什么的感觉,老头、老太太也觉得挺有活力的。关键是那个东西也比较便宜,它不贵,所以一下子都买。都买的结果就是大家都不买了,都穿不好意思了。你想想有个很时尚的小姑娘……

    梁冬:对。撞衫嘛。

    吴伯凡:她一看一个老头、老太太在穿这个衣服的时候,就一下藏起来了。再最关键的是什么?就是这个价格适中。它好像很有竞争力,但是呢,到最后会变得非常没有竞争力,这就叫中档化危机。我们以前说了好多品牌,好多行业,都陷入到这种中档化危机里头。比如说酒店业也是这样的,三星级酒店……

    梁冬:最顶尖的就是很好啊。要不然就是那快捷酒店。

    吴伯凡:对对。五星级和经济型酒店。比如说一个服装你进到那个店里面去,因为你价格适中,首先可能会吸引别人,他就会看,但是呢立即它都面临着一个分化,当它第一看价格,第二看紧接着就要看品牌或者跟别的再来比价格。如果比品牌的时候,这些中档服装,它就吃亏了,他就觉得这些东西不够高档。所以,他只有两个选择了,如果他要冲着价格去的话,他就会买那些更低档的,就是价格更便宜的服装,如果是他要比品牌的话,他就会买那个更高的,只有这两个选择。

    梁冬:所以它就是高不成,低不就。

    吴伯凡:对,最先注意到你,但最终放弃你,就这样一种状况。而我们中国现在服装业都是这样一个状况。就是大部分都是一个中不溜的,价格适中,品牌呢你也说不上它有多差,也说不上多好的,这样一大批这样的品牌,这就导致了一个大家在选择的时候就可买可不买。

    梁冬:所以呢,其实你说的这个事情啊,服装行业我相信也意识到了,大家也在做品牌突围,也就是想说希望呢能够拉高品牌之后呢,可以把单价拉上去,显得好像高档的样子。大概一年前,我曾经参加过一个所谓的服装行业大聚会。乌泱泱的,几乎我们知道的各大品牌的老板呢、总监啊都来了。然后呢,正好哪天我去作一个演讲。本来想讲另外一个话题的,但是我站在台上的时候,往下一看,突然升起了一个念头。因为他旁边呢竖着很多的这些服装品牌的广告嘛,但是这些人长的一个都不像他们那些广告里的样子。我突然就觉得很好奇,你知道吗?呵呵,我说,我问这个品牌是谁的?下面有人说这谁谁的。我说,我觉得你有个很有意思的特点,就是您长得不像您广告里面那个人,气质也不像。然后呢,这个情况好像并不是这一个品牌,几乎所有的品牌都这样。于是,这个很大胆呐,因为我不是服装行业的,这很无知,是吧?有点儿像皇帝的新衣一样……

    吴伯凡:小孩儿。

    梁冬:小孩儿嘛,天真嘛,童言无忌嘛,是吧?反正我也不在你们这个圈里混,我就这么说了。结果下面大家还果然鸦雀无声,没有人来反驳我,的确这样。就是你看,现在很多的服装品牌呢开始走所谓的装A范,你明白吗?开始装A了,但是装着装着呢,他自己那个人并不是这个样子。我说,相反过来,我认识一些国外做服装品牌的人,或者在某些场合也见过,的确人家那些大品牌的那些设计总监和老板走出来的时候,跟他广告里那个人就是这个样子的。

    吴伯凡:范思哲、拉尔夫·劳伦,是吧?那个人就跟那个服装他真的是浑然一体的。

    梁冬:就是一样的!对啊,他长出来就这样。所以大家觉得那是对的,就是你都是这样的,我只要认同你这个人的样子,我就认同你的服装品牌。好了,中国的很多服装品牌呢,也想做品牌突围的时候呢,他自己这个从业者没有上去,根据那些时尚杂志翻翻,看看人家找了几个外国人,再有中国留学生啊什么的,是吧?

    吴伯凡:嗯,直接找,直接拍哦。

    梁冬:找东欧人来装西欧人嘛,是吧?就是,你会觉得很奇怪,哈哈哈……很不对。我没有贬低谁的意思,东欧也很好的,我们去那个布拉格,那我觉得非常好那些建筑呵。我就是说他不协调,就是你是一个中国人,你做一服装,你能不能够搞得像比较高级的中国式的服装,是吧?也可以。中国古代那些服装也有很好的东西。

    吴伯凡:所以最后他们只有两个特别简单的方法,第一个就是让这个名字听起来是一个很洋气的名字。在改革开放之初,或者在前二十年,中国人民英语又不好,又不能上网,不能马上知道你的……

    梁冬:又不能出国,不知道这个牌子在国外怎么样,哈哈哈……

    吴伯凡:对对,就好多名字一听呢,它就比外国人还像外国人的那个……

    梁冬:比如说前段时间出事的那个家具厂,那个达芬奇,对吧?搞得很意大利的感觉。哈哈哈……他后来再三解释,其实我们还是有一部分的确是进口的,有一部分的确是,但你装的那个样子,就你已经给人家暗示,我就不是跟你们一拨儿了。你现在告诉我说,我们其实是兄弟,呵呵呵,这不很讨厌吗?你不是隔壁的张三嘛?你何必告诉三张呢,是吧?哈哈哈……

    吴伯凡:这是一个路径。再一个就是常用的手法,据说这还是广告业的做品牌行业的一个潜规则。当你没法告诉别人你的产品的价值的时候,就用价格告诉他们,把这个价定的很高,很容易对于品牌没有常识感的普通人来说,他立即就会由于高价格而对这个品牌产生了一个肃然起敬的感觉,但是现在这两个东西都不太灵了。尤其是这个信息透明化以后呢,我们中国的很多的这种服装品牌都陷入到这样一种状况里头。你说呢他质量还可以,各方面都还可以,但是问题他的品牌力不够,所以他全都陷入到中不溜的这种状态里面去。

    梁冬:以前我们还有个方案,因为我们的劳动相对便宜嘛,规模效应嘛,再加上呢有一些企业还可以打一些税务上的擦边球,诸如此类,所以可以把价格拉得很低,甚至大量倾销,比如说在国外,买个衣服,翻开牌子,全都Madein China的。现在可能有改变了,都是made in马来西亚,或者made in越南,或者madein印度了。在大概五年前,基本上你到纽约,或者到哪里去看,那些衣服,只要中档以下的衣服,都是Made in China的。

    吴伯凡:对,现在库存之所以这么大,它是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现在的欧美经济都不景气的时侯,他……

    梁冬:订单减少了。

    吴伯凡:订单减少。他不会那种挥霍式的把中国的服装当成是便宜到令人发指的地步,愿意一打一打地买,然后穿完就扔的那种状况。没有了,他们现在这种生活方式逐渐地在改变,所以呢,原来大量的订单是建立在那种生活方式的基础之上的,现在没有。所以就外贸的订单减少。国内的是一种什么状况呢?尽管到第三季度的时候,你们看经济各方面的指标在回暖。但是大家心里头还是不敢放开消费,在消费的过程当中啊,人们就一旦对未来的信心不足的时候,他就会抑制自己的消费。抑制自己的消费的时候,首先就是服装,节衣缩食,首先是节衣,然后是缩食。后来我才发现这个顺序啊是很有意思的。

    梁冬:先节衣,后缩食。

    吴伯凡:对,为什么?因为食品吧,它是我们一年的总的消费的食品,这个数量还是很大的,尤其是生活水平比较低的,就是食物的消费占整个消费当中的比例越高,就证明你的生活水平越低嘛。

    梁冬:对,刚才老吴讲到这个节衣缩食这个话题,我觉得呢其实也蕴含着某一种的背后的逻辑。稍事休息,马上继续回来,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冬吴相对论》。

    片花:中国服装业正面临着怎样一个内忧外患的现实?国内到香港上市的运动服装品牌为什么PE值很低,而分红率却很高?什么是中档化危机?为什么说中档价位的商品往往会让消费者最先注意,也最先放弃?用价格告诉消费者产品价值的时代为什么一去不复返了?餐厅里利润率最高的为什么往往是那些不起眼的大众菜?当人们对未来信心不足的时候,为什么会首先缩减服装开支?欢迎收听《冬吴相对论》,本期话题--“积压”下的服装业。

    梁冬: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大家好欢迎继续回来到《冬吴相对论》。刚才呢,老吴提到一个话题,就是说中国人有一个词儿叫--节衣缩食,它其实是有次第的,先节衣后缩食。

    吴伯凡:因为食物这个事儿再压缩它也压缩得有限,而且食物呢它是每天差不多都要购买的,虽然这个总量是很大的。就我们如果生活水平不是太高的话,花在食物上的钱这个比例就会很高,是吧?有钱人的特点是他吃的钱占他总的消费当中的比重是非常低的,对我们普通人来说,这个比例是很高的。一年的花在食品上的这个钱是比较多的。

    梁冬:刚需嘛,刚需。

    吴伯凡:问题就在于买吃的和买衣服这是两个概念。买吃的是买最近这一两天的。衣服呢?你买了以后,它是一穿就是一个季度的,一件衣服它的总价要远远高出食物的这个价。因为你是分期购买的嘛,所以在我们的心里感觉上就觉得服装会很贵,吃的东西呢尽管也贵,但是它单价是比较便宜的。这就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常常受这种幻觉的支配,比如说在餐馆里头利润率最高的菜是什么?是尖椒土豆丝,为什么是这样呢?因为它尖椒土豆丝的……

    梁冬:成本最低。

    吴伯凡:成本当然低啦,他卖出来那个价也比较低嘛。

    梁冬:但是出货量很大。

    吴伯凡:出货量非常大,比如说它是三块钱的成本,它卖十块钱,那利润率就很高啦。但是呢,比如说你一个什么鲍鱼,它本身成本就比较高,你要能达到一个很高的一个利润率的话,那个价格就会非常高,高到离谱。所以呢每次大家在点菜的时候就觉得,比如说你已经点了三百块钱的菜,顺便加一个尖椒土豆丝,又多出一个菜。

    梁冬:无伤大雅。

    吴伯凡:这是非常小的,所以它这个卖出去的这个量很大,它利润率很高,你又不知道。我们在买服装和买吃的东西的时候,也遵循这样一个规律。当我们觉得自己的钱不够的时候,我们就会首先是节衣,然后才是缩食。

    梁冬:还有一个原因呢,就是现在的服装的品质也都还可以,是吧?你要好好穿,而且呢我们都不是那种太过大的体力劳动了。

    吴伯凡:现在服装你很少看到……就现在破衣烂衫是没有的。一件衣服你想把它穿破,那基本是不大可能的。

    梁冬:除非你买的时候就是破的,而且很贵的那种破的牛仔裤,是吧?你把它穿破还很不容易,而且呢的确是跟我们现在人的生活方式有关系。就是我们也没有多么大的运动量,真正要去运动的时候你也去穿专门那种运动服了。

    吴伯凡:运动服本身它也是很结实的,就买一套运动服装以后,你可能好几年都不会再买。因为这个东西他也没有说更新的,运动服装就是……

    梁冬:那是你认为,老吴,你可能从来不穿运动服,所以你觉得不要更新。运动服现在也是时尚品牌,今年的三道杠、明年四道杠都是不一样的。今年朝左边转,明年向右边转,很不一样的,呵呵呵……说回来,的确是这个样子,就是说服装消费这个事情,它由一种以前所谓的刚需变成了一种身份识别了。

    吴伯凡:在食品和服装之间,这个刚性都可以说是刚性,衣食住行,衣排在前头了。因为我们如果作为一个人来说,衣服首先是必须要有的,你不能光着身子啊。你宁可饿着,也先要有件衣服穿着,但是一件衣服它就解决一下子一年甚至几年都可以穿这个衣服了。但吃饭呢,你两顿一饿就不行。就服装的刚性程度它不如食品的刚性程度,这是一。第二呢,好多所谓的经济景气指数,它是跟服饰有关的--所谓长裙指数、口红指数。什么叫长裙指数?就是说,街上穿长裙子的人多了,证明这个经济不太景气。

    梁冬:为什么呢?

    吴伯凡:这只是一个普遍的规律,后来我想为什么会是这样呢?一个是人们的心情,短的时候人的状态比较放达,扩张的那种状态容易穿比较短的衣服,女士,如果她的心情相对是比较收敛的,甚至有一点抑郁的话,她爱穿那个长的。还有一个就是说,穿长裙它比那个短裙的适用的场合要多,就是在很多场合里头,长裙穿是没问题的,你穿个太短的是不行的。所以,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长裙它是一个通用的服装,短裙可能只在某些场合你才可以。就是经济如果不是那么景气的时候,女士们就开始打开自己的柜子,去翻衣服了,一翻,原来我还有买过这个,原来还买过那个,就把过去的那些衣服都给翻出来。就你关不关注你以前买过的衣服,这是衡量你的现在的经济状况的很重要的一个指标。而且女士们,尤其是女士,她好多服装,她只是买,买本身它就是一个消费。

    梁冬:就是意义,就是终极意义。

    吴伯凡:买的过程就是一个体验,就像看电影,已经看完了,那个服装相当于一个票根,你知道吗?

    梁冬:哈哈哈……

    吴伯凡:很多买回来就穿一两次,甚至是一次都不穿的都有。你发现你的那个钱包,不是那么鼓的时候,你开始重新来关注这些被冷落的衣服,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样就立即反映到这个服装市场上来。所以那个“春江水暖鸭先知”,服装业是最能够感受经济的景气和不景气。

    梁冬:这个事情呢,还有另外一个角度可以观察,也不尽然。我们常常说现在国内服装消费不景气吧,哎,你只要到了不要说五一、十一这种大假期了,到了周末,你站在深圳罗湖街上看,整个珠三角的女性都涌向香港买衣服。不要说深圳、广州了,现在东莞就更是更多人买衣服了,连肇庆也有直通车一直到香港,差不多两个小时就可以直接到香港,直通车。所以你又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我有些时候,在从那个香港火车站往内地走的时候,每一次我看见那些女孩子拎着大包小包的衣服,那个之多啊,之恐怖啊。你再想想还有北京也是这样,很多北京的朋友,我身边的这些,我认识的这些小朋友啊,就是小朋友而已啊,都已经不是去香港买衣服了。她们说日本的东西太便宜了,韩国的东西太便宜了,都这样说话的。我说你们一个月才多少工资啊,好像也不是很高的工资啊,但是对她们来说,她们觉得,如果我真要买东西,我就到日本、韩国,台湾、香港去买。

    吴伯凡:这里头,她可以满足两个东西,我们刚才说中档化危机是品牌力不够,价格又没有竞争力,假如你到香港去,她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就买的服装品牌力又高,价格还便宜。所以这是导致国内在服装市场上内需不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梁冬: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我们就看到,今天的中国服装业所谓的内忧外患。一方面国外的订单市场变少,第二,消费者往外流,就以前都是物流往外,现在是人流往外,你知道吧?

    吴伯凡:山不转水转。

    梁冬:对,你不出去我出去。

    吴伯凡:你不进来,我出去。

    梁冬:对啊,现在是中国的消费者又出去了,再加上日元在贬值,最近日元又在贬值嘛,那对于中国的消费者来说也是一大打击。因为前段时间我真的看到一个机票,去日本的机票最便宜的来回1块钱人民币。

    吴伯凡:那是促销,在欧洲你要像猎人一样的抓机会的话你总能抓到那个9欧元的机票。

    梁冬:对啊,你在日本你天天找的话,还是有的,我那天都觉得很诧异,现在有一些打折的机票啊,去日本的,就平常来说有那么两三千块钱,都有来回的了,你想你飞广州,北京飞广州,你两、三千块钱,未必能来回飞呢。

    吴伯凡:是啊,关键是那个距离也差不多啊,你还没到广州,我就到日本了嘛。重点还不在于说大家出去买,这毕竟还是少数,老实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渠道,对于传统服装零售业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梁冬:就是店商。

    吴伯凡:店商。

    梁冬:对,那到底店商行业对于服装行业的影响是怎样的,稍事休息,马上继续回来,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冬吴相对论》。

    片花:为什么服装是最先感受的经济景气程度的行业之一?是否关注你以前买过的衣服为什么是衡量一个人经济状况的标准?为什么说对女性而言买衣服的过程就相当于看电影?而服装本身只是电影票根?销售渠道的变革给传统服装零售业带来了哪些颠覆性的影响?西方国家的服装企业是如何实现个人化的网上服装销售的?产品服务化为什么会增强企业锁定客户的能力?欢迎继续收听《冬吴相对论》,本期话题--“积压”下的服装业。

    梁冬: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大家好,欢迎收听《冬吴相对论》。对面的依然是《21世纪商业评论》主编吴伯凡,伯凡你好。

    吴伯凡:大家好。

    梁冬:今天我们提到这个话题,就是服装行业现在呢外焦里嫩,内关外焦……

    吴伯凡:内忧外患。

    梁冬:内忧外患。

    吴伯凡:说半天你也没说对。

    梁冬:这个行业现在一方面消费者涌到国门外,因为现在的各个地方--香港、台湾、日本、韩国,成本都变低了,不像以前想的那么贵了。第二个是因为外面订单减少。第三个是内在需求不足的情况很多的国产品牌上又上不去,下又下不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所谓的店商这样的一个渠道变革,带来了对整个行业的颠覆性的影响。

    吴伯凡:嗯,就服装行业的整体的库存非常大,是因为服装企业他们上网的那个量还不足够大,当然有些企业已经在上头做得很不错了,但是,大多数还没有这个意识。而现在的服装,为什么我们说的中档化危机,它价格它降不下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各个零售渠道的租金成本非常的高。因为劳动除了生产成本在上升以外,就是这个劳动力成本……

    梁冬:销售成本也在增长。

    吴伯凡:销售成本主要是这些渠道的成本。现在我们说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并不是说房价不上涨,而且这个租金的上涨是非常快的。

    梁冬:而且所谓的房地产一直把……政府呢还是主要是希望这个住宅价格不要上的太快,对于商业地产其实--因为这个钱总要涌嘛,你这个地方进不去,它就自然会涌到商业地产。所以,最近几年商业地产的价格翻翻翻得很厉害,所以连带租金也在上涨,当然了,它也会向下传递,传递到这个企业,羊毛出在羊身上,是吧?

    吴伯凡:对呀,如果你买它的成本高了话,你租金成本也会高,或者说,即使你这个楼是你自己的,你周围的房租金都涨上去,你肯定也跟着涨,所以它就导致了传统服装行业的终端的成本在明显的上涨。这就意味着服装企业尽管他们的利润并不高,但是他的产品卖出来价格对消费者来说是很高的。好多这种传统服装企业他们上网的冲动;触电的这个冲动又不是那么强。

    梁冬: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服装这个行业很难在网上销售,你说网上我怎么买衣服吧?你看的好,你未必穿的好,你还得试啊,你还是要有一个体验,当然现在有很多所谓的领口多大啊,袖口多大啊,就网上告诉你说,你手有多长,你都未必知道自己手有多长。从哪儿测呢,从背上测呢,还是从胳肢窝下面往下测呢,你不知道。

    吴伯凡:所谓的八组数据,最简单的定制还要测那个八组数据,我们对我们的数据是一点都不了解,顶多知道自己的领口那个数据。

    梁冬:你也不知道该勒紧点还是勒松点,对吧?是里面那圈,还是外面那圈呢?

    吴伯凡:所以在网上这个服装的销售量也不小,但是他一般都是低端的。

    梁冬:或者是童装。小孩子嘛,反正就是大点就大点吧,小点就小点吧,或者特别标准话的那种裙子,裙子嘛,反正你只要有一个腰围就可以了,对吧?

    吴伯凡:最早上网的服装的零售店,就是童装店,还有一些服饰,就是饰品店。就是饰品它是无所谓的了,没有合身不合身的嘛。你看一个数字,就现在呢,不仅是服装零售业,就各个零售行业,他们的业绩都在往下降,就非常明显。光棍节那一天,天猫就他们自己说的数字是191亿人民币,它就相当于好几家零售的上市公司一年的销售额的总和,191亿。而且2012年对网上零售来说,他应该是一个转折年,就是淘宝成立了10年嘛,就2003年到2012年,它接近10年的时间,他从0做到了一万亿,就是淘宝加天猫的交易额,一万亿人民币,这是很吓人的一个数字。如果按这样的速度的话,他再过下一个10年话,他就会比沃尔玛--全世界最大的零售企业的销售额还要大。一方面是这个网上零售的这种增长非常快,另一方面呢是网下的零售明显的在下降。

    梁冬:而服装行业整个向网络迁移的速度做的并不好,因为它受到它这个产业特性的影响。

    吴伯凡:这就是由于这个行业,第一是动机不足,由于他们的视野比较狭窄,他不知道线上销售的潜力在哪儿?第二就是线下的成本不是那么高,对他没有倒逼的这样一个机制,很多服装企业甚至是把主要的精力用于在地面店的扩张上头,现在他们就感到压力了,就现在开一家店,相当于过去开三家店的那个成本,租金成本上来了。到今天这种状况,就零售终端成本在上升的时候,逼得好多企业要去上网,但是你上网的时候也存在好多问题,就服装产品的它本身的特性,它是特别要强调个人化的。

    梁冬:穿一下,感觉一下。

    吴伯凡:对,需要试衣服,需要感受,我们买服装的时候,一个习惯动作就是上去就摸一摸,捻一捻那个面料,那个整体的感受,在网上所有这些你是没办法实现这个东西的。其实如果你用一些创新性的手段的话,是可以做到的。比如说啊,国外的一些服装企业他们做的这种探索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比如说他这个服装销售就产品服务化。我一个朋友说,他做服装,85%的男人和70%的女人都是不会穿衣服的,也就我们说的那种讲究的能力,你有可能一辈子你没有这方面的基因。

    梁冬:没开窍的话,一辈子怎么穿怎么难看。

    吴伯凡:这个是需要有着装顾问的,有些企业,当然是比较高端的服装品牌,国外它现在开始尝试,为你个人提供这种着装顾问,他会一次性的把你的身体的这个数据跟你进行采集,在他的线下店进行采集,你成为他的VIP以后,他就合成了一个全息的、立体的你的身体--用数字,出来新的服装的时候,一套几套,他就弄一个……

    梁冬:就是底下有个数字裸体嘛,他就给你往上穿衣服嘛。

    吴伯凡:穿衣服,对,经常给你发照片,就穿他们最近的那些衣服。

    梁冬:就你的样子。

    吴伯凡:对对,看上去你以为是哪儿谁给你偷拍的那种照片啊,一看这个不错,那你就买了。这个当然是比较高端的品牌它在做这个事情。我们国内的服装企业没有动这种脑筋,包括技术的障碍,还有关键是服务意识的这种障碍。这样就比如说,过去你一年本来是到我的店买一件衣服的,你可能就会再买多件衣服,而你本来是来一次的,我会让你一整年,甚至多少年都来到我的店里头来买,来订购服装,原因是--我是最了解你的。这就产品服务化以后,他锁定客户的能力就会再加强,而现在国内的企业他没有做到这一点。

    梁冬:嗯,稍微总结一下,我们发现今天讨论的服装行业的困境其实有可能会蔓延到其他行业。如果您是其他行业的人,你可能也要对照思考一下,你的行业是否同样受到了“物流进不来,人流要出去”这样的一种困境,是吧?现在的消费者都是到外面去了;第二就是两极分化之后,以前的那个中间阶层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再一个就是,功能能力变弱了,而他的文化属性加强的时候,你自己作为一个运营者,是否配合到整个的变化?你是不是能够让自己变成一个新的品牌的那样的一种生活方式的践行者。如果这些东西不能够完成的话呢,很快一个行业就会就此被淘汰。其实,我发现除了服装行业之外,其他行业也有类似的情况。那么我们就可以在以后的时间再和大家慢慢分享。但总而言之呢,变化是不期而遇的,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发现说,当你在舒服的时候,其实有一些让你不舒服的未来正在迎面而来。好,感谢大家收听今天的《冬吴相对论》,下一期同一时间我们再见!



    返回列表 百拇医药 杜义华 2012-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