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吴相对论】第345期:人间是剧场

    片花一:喜剧表演为什么能拓展一个人心智能力,塑造一个人的性格气质?为什么你所扮演的角色会反过来塑造你?有经验、懂管理的老师为什么总会让最调皮的学生做班长?在有三个孩子的家庭里,为什么通常老大比较跋扈,老幺比较骄纵而老二成才的可能性最大?长时间扮演一种社会角色会对一个人的性格产生哪些负面影响?为什么说通俗小说往往是给某一类人看的,而伟大的文学作品则能令所有人在领略不同人生境界的同时塑造自己?欢迎收听冬吴相对论,本期话题 --《人间是剧场》

    片花二:观察生活,释放天性为什么是戏剧的主要功能?教育戏剧和戏剧教育有什么区别?西方国家的公益组织和商业机构是怎样通过教育戏剧帮助人们塑造人格、培养气场、赢得尊严的?为什么说中国人擅长训话和听话,却缺乏基于忍气吞声和撒泼蛮缠之间有理、有力、有节地表达和沟通的能力?什么是表演的正反馈?文章之道为什么就是观世音菩萨?欢迎继续收听冬吴相对论,本期话题--《人间是剧场》

    下载【冬吴相对论】第345期:人间是剧场.mp3

    播出时间:经济之声2013-03-23 11:30-12:00

    主 讲 人:吴伯凡 主 持 人:梁 冬

    梁冬: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大家好!欢迎收听《冬吴相对论》。我是梁冬,对面依然是《21世纪商业评论》发行人吴伯凡,伯凡你好!

    吴伯凡:大家好!

    梁冬:最近呢因为《少年派的奇幻之旅》,我们之前也谈过,令到大家对于李安产生了更多的讨论。微博上好多溢美之词啊!徐子东先生曾经有一个观点,说很奇怪为什么李安没有人骂呢?

    吴伯凡:对!我们都知道那句老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怕出名猪怕壮”。嗯,但是李安真的是很奇怪的啊。

    梁冬:基本上没看见什么负面的。

    吴伯凡:对,尤其是他的成绩之大跟他的……

    梁冬:负面影响之小。

    吴伯凡:这个比例啊,一般是成正比的嘛。他这个就是不成比例,而且非常不成比例。

    梁冬:关于他的成就啊,还真是了不起。不要你用华人导演,你用导演来思考他,是吧?

    吴伯凡:我们不说华人导演,我们一般当我们说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时候,起码把那个标准是要……

    梁冬:降半格,呵呵!

    吴伯凡:对!李安呢,他是一个华人导演。你看那个人啊,他是个典型的中国人的面孔,那种谦和,甚至谦和的有点平庸的那样一张面孔。他如果是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不说那一口流利的英语的话,你觉得他就是一个中国我们天天能见到的一个普通的中老年人。但是他的成就应该说是在全世界这个行业里头,做导演的行当里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过去我不敢这么说,一统计下来还真是登峰造极。他获得奥斯卡的最佳外语片奖:包括《卧虎藏龙》,然后是两个最佳导演奖:《断背山》和《少年派》。你一个导演能够一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就很了不起了,在中国这些导演们,能够提名都是一个奢望和梦想。

    梁冬:尽管有许多人说,我才不稀罕得奥斯卡呢,但真给他他还是很高兴的,哈哈!所有说不稀罕的人其实都很稀罕。

    吴伯凡:对对!他两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两次获得威尼斯金狮奖,两次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还有两次获得英国电影协会的大奖。就是说全世界里所有的电影大奖……

    梁冬:叫得上号的。

    吴伯凡:他都得过。

    梁冬:不知道有没有得过金鸡、百花呢?哈哈,也算是世界级的吧。

    吴伯凡:他得过啊,你可能会说,哎,侥幸嘛,碰一碰,是吧?有时候经常是这样的。你要得一个什么奖的话,“瞎猫碰死耗子”,我们的解释系统非常的敏锐。

    梁冬:各种福利彩票大奖,呵呵!

    吴伯凡:非常敏锐地给出一个解释,“瞎猫碰死耗子”,而他的业绩就好像是,有点说专门对着这种解释系统来的,我得一次以后,再得一次……

    梁冬:呵呵,再得一次,再得一次。

    吴伯凡:好几年前,我看过那个《理智与情感》,我就觉得那个片子跟我看小说的时候啊,那种氛围非常吻合,很少有这种电影和小说(非常吻合的)。

    梁冬:你说了一个非常好的话,叫“氛围”。其实拍电影他是一种对文学的再创作的过程,他追求的不是故事,而是那种“氛围”。因为我们最终,你欣赏一段音乐,看一个舞蹈,或者是看个电影看个小说,其实最终留在我们心中的不是一个故事,而是一种情绪和情怀。

    吴伯凡:比如说人我们回到故乡,其实它不是故乡的某一山一石、一草一木。它就当你走进故乡的时候,近乡情更怯,就在故乡那种如归故里的那样一种氛围,那种情怀。你能够把一个情节拍出来,没有什么了不起,你能把这个情怀拍出来,还有这个氛围给拍出来,简·奥斯丁在两个世纪以前写的那种东西,我们现在能够复原她的那种氛围是很难的,这个是非常难的。他拍得非常好,我当时就没有去注意嘛,我以为这肯定是英国人拍的,当后来大家说那是李安拍的……

    梁冬:AngLee啊。

    吴伯凡:对,我才看,啊,原来这真是李安拍的。美国那种边远西部,那种很偏僻的地方,发生了一个很边缘的故事:《断背山》,他也能把它拍到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梁冬:一个印度片子啊。

    吴伯凡:印度的,跨度极其大,就是越到后期你越发现李安拍出来的电影,就很像是好多人拍的,而不是他一个。这就是同一个李安吗?你会产生这样的疑问,问题是他真的是。他的跨度非常大。好多导演也很不错,波兰的那个大导演基斯洛夫斯基,他拍出来的片子是很了不起,但是你一看就知道是他拍的。

    梁冬:风格导演。就像我在看另外一部片子,武打片的时候,是吧?又同期上映嘛,就感觉是同样几个人,不穿旗袍再打了一遍,基本上拍的是一样的东西。当然了,对他的粉丝来说,他们认为要的就是这个调调,是吧?就是跟做生意一样,你是把同一个东西卖给天下的人,还是向同一群人卖不同的东西,它是两种商业模式,是一样的。导演也是一样的,有一种人他用不同的电影讲一个故事,有些人讲不同的版本。

    吴伯凡:你这个跟做商业相通的地方在哪里?我特别佩服的是那种就横跨各个领域,都能够做得很好的那些人。IBM的前CEO郭士纳,他做过好几家公司,美国运通那是个金融服务的公司,后来做一家食品公司,应该是Nabisco,很有名的产品是饼干.所以他后来离开这家公司去IBM的时候,很多人笑话他,一个做饼干的一个人,怎么能够做电脑,还给他编了个笑话,说他的名字就叫international biscuit makers国际饼干制造商,也是IBM。但是,人家就能够从做饼干到做电脑,做的不仅是说合格,而是说在IBM历史上是一个扭转乾坤的人物。你创立一家公司有时候还把它做起来,当然很难,但是这家公司后来做的快死了,你又把它救活,我觉得这更难。

    梁冬:那是消业障的过程,那是更不容易的事情。你说到此处呢,那我觉得他其实传递了一个信息,在郭士纳的眼中,管理才是他的专业,饼干和电脑都不是他的专业。所以对李安来说,《断背山》和《少年派》这是分项,做导演本身是他的专业,什么叫专业主义,是吧?

    吴伯凡:他的《山海经》一会拍山一会拍海,拍出来的东西都非常好。德鲁克说是一个真正的管理者他明白所有企业的百分之九十东西是相通的,但我们很多管理者搞不清楚那个相通的百分之九十到底是什么。

    梁冬: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我在中欧读书的(时候),曾经有个教市场营销学的教授,告诉我们说,在刚开始市场营销是分为工业市场营销、农产品市场营销、手工品市场营销,后来才发现所有的市场营销都是四个P,就是……后来演变成个C。他说这个演变的过程,告诉我们很多看似不相关的事情,他的底层是基于同一个系统,如果你能把这个系统单拎出来进行优化的话呢,你就基于“道”了。一个荷兰人不是中国的河南,是欧洲的那个荷兰,他在研究市场策略的时候呢,他在读毛选,他说毛主席讲了一句话讲的特别好,就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是,与什么为敌,与什么为友”。

    吴伯凡:谁是我们的敌人……

    梁冬:谁是我们的朋友,这是革命首要的问题,对嘛?这是毛选第二卷还是第三卷的开头。

    吴伯凡:这是毛选第一篇。

    梁冬:是吧,这是起首式,所以所有的东西起首式都很重要。所以呢,我就回应你的话题,其实什么叫专业人士?专业人士就是能够突破现象,去到不同现象背后的本质的那么一个人。

    吴伯凡:说起来是个悖论,过去我们说专业人士我就会那一样的东西,叫专业人士。

    梁冬:对,稍事休息,马上继续回来,坐着打通经济任督二脉,《冬吴相对论》。

    片花:李安为什么能拍摄《理智与情感》、《断背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多部横跨不同文化领域的电影?专业为什么是一种突破表象洞悉本质的能力?从做金融做饼干到做电脑,IBM前CEO郭士纳为什么总能胜任不同类型企业的管理工作?为什么说任何企业百分之九十的东西都是相通的,而大多数管理者都不知道那相通的百分之九十是什么?欢迎收听《冬吴相对论》,本期话题--李安的启示。

    梁冬: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大家好,欢迎收听《冬吴相对论》,我是梁冬,对面是吴伯凡。我们较早之前提到一个话题,话说李安导演这个人真的有趣,发现他的影响力、他的成就和他的负面新闻之间完全是不成比例的。这和我们的常识不太一样,然后说到他的影片风格也很不一样,这就意味着在他影片风格下面,他是一个专业的导演,就有如IBM的郭士纳一样,以前卖饼干现在又卖电脑,都卖的很好,因为他是个专业的管理人。我们的话题就由此延伸下来,就是说李安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吴伯凡:我觉得李安跟好多的导演,我们就看他的经历,我们知道的导演也不多啊。

    梁冬:呵呵,中国到第十代导演没有?

    吴伯凡:没有。我们上大学,我那时候做电影评论的时候,我们主捧第五代嘛,第五代里头有个叫陈凯歌的,是吧?他的经历就不一样。他虽然中国电影的历史不长,别人也会把他叫电影世家,其实也就是他爸爸是拍电影的。

    梁冬:中医热了吧,好多人都告诉我他是中医世家的,以前从来没听说过的人,各种中药世家。有天有个人说,我是中药世家,沈鸿飞先生说,你以为你是霸王洗发水啊,中药世家,哈哈,继续。

    吴伯凡:陈怀皑也是我们国家比较著名的导演。他从小就在那种环境里头,说不定小时候他爸爸抱着他去那个片场指挥,是吧?这样的人啊,就精英世家,这出身,他是站在高处往低处看问题,这种感受是不一样的。我们曾经讲过说跟孩子说话的时候要蹲下来说,你真的是蹲下来说跟站着说,那个视野是完全不一样的。这种站在高位看问题的人,和从底层一点一点的……而且这种底层不仅是一种物质上的底层,是一种精神上的一种底层。李安就经历过这种底层。底层到什么地步?就是普通的男人你很难想象自己找不到工作,被老婆养着的那种感觉。在家几年,也不是几天,不是几个星期,不是几个月,是好几年,好像是五、六年吧?

    梁冬:我就觉得最近李安这个事情因为微博传得很广嘛,引发了许多的男青年想要去被老婆养的这种合理性的憧憬。就是以前你会觉得不好意思,现在大家有一个参照物了,连李安都可以,我为什么不可以?

    吴伯凡:这所以道可道,非常道,当你以这种心态去……

    梁冬:求合法原配包养。

    吴伯凡:心安理得地去在所谓底层那种体验生活的那种方式,和真的是把你逼到那个份儿上,忍受的那种煎熬,那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说,小孩儿他比我们的个子矮小,他很脆弱,但是由于他特定的视野,他特定的处境,他能看到的东西就比我们看到的东西要多得多。

    梁冬:这是真的。当年我和孟广美在一起工作的时候,我第一次就闪过来的念头:原来美女是有鼻孔的啊。仰视她嘛,她跟我做节目还老穿着高跟鞋跟我做,那我很生气。那个时候我还好,我算是比较自信的人,还有一些男主持是站在木箱子跟她一起做节目的,哈哈。啊,离开了,这不厚道不厚道啊,不厚道。但是呢,你说了一个很有趣的一个比喻,就是因为我们的角度决定了我们看到的世界。所以呢你讲到说李安作为一个从底层慢慢上来的人呢,他是逐步地由下面往上看的,所以他的世界呢,拥有了一般的人所不拥有更多的视野。

    吴伯凡:还有,就是一种诚虔的心态,他对事物的那种反映,是一种默默的,很敏感的,不虚张声势的那种反映。一般说,在底层生活就你经历过这种底层状态,你就比较容易跟各方面的人打交道。因为曾经在你看来所有的人都比你高嘛,你都要去观察,都要去理解。如果你有个好的心态,如果不是一个怨恨的心态的话,你就如视观照去观察所有这些事情,所有这些人,这个时候的这种敏感是别人没办法超越的。

    梁冬:我有一天我突然我闪过了一个念头,我其实特别感谢我中学时候的一段很苦的生活。我小的时候出生在一个叫攀枝花的地方,初中二年级的时候移民到了广州,住在广州的一个平房区里面。老城区平房都是没有厕所的,所以每天都在学校里面上完才回家的。我那个时候觉得自己特别惨,因为一下子就去到一个所谓的这个社会的底层吧。但是后来我发现,其实它给了我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启示,就是你怎么看待一分一分钱怎么挣出来的。我初中毕业的时候干了件事情,跑到服装批发市场去批发了五十件T恤衫,然后在街上卖。就是你怎么样去吆喝把这个T恤卖给不同的人,看见年长的怎么说,看见年少的……这个衣服穿得大的怎么说,穿小了怎么说,就完全不需要教的,你只要卖过一次,你就完全都懂这个事情。

    吴伯凡:对,这跟你后来你是处在一个高位去搞微服私访、去体察民情……

    梁冬:那不一样,完全不一样。

    吴伯凡:一个人啊,我觉得成长过程当中,他必须要有一个阶段就是要把你的自尊最初的那一些自尊全部要摧毁。

    梁冬:破掉。

    吴伯凡:然后在这个废墟上重建你的尊严。好多人呢……

    梁冬:这样尊严来得比较坚实。

    吴伯凡:好多人一辈子啊他没经过这个阶段,所以到老六七十岁,有的人为什么为老不尊呐?岁数很大了,但是不像一个值得尊敬的老人,是因为他还在某种程度上还停留在十三四岁那个状态里头。他没有经历过这种最初的东西被摧毁。你像那个特种部队的训练,第一步就是要摧毁你的自尊。我们看过那个《士兵突击》那个许三多,这个许三多的优势一下子就表现出来了。那些天生的当兵的苗子,从小认为自己是军事天才的人,进到那个训练营的时候,他完全不适应。就是时时刻刻他要叫板,他总觉得那个教官在刁难他,他遇到一个事情不是把这个事情全心全意地、没有退路地做出来,而是他要先评估一下,你给我出的这道题是行不行,一般都还是站在跟教官差不多是平等的这个基础之上对话和交流,所以他就没法进步,你知道吗?

    梁冬:对,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家庭不幸福的原因。我有个朋友告诉我一个类似的话题,他说许多家庭不幸福,就是因为这对男女在刚刚谈恋爱的时候,这个男人没有用他的智慧和他的能力彻底地摧毁这个女人的自信,让他充分地崇拜他。

    吴伯凡:或者反过来。

    梁冬:或者反过来也行,是吧?我没有说一定是男权是吧?这个家里面女权也可以。但是呢,二八原则才是真正的平衡法则。你家里面五十五十,就跟一个公司一样,俩股东,一人百分之五十,这公司通常做不好。

    吴伯凡:对,我们叫五四一原则啊。就说一定是要有一个股东是要超过百分之五十的,最初的创始人不能超过四个,基本上维持一股独大,这个公司它的治理结构才会稳定。如果是五十对五十,最后你看吧,公司早期遇到问题的时候,大家还能够齐心协力,一旦稍有所成的时候,就开始要……

    梁冬:分崩离析。

    吴伯凡:向左走向右走,就整天就在那儿拧巴了,纠结了,忐忑了。当看那个《士兵突击》的时候啊,就觉得它说明很深刻的一个道理,就是这些从小他基本上把那个自尊就给破了的那些人,像许三多这种人,从出生到他当兵,当他被选进那个特种部队去训练的那一个期间,他做了一件别人都没有做的事情,就接受那种被摧毁的教育。他时时刻刻都是在被人指责“笨”,班长来训斥他的时候,“班长,你是不是觉得我笨啊?”那班长说:“我见过笨的。”他还听不太明白,因为他没有那么多的对尊严没有那么多的诉求,也就没有那么多的敏感。

    梁冬:说回李安。

    吴伯凡:所以经历过这种就是从底层一点一点……

    梁冬:被解构之后重塑的。

    吴伯凡:重塑的这种人格,他要不然就彻底摧毁,他就是个废墟,如果在这个废墟上一点一点地建立起来的,那就是一个很坚实的。

    梁冬:所以你的核心观点就认为李安呢在早年的在纽约由于种种的不顺遂,由原配太太来“包养”这样的一种,当然包养是打引号的哦。这样的一种经历,从更宏观的角面来看,它成就了一个伟大的导演。从这点角度上来说,我倒是觉得说可以跟所有的我们的家长朋友们分享一个观念,就是不要害怕你的小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受到某种程度的自尊的打击,可能对于他来说,这一辈子是难得的财富。稍事休息,马上继续回来。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冬吴相对论》。

    片花:李安的个人经历对创业者有什么启示?经历过底层状态的人为什么往往能拥有更沉静的心态、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敏锐的观察力?经过摧毁、解构、重塑的人格为什么会更加坚实、强大?与成就相比李安的负面评价为什么少得不成比例?什么是企业的五四一原则?好的领导为什么应该做到“临事虚怀观一是,与人和氛察群言”?欢迎继续收听《冬吴相对论》,本期话题--李安的启示。

    梁冬: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大家好,欢迎收听《冬吴相对论》。我是梁冬,对面依然是《21世纪商业评论》发行人吴伯凡,伯凡你好!

    吴伯凡:大家好!

    梁冬:哎,我们今天讲到的话题呢就是“李安启示录”。

    吴伯凡:刚开始他要去美国学电影这个专业的时候,他父亲就非常反对。觉得这是个很荒唐的事情嘛。一个中国人到那个美国去学拍电影,哪怕是你从来都没有去过美国的人都知道说,你一个有色人种,在那个社会里头是永远不可能混到主流社会去的。但是你可以去做一个理科男、工科男,有一份职业。因为电影这个行当里头你做导演,你要不就混到主流社会,要不就什么都不是,Everingor Nothing他只能在这两者之间选择。他父亲当时就很反对他去做这样的一个冒险,而后来的经历也验证了他父亲的当时的判断。这个时候我想他肯定是彷徨的,因为果然,“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找不到工作,做一个家庭妇男。后来呢他又想去做一个程序员,那是要糊口嘛。所以说李安的整个经历对于很多创业者来说,还是挺有启示的,但最终他也没有去做一个程序员,还是从事他的……

    梁冬:初心,初心多么重要,是吧?而且中间有一件很感人的故事,说到他太太对他的这种支持,坚定了他的信念。所以呢,一个人的创业伙伴,某种程度上来说呢,太太的作用并不是每天发挥作用的,关键时刻帮你推一把,在正确的道路上,因为了解你,因为相信你,等等等等。那说回来就是我觉得从李安的这种启示里面呢,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其他的东西,比如说一个人经过了苦难,所以变得很成功,这个我们觉得这个故事很完美。但是关键是说,成功了之后,还很少负面新闻,这多多少少就跟他的另外一个性格有关了--谦卑。

    吴伯凡:对,接触过李安的人,不管是初次接触还是长期接触的人,对他都有个共同的评价,就是儒雅、谦卑,儒雅谦卑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就是说他没有任何做作的那种谦卑。最近说网上流传一个印度的大学生写的一篇文章,写他对李安的感受,这个人就是前几年李安在印度拍《少年派》的时候,请这个小孩做翻译,就一个实习生嘛,那个教堂是不能随便让你去拍电影的,是吧?真的是允许你拍电影的话也不可能是一大堆子人在那儿跑来跑去……

    梁冬:各种送盒饭的呀,送水的什么什么?

    吴伯凡:对。只允许进去两个人,李安导演,一个是摄影师,当然必须要进去一个翻译,就这个大学生。当这个镜头拍完以后,李安看了一下觉得可以了,他就征求这个摄影的意见,你觉得怎么样?摄影师也觉得说可以了,然后他就对旁边的这个翻译,这个大学生,二十来岁的一个实习生说,你觉得呢?当时那个大学生就懵了,他怎么可能问这样的问题,对一个实习生。他也知道李安的这个名气嘛,已经是很大的嘛,他能够问这样的问题,你装是装不出来的,他是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这个就所以让那个大学生就觉得好了不起这个导演。已经有如此成就的人,他形成一种习惯,从来不去轻视别人的判断。你要保持平等之心啊,说起来很容易,你做起来偶尔按照这个原则做几件事也可以,但是作为习惯……

    梁冬:在无意识当中做到的。但我从这个事情看到另外一面,如果一个人每件事情都问别人好不好的时候呢,他其实并不能够成为一个伟大的导演,重点是李安自己知道是好了,这两者之间就有个微妙的转换的过程。就是说我习惯性地,不是表面地,我习惯性地我在姿态上尊重每一个人,但是我内心是有定见的。

    吴伯凡:我们学领导力课程的时候,经常要讲,如何作决策,首先呢是你要“临事虚怀终一是”,就遇到事情的时候虚怀,虚怀若谷。

    梁冬:嗯,不带成见嘛。

    吴伯凡:一是,“莫衷一是”那个“一是”嘛。就不要有任何成见,把它都抛开,去寻找那个“一是”,就最稳妥的、最合适的那个决定。但是另一面呢,你必须要“与人和氛察群言”,就要给别人那种非常和谐的氛围来让大家说话。最后呢,大家的话里头呢,可能会给你一些启示,但是最重要是开头你已经要有一定的预判和主意,而不是一个没有主见,在众人的意见里随波逐流的人,那不叫领导。但是如果你仅仅是说什么事情我想到了我就要这么做,这也不是领导。主意已经基本上定的时候,你要征求每一个人的意见。

    梁冬:大同嘛。

    吴伯凡:然后让大家觉得这个决策也是他们作出来的,领导是尊重了他们的意见的。有些东西就是他心里头这么认为是对的,如果你不是征求过他的意见,你说出来这个决定的话,他内心都会有一种抵触的。

    梁冬:肯定要反对你。这个东西就叫“嗔”,嗔就是习惯性的对抗,我们常常发现两个人在吵架,其实呢,我捍卫的只是因为你的反面。

    吴伯凡:习惯性说“不”嘛,是吧?这就是叫……

    梁冬:嗔心。

    吴伯凡:如果夫妻之间,一个公司的高管之间,他很容易形成这种习惯性的对抗。德鲁克说,我们要用人所长,至于去教育谁,那是上帝的事情。那你作为一个领导者,你知道他有这种嗔心,有这种习惯的时候,你就去用,你就让他去表达。

    梁冬:你的话,我解读就是说,听大多数的意见,与少数人商量,独自做决定,但在作决定之前,其实你已经有一个预判了。我看那个《尚书》啊,它讲到一个话题,就是说如果一件事情你想推动,但是大部分人都反对的时候呢,哪怕是个对的事情,你也不要马上强行推动,你还是应该制造一个氛围,让这个事情自然地发生,最后呢,好像是大家决定的,其实暗合了你的想法。这让我想起了最近我还看的一本书叫《梁启超传》,解玺璋先生写的这本书。他说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个知识分子很了不起,就是梁启超,家里面九个孩子都非常成功,三个国家级的院士,他们的婚姻都还很好,事业发展也很好,是因为梁启超说他其实对于这些小孩子的学业、事业以及婚姻呢,都有一个先的一个判断了,只不过他不会强行地要求你这样,他制造了一个你朝这个方向走的氛围,最终让孩子们觉得是他自己的一个选择,这就是管理的艺术,我觉得。就是这个事情朝你想的方向发生了,而功劳是别人的。

    吴伯凡:与人和氛,一种和谐的氛围,一起来朝一个共同的目标走,这是领导者要做的事情。所以你在李安的身上你看到了两样东西,一个是这种谦和,这种儒雅。导演的主要的工作就是骂人嘛,但李安是从来不骂人的一个导演,这是很难的。再一想,一个不会骂人的导演他能拍出片子出来?哎,他真拍出来了,而且他还获了两次奥斯卡最佳导演奖。他怎么能够把这种柔和刚的东西结合起来?你在李安的身上,你能看得非常明显,他说话、办事的那种姿态,非常柔和,非常谦和,但是他内心是相当有主见的。你想想,拍跨度那么大的电影,他一定是有自己非常鲜明的主见的,就是我们中国人特别要讲的,就“外圆内方”,外圆内方是天坛的结构,也是钱的结构,过去“孔方兄”嘛,是吧?外面是圆的,内面是方的。

    梁冬:这点上来说呢,我觉得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你必须要两边都有各自的策略。前两天我在不丹看到一个非常凶悍的一个神,他们告诉我说那是观世音菩萨的另外一个化身。然后他们说其实我们一直认为佛教就必须要很柔和的、无为的、谦卑的、慈善的,啊,一切都是以柔为准的。但其实如果没有那一些你的另外一个相,你的这些东西是没有用的,所以中国一直讲“王霸并用”。

    吴伯凡:经常听说,就说要“以霹雳手段,行菩萨心肠”。其实我觉得可以倒过来说,“用菩萨手段,行霹雳心肠”,那个,李安我觉得他就有一点。

    梁冬:所以呢,不管是用哪一个方法,你也可以“用霹雳手段,行菩萨心肠”,只要你各有刚柔,是吧?你不能里面硬外面也硬,或者外面软里面也软。好了,感谢大家收听今天的《冬吴相对论》,我们下期同一时间再见!



    返回列表 百拇医药 杜义华 2012-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