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吴相对论】第384期:“钱”途未卜自媒体

    片花一:调查显示北京地区电视机的开机率已经从三年前的70%下降到30%,这意味着电视行业正在面临着怎样的生态演变?为什么说还在每天看电视的大部分都是"

    两不上"的"双规"人群?中国好声音的火爆为什么是一个难以复制的特例?一个行业的数美女量为什么是这个行业景气程度的标志?欢迎收听冬吴相对论,本期话题 --《“钱”途

    未卜自媒体》

    片花二:电视和传统平面媒体从业人员的大量涌入会对自媒体产生什么影响?什么是自媒体的悖论?为什么说站长、博客中国、新浪博客、微博、微信每一个都是自媒体的幻象

    ?媒介是怎样决定消费的?成名于自媒体3.0时代的徐静蕾、韩寒、木子美为什么都没能找到自媒体盈利的商业模式?欢迎继续收听冬吴相对论,本期话题--《“钱”途未卜自媒体

    》

    下载【冬吴相对论】第384期:“钱”途未卜自媒 体.mp3

    播出时间:经济之声 2013/08/24 11:30-12:00

    主讲人:吴伯凡 主持人:梁 冬

    文字整理:粤JYH09-见小渔 苏JYH-姚琴 川JYH-澄草

     文字校对:正清和 红枫

    下载:冬吴相对论-384.“钱”途未卜自媒体.mp3

    梁冬: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大家好,欢迎您收听《冬吴相对论》。我是梁冬,梁某人。对面依然是《21世纪商业评论》发行人吴伯凡,老吴您好!

    吴伯凡:大家好!

    梁冬:今天早上我看着个著名的媒体人,以及美食评论者陈晓卿,《舌尖上的中国》总制片人转发了一个微信。他这个微信讲的是北京地区的一个电视机开机率的下降,关键是陈晓卿说“看来像我们这种做厨子的人,做美食评论的人,只能干一件事,以后承包央视饭堂”。也许他还能活得下来。但是这个话只是开玩笑,他引用了个什么样的数据呢?就是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的权威数据显示,北京地区的电视机开机率从三年前的70%下降到30%。就是说一百个家庭里面的电视机,一百个电视机吧假设,只有三十台开着机呢,它可能是一个月或多长时间。

    吴伯凡:一天吧。在同一时间里头。

    梁冬:在同一时间里面,这意味着什么呢?就意味着有70%的家庭的电视机,那个作用还不如一个晾衣架。那个晾衣架你还可以晾个内裤啊,袜子啊什么的。都很多人以前买跑步机嘛,摆在家里不跑,各种内衣内裤袜子晾在上面。我在每个家里面都能看到那么一个超贵的内裤晾置器。就那么个东西,电视机现在连那个的作用都不如。买个钢琴你不用吧,你把钢琴盖翻下来摆个茶盘什么的。你电视机放在那,光是除了占地什么用都没有。所以这个数据它会引发雪崩的,跌了一半多。意味着什么呢?就假设一个电视台以前一年的广告费是三个亿,理论上来说现在连一点五个亿都不值。

    吴伯凡:就有某个电视台,我听到有一个朋友,他从那个电视台出来了。我问他出来的直接的原因是什么?他说自己突然感觉到这种前所未有的危机感,就是他们那个台今年的广告收入腰斩。

    梁冬:只有一半。

    吴伯凡:对,只有一半。再明年呢?再后年呢?那就非常可怕。所以他说趁早赶紧溜。

    梁冬:对,其中有一个指标。有几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的媒体运营公司,承包了某些大的卫星电视台全年广告的公司,股价跌到什么程度呢?跌到比净市值还低。比如说这个公司帐上有三个亿美金的现金放在那,这公司市值才两个亿。就是说你现在用两个亿把这个公司买下来之后呢,清盘你还能赚一个亿。这种事情荒谬到多可怕的地步。但是为什么投资者选择用这种方法来逃离,只能说明他们对这个行业已经极度看空。所以电视这个行业呢,它不仅仅是开机率下降的问题,还有就是剩下的这三十个开电视的人都是什么人。

    吴伯凡:现在看电视的是“两不上”人群嘛,不上网的且不上班的。哈哈哈。他如果上网的话,他看那个电视剧什么的,有些年纪大的人都能够用iPad来看嘛。

    梁冬:对,好像我看到我们家九十岁的外婆就用PAD看电影看电视剧啊。

    吴伯凡:对,不上网且不上班的人,还有呢就是他的活动半径特别的小。基本上是在小区里头,他可以在一个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地点看这个节目。

    梁冬:“双规”人群。因为你有时间但是你没有电视机你不行啊,是吧?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地点两不上,这样的人群的购买力其实是很低的。他跟以前的主流人群那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那些广告是什么呢?是那种电视购物的那种广告,就他很容易轻信的那个人群。

    梁冬:还有顶多还能够有什么人群呢?就是儿童。就是我后来发现吧,很多家长呢觉得给个PAD给小孩子看觉得太累了,他太近嘛,算了算了,反正你要看啊,开个电视让你一眼。

    吴伯凡:也属于不上网且不上班的嘛。

    梁冬:哦,对对对,哈哈哈。真的有作业多的也看不了什么了,是吧?所以这个电视行业现在面临巨大的崩盘。

    吴伯凡:你刚才念的数字我一年多前就看到了,我甚至怀疑现在不是这样的。现在没有到30%了。

    梁冬:我们家的电视我统计了一下,已经长达九十天没有开过了。那我在想说也许我们家是比较极致的情况,但是这个事情本身……

    吴伯凡:主要你们家是跟电视有关的,不用看就自己演了。

    梁冬:哈哈哈。这个好像是你很少看你们杂志一样的嘛。你不能说,你不能说,你只能默默的眨一下眼睛表示同意就算了。那说回来,当然有人说不是啊,你看《中国好声音》也很火啊,是吧?也是全民都在看啊。但是你要知道这只是一个很少很少的特例哦。

    吴伯凡:它是特例。它为什么现在才放呢?它是不是赶这个暑假,学生在家。尤其是什么,高考之后家里头一种放松的气氛里头。至少是一部分人在这个阶段是不上网不上班的,还有一点呢就是它的内容的属性跟一般的电视节目不一样,它有一个叫悬念型和勾粘型,就是说上一集跟下一集之间它是有一个进展的。在美国的电视它衰落得不那么快的原因是因为首先它有体育比赛,每天。

    梁冬:对,现场的人直播的嘛。

    吴伯凡:直播而且它每一天进展是不一样的。还有美国的选战,是吧?各州的,全国的选举。

    梁冬:跟体育比赛是同一性质的。

    吴伯凡:还有就是各种选秀啦,最后才是电视剧嘛。美剧它是一星期放一集的,它就把它做得勾粘度特别强,悬念性特别强。让你能够因为这个悬念能等上一个星期。在中国很多电视节目它是没法做到这样的。除了像……

    梁冬:而且美国人跟中国人的生活节奏是不一样的。坦白说除了纽约那几个大城市以外,大部分地方的美国人的生活是很上古真人似的,恬淡虚无的。

    吴伯凡:就跟农村一样。我觉得就美国南部就是一个大农村。

    梁冬:北部是另外一个大农村。西部还有绝大部分农村包围点城市。东部是一个农村包着许多城市。就是这样的一个国家。

    吴伯凡:《中国好声音》这种是一个特例。不能够说因为《中国好声音》这个火了,达到……

    梁冬:4%最高的时候。

    吴伯凡:4%,曾经说是最后那集会到5%。但是它是一个特例,它可复制的程度非常的低。

    梁冬:而且更有一个可能性。比如说吧,就连我看《中国好声音》我也不是在电视上看的啦。

    吴伯凡:对,我也是。

    梁冬:我透过IPAD看的,对吧。透过网络去看的。

    吴伯凡:是别人说起来以后我查一查,看一看,说某个歌手挺好,甚至是有人都把他给截出来了。

    梁冬:调出来了,发个链接给你。就是说现在网络的确在分流着许多的电视观众。某种程度上来说,电视台和电视正在进行分离,就是电视可以不透过电视台来看。但是透过网络看的视频和将来我们在电视台看的视频呢,将来我相信一定会产生一个很大的分野。因为一般的人在网络上看电视是他可以拖拽的,他的时间的心理预期是不能超过太长时间的。爱奇艺的人跟我讲大部分的人的时间是6分钟,就看一个节目。

    吴伯凡:我看到的一个数据是4.5分钟。你进电影院那是没法换台的,换张艺谋的《三枪》也没办法,就是看《三枪》你不能看……

    梁冬:《三枪》有那么惨吗?你说的连陆川的电影都不如。

    吴伯凡:对。

    梁冬:还对呢。哇哈哈哈。对不起啊把你装进去了。您继续。

    吴伯凡:然后电视台呢,这个节目不行,它可以换。

    梁冬:可以换什么呢?可以换广告时间,稍事休息,马上继续回来。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冬吴相对论》。

    片花:调查显示北京地区电视机的开机率已经从三年前的70%下降到30%,这意味着电视行业正在面临怎样的生态演变?为什么说还在每天看电视的大部分都是“两不上”的“双规”人群?《中国好声音》的火爆为什么是一个难以复制的特例?一个行业的美女数量为什么是这个行业景气程度的标志?欢迎收听《冬吴相对论》。本期话题——“钱”途未卜自媒体。

    梁冬: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大家好,欢迎收听《冬吴相对论》,我是梁冬。对面依然是《21世纪商业评论》发行人吴伯凡。老吴你好!

    吴伯凡:大家好!

    梁冬: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就是一个恐龙灭绝的时代可能正在来临。电视台作为一种上古时期的产物,现在面临一个巨大的生态演变的过程。当然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也不一定所有的电视台会垮,不过呢这个雪崩效应已然显现。

    吴伯凡:有好多的变局啊它有天气性变化,比如说最近杭州上海很热,天气异常。还有些东西是它气候发生的变化,这两个是不一样的。突然今天一下子四十度,这是个天气变化。假如不是一个天气变化,是一个气候变化那就比较可怕了,你知道吧?

    梁冬:就是以后如果冬天的时候都是四十度,结构性的了。当年恐龙之所以灭绝啊,就是因为地球的,由于可能受到了外星球的碰撞,也有可能跟食物结构有关。

    吴伯凡:不管怎么样。

    梁冬:反正它结构性地大面积地死亡了。

    吴伯凡:对对,它是气候发生变化,生态发生了变化,而不是说突然的一天或者一段时间,有一个特别反常的天气,不是这样的。现在很多行业像电视业,还有传统的平面媒体都面临着一个气候变化,而不是天气变化的问题。

    梁冬:我认为其中只有一个媒体显现出了别开生面就是电台媒体,拜车所赐。由于交通工具很多人都在出租车上、私家车上听电台,我们看到连《中国好声音》,虽然大家说它是一个反常现象,很火,但是你知道吗?《中国好声音》叫制播分离的。它有一家叫灿星的公司制作的,就是说在以前电视台是一个前店后厂的模式,又是做节目的,又是卖节目的,还是播出的。

    吴伯凡:对,它既是生产的,也是播出的,梁冬:恨不得自己生产电视机了,电视台,是吧。甚至有些搞电视机厂的,就自己搞电视台了,理论上来说。它以前想这样纵向整合一体化,但是后来发现整个趋势不是这样的,整个趋势是分离化的。比如说电视台制作的人和播出这个平台分成了两个团队,而且越来越多优秀的制作人以独立制作公司的方式变成了一个独立体,电视剧早就已经这样了。

    吴伯凡:在很早这种模式就已经出现了,就原来那个《超级女声》,其实它的制作也是有一家叫什么天娱的,虽然那个公司跟湖南卫视是有……

    梁冬:千丝万缕的关系。

    吴伯凡:唉,对,但是它还是一个独立的,现在灿星跟浙江卫视一丁点关系都没有。这个《中国好声音》是在上海录制的,不是在杭州录制的,要说有关系的话它是跟东方卫视有一点关系,也就是说内容的生产者和播出、流通这个环节开始分离了,而且这种趋势是越来越明显。

    梁冬:以前很多电视台有电视剧制作中心的,很多电视台播的电视剧是自己的导演、主持人、演员拍的,后来剥离了。

    吴伯凡:它是两块牌子,比如说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其实跟央视是连在一起的。

    梁冬:以前是连在一起的,现在电视节目剥离出来了,电视台现在越来越多就保持一个核心的两个东西,一个是卖广告的团队,第二个是做新闻的团队。毕竟这是一个新闻制作单位,但是这个事在某些地方它也不完全是有所谓的公营去做的。

    吴伯凡:那娱乐新闻,它已经是公司化制作了。

    梁冬:公司化运作了。

    吴伯凡:王长田他们……

    梁冬:光线嘛。

    吴伯凡:他就是娱乐新闻,刚开始。

    梁冬:他们甚至有段时间连什么都做呢,连IT新闻都做,当时互联网热潮的时候,很多IT公司天天上市下市啊,各种报道有很多嘛,所以他们用报道娱乐的方式去报道IT新闻。当然后来随着互联网.com那一次的泡破之后那个节目已经下线了,但是你会发现说电视台正在面临一个很大的一个生态,连卖广告本来应该是电视台核心业务了也外包了。据我所知有几个大的卫星电视台,他们的广告经营权是统一被一家广告公司买断的,广东卫视好像就是,那么电视台还剩什么呢?广告部都剥出去了,电视剧都出去了,大的娱乐节目剥出去了,还剩什么?就是一个新闻部,新闻部变成了电视台最核心的一个能力。

    吴伯凡:问题是什么?在电视上播的新闻已经不再是新闻消费的一个主要的来源了。

    梁冬:或者不是唯一来源。

    吴伯凡:过去是微博,现在是微信。

    梁冬:现在中国最具有新闻影响力的是微信每天推的那四条。

    吴伯凡:除此之外就是那些大家分享的那些新闻,就二十年前很多人获知新闻的主要的来源,甚至是唯一的来源就是……

    梁冬:电视台。

    吴伯凡:电视台。电视上播的什么新闻立即就能传开了,它比报纸的影响力要大得多。前两天,我跟一个朋友听他回忆他们的过去的好时光。

    梁冬:光辉岁月。

    吴伯凡:他说二十年前,在电视台的时候……

    梁冬:93年嘛。

    吴伯凡:那个时候,那是电视台的黄金时代嘛。只要你扛一架摄像机随便走进一个五星级酒店的那种宴会厅,立即就有人让你上座,吃饭,红包伺候。400块钱说那个时候,甚至是出现那种极端的情况,有的人买一架旧的、破的,就不能用的那个摄像机,哪儿有一个会议、活动往那儿一去,也就去领那个红包,去吃饭就到这种地步。往往是那个会开始之前,都要问一句:电视台的来了没有?来了才开始,就二十年前是这样的。现在你想想,新闻的主要来源,人人都可以拿手机来拍的时候,反正这个摄像机是成了一个很奇怪的东西。

    梁冬:有一天我听某主流电视台的一个总编辑告诉我,他说以前特别有钱的人,特别有能力的人,都把孩子送到电视台里边来,最近几年都很少看见这种事情了。春江水暖鸭先知,是吧?你会发现说什么行业是最有前途的,你只要看有钱人的孩子塞到哪里去。

    吴伯凡:还有一个指标就是是美女的数量,现在你看那个高速公路收钱的那个美女比其他行业要多。

    梁冬:我留意到这个现象了,尤其是有些二、三线城市的高速公路收费口的那些女孩,有些颇有几分姿色。

    吴伯凡:原因是什么?因为那个收入非常地稳定,而且很高,那是要争着去的。

    梁冬:怪不得,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他就可以筛选了嘛,是吧?所以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自然而然地你就可以透过这种风向标式的这种东西来看到社会的演变的过程。电视台那会怎么办呢?其中有很多我们看到的电视台的媒体人,包括传统报纸的报人,杂志人什么的,都纷纷地转向了一个东西,他们号称叫自媒体。

    吴伯凡:有的是主动地转,有的是不知不觉地在转。就像创业一样,有些人他是真正开始创业之前,他已经干了十年、二十年了,他都在为这个东西在不自觉地……

    梁冬:自觉不自觉地。

    吴伯凡:在自觉不自觉地在打底子,还有一种人就是没有想到过做这个事。

    梁冬:被拖去打酱油,一不小心就做成了,是吧?就像我们常常听说的某人陪着她的好姐妹,去试镜,结果她成了女主角,这种事情常常听说么,对吧?

    吴伯凡:不,就陪着好朋友去相亲,结果……

    梁冬:自己给嫁掉了,这种事老有。这个事情其实它是一消一涨,这边在出现这样的危机雪崩的时候,这个人做鸟兽散啊,很多人就会进入到所谓的新生代媒体,在大概十几年前第一批的,我们叫站长的人,个人网站,就是干这个事,是吧。

    吴伯凡:叫站长。

    梁冬:我以前不了解有这么个行业,后来在百度工作的时候呢,因为涉及到大量地和这些站长们合作,每个站长都多少有些流量。那百度要从他们那里拿流量转换成搜索引擎的计价排名的销售收入啊,诸如此类。就发现原来中国有那么一群人,是你在外面不知道,但其实已经在各个细分领域很有影响力的人。

    吴伯凡:有一阵我也是突然发现他们老在谈关于站长的事,我说站长是一类什么人啊?

    梁冬:站长到底是什么人?稍事休息,马上继续回来,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冬吴相对论》,大家也可以透过关注《冬吴相对论》的公共微信收听这期全新的节目。

    片花:电视和传统平面媒体从业人员的大量涌入会对自媒体产生什么影响?什么是自媒体的悖论?为什么说站长、博客中国、新浪博客、微博、微信每一个都是自媒体的幻象?媒介是怎样决定消费的?成名于自媒体3.0时代的徐静蕾、韩寒、木子美为什么都没能找到自媒体盈利的商业模式?欢迎继续收听《冬吴相对论》,本期话题——“钱”途未卜自媒体。

    梁冬: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大家好,欢迎收听《冬吴相对论》。我是梁冬,梁某人,对面的依然是《21世纪商业评论》发行人吴伯凡,老吴你好!

    吴伯凡:大家好!

    梁冬:这个我们今天谈论的话题,就是电视台出现了这个雪崩效应,它其实已经持续有一段时间了,只不过最近这个事情显得越发地严重起来。

    吴伯凡:就像我们以前说的荷塘效应嘛,一个池塘最后长满荷叶是在最后的那四、五天的时间里你才发现的嘛,但前面它一直在长,它是一个加速度地方式在演进的,很多行业都是如此。

    梁冬:对,那我们今天讲到的是,一方面呢这个行业在出现这样的问题,而另外一方面呢所谓的自媒体正在勃然兴起。但是自媒体也不是一个新生事物,自媒体的1.0时代就是当年的站长年代啊,老吴也算是中国早期的互联网观察员了,观察研究是在旁边指手划脚,不跳下去游泳的那种人嘛。那你看到的第一批的站长是什么样的?

    吴伯凡:最早的,我一个朋友做应该是中国最早的站长,从英国买来设备做了一个什么BBS那个网站,他就是站长,那应该是1996年。

    梁冬:那很早啊,那个时候大部分的人还没有上过网。

    吴伯凡:没上过网。就那个时候我就听说站长这个词,后来呢发现就是,尤其是百度,百度的人经常来说到什么站长的时候我就觉得很奇怪,他们为什么那么关心站长,原来百度的整个业务,他是有一大批的站长在支撑的。他们呢在经济上也算是一个实体。

    梁冬:比如说大部分的网站他自己把内容做好之后,他没有办法卖广告,因为卖广告找那么多广告客户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所以呢搜索引擎公司,其实除了百度以外,所有的搜索引擎公司都在做类似的事情。他们推出一种模式,就是说你不是有流量吗?那么好了我们把广告放在你那里,我们分成。这就是谷歌的andword@says的一个模式,那百度呢也有类似的这样的模式。当年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公司叫3721,后来被雅虎收购了,现在重新做了这个奇虎,360搜索,其实是这样一个法脉,一直传下来的嘛。好,当时3721也在做这个类似的事情,这样的话就养活了一批的自媒体人,当时自媒体人好的站长一个月的收入能够去到将近十万块钱,但是那个时候做站长管得还比较松的,很多站长搞各种擦边球,甚至到了非常过份的地步。当然内容会很强大了,但是这种内容都是不健康的内容,由于影响小所以不觉得,再加上当时的法规不健全,养活了他们的流量。但是,随着后来国家的法规越来越健全,这些人都被封杀了。而且刚开始他们还可以用盗版,因为那时候互联网版权也不健全嘛,所以后来不长久。正是所谓的作为自媒体的1.0时代。

    后来发现自己搭个网站很麻烦,你还得自己会倒腾机器啊,广大文科生真正能做内容的文科生都被排除在这个事情以外。是吧?所以你必须拉一个理科生跟你一块儿才能干的成。

    吴伯凡:后来方兴东做了个博客中国,他也是拉了一个理科研究生,然后他自己呢天天的……

    梁冬:做总编辑。

    吴伯凡:做总编辑。每天编辑一百多条信息往上传,他一下子做起来,早期的博客中国就是一个自媒体。就是方兴东本人的自媒体。

    梁冬:对。然后纠集了几个好友,这些好友也挺能写东西的,那个时候呢我还挺关注博客中国的,我在做一篇学术论文,刚刚有搜索引擎进入百度开始在做,然后博客中国也在做,我在想,当博客和搜索引擎结合将会产生什么呢?后来发现没有相关的应用也就算了,后来才知道呢,后来的facebook干的事情就是把搜索引擎的机能,广告分发和搜索引擎背后的算法与博客群这个模式结合到一起,所以Facebook超越了MySpace,他成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把搜索加博客整合到一起的这么一种应用。但是博客中国后来种种原因没有做下来,这所谓的2.0博客时代于是横空出世出现了一个东西叫新浪博客,这是自媒体的3.0时代,是吧?

    吴伯凡:这也算个案例,博客中国这样的小网站一下子起来了,直接威胁到新浪这样的大网站。他凭借他的流量资源,他的资金上的优势,他人才上的优势,一下子把你这个模式一拷贝,嫁接到它那个平台上,博客中国就没有发展空间了。

    梁冬:对,然后在这个时代涌现了三个人物。一个是你们前同事木子美老师,后来的不加V老师,另外一个是徐静蕾,还有个是韩寒.可以说他们三个人,是我们想得起来的那个时代的代表人物,据说曾经一度过千万的粉丝啊等等等等,也算是很大影响力的一件事情了。但是最后你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谁又借着他们的自媒体真正成就了呢?

    吴伯凡:对,我发现那个时候老徐,木子美,韩寒火起来的时候,有一个人她没有这么干,她火起来了。

    梁冬:谁?

    吴伯凡:芙蓉姐姐。

    梁冬:对。

    吴伯凡:她就是那个时候嘛,2004,05年的时候嘛。

    梁冬:你不说芙蓉姐姐我都忘了,后来芙蓉姐姐变得很励志的一件事情。我有次朋友传给芙蓉姐姐后来的照片,哎呀,我觉得说,我还传给我老婆看,瞧瞧人家瞧瞧人家,然后被手机伸回来,呵呵。

    吴伯凡:她还最后变成了某种程度上有一点商业模式,她是借助于那个东西把自己给炒作起来了,赚一些虽然不多但还是有一些钱嘛。而反而是什么,徐静蕾,那么大的流量,最后它没法商业化,后来出来一些书。我听那个出版社的人给我讲,出版社刚开始很天真,以为她的那个粉丝有一千多万,那千分之一……

    梁冬:也有一万本销量。

    吴伯凡:有一万本,他们就很看好这本书,结果买的人非常少,因为大家免费在看看,就是给你打打哈哈,那样一种浏览方式和我掏钱来买一本那些闲言碎语,两种心态是很不一样的。

    梁冬:媒界决定消费者,哪怕是同样一个消费者,当我在做一个网民和作为一个读者的时候,是吧?完全是两个人。其实我觉得当年的徐静蕾加韩寒加木子美,他们在作为自媒体时代已经巅峰造级了,但是最后呢会发现商业模式还是没有走通,走着走着走到最后呢自己觉得没啥意思了,写着写着自己都不想写了。但是呢,又由于大家又关注这个事儿,不得不写,偶尔还写一下,我有时候从他们后期的文字里面已经看到了一种没意思。

    吴伯凡:意兴阑珊。

    梁冬:刚开始的时候,哇,一千万人看着你觉得挺兴奋的,是吧?后来这一千万人来的全是板凳,顶。

    吴伯凡:沙发,呵呵。

    梁冬:沙发,第一排沙发,第九排沙发,第一千排沙发,没劲,没劲,没劲。再加上这个转换的过程里面它所产生的效应还是不够强,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博客开始倒向了微博,然后微博现在又进化到微信。

    吴伯凡:对,首先自媒体不是个新鲜的东西,包括最早的叫homepage个人主页嘛,那也可以叫自媒体,后来的博客啊微博啊,今天的微信,自媒体他是个统称,在每一个时代他就像72变啊,他可以变换成各种相。

    梁冬: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吴伯凡:对,而且他是不着相的,今天呢是这个形态,明天呢是那个形态,很多人把自己的事业,自己的梦想,自己的愿景绑定在一个相上头的时候,这个相一旦变化的时候,那你就……

    梁冬:如果你坐在一个泡沫上面,这个泡沫破了,再大有什么用呢?

    吴伯凡:自媒体他有个悖论。首先你必须足够的个性化你才是自媒体,但是你又能实现多大程度上的个性化呢?其实是很有限的。

    梁冬:我们很难扯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是吧?你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你很难真正的跟别人有什么不一样,放开让你玩儿,你也不能怎么样。

    吴伯凡:所以这个自媒体他的持续性始终是个问题,你发现好多自媒体他有点象什么,就像那种有点绝活的人,他就展示一把或者展示几次,但是他很难持续的一辈子都来展示。

    梁冬:对啊。

    吴伯凡:一个人有点绝活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有绝活。除了你自身的这个个性化程度不可能特别高,不可能永远有新鲜玩意之外,大家的要求的刺激的剂量他是不断增加的。

    梁冬:那个域值越来越高,要求越来越变态,而你产能越来越稀薄,这时候怎么办呢,是吧?第三个更重要的原因我觉得是因为中国能人太多,你稍微整出点东西,比如《冬吴相对论》,是吧?明天任何街上两个人都可以搞一个相对论,你说我准备收5块钱有人收3快钱,人家说3块钱我免费,免费不行我再倒贴,是吧?有拿风投的倒贴,反正呢只要是中国人盯上的并且大规模做的事,一定会做到全世界没法做为止,最后大家都不干了。

    吴伯凡:这个产能极度的膨胀到过剩到完全是泡沫,最后你没法做了。所以总体来说我自己不太看好所谓的自媒体。

    梁冬:那我们今天谈论的话题呢,一方面电视台整个的行业出现的一个外部的生态的巨变,另外方面呢,其实传统媒体包括电视台、纸质媒体的大量的记者编辑发现了一个所谓的新大陆,也就所谓的自媒体。但是我们梳理自媒体的前世今生,你会发现每一次当媒体平台出现新的变迁时候一切如梦幻泡影。自媒体有致命的缺陷是不能解决的,所以其实呢我们个人认为呢,自媒体要突破的话需要有一个空间的。那么这一次的微信所推出的自媒体是否终将会改变我们的媒体形态呢?我们也放长线钓大鱼,可以长期看一看。同时也欢迎大家关注我们《冬吴相对论》自媒体,《冬吴相对论》的微信可以收听这一次以及往期的节目。好啦,感谢大家收听今天的《冬吴》,我们下一期同一时间再见。



    返回列表 百拇医药 杜义华 2012-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