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吴相对论】第469期:移动互联时代(下)

    片花一:中国移动互联网网民有哪些行为习惯?移动终端和即时通讯工具的增加为什么反而大幅提升了人们用来沟通的时间和需求?什么是帕森斯法则?技术为什么一定会违背它诞生的初心?欢迎在线收听冬吴相对论,本期话题 --《移动互联时代(下)》

    片花二:移动网民为什么最喜欢电影、电视剧和综艺节目?手机、Pad、PC、电视这四个与人的眼球从三十厘米到三米的屏幕当中,呈现的内容有哪些区别?其中哪个会成为未来生活的核心?欢迎在线下载冬吴相对论,本期话题 --《移动互联时代(下)》

    

    下载【冬吴相对论】第469期:移动互联时代(下).mp3

    播出时间:经济之声 2014-09-13 11:30-12:00

    主 讲 人:吴伯凡 主 持 人:梁 冬

    梁冬: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大家好,欢迎收听《冬吴相对论》,我是梁冬,对面依然是《21世纪商业评论》发行人吴伯凡。老吴,你好!

    吴伯凡:大家好。

    梁冬:今天我们延续之前讨论的话题,就是央视市场研究做了一份关于《指尖上的网民》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分析。能够让我们比较客观地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一看今天的中国互联网民,他们的消费行为是怎么样的。在社交移动媒体里面呢,有57%的人是要用它来获取新闻资讯,而有45%的人呢,是要用来分享自己的心情和生活中的点滴。

    在之前呢,我们讨论的话题就是:人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分享。你看,获取新闻资讯这种事情,本来以前是我们跟媒介的主要的应用,现在呢,执笔分享信息多一点点的份额,换句话来说呢,现在有很多人可能还没有获取什么资讯,就已经开始分享了。你知道最近有个很流行的玩意儿,叫“弹幕”吗?

    吴伯凡:弹幕电影。

    梁冬:哈哈,看着这个名字觉得很新潮。

    吴伯凡:我以为是……

    梁冬:屏幕可以弹出的,三维三D什么的,是吧?

    吴伯凡:不,我以为是那个家具里头的檀木呢。

    梁冬:指弹,一下子就暴露出你的年龄。

    吴伯凡:呵呵。它是弹到屏幕上的字,没有任何的图像,那叫电影。它没有图像,只有字。坐在那个地方,就是相当于一个什么分享会。

    梁冬:吐槽会。弹幕电影呢,它是这样的,还是有电影的,只不过呢,以前我们看一个……比如你在优酷上看一个东西,你马上可以评论啊,在下面跟帖,这个电影在上面播着。现在玩弹幕电影是什么呢?大家一起去看电影的时候,你就可以即时发,发了之后呢,你所发的那个吐槽是直接在屏幕中间飞过去的。它不是在两侧,也不是在下面。

    吴伯凡:对啊。它不像《中国好声音》是在底下,它就直接……最后它就喧宾夺主,图像变成一个背景,甚至完全是没必要的。

    梁冬:看不清楚的电影。

    吴伯凡:他就是在看,我发的这句话能够在这个屏幕上呈现。那就是很了不起的,我就在期待这个东西。

    梁冬:对,我看的是我发出来的东西。这就是为什么弹幕电影跟别人不一样的了。以前的都在下面走字幕,或者说后面跟帖,它是在屏幕中间“呜”飞过去。如果当时同时有几十个人在弹的话呢,那基本上就是这个屏幕上“唰唰唰唰”飞来飞去的了。大家就变成是一个吐槽大会。但是,我们电影还没看呢或者说刚看了一个镜头,就开始吐槽了。这种迫不及待的分享,迫不及待地表达,迫不及待地吐槽,你可以想像他的吐槽的水准有多高,这个很稀薄,没有什么含金量。

    吴伯凡:它不是含金量不含金量的问题,它是完全没有观念。我相信,如果将来有一天技术发达的话,就是把人头脑当中的念头马上变成文字,变成一个表达,那个才好玩呢。就各种胡思乱想,你就马上能看到。

    梁冬:别人的胡思乱想是什么样子的。

    吴伯凡:你就光看自己的胡思乱想也觉得挺好玩的。

    梁冬:这就是修行啊。观念头!观自在!哇。

    吴伯凡:禅修的人给我讲啊,越是想定下来的时候,就是让头脑当中没有什么杂七杂八的念头,你越是强迫自己这样,越是万马奔腾,各种念头。

    梁冬:有作用力还是反作用力,总是一样的。

    吴伯凡:对,就是你以前讲过的那个例子嘛,就是“千万不要想像你脚下有一只蓝色的猫”。还有一本书叫《千万不要想像一头大象》,你马上就会想像那个大象了。因为这种头脑当中出现的所有杂七杂八的这种没有任何观念的极度碎片化的东西就全冒出来了。

    现在这个弹幕电影,它想当于是一个……真的是一个集体无意识,看这个有点像看抽象画,那种先锋派的画一样,就是通过那种凌乱无意义来呈现某种意义。

    梁冬:如果要是你在现场看的话,你肯定会累得口吐白沫的了,你知道吗?人家自己在拿手“涮涮涮”地飞着,你就要体会那种无意的意义了。

    吴伯凡:它关键是自我,他就是非表达自己,他是在埋头吐槽嘛。发完以后,他就等着那个……

    梁冬:找自己的那个……

    吴伯凡:这有点像那个,有时候看足球转播的时候,突然那个镜头扫着,像中彩票似的,一下子扫到了观众席上,你出现在屏幕上的时候,你不也很兴奋的吗?它这个概率大啊,你可以保持沉默,你的每一句话都将会被弹出来,作为呈堂供证,出现在那个屏幕上。

    梁冬:那以后肯定就竞价排名了。就是只有那些大V才有可能弹在中间,小V就弹在旁边;再差一点的,那就根本是下面走字条;再差的根本出不来。多嘛。假设你可以想象一下,以后这个弹幕足球比赛,世界杯的时候,大家都在中央电视台弹幕。如果技术上可以弹幕的话,那得多难才能弹出一个啊,那肯定是有花钱的人,如赞助商。那些广告赞助商会发现说这个效果比在前后插播广告强啊,它是在直播的时候直接弹啦。所以它肯定就会竞价排名,肯定就会有人花钱。但是就这个事情,我觉得它背后,据说投弹幕电影的这个投资商,投的时候是根本觉得疯掉的,完全不知道这是什么?但是发现这是变成年轻人非常火的一个东西。

    吴伯凡:你知道现在,就是投的这家公司,弹幕的老板叫熊晓舸。他是现在特别强调一切以90后为导向,90后喜欢什么,我们就投什么,不管我们懂不懂。这当然从投资者的角度,这是一种很好的一个投资理念。很多人投资,他是谈恋爱啊,他就是说“我喜欢我就投”,不应该是你喜欢你就投啊,应该是消费者喜欢什么就投什么,哪怕你看不懂。他那个脸萌也是IT巨头啊。我们觉得那个完全是儿戏啊,很荒谬的一件事情,就是让你组装自己的漫画图像。

    梁冬:我还干过这个事呢。

    吴伯凡:一点都不像。这也是一种表达,你知道吗?每个人都觉得那个图像特别像自己。就拿出来晒嘛。实际上旁边的人看你一点都不像。但是关键是你自己乐在其中,这跟那弹幕电影差不多的。

    梁冬:自己玩自己的。2014年的《移动互联网用户数据行为分析》里面,刚才除了我们提到,匆忙的表达变成了是一种很重要的应用之外,还有一个统计数据特别有意思。就是“十大被最常启动的APP”,就是所谓的应用。排名第一的是微信;第二呢,居然是QQ。而且QQ相当于其它的总和,微信相当于QQ加其它的总和,差不多是这样的一个比例;第三是手机淘宝;然后是省钱助手、阅读星、天猫、酷秀、支付宝钱包、猎豹清理大师、UC浏览器。就是UC浏览器这个听起来还蛮著名的一个移动应用,在这里面居然只排到第十位。支付宝钱包、天猫和手机淘宝占了三个。微信、QQ包括两个,其它的应该也有些是它的东西。但是现在看过来微信和移动QQ的确构成了整个腾讯的两只腿。其实很多人都没有用过移动QQ,但是据说它的装机量也是几个亿以上,4个亿以上。

    吴伯凡:它是那些老的QQ用户。微信,它叫新市场创新。在某种意义上说,它不是对QQ的颠覆,它是让那些不用QQ的人用起微信起来。当然了,好多用QQ的人,他也用微信。但在这里头他有一个……

    梁冬:稍有侧重。某种程度上来说,腾讯已经占据了移动应用的半壁以上的江山。只不过呢,下个阶段很可能要提高它的货币化的过程。

    吴伯凡:媒体、娱乐,然后演变为交往,然后从社交再演变为交易。大家一提到电子电子商务马上就想到淘宝、天猫这种。现在电子商务已经多元化了,移动的社交平台上的商务逐渐地在呈现它的力量出来。交往的过程,逐渐就会变成交易的过程。

    梁冬:你可以看一下中美两国的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很有意思。在美国呢,现在排名最靠前的是facebook,那么facebook基本上它是一个广告投放模式。它某种程度上是把博客和搜索进行了某种的结合。因为搜索呢,就google以前做的那个工作其实是更精准对消费者进行细分和定位,把它跟相关的广告进行匹配。那么facebook基本上是在这样一个思路上去走的。

    而腾讯所代表的社交网络,包括亚洲的另外一家,像LINE这样的社交媒体,其实更多的是虚拟化产品和游戏这两者之间正在进行一个互相的交融。因为游戏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它占到了腾讯的多大比例的时候,它一定要发展基于精准定位的广告投放。而facebook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也一定会发展出它的虚拟经济和它的所谓的游戏的这一面的成长。这个过程其实特别有意思。所以我觉得说,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腾讯将来在这个地球上的主要的竞争对手应该是facebook。

    稍事休息,马上继续回来。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冬吴相对论》。

    片花:中国移动互联网网民有哪些行为习惯?移动终端和即时通讯工具的增加为什么反而大幅提升了人们用来沟通的时间和需求?什么是帕森斯法则?技术为什么一定会违背它诞生的初心?欢迎收听《冬吴相对论》,本期话题——移动互联时代之下期。

    梁冬: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大家好。欢迎收听《冬吴相对论》。我是梁冬。对面呢,依然是《21世纪商业评论》发行人,吴伯凡,老吴,你好。

    吴伯凡:大家好。

    梁冬:今天我们讨论的是中国移动互联网网民在网上的行为的研究。这个报告是由央视带来的,央视市场调查带过来的。它在报告里面,关于手机和PAD这两种移动终端媒体,现在主要是,将来可能有手表啊,有眼镜啊什么的,可能明后年开始呢就很多了。现在主要还是手机和PAD。那么它有一个数据,就是说83%的人在手机上用安卓,只有25%的人在用苹果的IOS,4%左右的人是windowphone。当然它中间,你看到它加到一起不止100%。所以呢,其实是有一些重叠的。

    吴伯凡:一个人,他就是同时用。

    梁冬:用苹果和安卓的,有嘛,也有吧,两个手机嘛,是吧?但是有意思的地方是什么呢?在PAD这个层面上,54%的人用的是IOS,46%用的是安卓。换句话来说,安卓在手机这样的层面上,它的应用更广泛。但是在移动的PAD这个端上,还是以苹果为主。

    吴伯凡:做PAD是很难做得过苹果的。至今没有发现一款可以跟苹果抗衡的pad。

    梁冬:你说为什么呢?

    吴伯凡:是啊。照说小的应该……

    梁冬:更难做啊。就是手机都能做成,是吧?

    吴伯凡:我也体验过。确实是。各种各种完全没法用。

    梁冬:苹果呢,在这方面还是非常具有竞争力的。尽管我们之前也说苹果呢,因为它这个系统很封闭,会受到来自于安卓这个系统的冲击。但是安卓有安卓的问题,安卓现在比较混乱,而且安卓最大的问题还是不安全。我前段时间用了一个安卓的手机,后来为什么不用呢。就是发现它经常被各种病毒给骚扰。尤其是移动端,你知道现在,都丧心病狂了,那些做插件的公司。

    吴伯凡:就说安卓,它相当于是一个没有警察的,或者说警察很少的一个场所。这个IOS,首先它封闭。封闭的坏处不言而喻,封闭的好处就是有秩序,不能够乱来,在这个上头。它的稳定性很好。

    梁冬:最近半年使用不同终端上网时间增长的用户比例,发现其实因为手机的终端增加了之后,我们上网的时间是增加了的,并不是像以前那样调整了比例。换句话来说,存在了一个所谓的增量市场。就是说以前大家没有那么多工具,没有那么多的终端的时候,其实我们的沟通的需求没有那么多的,这些工具的增加反而增加了我们用来沟通的时间。

    按道理说这是一个悖论。因为所有的工具发明出来的目的是为了节省你的时间,提高你的效率。但是由于我们的即时通讯工具,包括这个硬件和软件的增加,反而降低了我们的效率,因为增加了我们的时间。这个事情很有意思。

    吴伯凡:对。这不仅仅是通讯工具。

    梁冬:几乎所有的工具都是。

    吴伯凡:所有。比如说车,车刚开始就是代步工具嘛,但是有了车以后,你就开始产生别的愿望了。你去越野,你一下子从北京开到河北去钓鱼。你过去想都不会想这种事情。稍微三天长假就恨不得开到新疆去。

    梁冬:这个情况很像什么呢?老吴,在以前吧,没有那么神经病人,自从神经病医生多了以后,神经病人多了。你知道吗?哈哈哈,是吧?我认为当今中国的神经病人的数量是伴随着医生的数量增加而增加的,它变成了一个刚需。这个悖论很有意思。

    吴伯凡:帕森斯法则嘛。一个项目需要多少钱,关键取决于你给它多少钱。一个项目需要多少时间,关键取决于你给它多少时间。总是不够的。你说给一个星期不够,你说给两个星期,它也是最后那两天。

    梁冬:所以我说录《冬吴》不能用一天录嘛,半天就可以录完。给你一天你也是录那么多。

    吴伯凡:这个便捷,它并不是简单地让你做原来的事情。电视刚发明出来的时候,大家真的不知道它有什么用。手机出来的时候也只是手机嘛,就是便携式移动电话。

    梁冬:据说电话刚刚发明出来的时候,通常是这样的,叮呤~~响了的时候,“老吴,我给你写了封信,请收一下”,咯啷~,挂了。呵呵。电话是用来通知你,我写了封信给你。

    吴伯凡:很多的工具刚开始出来的时候,它本来是想改进一下原来的东西。或者做一种替代。那天我看见华为的手机,它写的,叫“便携式电话机”。我都看了半天。但也很准确哦。它叫电话机。

    梁冬:像华为这种公司应该这样写“便携式电话终端机”。这显得更华为范儿,是吧?

    吴伯凡:呵呵,但是它已经早就不是。初衷是代替这种固定电话的。

    梁冬:对。

    吴伯凡:但,一旦它成型了以后,就有点像生孩子一样的。孩子是父母的基因,但是他出来他最后终成为什么样,迈特罗安说:“你只是承担了一个过道而已。”他一旦出来以后,他就由不得你,儿大不由娘啊。那个技术也是这样,现在是,本来是一个提高我们效率的一个工具,提高效率的目的是为了节省时间。现在呢,它是浪费时间。而且这个时间完全是在不知不觉中浪费的。

    梁冬:就是自从人们提倡了用互联网进行无纸化办公之后,人们用纸的几率提高了三倍。

    吴伯凡:汽车由于它能够快速地奔跑,所以你就会把好多时间、很多的金钱都用在跟代步无关的事情上头,多余的钱只能做多余的事。

    梁冬:这个事情引发出来就是说,其实技术并没有真正地能够优化我们的生活,比如说在衣食住行上面,车,好像是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效率民,但是现在的人们用在交通上的时间其实远多于古代人的。

    吴伯凡:对呀。

    梁冬:因为他以前也走不了那么远,他就不花这个时间了。所谓进京赶考的人,大部分的人用在交通上的时间也就是从这儿走到村头,远了他也不去了,是吧?所以吃饭也是一样的,自从我们发明了各种快餐之后,我们用来等快餐的时间和等排位的时间实际上是多了的。以前古代人吃饭肯定不像现代人吃饭花那么多时间。

    吴伯凡:你到晚上了,在微信上看见谁发一张夜宵的那个(图片),立即马上就抄起电话就叫一个外卖,麻辣小龙虾,晚上啊,十二点了。

    梁冬:最可怕的事情是什么?

    吴伯凡:你花在吃饭上的时间和金钱其实要比过去要多得多。

    梁冬:稍事休息,继续回来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今天讨论的是中国移动互联网民的网上行为。

    片花:移动网民为什么最喜欢电影、电视剧和综艺节目?手机、PAD、PC、电视,这四个与人的眼球从三十厘米到三米的屏幕当中,呈现的内容有哪些区别?其中哪个会成为未来生活的核心?欢迎继续收听《冬吴相对论》,本期话题——移动互联时代之下期。

    梁冬: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大家好,欢迎收听《冬吴相对论》。我是梁冬,对面呢,依然是《21世纪商业评论》发行人吴伯凡。老吴,你好。

    吴伯凡:大家好。

    梁冬:关于移动网民的这个消费行为呢,除了这个作为像微信、微博这种社交类媒体之外呢,移动视频,成为了一个爆炸性的增长。就是大家电视还在看,电视还是有需求,只是不在电视上看了而已。

    吴伯凡:就是以前我们说的电视没有台。

    梁冬:电视台已死,电视永生。那是比较夸张的一个说法。但是呢,现在的确看过来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40岁是一个很重要的分界线。40岁以上的人看电视,40岁以下的人更倾向于电脑上看电视,就是视频了。这个东西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10年之后,就是大概是以50岁为分界线,50岁以上的人看电视,50岁以下的人看视频。基于移动终端的视频分享和传播变得非常的普及了,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一个统计,说:电影、电视剧和综艺是移动网民最喜欢的节目。比如说:体育比赛、新闻仍然不是。这可能跟他们那个电影、电视剧和综艺跟时效性不太有关由。就是当今的电视台,它的能量,或者说它的核心优势在于对实事性节目或者时效性内容……

    吴伯凡:实时,Realtime。

    梁冬:对实时东西的控制。

    吴伯凡:就是说,必须要在第一时间了解结果的这一些节目是电视能够做的。除此之外,电视,别人对你没这个诉求了。比如说你看世界杯的时候,三点钟用闹钟把自己闹醒起来看,是因为他要在那一个第一时间要感受那个过程。因为你知道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就实际上是没有悬念了嘛。

    梁冬:对。

    吴伯凡:体育比赛,正在发生的新闻等等,这个它还是有诉求的。

    梁冬:这是个时间问题。

    吴伯凡:但是电影、电视、综艺节目,它是没有(这个诉求的)。

    梁冬:它更多是点播化的。但是我觉得这个事情其实是一个过程。这是因为呢,在此之前,中国的电视台还是累积了大量的电视制作人员,他们和那些比如说球赛啊,这种转播优势,这是因为互联网公司缺乏这种基础,但是这个东西只是一个时间,也许再过一段时间你真的有可能在网上可以看到这种新闻、体育的直播。它也会变得很强大。这个是个时间的问题。如果全面像这样转移的话,对于传统电视台来说,的确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另外一个关于这个视频呢,现在是有个特点,叫做多屏时代来临。

    就是说,你在手机上看的东西,在Pad上看的东西,在PC上看的东西,和在电视上看的东西,它有重叠,也有侧重的不同。比如说在手机上,更倾向于那些小的大概两三分钟的那种小片段的分享。我们经常在微信里面看到都是那些分享过两到三分钟的小片段;那在PC和Pad上面呢?更多的时候是点播的比较长一点的电视剧啊什么的;电视呢?更多的是直播性的东西。多屏时代的关键是什么呢?就是说,越来越多的人把手机的应用和电视屏幕,像弹幕一样的,电影这种东西呢,进行结合。所以呢,就是说我们很多人是拿着手机看电视,一边看电视一边吐槽,春节联欢晚会是特别典型的一个特征。所以多屏的互动变成了一个很重要的趋势。

    吴伯凡:这个对于厂商来说呢,他们现在叫,很久以前他们就开始所谓的“四屏战略”,就是四个屏啊。

    梁冬:对。

    吴伯凡:就是手机、Pad、PC和电视,与人的眼球的距离从30厘米到3米的这样一个按照距离的不同,分出了面积的不同,分成四个屏。这个四个屏,四合一呈现的内容,它是不一样的。就是那个手机上好多东西,你是要知道这个事儿,就完了。对四屏来说,分辨度再怎么高,制作得精细,你在手机上是感受不到的。所以像BBC的一些纪录片,我就喜欢在那种大屏幕上看,那种感觉……那完全是不一样的。

    梁冬:但是这个东西啊,只是因为现在那个眼镜还不够发达。你想象如果有一个3D的一个眼罩一样的东西,罩在眼睛上面的,完全看到……你看到的那个东西完全是大屏幕的视觉感觉了,360度都可以做到了,音响也可以做到的时候,那个时候可能就是完全是另外一个情景。我前段时间看到过一个这样的应用,就是说一个朋友从美国带回来的一个像眼罩一样的东西。

    吴伯凡:那个东西我零九年就见过,在拉斯维加斯的那个CES,就是消费电子展上头。

    梁冬:对对对。

    吴伯凡:它就在展示,还让比尔盖茨来代言这个东西。就是戴上以后,我试了一下。就是你戴上这个眼镜以后,那就相当于是全幕的那种电影。

    梁冬:对呀。

    吴伯凡:但它这里头有一个特别大的技术问题,就是它对眼睛的损害,是很难避免的。

    梁冬:对。

    吴伯凡:甚至一些航空公司也想采用这样的技术,就每个人发一副眼镜,靠在靠背上这样看,你在飞机上看球幕电影,啊,就那种感觉嘛。这是一个技术难点,就是对眼睛的伤害。

    梁冬:当然,对,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说,你戴眼镜的人,你得戴俩眼镜。

    吴伯凡:对。

    梁冬:对吧,这个很不舒服嘛,肯定是。从未来从技术上来说呢,他们这一块将会对所谓的这个大屏的电视和大屏的电影,带来一个全新的冲击。甚至比如说以后看电影,你可能进到电影院的时候,你再不会看到是一个巨大的屏幕,你进电影院可能看到的是一个……一人发一个眼罩给你。

    吴伯凡:你看3D不也是一人发个眼镜给你嘛。

    梁冬:对呀对呀对呀。他是以后发一个大眼罩给你,就更丰富的一个眼罩。

    吴伯凡:这就内置了,就是内置了一个3D的,没必要再分成一个大的屏,然后每个人还发个眼镜。

    梁冬:你们去看3D电影的时候,比如戴眼镜的,你是在眼镜上面,在前面加一个3D的那个眼镜吗?

    吴伯凡:对呀对呀。

    梁冬:那真的挺难受的。

    吴伯凡:呵呵,是。

    梁冬:是吧。他应该给你两片儿,贴在上面。但是呢,这个情况就说明多屏的互动啊,在未来的这个所谓的四屏战略当中呢,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争夺点。

    吴伯凡:在产业上会引发一系列的变革,完全有可能洗牌。就是说,以前根本没做过电视的那些企业,它只是做手机的哦,或者说只是做盒子的,它一下子它后来居上,把这四个屏都占领了,甚至是四屏最后合一,这种可能性完全是有的。

    梁冬:这件事情想起来……

    吴伯凡:像索尼这样的公司,我觉得它……

    梁冬:我们上次谈论过。但是我觉得成功的几率很小,因为它这个……比如说吧,你很少见过一个人拍电影拍得很好的人,拍电视也拍得很好的,都很少了。更何况做电影的人和在做手机端上做视频就完全不一样。

    吴伯凡:不是,就是在技术上做屏这个东西,它能够第一个是四个屏之间的贯通性,这是很重要的。

    梁冬:对。

    吴伯凡:像好多公司它也能够四个屏都做,但是它的这个四个屏之间的互连互通它做不好。那它的体验肯定是不好的。消费者马上就会唾弃。这个产品时代啊,生命周期那么短,你只要有一点点体验上的缺陷,你基本上就出局了。

    梁冬:其实我还是很期待苹果出一个苹果电视的,就是说我觉得苹果电视是可以很好地把它的Pad和它的miniPad整合到一起。我一直觉得miniPad就是一个做遥控器而诞生的东西,就为了做苹果电视而做的一个遥控器,是个miniPad,其实它的定位功能在这里。今天讨论的只是这份报告的一小部分内容,由于时间有限呢,我们不能够深入地,包括在移动电子购物方面跟大家一起讨论。但是总体上来说呢,我们的确看到这个移动沟通和社交化的方式呢,改变了很多我们的生活方式。

    吴伯凡:它已经发生了一个在通信领域里头已经发生的事情,过去是固定电话是中心,移动电话是补充。曾经在20年前,摩托罗拉就是这样的思维嘛,它BB机啊,大哥大,都是围绕着固定电话来的。今天那个移动电话,在通讯领域已经是发生了一个叫哥白尼式的倒转,从地心说到日心说啦,现在倒过来了,是移动的是核心了。

    梁冬:嗯。连人都是围绕它转的。

    吴伯凡:人就不用说了,比如四个屏里头,谁是中心啊?手机是中心。其它的电视、Pad和PC都是外围和补充。移动互联网和固定的互联网之间,它不是一个对等的关系。移动互联网它是一个适应时代性的标志,没有移动就没有互联网了,现在是这样一种状况。就对于互联网来说,它的核已经是移动的。至于其它的,你必须要围绕着这个移动的这个终端来转,你才可能有生存的机会。无论是视频还是购物,还是这个……

    梁冬:游戏。

    吴伯凡:游戏。

    梁冬:还有社交。

    吴伯凡:社交,都是这样的。没有移动,就没有未来。

    梁冬:而且我有一个简单的认为,我认为将来啊,不管是社交、游戏,还是电影、电视的这个视频,其实最终都会变成是一个娱乐方式。因为它在这个过程当中它产生的交互,一定会要强化人们的体验感,那个时候呢,我们再重新界定互动娱乐,可能和今天看到的互动娱乐应该是完全不一样的。

    好了,感谢大家收听今天的《冬吴相对论》,再见!



    返回列表 百拇医药 杜义华 2012-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