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堂20090524 梁冬对话红叶 第三讲

    国学堂—文化太美—中国饮食文化太美第三讲文字版

    播出时间:中国之声 2009.05.24 23:00~24:00

    主讲:红叶 主持:梁冬

    梁冬:是的,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大家好,欢迎收听今天晚上的国学堂。在较早的几个星期里面呢,我们一直和红叶老师啊,去从《论语》里面发现中国人这个活得如何优雅,吃得如何舒服的这样一个过程。聊着聊着就发现呢,我们现代人真的是活得太过粗糙了。今天,我们依然请到了红叶老师。红叶老师,你好!

    红叶:嗨,梁冬好!大家好!

    梁冬:诶,是的,我们今天聊的话题呢,刚才和红叶老师商量一下呢,他其实在讲到“滑”这个问题。他说啊,这个,其实呢,在吃东西里面呐,中国人呢,吃的和西方人有一个很大的不一样呢,就是我们对于滑的东西的这种依恋。但是呢,我不是很明白,到底什么东西叫滑?光滑的“滑”,对不对?

    红叶:光滑的“滑”,对,三点水的“滑”。

    梁冬:对。

    红叶:滑,主要指的是口感,就是口感的光滑、细腻。其实呢,说得简单一点,就是指的是我们现在的饮食里面呢,要多吃一些富含胶原的食物。

    梁冬:为什么吃胶原蛋白的食物,这个这么重要呢?

    红叶:这个呢,要从古代的这个养老寿星学说说起。

    梁冬:啊,就是叫养老这样的话题。

    红叶:养老,就是尊老的学说。

    梁冬:嗯,嗯,嗯。诶,在中国古代,好像对于老的这个……就是长辈的这种尊重,好像是各个民族里面比较少有的那种过分啊?

    红叶:对。

    梁冬:强调,“过分地”强调,我是说……

    红叶:对。

    梁冬:但是要加个引号。我觉得我个人是觉得很好的。诶,那继续往下说,这个,为什么滑跟这个养老是有那么密切的关系呢?

    红叶:因为古人呢吃的主食啊,他经过烹调的手段呢,不像我们现在。我们现在比如说,吃的米粥啊,什么的。古人呢,是直接把谷物啊,经过简单的烤炙和煮制。这样的话,这个食物是比较粗糙的。

    梁冬:啊,古代的人不是像我们这样做的吗?

    红叶:对呀。

    梁冬:我一直以为,就中国啊,这个衣服有变化,建筑有变化,唯独吃这个东西呢,没什么变化。

    红叶:哪里,哪里!我们现在这种饮食的习惯呀,是在宋以后形成的。

    梁冬:哦,是吗?

    红叶:对。

    梁冬:那宋以前怎么吃呢?

    红叶:主要是通过烤,通过炒。有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啊,比如说,《后汉书》记载啊,说这个王者呢,在赠给七十岁的老人一个王杖的时候,主要是为了防止这些老年人的摔倒。《后汉书》是这么记载的,说,“王杖,长九尺,端以鸠为饰。”就说,这个王杖呢,有九尺长,末端呢,是有一个斑鸠的纹饰。为什么以斑鸠作为纹饰呢?说,“鸠者,乃不噎之鸟也。”斑鸠呢,不会看到它有这个噎食的现象,不会有这个,食物啊,不容易顺着食道下去的表现。

    梁冬:啊,比较卡壳。

    红叶:对,对,对。寄望给老人呢,让他们饮食比较顺畅。

    梁冬:就是一句话:老头儿,你吃东西的时候,不要塞着了。

    红叶:对。你看,从古代很多造字上面就可以看到,“粗糙”啊,是跟这个米和面、谷物有很大的关系。

    梁冬:对,对,对。

    红叶:你看那个粗字儿,米字旁吧?

    梁冬:诶,对。

    红叶:粗糙的糙字儿……

    梁冬:也是米字旁。

    红叶:米字旁,对吧?

    红叶:就很强的关系。

    梁冬:对。另外说到养老啊,其实呢,跟健康也有很深刻的联系。你知道五福是什么吗?

    梁冬:不知道。五福,哪个福啊?

    红叶:福寿康宁的福。

    梁冬:哦,就福气的福,五福,对,五福临门嘛。

    红叶:对,对。五福是哪个福啊?哪五福?

    梁冬:金六福酒,我知道。五福是指什么?

    红叶:你看,在这个《尚书?洪范》里面说,五福指的是,第一,寿。第二,富。第三,是康宁。第四,是修好德。第五,是考的终命。

    梁冬:诶,前面几个我都知道,哈,这个修好德,是指什么?

    红叶:修好德呢,是指的是,人品德上的修炼和培养。

    梁冬:靠你的福分?

    红叶:如果你有一个纯德,你可以很光明地面对世界,这是一个人的福分。

    梁冬:对,是没有那种……

    红叶:生活在阳光下……

    梁冬:没有那种很龌龊的想法,没有每天就是很……打架,是吧?

    红叶:对。

    梁冬:老想这个,把老板干掉啊,把老婆干掉啊……这种事情,就是没有好德,所以呢,就很不舒服,对不对?

    红叶:对。考的终命呢,主要指的是,一个人能够得以善终。在五福里面,你看,寿、康宁、考的终命,至少有这三点,这三个福,都是和人的健康有很深刻的联系。

    梁冬:是不是有一种传说,就是所谓的考的终命,就是说,能够死在家里面那个正房?就是房间的那个正中间的那个,中正的房子?

    红叶:或许会有,这个我还真不太了解?

    梁冬:哈哈!诶,那说回来了,这个东西跟滑有什么关系?

    红叶:考的终命,主要指的是,让老年人得以善终啊。老年人得以善终呢,滑就有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一个是呢,在饮食上面,老年人容易噎着。再一个的话呢,你看,我作为医生啊,我可以从一个例子来讲啊。

    梁冬:嗯?

    红叶:啊,大概是在二○○一年的时候,我父亲发生过两次骨折。

    梁冬:啊,都是自己崴到脚呢,还是什么?

    红叶:不是。第一次骨折啊,其实很简单一个动作。他那时候呢,五十五岁,骑自行车的时候,跟旁边一个小伙子,两个人一错车,小指这儿就轻轻撞了一下,结果就骨折了。骨折了以后呢,我们采用的方法是什么呀?那么,按照常规来讲,那骨头,骨质疏松了嘛,补钙。

    梁冬:嗯。

    红叶:结果很滑稽的是,补了三个月的钙以后,又出现了第二次骨折。

    梁冬:那次怎么摔倒的呢?

    红叶:那一次就是手衬了一下地?

    梁冬:哦。

    红叶:就骨折了。然后就让我陷入了对这个补钙的思索。

    梁冬:啊?

    红叶:这个思索的来源呢,我们要看这个骨质的本身的结构。啊,这个要自己去,真正地设身处地地看。我们在这个学这个中学的生理卫生的时候,曾经有一个实验,对不对?比如说,把一个动物的一个肋骨,泡在酸里面。那么,经过脱钙处理,那么,这个动物的骨头呢,能够打弯儿。

    梁冬:就很软很软?

    红叶:很软,很有韧性,不会折断。那么,这就让我来考虑这个骨折的问题,是它的韧性差了,还是它的框架结构差了?通过我自己的思考,它的问题出现在韧性上。

    梁冬:啊,就是骨折,其实是因为它韧性变差了?

    红叶:韧性差了。如果它的框架结构有问题的话,它是出现的骨头的变形,它不会出现骨折。比如说,你看小孩儿的佝偻病啊。

    梁冬:对。

    红叶:这是框架结构的问题。但是,老年人的骨折,却是它的柔韧性的问题。

    梁冬:对。

    红叶:你看,我们教科书上是怎么写骨的结构的啊。啊,教科书是这么写的。那么,关于骨的理化性质呀,说成人的骨,是由三分之一的有机质,主要是胶原蛋白,和三分之二的无机质,主要是钙类,磷酸钙和碳酸钙构成的。那么,有机质呢,主要是使骨啊,具有弹性。无机质呢,使骨比较坚硬。骨的两种成分有机的结合,会使骨又坚硬,又有弹性。骨的理化性质呢,随着年龄的不同而变化。儿童时期,骨的有机质较多,所以,弹性比较大,不容易发生骨折,而容易发生变形。你看,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和临床上所见的。

    梁冬:所以,所以那个搞杂技的呀,搞那个艺术体操的……

    红叶:柔韧性都很好。

    梁冬:柔韧性都很好,掰柔啊,变形哈,搞瑜伽什么的,是吧?

    红叶:对。但是,小孩儿容易什么?鸡胸、驼背、佝偻病,对吧?容易产生一些骨的畸形。那都是动作啊,引起的。因为他柔韧性好嘛,但是框架结构不够。

    梁冬:对。

    红叶:那么,老年人呢,由于骨内的无机成分较多,有机质减少。这一句很重要啊,老年人,是骨内的无机质较多,有机质减少。就说明,老年人,框架结构是有的,但是,柔韧性不行。脱失的实际上是胶原。

    梁冬:哦,就不是钙?

    红叶:不是钙。

    梁冬:哦,这很重要哦!

    红叶:所以,老年人脆性比较大,容易发生骨折。

    梁冬:越补钙,越容易发脆?

    红叶:对呀。另外,我们无法诱导钙在我们需要的位置沉积,对不对?

    梁冬:对。

    红叶:那么,结石、骨质增生的发病率还会提高。

    梁冬:所以,很多老年人随便补钙是很糟糕的一件事情?

    红叶:幸亏,我们现在钙的产品的质量都没有达到我们希望的要求!

    梁冬:哈哈!

    红叶:因为吸收上也有问题嘛。对不对?

    梁冬:对。

    红叶:这样的话呢,很多补钙啊,实际上是我们心理的需求。但是,还有一些商业的诱导。为什么这么讲呢?

    梁冬:嗯。

    红叶:胶原蛋白,如果做产品的话,防腐是很大的问题。

    梁冬:哦!

    红叶:对不对?它不可以商业化。如果是商业化的话呢,可能会在防腐上有很大的麻烦,或者会添加过量的防腐剂。

    梁冬:哦!

    红叶:我们现在看到的钙的产品,远远要比胶原蛋白的产品多得多。

    梁冬:哈哈,是的,那稍事休息一下之后,马上继续回来,和红叶老师,一起来探讨,如何令到这个骨骼更加健康。那真的不是因为钙的问题,而是胶原蛋白的问题。好,马上回来。

    广告片花……弘扬中国文化身体力行,义务工作群:87837295(黄帝内经_音频转文字)欢迎您的加入,请注明“志愿者”……

    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大家好,欢迎继续回来到国学堂,和红叶老师呢,从中国文化里面,聊到了这个养生和保健。刚才呢,红老师跟我们讲了一个很有趣的话题。就说,很多老年人呢,骨头,啊,一骨折之后呢,老说是因为补钙不足,所以导致的。结果呢,越补钙越容易折到。原来呢,是因为这个骨头里面啊,三分之一呢,是胶原蛋白,是有机物,三分二呢,是钙质。令到骨折的原因,反而是因为无机质,是钙质过多导致的。

    红叶:整个一个这个医疗上的误区。

    梁冬:这是一个,某种程度上是一个社会的阴谋?

    红叶:对。但是,这个中国人啊,一向是非常地敬重老年人。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的文化呀,本身它是属于一种经验型的文化。那么,老年人,是最富有经验的。对不对?因此,我们文化属性里面,它固有一些老年性的属性。

    梁冬:嗯。

    红叶:古代一些记载吧,比如说,关于老子的记载。那么,老子是一个什么特征啊?

    梁冬:就是老嘛。

    红叶:生而白头。

    梁冬:对。

    红叶:为什么叫他老子呢?

    梁冬:对。

    红叶:生而白头哈,说明对这个有智慧的人,有一种崇尚。

    梁冬:会不会是因为中国人整个文化系统里面对老年人是比较尊重的,所以这个民族,才能够这么多年来,得以完整地传承?你看,别的文明,它都不尊重老年人,所以,它的文化就一遍一遍地被推翻了,对不对?

    红叶:对,这很有道理的。比如说,《魏书》里面就说啊,说:“三世长者知被服,五世长者知饮食”,这也是表达一种对老年人的一种崇尚。

    梁冬:什么叫三世长者,五世长者?

    红叶:比如说这个人呢……这个三世和五世啊,这个在解释上面,还是有一些分歧的。

    梁冬:对。

    红叶:比如,我们说的“医不三世”,指的是,可能是指的是那个传承上面的,形而上的说法是,我们这个人转世了三世,这三世呢,都在行医。

    梁冬:哦。

    红叶:所以说,三世长者知被服。三世,我可以不管,但是呢,这里面提的是长者。就说,只是这个年长的人,才能够教育后生怎么样去饮食,怎么样去穿戴。

    梁冬:嗯。我觉得,这个老年人跟年轻人讲怎么吃呢,我是可以理解的。诶,老年人跟年轻人讲怎么穿衣服,中间是有什么样的意味吗?

    红叶:诶,我们看看现在的那些,这个,就说一些时尚的那些小姑娘的穿戴。

    梁冬:对。

    红叶:露肚脐,露脐装。这老年人……

    梁冬:露腰装。

    红叶:诶,一定是很批判的吧?为什么呢?我在临床上看到,很多露脐装的小女孩受了凉以后,因为她受凉的位置在中部啊……

    梁冬:丹田。

    红叶:在中部,对。丹田指的是下部了。

    梁冬:啊,啊。

    红叶:我们把丹田呢,可以算作是。那么,肾在传统文化里面,叫先天之本。

    梁冬:对。

    红叶:另外呢,她们有的露到了这个……

    梁冬:肚脐。

    红叶:腹部,肚脐,这是中嘛。

    梁冬:对。

    红叶:中,指的是脾胃,脾胃是后天之本。

    梁冬:哦。

    红叶:那么先后天之本都受到寒凉气的伤害,那么,这个人的生命质量会有很大的下降。

    梁冬:哇,还有很多女生,连这个,比如开……开穿这个……胸口开得比较低,是吧?连这个心包经都被着凉了。

    红叶:心包经也受凉了。

    梁冬:哈哈!不容易呀!

    红叶:那这样的话,小女孩的胃肠病会很多。

    梁冬:而且她后面也,就露背装嘛,就说,那个后面那个露腰嘛……

    红叶:就连督脉也露出来了。

    梁冬:督脉也露出来了,命门也露出来了,对不对?

    红叶:痛经的发生跟这个有很大的关系。

    梁冬:对。现在所以有些文化,真的是很糟糕的。比如说,动则这个强调露臀沟,啊,显得好像很性感,最后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对不对?

    红叶:还有这个青春痘的发病率。

    梁冬:啊,这个青春痘跟这个有什么关系呢?

    红叶:我们常规的认为,青春痘是热的。

    梁冬:对。

    红叶:为什么满大街青春痘,我们越治越多呢?

    梁冬:对呀?

    红叶:治疗上有问题。

    梁冬:这叫动机的问题,就是方法论的问题。

    红叶:方法论的问题。我们看到的是,可能是色红的青春痘。

    梁冬:对。

    红叶:实际上呢,长青春痘的小孩子啊,小女孩啊,一般他都有一些,间夹的症状,就是她伴随症状。

    梁冬:嗯?

    红叶:很少有这样的女孩是伴随热症的。一般长青春痘的女孩的症状呢是什么?手脚冰凉。

    梁冬:啊?

    红叶:容易胃疼。有的人容易便秘。我们往往把这个便秘呢,当作是一种热症。实际上,胃肠寒啊,动力差,推不下来啊,胃肠蠕动慢。还有呢,伴随痛经,月经后错。

    梁冬:对。

    红叶:这都是寒症……

    梁冬:对不起,技术上什么叫月经后错?不明白。

    红叶:就是,比如说,正常的呢,女性呢,应该是每个月经周期是二十八天左右,那么前后呢,在七天之内,大体上都是允许的。但是呢,很多小女孩,比如说,两个月来一次月经,四十五天来一次月经,这肯定是寒气阻滞呀,推不下来,能量不够。

    梁冬:哦哟,这个!

    红叶:我们也可以做一个比喻呀。比如说,寒气比较大的时候,它浮在我们的面部,那么,我们毛孔呢,都是要呼吸的。气体要通过它。当我们这气体要通过它的时候,我们就说的这个气呀,实际上是一些能量,是一些呼吸的物质,要通过它的时候呢,如果不受阻滞,它轻而易举就出去了。

    梁冬:对。

    红叶:我们的汗腺,毛囊腺都是很通畅的。当它发现阻滞的时候,就会隆起,对不对?

    梁冬:对。

    红叶:这个隆起,是能量不够的表现。

    梁冬:啊哈?

    红叶:千万不能认为是热。

    梁冬:但是,为什么大家这么普遍地认为,这个上火啊,才会长暗疮呢?

    红叶:因为它发……一个是,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它颜色发红,是吧?

    梁冬:对。

    红叶:我们往往习惯于把红色东西都当作热。我们老家福建啊,既然说西瓜也是热的。我问它为什么是热的?说西瓜颜色发红。实际上,在中医里面,西瓜称作夏日白虎嘛。

    梁冬:嗯,嗯。

    红叶:白虎是寒性的,肃杀的。另外一个原因呢,这个,我们在什么情况下,青春痘会加剧?一种情况,吃辣椒,对吧?为什么吃辣椒会加重呢?

    梁冬:对呀?

    红叶:辣椒会让血液循环加快,局部的红色会加重。那么,短期之内红色加重,我们就认为它加剧了。实际上,我在临床上观察呢,吃辣椒,短期之内,就说,两三天,会充血,会让这包变大。但是,实际上呢,并不会增加这包太多的数量。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呢,他们认为呢,比如说,我们在吃肉的情况下,包会增加。但是有前提的,当我们吃肉的同时,吃不到一定数量的主食,就是说,肉食和主食之间的搭配呢,不谐调的时候,那么,肉食的消化需要伤我们的胃肠呀,胃肠受伤了以后,整个能量来源会受阻碍。那么,这就是我们说的上火。这又说到我们上一期讲的这个内容啊,就是甘受和,白受彩。指的是我们吃饭的时候呢,需要主食和副食,要交替入口。

    梁冬:哦,这个解释一下,甘受和,甘呢,是甘甜的“甘”。

    红叶:甘甜的“甘”。

    梁冬:阿甘的“甘”,是吧?

    红叶:对。

    梁冬:甘受和,白受彩。这句话,你来解释一下,哈。

    红叶:就是,甘甜的东西呢,能够帮助我们调和胃肠的功能。我们所谓的甘呢,实际上指的就是米面和谷物这一类的主食,就指的是我们中国人吃饭的最基本的一个传统的习惯,就是饭菜要交替入口。

    梁冬:就是一口饭,一口菜。

    红叶:一口饭,一口菜地这么吃。而且,饭菜是分离的。

    梁冬:对。西方人就不是这样,哈。

    红叶:西方人不是。

    梁冬:就是把肉当主餐嘛,对不对?

    红叶:西方人是,对。因为西方人有特殊的……祖祖辈辈特殊的生活习惯。

    梁冬:啊哈,白受彩,什么意思呢?

    红叶:白受彩呢,就是说,白色的底色,容易让我们显示出各种色彩来。比如说,我们要画个油画呀,什么的,一般都用白色的布景啊,白色的这个底色。宣纸也是白色的嘛。

    梁冬:对。所以叫甘受和,白受彩。

    红叶:甘受和,白受彩。

    梁冬:好,稍事休息一下之后,马上继续回来呢和红叶老师呢探讨这个青春痘的问题。

    广告片花……

    梁冬:继续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大家好,欢迎回来到国学堂。依然是,梁冬和红叶老师呢,这个请教这个关于饮食文明文化。就是,刚才我们聊到啊,这个吃饭,要一口吃饭,要一口吃菜呢,这比较符合中国人的这样一种框味,哈。他的这个整个从,饮食到文化的这种习惯。所以,广东人啊,说这个菜都不叫菜的,叫餸。啊,叫吃餸。餸呢,就是一个食字边,一个送别的送。

    红叶:哦。

    梁冬:他这叫菜,就是我们吃的东西,所有米饭以外的汤啊,肉啊,青菜,都叫餸,统一叫餸。它什么意思呢?实际上,它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你更好地吃饭。

    红叶:它是一个主辅的关系。

    梁冬:啊,对,一个主辅的关系。

    红叶:所以,我们有主食和副食的区别。

    梁冬:对,对,对。

    红叶:菜再好,它只是占在一个从属的位置上。

    梁冬:对,所以现在……说起来,有很多年轻人,很多朋友都有这种习惯,说,就不吃主食了,就这样的话呢,不会长胖。你从作为一个专业医生的角度,你怎么看这种情况?

    红叶:人之所以长胖啊,这个,我说的是异常的肥胖啊,除了这个遗传上的因素以外,是因为呢,体内有很多,没有经过完全消化的东西,就是我们加工的半成品,堆积在皮下了。

    梁冬:哦。

    红叶:这种情况,恰恰是脾胃功能下降的一个表现。

    梁冬:啊哈?

    红叶:大家了解,有一个中药,我们常用的一个中药啊,叫霍香正气水。霍香正气这个药呢,是一个很好的药。

    梁冬:对。

    红叶:那么,从这个药上呢,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生活的很多的误区。比如说,我们认为夏天是非常炎热的,我们需要吃凉的东西来避暑。

    梁冬:对。

    红叶:那么,中暑以后呢,我们认为是受热中暑的。中暑以后,我们习惯用霍香正气来解暑。而且,霍香正气来解暑的效果又特别好。

    梁冬:对。

    红叶:但是,大家如果研究霍香正气内容的话,大家会发现,霍香正气,所有的成分,完全都是温热的药。

    梁冬:啊,包括什么?

    红叶:霍香……

    梁冬:正气?哈哈!没有!藿香。

    红叶:霍香。啊,茯苓是个性平的。苏叶……

    梁冬:啊,苏叶是性温的?

    红叶:苏叶是性温的,是解淤泄毒的。

    梁冬:对。

    红叶:是养胃的。大虎皮,大虎皮指的是什么呢?

    梁冬:不知道。

    红叶:槟榔的幼皮,是调节人的消化的,增加人的消化液的。白芷……

    梁冬:白芷是什么东西?

    红叶:肉料之一呀,炖肉的。

    梁冬:哦,啊,啊,啊。

    红叶:是个香料。桔梗,开人肺气的。

    梁冬:对。

    红叶:甘草。

    梁冬:温和的。

    红叶:对。半夏……

    梁冬:半夏是偏热的。

    红叶:半夏是温性的。但是霍香正气里用的半夏去……就是把半夏呢,发酵以后,形成的。

    梁冬:哦呵。所以就……总而言之,就霍香正气这个消暑的药,本身却是比较偏温热的?

    红叶:对,里面还有陈皮,新会陈皮。还有这个厚朴。全部都是温热的药。

    梁冬:对,这是用温热的药去化解中暑,啊,这也是中国文化里面诡调的部分,啊?

    红叶:诶,不是诡调,这是符合实际的。中暑的时候呢,我们受的热啊,是来自于外部的热。

    梁冬:对。

    红叶:那么,人体有一个特点。比如说,外部受热的时候,体表血管会扩张。

    梁冬:对。

    红叶:那么,体表血管扩张的时候呢,人的能量会往体表走,是吧?相对来讲,中宫就空虚了。

    梁冬:反而,里边……

    红叶:内部就空虚了。

    梁冬:哦!

    红叶:啊,所以,这个在《黄帝内经》上有一个著名的一个关于我们补养的一个论调,叫“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啊。

    梁冬:对。

    红叶:你如果把这个,你仔细琢磨,跟我们现在的思想就有些差别了。如果是春夏要养阳,那我们肯定要用温热的东西,对不对啊?

    梁冬:对呀。

    红叶:那么,春夏是很热的。

    梁冬:对呀。

    红叶:再用温热的东西,按照我们常规的思想,不就上火了吗?实际上,它本质上不是那样的。所以呀,号召所有人夏天都喝绿茶,那也是错的。

    梁冬:对。

    红叶:绿茶是寒性的。

    梁冬:所以夏天应该喝什么茶?应该喝红茶?

    红叶:夏天应该喝一些红茶,或者些传统的茶。

    梁冬:或者说,热水。

    红叶:比如说,广西,广西有六宝茶。很温热的。

    梁冬:那现在满大街都是怕上火,就喝XX,这个凉茶,你怎么看这个事情?

    红叶:这个……梁冬,因为你是广东人,啊。

    梁冬:啊,啊。

    红叶:这个凉茶是从广东来的。

    梁冬:对。

    红叶:那么,中国的这个文化呀,它的发源地呢,是以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那么,以前,一直认为是以黄河流域为主的。

    梁冬:对。

    红叶:那么,现在,越来越多的考古证明呢,中国的文化发源地呀,是以长江、黄河,和四川流域,和北纬三十……

    梁冬:北纬三十度?

    红叶:对,北纬三十度附近。这些文明,交叉在一起的。那么,在古代来讲呢,这个广东啊,福建啊,广西啊,叫蛮夷之地啊。

    梁冬:哈哈!

    红叶:他文化积淀不够。

    梁冬:哈哈,失敬,失敬!

    红叶:那文化积淀不够的时候呢,哈哈,就容易看到一些表层的现象。

    梁冬:哦。

    红叶:就说,这种老者传承下来的东西不够。

    梁冬:哦。所以,广东人是这个,很努力的一种人,又要喝凉茶,又要煲汤,但总是,好像不是很红润的原因也是……

    红叶:但是,广东人爱喝汤是对的。

    梁冬:是吗?

    红叶:对,汤能够起这个饮食上的鲜味儿。鲜和香,是饮食的两大规律嘛。

    梁冬:对,对,对。

    红叶:饮食,中国饮食一共有三个最主要的规律。第一个呢,就是甘受和,白受彩,吃饭菜交替入口。这样能给我们带来健康。第二个呢,是鲜和香的这个阴阳的布局。

    梁冬:鲜和香又怎么在阴阳上……

    红叶:鲜和香呢,代表中国这个饮食上的阴阳格局。

    梁冬:哦,是吗?

    红叶:因为香味儿呀,它都是来自于火的。

    梁冬:哦,是吗?

    红叶:啊,所以我们可以归纳出来叫香不离火。

    梁冬:哦,比如烧烤?

    红叶:烧烤不算。为什么不算呢?因为烧烤呢,它出的是焦糊味儿。

    梁冬:哦,哦,那什么叫香?

    红叶:真正的香啊……你看香字呢,它下面含的是甘,上面是禾。这个香字呢,来自于这个谷物的烧烤出现的味道,这种很悠然的,似有似无的,无际可寻的……

    梁冬:哦,比如?能讲详细点吗?

    红叶:比如说,你小时候有没有这个,烧麦子的经验?

    梁冬:没有。哈哈!难倒红老师了啊,哈哈!

    红叶:呃……

    梁冬:烤锅巴吧。

    红叶:对,烤锅巴就有香味。但是烤锅巴带着焦味。

    梁冬:嗯,嗯,嗯。

    红叶:香字呢,是来自于这个谷物的。后世呢,因为油的出现,又把它进行了进一步的发挥。在烹调上面呢,很重要的原则,你要取它的香,就一定要多跟火联系在一起,多跟油联系在一起。

    梁冬:哦。

    红叶:你要取它的鲜,要多跟水联系在一起。

    梁冬:所以,广东人蒸鱼嘛。

    红叶:对。

    梁冬:就蒸很多东西都是嘛,对吧?

    红叶:对。发展下来呢,味精呢,实际上是鲜的另外一种提炼和表现。这样的话呢,我们可以知道我们做菜哈,既然味精存在,就不要一概地反对它。如果我们在炒菜的时候,要取它香味的时候,建议大家,不要拿味精去捣乱。要做汤的时候,要提鲜的时候,放点味精,也没什么不可以的。我们也不用一去餐馆就告诉大厨,所有的饭菜不放味精,也要享受嘛。对吧?

    梁冬:对。那说回来,刚才我们说到哪儿来着?又绕回来了哈……

    红叶:说到饮食的阴阳格局了。

    梁冬:对,饮食的阴阳格局啊。

    红叶:第三点,就是滑。

    梁冬:滑,嗯。

    红叶:滑,跟长寿有很大的关系。

    梁冬:诶,此话怎讲?

    红叶:呃,你看大家,这个中国在传统的饮食,在美食里面呀,有一个很另类的追求。你看,燕窝、鱼刺、鹿筋,呃……

    梁冬:牛鞭?

    红叶:牛鞭,对。

    梁冬:熊掌?

    红叶:对,熊掌。

    梁冬:海参?

    红叶:海参,对。这些呢……

    梁冬:这都是中国古代一直讲来,就说是山珍海味里面这个代表作品,啊。

    红叶:对,满汉八珍之一。还有鱼肚。

    梁冬:对,鱼肚,对,对,对。诶,为什么中国人对这些东西,那么地偏爱呢?

    红叶:因为它们能给我们带来健康和长寿。

    梁冬:啊,为什么呢?

    红叶:因为它富含胶原蛋白。

    梁冬:哦,哈哈。

    红叶:胶原蛋白,在人体上的意义是非常强大的。能够……第一,就说我们现在常见的大病啊,主要是两块儿,就是致人死命的大病,一是肿瘤,(二是)心脑血管疾病。我们就拿这两个来说啊。对肿瘤来讲,胶原蛋白是预防肿瘤的,很好的食物和原料。比如说,有的微小的癌酸产生了,胶原蛋白呢,能够把它包裹住,息事宁人,逐渐地纤维化,或者逐渐地让它吸收了。预防肿瘤呢,胶原蛋白是最重要的。

    梁冬:哦。

    红叶:我在临床有这样的例子。

    梁冬:比如?你可以举个例子吗?

    红叶:呃,比如说,我的一些病人,家族性的肿瘤体质。那么,这样的病人呢,要做一些肿瘤监测,比如白细胞抗原呀,肿瘤相关性的抗原。有的时候呢,我们动态观察,看这个,比如说,一个很主要的一个,监测消化道肿瘤的指标啊,CA199。有时候这个指标呢,我们动态地看,它虽然在正常范围之内,带有增高的趋势。这个时候,我们给他用大量的胶原蛋白,这个指标能够悄无声息地转到正常,转低吧,我不能说转到正常。

    梁冬:你怎么叫作用大量的胶原蛋白,你怎么用的呢?

    红叶:这个,从我的,我的职业是医生啊,但是,我有一个爱好,就是去翻阅古代名医的医案。在查阅古代名医医案的过程中间呢,我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梁冬:那到底红叶老师发现了什么奇怪的现象呢,哈哈,稍微休息一下呢,马上回来。

    广告片花……

    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大家好,欢迎继续回来到国学堂哈。那我们呢,其实是透过了,今天请到红叶老师呢,是,看似漫谈,实际上呢,抽丝剥蚕,逐层深入呢,去到了中国文化的精髓了。刚才呢,红叶老师呢,特别提到一个东西,他作为一个医生,有的时候呢,在治病的过程当中呢,也喜欢翻阅古代的医案。发现,在古代的医案里面,有一些让他感到很诧异,很惊奇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嘞?

    红叶:我们在追寻一个名医的时候呢,我们从他的这个青年时期……因为古代很多的医生啊,他在三四十岁的时候,就已经成名了。

    梁冬:对。

    红叶:他的门人会记载下来他们很多的这个成功的医案。你会看到,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大夫呢,在医案里面所用的药物啊,有一个很明显的趋向性。

    梁冬:嗯?

    红叶:越年长的时候,便喜欢用一些胶类的药物。啊,比如说,阿胶。比如说,我们看到这个叶天士,徐灵台,王仕雄,都有很明显的这种趋势。这都是清代啊,康乾年间的大名医。用到的这些胶类,阿胶,龟板胶,鹿角胶,还有鱼鳔胶。

    梁冬:阿胶我是知道,从驴皮里面,是吧?龟板胶,就是从龟的那个壳里面弄出来的吗?

    红叶:对,从龟板里面,龟的腹甲里面。

    梁冬:哦,腹甲。

    红叶:对,龟的腹甲里面,它是和这个阿胶混合提炼的,它在人体上有意义的。那么,腹甲呢,它指的人的这个腹面,它指的是龟的腹面。

    梁冬:对,对,对。

    红叶:它在经络学上呢,它是走任脉的。有时候我们在腹侧有一些问题,或者阴经的问题,适合于用龟板胶。

    梁冬:哦。

    红叶:你看,鹿角胶呢,鹿角呢,走的是督脉的,走的后背这一块儿的。

    梁冬:对。

    红叶:如果在人的阳经上的问题,或者是督脉的问题,我习惯于用鹿角胶。

    梁冬:就是说,如果是前胸的问题,就是用龟板胶,后背的问题,用鹿角。啊。

    红叶:对。

    梁冬:嗯,有意思,有意思。

    红叶:一个是他们的医术在积淀,另外一个呢,他们自身的年龄之增长,对他们反过来也有一些提高。

    梁冬:嗯,他们发现了什么?你从里面解读出什么?

    红叶:老年人需要这个东西,我刚才说的是预防肿瘤这一块儿。

    梁冬:对。

    红叶:预防心脑血管这一块儿,很直观地,我们可以看到,胶原蛋白能够增加大血管的弹性。而大血管的弹性呢,又恰恰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很重要的原因。比如说,大血管弹性好了,血管弹性好了以后呢,血管不容易破裂,那么,脑出血的发病率会下降。

    梁冬:对,对,对。

    红叶:是吧?那么,有的心梗,发病率也会下降。还有一些比较极端的大血管破裂的现象。

    梁冬:所以,这些东西都是跟滑有关?

    红叶:跟滑有关。其实就是跟胶原蛋白有关。

    梁冬:就是说,如果一个食物滑的话,多数情况下,它的胶原蛋白含量是较高的?

    红叶:对。

    梁冬:那猪蹄?

    红叶:呃,但是我们不主张吃猪蹄,为什么呢?猪蹄下面的皮下脂肪,我们去不干净。那么,如果想吃猪蹄的话呢,我们可以吃肉皮冻。

    梁冬:哦。

    红叶:肉皮冻,我们把它冷却以后,上面可以把油脂去掉。

    梁冬:哦,对,对,对。

    红叶:我们在取到滑的时候,我们不要增加脂蛋白。但是,而且呢,我可以告诉大家,给我们带来滑的这种胶原蛋白,胶原蛋白呢,在蛋白的分类上,主要是角蛋白和硬蛋白,它不会增加血液的粘稠度。

    梁冬:哦,那什么会增加血液的粘稠度?脂肪?

    红叶:脂蛋白。这完全是两类蛋白,或者是三类蛋白。

    梁冬:哦。

    红叶:而且呢,养生上面,还有一个误区,就是古人所说的血虚呀,和现在我们所谓的贫血呀,是两个概念。

    梁冬:嗯哼?

    红叶:古人所谓的血虚,指的完全是一些临床表现。比如说,这个人的面色啊……

    梁冬:晦暗。

    红叶:惨白。晦暗不是,晦暗是脾虚。

    梁冬:哦,哦,哦。

    红叶:比如说,面色惨白,声音无力,脉搏比较细弱,这种情况呢,我们把它叫作血虚。现在人的血虚,完全是从,所谓的贫血啊,完全是从,呃……

    梁冬:血红蛋白。

    红叶:血红蛋白,血色素来看的。

    梁冬:对。

    红叶:啊,所以呢,这个,我们在这个观念上的一些误差啊,容易诱导我们。而现在很多人贫血,要补阿胶,说阿胶能补血。

    梁冬:对。

    红叶:但是这样是错的。阿胶不能够明显提高血红蛋白的含量。那么……

    梁冬:那它是怎么补血的呢?

    红叶:阿胶的补血,它是增加胶原。

    梁冬:哦。

    红叶:其实是增加那个小分子蛋白的量。我在临床上就长期探索过这个问题,包括我们所谓的当归补血,也升高不了红细胞。

    梁冬:哦。所以,你的结论就是,中医里面所讲的补血,和西医里面讲的补血,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红叶:对。但是,西医所讲的这个补血,这个血,这个血色素下降,也是非常重要的,在饮食上面也非常重要。我有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呀,我看到了一个医案。这个医案呢,据传呢是,太极的创始人张三丰的医案。

    梁冬:啊哈!

    红叶:那么,他这个记载了一个病。

    梁冬:哦,他也是个医生吗?

    红叶:啊,他是一个道家嘛。因为中医很多是从道家上来的。

    梁冬:对。

    红叶:他记载了一种病,这种病呢,叫作萎黄病,记载的一些症状啊,跟现在的贫血是一模一样的。他用来治疗这个病的方案呢,我们古人呢把这个方子呀,放在这个杀虫剂里面来看了。这个方子的主诣呢,就是平胃散。平胃散呢是这个霍香正气的主要成分,实际上是养胃的。另外呢,再加了一个胆矾。胆矾是什么东西啊?

    梁冬:对,胆矾是什么东西呀?

    红叶:硫酸亚铁。诸位,我们古人是把现代人所谓的贫血,是放在虫症里面的。

    梁冬:那个虫?

    红叶:虫子的虫。

    梁冬:就是?

    红叶:寄生虫的虫。

    梁冬:哦,寄生虫的虫。

    红叶:他认为是一种虫寄生在人身体里面,我们要来杀虫。胆矾呢,又是一个杀虫的好药。

    梁冬:那事实上真的行之有效吗?

    红叶:行之有效,相当有效。

    梁冬:那说明什么?

    红叶:说明……

    梁冬:真的是我们身体里面有虫吗?

    红叶:不是有虫,不是有虫。其实是补了一个泛亚铁了。

    梁冬:那歪打正着喽?

    红叶:对。其实这是治疗贫血的很好的办法,我们现在人可以用啊。我们不用去买那个胆矾来吃了,因为胆矾它纯度不够的话,容易伤胃。我们直接就用西药补铁剂,很好了。西药发展这么多年,现在补铁剂很完善,对胃肠刺激也很小。我们常用的福乃得,啊速力菲,效果都很好。

    梁冬:这说得有点远了啊。哈哈,咱们说回来,说回来这个胶原蛋白,滑。刚才,这个红叶老师讲到这个中国饮食文化的三个层面,是吧?第一个层面呢……

    红叶:第一个层面呢,是甘受和,白受彩。

    梁冬:哦,对,对,对。第一个层面是甘受和,白受彩。第二个呢,是饮食的阴阳五行,要香呢,就要火,要鲜呢,就要用水,蒸那什么乱七八糟的。啊,第三个,就讲到刚才提到的滑。

    红叶:滑。

    梁冬:滑所代表的这种胶原蛋白中含量。所以呢,在我们的整个饮食体系里面呢,什么海参啊,就那个熊掌啊,这个鱼肚啊,等等,等等,就说所谓山珍海味,最好的东西呢,诶,居然都和这个胶原蛋白,丰富含量是有关系的。包括燕窝呀,什么的,是吧?

    红叶:对,包括燕窝。

    梁冬:对。

    红叶:包括鹿筋,包括我们南方人常吃的鱼胶。黄鱼胶。包括小孩所吃的果冻,都跟胶原蛋白有很密切的关系。

    梁冬:对,那我想问,我的问题就来了,它不可能所有的都是好的吧?那这种胶原蛋白它会不会有什么负面问题呢?

    红叶:容易伤胃。就是说,因为胶原蛋白,它比较粘腻嘛。

    梁冬:对。

    红叶:所以呢,我们在烹调的时候呢,就要很注意。一个是呢,一定要把它炖得很烂,让胶原蛋白呢,解链呢要解链得很好。再一个呢,多配一些帮助人消化的东西。

    梁冬:温热的东西。

    红叶:对。比如说在烧鹿筋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多放点十三香。比如说,做燕窝的时候呢,我们可以炖一点蓝莓汁儿,多一点乌莓汁儿,这样都有利于它的消化。

    梁冬:哈哈,生活得够优雅的!

    红叶:嗯,我总结了一下啊,补钙的问题呢,一定要因人而异。就说,也不能说,所有人都不要补钙,这也是错误的。那么我总结了一下,一共有这几条啊。第一呢,儿童和青少年,一定要需要坚定不移地补钙,而且应该把补钙呢,和补充维生素D,和晒太阳相结合,因为这是成长的需要啊,而且可以有效地预防佝偻病啊,鸡胸啊,驼背的发生。第二,中老年人不适合补钙。否则呢,容易伤肠胃,而且会加重各种结石和骨质增生。原因很简单,我们不能有效地诱导钙在我们需要的位置来沉积。第三点,骨折的病人呢,不适合补钙。

    梁冬:啊?

    红叶:尤其是在骨折的初期,这个,西医也是这个观点。是不适合补钙的。四呢,老年人和反复骨折的患者呢,需要注意补充胶原蛋白。胶原蛋白的摄取呢,最好从食物上来摄取。第五点,这是我们一会儿要探讨的:没有一个确切的证据表明,牛奶是有补钙作用的。

    梁冬:嘿,有意思啦!每一个人听到广告,我们就是广告洗礼也那么多年哦,都天生地认为,喝牛奶,是补钙的最重要的我们日常生活的方式之一。但是,作为一个专业医生的角度来看,却突然发现中间一个巨大的谬误。那到底是怎样的谬误呢?马上回来。

    广告片花……

    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大家好,欢迎继续回来到国学堂。依然是梁冬和红叶老师呢,请教从中国文化的角度来看待中国的食物问题。红叶老师,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哦,就是在中国四大名著里面,尤其是以《红楼梦》为主,你说,《红楼梦》里面的人,够会吃的了吧?

    红叶:对。

    梁冬:《水浒传》里面的英雄豪杰,够敢吃的了吧?

    红叶:对。

    梁冬:诶,都没有一本书里面,讲到喝牛奶这回事儿。我觉得这个事情吧,不说,诶,你也不觉得。诶,一提出来呢,还真是一个问题:为什么在素以养生保健为这个日常生活之重要大事的这个中国古人里面,哈,这个意识形态里面,诶,牛奶却唯独地缺失呢?

    红叶:对。我们可以从客观例子来看。

    梁冬:嗯。

    红叶:奶品啊,现在是作为世界性的主要食物。但是在中国,奇怪的现象,真正牛奶厂的……第一家牛奶厂的开办是什么时候?是民国时期的问题。

    梁冬:对。

    红叶:说明中国人向来没有饮奶的习惯。没有饮奶的习惯呢,这不单纯是一种习惯的问题。

    梁冬:没有偶然嘛。

    红叶:实际上是深层的身体的问题。牛奶呢,作为一种异体蛋白,一向作为中国人这种体质所排斥。呃,比中国人更早喝牛奶的民族是什么?或者国家是什么?

    梁冬:日本。

    红叶:日本人。

    梁冬:对。

    红叶:我接诊了大量的日本病人,看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在日本病人里边呢,有几种病,以每年超过百分之十的速度增长。一个不孕不育,一个青少年的糖尿病,一个变异性皮炎,还有,比如花粉症,这都跟牛奶有密切的关系。为什么呢?

    梁冬:以前,我们听到一个很有名的故事啊,说日本人喝了牛奶之后,整个民族长高了,以前都是……

    红叶:他们付出了代价呀。

    梁冬:就是付出了……

    红叶:形态学上的长高了,但是呢,身体内部结构遭到破坏了。

    梁冬:哦。

    红叶:异体蛋白攻击了正常的细胞。比如说,攻击胰岛细胞,那么,胰岛素分泌就受到障碍了……

    梁冬:哦。

    红叶:糖尿病增加。那么,异体蛋白呢,攻击了我们身体的一些别的部位,比如攻击皮肤了,产生皮炎。

    梁冬:嗯。

    红叶:攻击了这个精原细胞,攻击了卵巢、子宫,形成不孕不育,这个深层次的问题呀,我们思考不够。光看到表面了,日本人确实长高了。诶,日本这个民族呢,长高的这个原因呢,一个是跟他们的作卧的习惯有关。

    梁冬:对。

    红叶:对吧?第二,是跟牛奶确实有关系,蛋白质多了。另外,也跟社会环境有关。

    梁冬:对。

    红叶:那么,二战以后,经济的发展。这三方面的关系,促使身高增长,但是,疾病带来越来越多。

    梁冬:哦。

    红叶:带来疾病的主要原因是在于牛奶上。

    梁冬:啊,这真是一个很有趣的一个话题喽。那中国人,在民国的时候,才开始有了第一间牛奶厂,然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红叶:然后呢,民国以后发生的事情呢,主要是从这个思想潮流方面,那么,西学东进了。呃,我们有句话,叫“有奶便是娘”,对不对?我们中国人开始这个接受西方的思想,来喝西方的这一杯奶,思想这个奶,那么,在饮食上也开始改变。

    梁冬:对。

    红叶:但是,我们毕竟是东方,积累了那么长时间的文化,我们长大了以后,回过头去反思的时候,我们不能把奶牛当成我们的母亲啊,也不能把西方当作我们中国文化的摇篮啊。那么,现在这个时代,就是在思考的时代,在转型的时代。那么,五四文化运动,其实是发现了我们的很多问题,就我上次比喻过,就跟一个小孩要洗澡一样,洗完澡以后,应该把这个小孩儿还独立地存在那儿,不能把脏水和小孩儿一块儿泼掉嘛。

    梁冬:对。所以,你认为,就是说,你认为,现在很多的奶厂做的事情,它其实,表面上它也获得了利润,它也交纳了足够的税收。但是,这个奶的问题,却成为中国整个民族健康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红叶: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梁冬:有两种奶,第一种是有三聚氢氨的奶,那本来已经很严重了。

    红叶:对。

    梁冬:第二,没有三聚氢氨的奶,对中国人民的健康也是有影响的。

    红叶:也是有影响的。中国古代宫廷里面,其实也是在用少量的奶的。但是,人家是怎么吃的呀?

    梁冬:对。

    红叶:三元,我们吃到那个宫廷奶酪……它是发酵以后,去掉奶的寒性。

    梁冬:嗯。

    红叶:而且,作为一个辅食来佐餐用的,不是我们每天早上就要喝一大杯奶。那么喝的话,会把一个民族内部的一些东西会毁掉的。

    梁冬:嗯。喝奶最大的害处是什么?

    红叶:是攻击人的细胞,会伤及人的脾胃。你看,很多人喝了奶以后,腹泻。

    梁冬:啊。

    红叶:喝奶以后,口腔出现异味儿。现代医学把它叫作乳糖不耐受。

    梁冬:对。

    红叶:实际上,我们可以发现,脱脂的奶粉,照样有这作用。实际上,原因可能不止这么简单。可能是蛋白质这个层面的问题,这是我的一些推论。临床上所看到的,确实是非常的触目惊心啊。啊,比如说,我见到过将近十例,二十多岁的这个商界的精英,小精英们,在我这儿看病,看什么问题呢?看鼻炎,花粉症。这样的孩子呢,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你一问他们,怎么会有这么严重的花粉症?因为在中国很少见到那么严重,就是鼻涕一刻不停地流。一问他们,说,你在这十年之内,是不是在国外生活很长时间?基本上,能够百分之百的验证。那么,他们有在国外生活的经历。因为,外国人的生活习惯呢,是这个奶制品是占主导的嘛。

    梁冬:对。

    红叶:那么,我们中国人的小肠里面的酶的活性,对于这个乳制品的消化的活性啊,酶的活性是不够的。那么,就会感到我们中医上所谓的小肠寒的这个表现。小肠寒呢,在西医的这个生理和病理里面呢,是这样解释的,就酶的活性不够的时候呢,会出现一些异体蛋白,出现一些免疫反应。那就这个免疫反应呢,会诱导我们出现一些免疫现象。我的治疗的方法呢,就是养胃,解掉这个小肠的这个寒气,慢慢就能缓解。

    梁冬:诶,那为什么同样是这个人,他在西方待着的时候,他喝牛奶就没事儿,而回到中国喝牛奶就有事儿呢?

    红叶:他在西方的时候就已经有事儿,但是呢,它不马上出现,它是过几年以后出现的。因为,免疫诱导啊,有时候它需要一些时间的,尤其是慢性的一些免疫反应,它需要时间。可以预见,在这片土地上……

    梁冬:啊,在未来的中国?

    红叶:上述的这些反应,也会越来越重,越来越多,越来越常见。

    梁冬:对,这都是一个民族,一杯奶导致的。

    红叶:一个民族一杯奶,对。

    梁冬:哈哈!诶,那红叶老师,我刚才想到了一个挺有趣的一个现象,现在很多年轻人呢,为了显得性感,啊,不光女生要练胸肌,男生也要练胸肌了,是吧?

    红叶:对,要练块儿。

    梁冬:啊,练块儿。然后呢,就喝,每天喝六七袋奶。然后呢,还吃生鸡蛋。显得呢,很壮实的样子。你怎么看这种现象?

    红叶:这是从这个蛋白质的补充上来讲啊……

    梁冬:对呀。

    红叶:肌肉的这个形成啊,和肌肉的每个肌纤维的粗壮啊,这是需要蛋白质。呃,但是呢,你要注意啊,这些人,多数都是年轻的男性啊。

    梁冬:嗯。

    红叶:那么,年轻男性的一个特点是什么呢?阳气比较旺盛。阳气比较旺盛呢,就是他脾胃的这个热性的推动力比较够。

    梁冬:对。

    红叶:那么,这个时候,他可以化掉一些奶。但是,男性随着年龄增长,他会逐渐地,阳气会逐渐地衰竭。那么,对这些人啊,有一个忠告,他在年轻的时候,不能逞强于一时,要为年老作一些准备。免得在不要说四五十岁了,我看三十多岁的很多男性,就出现了一些牛奶的一些副作用。

    梁冬:而且,长得很胖。

    红叶:这个肌肉啊,当你锻炼的时候,它强壮起来是比较容易的。当你不锻炼的时候呢,它肌纤维萎缩也是很快的。

    梁冬:啊,我经常发现有一些长得很胖的人,就是年轻的时候练肌肉练的。

    红叶:对。

    梁冬:反而很难看,那个身形。

    红叶:过度地透支了。

    梁冬:还不如不练呢。

    红叶:但它的这个皮肉还在,所以会变得很臃肿。而且,肌纤维的这个锻炼呢,会引起这个心肌的一些改变。

    梁冬:啊哈?

    红叶:这一部分人,其实心脏猝死率更高。

    梁冬:现在有些男同学这样练也就算了哈,我看见有些女同学也练。不光跑步,不光练瑜珈,真的去练健美啊!

    红叶:啊,如果是练块儿,对女性来讲,我觉得一定要注意。因为每一个肌肉呀,我们在有意识锻炼它的时候,它会影响这个肌肉的这个拉力。肌肉的拉力影响了以后呢,这个力量会传导,不一定会真正带来美。这个一定是值得商榷的,或者一定是要有专业人士来指导,美不是想像的。

    梁冬:的确是这个样子哈,这个很多女青年……呃……在这里呢,我站在个人角度,哈,我是强烈觉得,女青年就不要去练健美了,是吧?练得到时候,万一不小心,胡子练出来怎么办?对吧?

    红叶:对,我们还是……

    梁冬:会有这种情况?

    红叶:会有啊,可能会有啊?

    梁冬:真的哈?

    红叶:对呀。

    梁冬:就是雄性荷尔蒙多了嘛,对不对?

    红叶:类固醇的含量多了。对类固醇耐受能力强了以后,激素容易蓄积呀。

    梁冬:哦。

    红叶:对。

    梁冬:那可能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如果你真的……现在听说啊,这个中国这个女生当中,哈,女生和女生要好的情况越来越多了。

    红叶:呵呵!

    梁冬:所以呢,就有一半的女生呢,或者有一部分的女生呢,开始呢,变得比他的男同学更有阳刚之美。

    红叶:对。

    梁冬:哇,这想起来也是觉得,当今,哈,二十一世纪中国之怪现象之一啊。

    红叶:对。所以,通过讲这些呢,我是想告诉大家,要一起来探讨,中国人是怎么样按照中国人自身的传统来生活的。因为,这个传统里面呢,它蕴藏着很多的养生保健的知识和带给我们幸福的一些根源。

    梁冬:嗯。

    红叶:不光是饮食是这样,实际上文字也是这样。

    梁冬:对。

    红叶:比如说,繁体字,它带来的美感,带给我们的一些东西。繁体字,我们可以暂且不谈。中国人以前的书写的习惯,也能给我们带来好多……

    梁冬:对,从上到下。

    红叶:从上到下写,啊,从右往左写。

    梁冬:啊,从右往左写是什么原因?

    红叶: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中国,传统人啊,就传统的这个东方人,西方人都这样。

    梁冬:对。

    红叶:多数人呢,都是右力者,就是右侧的肌群的力量要比左肌群力量要大。那么这样的话呢,左侧的肌群呢,得不到相应的锻炼。

    梁冬:对。

    红叶:我们如果从右往左写字的话,那么,哪个肌肉的收缩,实际上哪个肌肉在做功。左侧肌群在收缩。

    梁冬:是吗?

    红叶:对呀,它牵拉嘛。左侧肌群得到了锻炼,这样能够让我们身体呢,维持一个相对来讲,它肌肉的一个平衡。

    梁冬:哦,换句话来说,写字,从右往左写,有助于练左手和左脚的力量。

    红叶:有利。对,练左侧肌肉的力量。这样的话呢,人不容易歪呀。

    梁冬:对。那从上往下呢?

    红叶:从上往下呢,是古人叫我们修心的办法。让我们的性格呢,从上往下要去收敛,去内涵。

    梁冬:嗯,此话怎讲?

    红叶:因为东方人的性格特点呢,它是比较外露的。你看,在这个说话的场所里面,在这个谈论场所里面,你看东方人的声音,声调呢,往往是比西方人高。

    梁冬:对。所以说,中餐馆都比西餐馆来得要吵闹很多。

    红叶:所以,我们中国古代一直在强调这个,要修身啊,要内敛。

    梁冬:呵呵!所以,讲到这个地方,插一个小话啊。我发现一个现象,西餐馆呢,是没有包间的。中餐馆呢,都要有包间。因为,人家西餐,人家吃西餐的都很安静,不存在需要包间,互相影响的情况。

    红叶:对。

    梁冬:啊,中餐馆太吵了,所以呢,弄两个包间呢,可以在自己房间里面吵。

    红叶:对。这都是传统文化给我们带来的一些礼物啊。我们要好好地把它拆开了,好好地审视它。

    梁冬:啊,说回来。那刚才讲到了,为什么说,写字,从上往下写,有助于修炼中国人的性格?

    红叶:因为它带来的是一种我们很沉稳的,内敛的意识。是一种潜降的意识。

    梁冬:嗯?为什么?

    红叶:传统文化里面认为呢,我们在每个动作呢,都是在修炼自己。

    梁冬:对。

    红叶:我们有意识的时候呢,是从上往下的时候呢,让我们的心气能够内敛,能够下潜。

    梁冬:哦。

    红叶:能够去掉一些浮躁。

    梁冬:就是,每个动作,你看,每写一行字,你是从上往下的。

    红叶:对。

    梁冬:有助于下沉。

    红叶:对,我们的心气是往下引的。

    梁冬:哦,看书的时候呢,也一直是往下看。

    红叶:对。当我们抬头那一瞬间是很快的。那个瞬间,实际上我们意念呢,不是那么强烈。往下的时候,我们在看书,看文字的时候,意一直在收引着它。

    梁冬:哦。

    红叶:在民国的时候呢,这个中国人很不喜欢我们现在写字的方式啊。把这个从左往右,啊,横着写字,叫作“蟹形文”,嘲笑了很长时间。

    梁冬:哦。所以,中国优雅的方法应该是从右往左,从上往下的……

    红叶:对。但是,我们在这个教育我们下一代的时候,或者教育大众的时候,我们没有从更深的层次上去了解它,从上往下,从左往右的这个内涵。直接就用了一个“蟹形文”来嘲笑人家,是不对的,我们应该从内涵上去挖掘它。

    梁冬:嗯。诶,在最后,这个节目结束之前呢,我想请教你一个问题哟。说到这个滑这个字,因为我们今天在探讨嘛,滑呢,是有助于长寿的,因为呢,它可以把饭一下子噎下去。同时,滑呢,它还跟胶原蛋白有关。胶原蛋白呢,能够令到我们的骨质呢,更有弹性,哈?

    红叶:对。

    梁冬:诸如此类。那为什么滑这个字,是三点水,一个骨头的骨?

    红叶:因为滑的东西啊,实际上它是有流动性的。你看,那胶原蛋白,它即使变成了肉冻状,实际上呢,你要把它放在一个有形状的一个容器里面,它还会重新出形儿。

    梁冬:那这个跟骨头的骨有什么关系呢?

    红叶:滑呢,它是,其实是,它是属于,从五行分类上来讲,它是属水的。

    梁冬:啊哈。

    红叶:骨的……三点水,属水,毫无疑问吧?

    梁冬:对,对,对。

    红叶:骨也属水的。另外,滑的东西呢……

    梁冬:就这样补充一下哈,因为骨呢,是来源于肾,肾呢,在五行里面,主水。哈?

    红叶:对。另外,滑的这个东西呢,跟我们看到的,可能对古人来讲,他们看到的,给人最好的一个帮助的地方呢,就在骨质上。

    梁冬:此话怎讲?

    红叶:就在骨质上了。

    梁冬:就说,滑的东西,比如说,胶原蛋白,肉筋啊,蹄筋啊什么的,是有助于骨头的……

    红叶:有助于骨质的维护。

    梁冬:哦。

    红叶:因为古人呢,他,表面上,他看不到这个心脑血管的问题,对不对?也看不到肿瘤的问题。他只能看到经常地吃这个滑这种食物的人呢,他的骨质得到了维护。古人呢,也许腰腿疼啊,骨头疼痛得到了缓解。我觉得从这个角度来讲,在健康人来讲,在造字上,可能偏于骨,所以,把这个骨给牵扯进来了。

    梁冬:哦,这是其中的,我们这种思考……

    红叶:这是一种思考和讨论。

    梁冬:对。但是呢,我相信呢,这个我们的很多听众朋友呢,也会根据我们这个话题呢,一起来研究和分析。为什么,滑这个字,三点水,旁边是一个骨头的骨。诶,中国文字里面,它绝不会偶然。对不对?那,在今天的中国文化太美里面呢,就是探讨在这里。我们下一期同一时间再见。谢谢红老师,谢谢!

    红叶:好,谢谢梁冬,谢谢大家!

  下载 国学堂 20090524梁冬对话红叶 孔子的饮食观第三讲.mp3

  下载 国学堂 20090524梁冬对话红叶 孔子的饮食观第三讲.doc

  下载 国学堂 20090524梁冬对话红叶 孔子的饮食观第三讲.lrc

   查看 200905 红叶:孔子的饮食观 系列


    返回列表页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 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