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堂20100613 梁冬对话王东岳 第十二讲 散点透视“王东岳雷人观点”
20100613国学堂-梁冬对话王东岳第十二讲
本期主题——散点透视“王东岳雷人观点”
播出时间:旅游卫视 2010.06.13 23:00~23:30
主 讲 人:王东岳
主 持 人:梁 冬
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国学堂》。我是梁冬梁某人。说到中国文化的时候呢,今天我们是有一个小小的总结和复习,就是关于王东岳老师--子非鱼老师的这样的一个整个思想,我把我的课堂笔记和大家做个分享。说到关于中国文化的时候,很多人都说中国人是一个善于搞人际关系的民族,中国人对于对错不那么敏感,事儿不那么敏感,坚持真理这种事情,特较真的人,是万人诛之的,特别较真的人是很讨厌的。但是人际关系和谐的人受到大家的追捧。那为什么中国文化对于人际关系和谐舒服如此地看重呢?让我们一起来复习。话说为什么中国人对人际关系那么地看重,是因为我们必须要和很多人一起生活。中国人在很久很久以前就一大堆人在一个比较狭小的地方生活了,大家要互相协作,要治理黄河,而且要共同完成一个所谓的农耕的工作。为什么中国的农业文明那么的成熟和发展呢?那是因为中国的土地很厚。那为什么中国的土地很厚呢?是因为我们有黄土的这个冲积平原。那这个冲积平原在中原地区、河南地区它是怎么来的呢?是从黄土高原冲下来的。那为什么黄土高原有那么多黄土呢?是因为受到地球自转、公转的原因,由信风的影响,信风把全世界很多地方的这个土、很细末的土全部都浇到了黄土高原这个地方。因为有了黄土高原这个冲积平原,所以中国的农业文明很发达,令到中国人口很多。再加上又是温带地区,这个地方温带地区呢特别适合除了播物种以外,也适合播人种,所以中国人一直以来就在高密度的环境下生活,于是就发展出了必须要谦让,就是所谓的刺猬原理,是吧?大家都有刺怎么相互取暖呢?互相协调一下,所有的文化都基于这样的一个原则。所以只要中国人人口密度不变小,那么中国人的仁、义、礼、智、信就一定会成为这个文化的主流精神。
字幕提示:
只要中国人人口密度不变小,那么中国人的仁、义、礼、智、信就一定会成为这个文化的主流精神。
——学生梁冬课堂笔记
王东岳老师用他的地理学、天文学、历史学以及这方面的等等知识,来告诉我们,我们之所以有这样的国民性格,是和我们所生活的这块土地的种种、种种的机缘和合而成,所以不要反抗。除非你能够一下子(让)中国人口少掉9个亿,只剩下1个亿,非常稀薄,那么这个文化也许会改变。因此过分强调自我,强调我能,强调我的地盘听我的,这种说法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是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广告人给扔出来,然后对应现代的那样的一些自我为中心,或者自以为能够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的一个想法。其实完全是个假象,你在中国怎么能够强调我能呢?你能了,大家怎么能?对不对?你的地盘听你的之后,大家都……这是公共地盘,对不对?所以当我们明白这一点之后,我们再回来看待中国文化,诶,你就发现豁然开朗。这是我们从王东岳老师那里学到的第一个观念。
第二个值得复习的观念就是什么呢?就是为什么西方发展出所谓的科学。所谓的科学,现在我们所说的科学,其实是一个哲学概念,这个哲学概念来自于一个逻辑的推演。为什么?比如说有一个很典型的,这个世界上其实是没有所谓点、线、面的。哪里有点、哪里有线、哪里有面?它都是抽象出来的,它实际上是一个我们为了表述一个事情,于是把它清晰地讲出来的一个可能性。而之所以希腊文明它能够发展出这样的一套体系,是因为他们那个地方土地不肥沃,因为那个地方地中海很狭窄,所以很早的时候就发展出经商文明。商人最重要的讲的是大家有(绝数:粤语音译)共赢,就是win-win,你赢我赢。所以他是平等的,而且他不强调太多的互相合作,他强调的是创新精神呐,强调的是那种互相的这种利益的均衡分配呀等等等等。所以在这样一个情况之下,人有很多不同地方的人来在一起,他们怎么交流?于是就只能注音,我用我的话来注音你的话。就像说现在就是亚运会的时候是吧,有一些广州的出租汽车司机又不会英文,只能用广东话来注英语一样。所以在两三千年前的古希腊时期呢,彼此之间用音标来注释就发展出了拼音文字。发展出拼音文字,它就不是象形文字,不是象形文字就没有办法一眼而观之。不能一眼而观之就必须要有一个逻辑,才能让一个词明白什么意思。所以呢,因为西方他们的这种互相交换拼音文字,所以带来一个对逻辑上的要求,所以得了逻辑恐惧症,或者逻辑强迫症。有了逻辑强迫症,才会有了哲学。有了哲学,才有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正是因为这样的两种分野,令到了这个东西方文化思考模式的不同。所以很多人进外企公司打工的时候,都很焦虑和痛苦。老板都认为你们中国人怎么没有逻辑。我们总认为你想那么多,那么清楚干嘛,一言以蔽之不就完了么,为什么非得一层层的推下来呢。其实呢,没有利弊,它只是各个两个流派。当然呢,这是王东岳老师,也就是子非鱼老师他的一个研究结果,不见得完全正确,但是我觉得说,他起码提出了对这个事情的一个看法。就这个看法而言,我觉得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理解,因为你是一个中国人嘛。你活在你的父母的余荫之下,你的爷爷、奶奶、父母都会叫你这样去活,是吧?但是呢,你又活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你要跟很多外国人打交道。所以中国人从民国时期,从晚清时期开始,就很焦虑和挣扎,到底应该按祖先的活法来活,还是用他们那些洋人的活法来活?活了半天之后呢,活得很焦虑。最重要的是你焦虑的原因,是因为你不知道天生就不一样。当你明白这个事情是这样的时候,你就不会焦虑了。所以我们说知易行难,还是知难行易?当然是知难行易,据我的观点。因为当你真正洞见和明白的时候,你就再也……你就觉得说做到一件事情就是很容易的了。所以我就是说简简单单的,那个王老师的几句话呢,就已经让我们看到了,我们的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在基础上的那种分野的不同。但是呢,也许某一天到二十一世纪2012年以后,这两种文明会重新交汇,那是另外一件事情。稍事休息,待会儿继续回来,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之《国学堂》。
广告……
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大家好!欢迎继续回到《国学堂》。在《国学堂》里面,我们常常说中国文化为什么好,王东岳老师说,之所以好的原因是因为它是一个相对比较温和的一种文明,它不太强调你一定要:我战胜你,我征服你才说明我赢。其实东西文化有很大的不同,当然这也是一家之言了,我个人也认同,就是东方人相对而言比较强调仁。仁是什么?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西方呢,讲什么?己所欲施于人,就是说这事我认为好,你就非得跟着我干。这两者之间有很大的不同啊。这个不同呢就导致了这种彼此有一种文化是比较具有进攻性的,有一种文化是比较具有隐忍性的。所以从历史上来看,中国总体来说,汉民族文化很少往外打的。就连郑和下西洋,他也不是说非要把人家征服,他也是送礼物去的,大家搞和谐。所以呢,很多人都担心中国崛起之后,会不会是侵略世界,他们这是因为不了解东方文化。
字幕提示:
很多人担心中国崛起以后会侵略世界,是因为他们不了解中国文化。
——学生梁冬课堂随想
从这个脉络上往下走的时候呢,中国文化就到了老子和孔子。王东岳老师有一个非常有趣的观点,他认为说为什么老子会成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为什么他讨论的问题,你看老子《道德经》里面讲的东西,全都是一句句醒世格言一样,都是“梆梆梆的”具有真理性的东西。而孔子就很少,包括韩非子,很多……后来的庄子,他们都是讲寓言故事,很少一个中国古代的思想者和文人能够像老子那样,出来的文字是那么具有思想结晶性的。王东岳老师的观点认为说,老子之所以叫老子,是因为他从小生得白。他为什么生得白呢?很可能不是说他从小是后天白,而是先天白。先天白可能就是一种白化病,也就是说免疫系统疾病。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有可能老子是一个很自闭的人,或者是一个很自卑的孩子。这么样一个人,他为什么能够去天天思考宇宙哇、人呢等等的这个关系呢?是因为这个老子他有幽闭症,所以他就像霍金一样,你有这个地方的缺陷的时候,你就会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一般人不会思考的问题。你看孔子又成功又伟大,长得又英俊又伟岸,是吧?所以他就天天活在人群当中,所以他就天天思考怎么和人和谐共处。但是老子他天天活在自我的世界里面,于是他仰望星空,俯首……仰望上天,低头俯看大地,所以想的都是人和宇宙,人和这个世界的关系。
字幕提示:
老子之所以能够成为哲学家,可能因为他天生是“小白”。
——学生梁冬课堂随想
在这个地方呢,我突然想起一句话,王东岳老师在讲到老子的时候,复习的时候,他进到玄牝之门。而玄牝之门是什么意思呢?玄就是黑色,牝就是母牛,之门呢,就母牛的阴户。但是这个事情,让我突然想明白一个很重要的道理,为什么说我们每天都在讲,啊,牛……不是牛A,也不是牛C,也不讲牛D。为什么讲那个呢,其实语出《道德经》,我们每一个人用而不知啊。
字幕提示: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道德经》
说远了,又说回来。关于老子,王东岳老师认为,老子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因为他的身体的缺陷,而成就了一个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真正思考到底哲学是什么东西的那么样一个哲学家。相比而言,王老师就认为说,老子和孔子是不一样的。孔子由于他太成功,他在社会活动实践太多,所以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家。当然对于这一点,我是有所保留的,不过我们是且复习,姑且复习一下,王东岳老师对于孔子的看法。他说孔子是一个很成功的人,成功到是……他在三个纬度是很成功:第一,他搞了当时鲁国最厉害的,规模最大的一间民办大学。
画外音:如果要说谁是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尚且见仁见智,而如果要问谁是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则孔子当之无愧。其实在孔子去齐国求志之前,他的门徒只有比他小六岁的颜路,和比他小九岁的子路而已。孔子的教育事业真正发展起来是在鲁国从政的十八年间。这十八年,孔子边围观,边授课。他的学生除了鲁国人外,还有来自齐、楚、魏、晋、秦、陈、吴、宋等国的求学者。人们常说的七十二贤人,三千弟子中的绝大多数,均是在这段时间成为孔子的门徒的。
七十二贤人,三千弟子,如果对比当时鲁国的那个面积和鲁国的人口比例的话,不亚于在当今中国,你搞一个三十万人的大学,就是同比放大的话。你想想看,在那样一个读书都不是……就是文字都没有多少个人认识的年代,一个人靠自己的民办大学的力量搞那么多人,他得多大的影响力啊!而且呢,他还形成了一个所谓的朝廷院外影响机制。所以王东岳老师说呢,孔子建立了当时鲁国最大的反对党,正是因为他有这样的一个政治势力,所以才让他能够做到当时鲁国的司寇,相当于司法部长兼总理,或者总理兼司法部长这样一个角色。这个意思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要获得权力,要不然的话,你在某一个序列里面,你是贵族;要不然的话,你得拥有民间影响力……这个政治影响力。当然这个观点呢,我觉得也有它的道理。因为我们没有太多文化嘛,我们只是把这个老师的复习一下,供大家一起来批判。
然后他说孔子,真正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哪里?说孔子,你想过没有,孔子七十二贤人,三千弟子,这个人怎么活?他们也得吃饭啊。而且孔子还“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什么意思?就是说肉一定要……那个生鱼片要切得非常非常薄才能吃,那个腐肉是不吃的,就是烧烤、烧腊这种东西,隔天他就不吃的了,都吃得很好,所以生活水准是很高的。那什么东西来供养孔子活得那么好呢?王东岳老师提出了一个非常雷人的观点,相信很多朋友都已经觉得很震撼了。王东岳老师认为,他说因为呢,孔子当时在鲁国经营了一个非常大的丧葬公司。我们都知道说丧葬事业,历来就是一个暴利行业。那孔子老师呢,就不断地强化埋人这件事情是多么繁杂,多么需要技巧性,多么需要有文化。以致于呢,强调到最后呢,你作为一个鲁国人,你死了,不找鲁家的人来埋……诶,不找孔子家的人来埋,或者孔子丧葬技校的学生来埋呢,你死得很丢脸,但是如果你找他埋,你会破产,因为它很复杂。我把王东岳老师的观点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呢,也是希望大家看到说,诶,中国历史真的是非常有趣!
后来我就问了王老师一个问题,那既然你说孔子是这样的一位老师,那为什么他仍然能够成为大成至圣先师。王老师说,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孔子他能够做到一点,他能够完成教育的普及。在以前,教育只是贵族给贵族的人呢,老百姓和贵族之间的距离是很大的,是吧?但是呢,他完成了一个知识平民化的过程。他有教无类,他把知识分享给了很多平民的子弟,开创了中国文化由上至下的先河,就这一点,也足以成为万圣师表。当然了,孔子还有一个更伟大的功绩,在于哪里呢?在于……马上广告之后,继续回来的《国学堂》。
广告……
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继续回来到《国学堂》,刚才讲到孔子为什么那么伟大,其实我个人也认为,孔子真正的伟大在于他向未来的若干世纪的中国人,几千年的中国人奠定了所谓的人生标准。人家都说四流公司卖产品,三流公司卖服务,二流公司卖标准,一流公司卖文化。基本上来说,孔子用一个人所制造的公司,他一个人创立的公司,创造影响了全人类,甚至说中国人这么几千年来的行为标准和文化模型,就这两点足可以证明,他能够成为万圣师表。但是王东岳老师呢,后来又分析说,为什么孔子和孟子又有不一样。孟子讲的叫鱼与熊掌的问题,讲得很暴烈啊--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啊。他的引申是说,到了战国时期的时候,中国人由于这个国家和国家之间战争非常地激烈,导致人性已经开始沦丧。在孔子春秋时期,人们还是非常可爱的。打架之前,抡板砖以前呢,互相写一个很优雅的公文,我要追讨你了,但是我现在不叫我要打你,而是说我和你一起去打猎,一起嘻鹿,游戏于江边等等等等。但是孟子年代就不是这样,孟子一场长平之战,战国时期可能就是几十万人的坑杀。
画外音:春秋时期,各国纷纷“挟天子以令诸侯”,《论语》中称之为“礼坏乐崩”。而到了战国时期,这种局势愈演愈烈,诸侯国纷纷起兵互相吞并,以至于战火连年不断,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长平之战了。秦国将领白起切断赵军粮草,赵国将领赵括率兵突围,终被秦军射杀。白起为了震慑其他国家,更是将俘虏的数十万赵军全部坑杀,一手缔造了这次中国历史上年代最早、最残忍的歼灭战。
在那样的一个极其暴烈的年代,孟子就必须做人非常地刚猛。
字幕提示:
在一个暴戾的年代,孟子做人必须刚猛。
——学生梁冬课堂笔记
当然了,这是一派观点了,很多人肯定很不赞同,但是我们想讲的就是说,其实每一种人的文化都彰显出那个时代的特性。我个人其实还是蛮喜欢孟子的,因为我觉得孟子给了我们一种很重要的价值,这个价值就是自强不息的精神。好,说到孟子之后,其实我觉得王东岳老师讲的韩非子也非常有趣,他特别强调了一个观念,这个观念呢我们也想在节目里面和大家分享。他讲到法家,他说法家和现代我们所说的这个法律至上,依法治国的法是完全不同的法。差别在哪里?韩非子的法家,所有的术、势、道都是要符合君王的理论,君王的个人利益,所以呢,他要用权谋如何把优秀人砍掉,如何利用大臣和大臣之间的猜忌,大臣和大臣之间的相互的较量,然后用非常严苛的刑法来进行一个治理。他的目的是为了维护这个王权的统治。但是现代意义上的所谓依法治国的法,它这个法的精神是什么?这个法定出来,尤其是宪法,定出来的首先是要限制政府。他们认为政府也是一群有利益的人所组成的,而且他们形成了一个组织,所以他们如果不受约束的话,会造成很大的危害,所以用法律来制衡政府的行为,这是整个现代文明的体系里面对于法律的看法的一个重要的依据。那如果对比起来的话,我们会相信说,韩非子所讲的法家和现代我们说的依法治国完全是两回事。有意思的地方是在于,所有在中国历史上提倡法家的人都最后不得好死的。像商鞅也是,商鞅最后变法,变到最后是自己被撕裂,韩非子也是,其实李斯的效果也不是很好。所以呢,就再次说明,在中国这样的一个以“人为和谐”,为主流文化……我们刚才讲的为什么以“人为和谐”,为主流文化的这样一个系统里面,你太过强调专一的暴烈的行为,那种特别猛烈的这种行为呢,其实最后会伤到自己。
字幕提示:
在中国这样一个以和谐为主流文化的社会里,太过强调专一猛烈的行为,最终只能伤害自己。
——学生梁冬课堂笔记
说到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梁冬最近请到了一位……另外的老师,叫王唯工老师。
字幕提示:
台湾大学物理系学士
清华大学物理研究所硕士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生物物理系 神经科学博士
——王唯工
这位老师是我见过的真正意义上,可以把西医和中医完全打通的。他是一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神经科的博士。在六十年代的时候,就已经可以考到……拿到西方的奖学金了,但是呢,后来他成为一个铁杆中医。话题延展到这里了,我们已经完成对王东岳老师的总结,开始一个小小的预告了。从下一期节目开始,我们就会邀请一位来自于台湾的王唯工博士,给我们从西方的生物学,神经学,物理学,以及能量学的角度去诠释什么叫气,什么叫血,什么叫湿,这一些中医里面一直大家觉得很重要,也对,但是讲不清楚的概念。总而言之,未来的十几期节目,他会特别有系统的让我们清楚地看到,那一些批评中医不科学的人,是因为他不懂真正的西医已经发展到什么程度了;那一些批评西医没文化的人,他也不懂现在的西医和中医已经到了什么样的一个汇聚。人类正在开启一个完全全新的篇章。我们能够有幸目睹,你难道不觉得这是一个人生难得的最好的证明吗?
字幕提示:
梁某不才
不敢献丑于江湖
谨为学习所得
恳请斧正
梁冬叩首
画外音:有一种理论可以证明,中医不是过时的医学,但是要从“心”认识……
梁冬:我们的心脏,它的角色,它不是一个压力泵,它更像是一个大智慧家。
王唯工:大智慧家。
画外音:揭开心脏神秘的面纱
王唯工:人工心脏在设计上它基本上最大的一个错误就是,它变成个河道的管理员了。
画外音:再寻中医理论的奥妙。
王唯工:为什么中医会对……研究这个,因为有个心脏在打拍子啊。
画外音:《国学堂》之身体物语系列,下周六晚十一点,神经科学博士王唯工,用现代物理学原理,为我们重新发掘中医的智慧。
下载 国学堂 20100613梁冬对话王东岳 追溯国学起源第十二讲散点透视“王东岳雷人观点”.mp3
下载 国学堂 20100613梁冬对话王东岳 追溯国学起源第十二讲散点透视“王东岳雷人观点”.flv
下载 国学堂 20100613梁冬对话王东岳 追溯国学起源第十二讲散点透视“王东岳雷人观点”.doc
查看 201005 王东岳:追溯国学起源 系列
返回列表页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 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