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堂20100904 梁冬对话唐汉 第十一讲 “十天干”中的殷商文化

    20100904国学堂—梁冬对话唐汉第十一讲

    本期主题:“十天干”中的殷商文化

    主 讲 人:唐 汉

    主 持 人:梁 冬

    播出时间:旅游卫视 2010-09-04 21:45-22:30

    画外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为什么代表十种技能?

    唐汉:殷商社会是由十个氏族合成一个邦联体,选用自己所熟悉的工具和自己最喜欢的一门技艺,来作为文字的标志,也就是才能造出自己的图腾。

    画外音:甲骨文“十天干”蕴藏着怎样的职业分工?

    唐汉:“甲”是什么?来自盾牌,所以这个绑盾牌的时候,他需要拿绳子来绑,所以有一个会搓制绳子的民族就叫“乙”。

    画外音:上古先民选择合伙人有什么妙招?

    梁冬:现在很多人搞公司,搞联盟等等等等,都搞不长,为什么?因为你没有联姻制度,人家以前这个合伙人制,下面的小孩全部互相生来生去,是吧?最后想分都分不开,那才是真正的长治久安。

    画外音:《国学堂》之汉字密码系列,独立学者唐汉,为汉字溯本清源,聊聊“十天干”背后的殷商文化。

    广告……

    画外音:唐汉认为十二地支的前六个字,代表一个孩子生产的全过程,“子”。

    唐汉:我们画了一个这样,画了个孩子,有一点头发,画一个小身子这就叫子,子头画的孩子头伸出来。

    画外音:“丑”。

    唐汉:画了个丑,实际上我们画了个又,古代这个字的“又”,在又上面着一个握紧的手,就念“丑”。

    画外音:“寅”。

    唐汉:就是孩子生下来后,胎盘还没有下来,靠脐带连接着,说这个字就演变我们说的“寅”。

    画外音:“卯”。

    唐汉:然后它到了“卯”的时候,它又跟你说了,孩子生下来后,胎盘也生下来就叫“卯”。

    画外音:“辰”,

    唐汉:孩子生下来,胎盘也生下来该干什么?

    梁冬:下来洗。

    唐汉:不是,先把脐带要剪掉。

    梁冬:对对对。

    唐汉:所以它画了个石刀,它这边画了个人,拿了两只手,拿了一个石刀,割据,这个字就演变我们的“辰”。

    画外音:“巳”

    唐汉:整个手脚全包在内,光剩下一个头在外,包的话就是我们说包小孩,那个褥子这样一包,管它叫“巳”。

    画外音:十二地支的后六个字,也与人类的生育有关。“午”。

    唐汉:实际上这个指的是脐带,脐带的话,它捂在肚子上所以它发音是“午”。

    画外音:“未”。

    唐汉:脐带脱落了以后,孩子满月就抱出来就叫未。画了一个孩子这样就叫未。古代的“未”就是这样写,就是上边画两只手这样蹬,我们手脚在蹬。

    画外音:“申”。

    唐汉:“申”这个字是一个在“匕”字上,在“匕”字上再画一个这个符号,指示字符就是女人生下的是个女孩,女生女,代代步停地生下去,这个字演变为“申”。

    画外音:“酉”。,

    唐汉:就是喝酒,加上三点水就是“酒”,生下女孩就要喝酒庆祝了,你的氏族有了,生下女孩,你的氏族就有了保证了。

    画外音:“戌”,都生了女孩,生女孩,女孩生女孩,没有男孩怎么,没有男孩谁来保护家里,“戌”这个“戌”是画了个斧子。

    画外音:“亥”。

    唐汉:他最后要画一个男孩,这个字叫亥,男孩怎么画的,它这就多了一个东西,这东西——小鸡鸡,这叫亥,这个字演变为我们的这个亥。然后给它亥字边又加了个人就叫“亥”。

    画外音:“地支”代表的是生育文化,接下来唐汉继续为您揭密“天干”中的殷商文化。

    梁冬:重新发现汉字太猛。大家好,欢迎来到今天的《国学堂》,我是梁冬,梁某人。话说呢,过去一段时间,我们一直邀请了独立学者唐汉老师和我们重新学习了汉字,每一次的学习都学习得我们背上非常的冰冰凉,觉得自己太无知了,非常简单的字都不知道怎么来的。比如说前一段时间,我们讲到了子、丑、寅、卯这几个字,原来呢,子、丑、寅、卯是和生小孩有关。那甲、乙、丙、丁又是怎么来的呢?

    画外音:在中国古代的立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相传是中华氏族皇帝命大母氏勘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而创制的。而关于“十天干”的早期记载,从殷墟出土的的甲骨文来看,在商代“十天干”不仅与“十二地支”配合用于纪日,而且还用作为历代商王的庙号。郭沫若也认为:商之先王的庙号都有甲、乙、丙、丁、壬、癸文字。殷之先世,大抵自上甲以下为有史时代,自上甲以上则为神话传说时代。那么“十天干”究竟与商朝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呢?

    唐汉:中国有三大数序系列文字,一个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和子、丑、寅、卯。现在我们还有一个数序是天干,就是我们说的甲、乙、丙、丁,这个字它和商代的历史有关系。因为我们商代这个民族是一个十个部族的一个邦联体,殷商社会是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氏族合成的一个邦联体。

    梁冬:就跟现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一样。

    唐汉:也和我们过去的八旗一样,满洲八旗一样是联合起来他是十个部族联合起来的。他们选用了什么?选用了自己熟悉的工具和自己最喜欢的一门技艺,一个技术,作为文字的标志,也就是才能造成自己的图腾,我们做徽号,做我们氏族的名称,用的是甲、乙、丙、丁。

    梁冬:甲、乙、丙、丁怎么来的?

    唐汉:“甲”字在过去的写法很简单,甲骨文的“甲”字画了一个框里边画了一个“十”,四边不连,它和田不一样,田四边连着的,它不连,所以这就叫“甲”。甲是什么?来自盾牌,古代的盾牌是拿一个棍,编成一个十字,然后上面蒙上一块皮子,我们就认为“甲”。所以这个绑盾牌的时候他需要绳子来绑,所以有一个会搓制绳子的民族就叫“乙”,甲乙他俩是一个两合氏族,这是画了一个绳子。

    梁冬:后来“甲”字为什么又变成一个伸长出来?

    唐汉:写法为了和“田”区别,今天我们后来把它和田区别,就把它变成这样写法,但是在符号里边它仍然作为一个甲、乙、丙、丁的“甲”。

    梁冬:这个符号还是念甲喽?

    唐汉:还念甲,比方说我们画了一个尚,尚——躺着的女人,然后给他放了一个“甲”,就是“當”。

    梁冬:什么意思?

    唐汉:像盾牌一样阻挡住了,不让进去就是阻挡的意思,挡住了,扯远了。

    梁冬:说回来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甲”和“乙”是两个部落。

    字幕提示:

    甲乙两合氏族:

    “甲”构形源自上古时代的盾牌;“乙”构形源自人工搓制的大绳。 ——唐汉

    梁冬:“甲”和“乙”是两个部落。

    唐汉:“丙”、“丁”是两个部落。“丙”在古代很简单,它来自钻木取火的木片,知道钻木取火是什么?一个木片然后一个木棒给它打个洞,把它插进去以后然后就这样转,旋转加上棉花絮什么东西易燃物,一吹火就着了,就叫“丙”。所以“丙”在古代实际上就是这样画了一个钻木取火的一半,然后做一个棍,然后去钻。

    梁冬:所以就是说,有一个部落就专门干这个事儿?

    唐汉:是,就是专门生火,我会烧火,我会取火,我长于这工艺,甚至我可以制造取火的工具。所以他这个人下来一个字是“丁”,“丁”就是古代画了一个铜锭,我能生火,生火干什么?我炼铜,光生火还不行,他两个部落联合起来,能生火还能把铜炼出来,能烧火。你会生火,生火你能把火烧起来……古代,古代的铜你知道是拿什么炼的?

    梁冬:拿什么炼?

    唐汉:弄点儿木头就能把铜炼出来?

    梁冬:那怎么弄呢?

    唐汉:肯定是拿木炭炼。

    梁冬:木炭的火温比较高,对不对?

    唐汉:比较火温高,然后他就拿木炭把铜炼能出来,所以这是个很伟大的一个氏族,这两个工艺它叫“丙丁”氏族。

    字幕提示:

    丙丁两合氏族:

    “丙”源自钻木取火时所用的有孔软木片;“丁”源自上古时期的铜锭。 ——唐汉

    梁冬:好了,甲、乙、丙、丁,戊、己,“丁”是做铜的一个部族,对不对?戊、己?

    唐汉:“戊”在古代就是刚才我说的这个和“戌”的时候它实际上是画了一个斧子,演变成我们说的戊。祭祀,绳子捆,这时候抡了一个斧子,戊是斧子砍下去作战,舞舞,就挥动的意思,我们拿个枝条挥动,“呜呜”响的时候就是挥舞的意思。己,是砍倒敌人,然后一个人上去拿绳子去绑他,赶紧绑起来就叫“己”,“己”的写法很简单,古代就是这样画了绳子绕了三圈,绕过来绕过去就叫“己”。

    梁冬:所以戊是一个专门做斧头和挥舞斧头的氏族喽,“己”,就是捆绑的。

    唐汉:捆绑的意思,然后挥舞斧头不光是杀人,也可以砍树,砍一个树枝这个赶紧去捆,捆到一块就拿回来,“己”是归自己,捆好就归自己,拿斧子也可以打猎,所以他不管打仗,打猎或者去劳动,反正要有归属,他俩是一个两合氏族。

    字幕提示:

    戊己两合氏族:

    “戊”源自上古时代的斧钺。“己”源自用绳索对敌人或物体的捆缚。 ——唐汉

    梁冬:他们就彼此合作。

    唐汉:它是个两合氏族。

    梁冬:合伙人制。

    唐汉:合伙人。两合氏族就是它的男人和它的女人,它两家互相的族外婚,形成两个氏族,丙丁是一个。

    梁冬:所以现在很多人搞公司、搞联盟啊等等,都搞不长。为什么咧?因为你没有姻制度联。人家以前这个合伙人制啊,下面的小孩全部互相生来生去,是吧?最后呢想分都分不开,那才能真正的长治久安。稍事休息,马上继续回来,重新发现中国汉字太猛。

    画外音:为什么“庚”氏族的族人大多是玉匠?

    唐汉:“庚”在古代写,大概就是这样写了。一个“庚”,实际上它是画了个弓钻打眼。

    画外音:“庚辛”两个氏族因什么结伴?

    唐汉:互相一个能钻眼,一个能打眼。一个是木工,一个是玉匠。

    画外音:《国学堂》之汉字密码系列,独立学者唐汉为汉字溯本清源,聊聊“十天干”背后的殷商文化。

    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字太美。大家好!欢迎继续回来到《国学堂》。刚才呢唐汉老师给我们讲到一个话题,说古代的有几个氏族,这些氏族两个两个互相合作,比如甲乙氏族就合作,生产工具。同时下面的你们家的男人到我们家,我们家的男人到你们家,诸如此类,是吧?于是就形成了非常紧密的关系,引发了我的一个很有趣的一个联想。就是现在很多人搞公司,搞各种联盟小公司。今天这设计一个公司,那设计一个公司,公司和公司之间,变成一个合伙制。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常常不能够久远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在下面除了生意上、业务上的往来之外,没有生产和生活上的往来。如果你们家和我们家全部都是分不开的,你妈又是我姑妈,诸如此类,那么大家就真的很难分开。

    唐汉:对,古人说得好,姑表亲,打断骨头连着亲(筋)嘛。

    梁冬:好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

    唐汉:庚辛两个字,“庚辛”两个很有意思。“庚”在古代大概就是这样写法。一个“庚”,一个庚字,就这样写,实际上它是画了一个弓钻打眼。

    画外音:甲骨文的“庚”字,是象形字,构形源自钻字的打孔钻眼。“庚”字中央的弯形符号,表示弓钻之物;下面的两横杠,表示被钻之物。所以从字面意思看,“庚”字本义为钻孔,引申后又有钻通而过的意思。

    唐汉:实际上它是画了一个弓钻打眼。古代人在玉器上打眼,就管钻打眼。比方这是一块玉,我要给它打一个眼,打过去。打过去拿什么打?古代人就找了个竹管,里边是空的,竹子。小竹子切的一个管以后,然后竹管里边掺上那个砂子,玉砂,就是硬度比较高的那些砂子,然后在这就开始这样钻,来回的。钻的过程中,砂子不断去石头磨石头,就把它就磨下来,就磨出来一个洞眼就磨出来。然后它这个古代那个钻,应该也像我们今天弓一样,叫弓钻,可以拉动的弓钻。就是我们说的一个绳子,这个绳子我们这样缠,不知道怎么这样缠法。这是钻头,钻下去。然后再这样来回这样拉,就把绳子牵着就拉……

    梁冬:钻下去。

    唐汉:诶,钻下去。

    梁冬:这个事情我见过。我在小学以前,我的家里面的长辈,是做玉器的,就是干这个事情。我小时候不懂,就是看着他们拿那个绳子,牵着那个,呜呜呜呜。一会儿那个,那个,其实玉石的硬度是很高的,但是他们能够很漂亮地把它打磨出来。

    唐汉:含玉的砂,也是砂,玉砂也是石英砂。它就可以把玉来钻断,钻出个眼。

    梁冬:钻出个孔。

    唐汉:钻出个眼。这边也可以钻过去。这边一钻,这边要钻个眼,钻通了就叫中庸了。钻得不对,两个对不上,钻斜了不行。所以今天他们研究古玉的人,就看你这个钻的东西对不对。今天人是什么?我们拿金属钻钻,一下就打透了过去。你一说你这钻法不对,你这不是管钻的。古代人要钻一块玉,就像这么厚的玉,要钻过去的话,他起码得钻半个月到一个月,钻一个眼。今天的人,两分钟就钻过去了。

    梁冬:所以那个时候就贵嘛,这个东西,耗时耗人呢。

    唐汉:他有……一个人他有心血在里边,有时间,有他的愿望思想什么的,浸透在里边,所以它才值钱嘛。“辛”在古代就画了一个木工的凿子,凿眼的凿子。这样画。所以后来给它多了一个点,后边这个表示人手拿的符号。人手拿的符号也可以写在上面,人手拿的符号。这个字演变我们今天的“辛”字。

    梁冬:什么意思呢?

    唐汉:辛苦的“辛”。“辛”就是木工的凿子,凿眼的凿子。见过木工凿眼的凿子,敲打的凿子?

    梁冬:这是一个木工活的部落。

    唐汉:诶,木工活的。

    梁冬:专做木工活的部落。

    唐汉:诶。所以这个字在……这个“辛”的这个字就可以演变为这个字“凿”。给上面打上这个,画上四个点打上。然后再加个框就变成“凿”了,对着眼去凿。我们“辛”也就是凿子这个意思。所以庚辛是一个两合氏族,互相一个能钻眼,一个能打眼。

    唐汉:一个是木工,一个是玉匠。

    字幕提示:

    庚辛两合氏族:

    “庚”源自上古时代的弓钻打眼;“辛”源自上古时期的凿子,可打眼。 ——唐汉

    梁冬:然后壬、癸这两个字。

    唐汉:壬、癸两个字,壬、癸也是一个两合氏族。“壬”在古代是先画了一个针,画了一个针,画了一个两极符号,两边画就是穿通的意思。就是梭镖或者是针头,从两个地方穿通。这个字后来为了表示穿通,给它中间加了一个点,后来又把这一点又改长,就改成今天的“壬”,“壬”字,我们今天壬癸的“壬”。这个“壬”字也是穿通的意思。“壬”的最常用的是我们说的两个“壬”。一个就是我们说的女壬的这个“妊”,妊娠的“妊”,妊娠纹的“妊”,女人被穿通了,就是女人第一次有了性关系就叫“妊”,穿通了,该怀孕孩子了。

    梁冬:就是想通了嘛。

    唐汉:妊娠。

    梁冬:所以想通了。

    唐汉:女壬也是这个,始也是开始,女人的开始。

    梁冬:这个“始”指的是女人的开始?

    唐汉:是,因为这个上面是一个“乙”字,“乙”字是一个绳套,绳套然后给它画了一个圈,这个圈就是把绳套布置好,就叫“乙”。女人开始用她那个东西套。

    梁冬:套男人了?

    唐汉:套住以后就开始了,初始的意思

    梁冬:所以“始”这个意思是,在生小孩子之前,一定要有这个始,所以始是在生之前。

    唐汉:对对对,怀孕之前,有了“始”才有怀孕,所以古人这个文化,它有个很简单化,就是它和生活息息相关。

    梁冬:数毛嘛,一百根毛就是百嘛,一千根毛就是腿嘛。

    唐汉:他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只有自己身上的东西,是最容易理解的,写出字大家全理解。所以“壬”字这个字很简单,它本身就是,一个针的穿通,叫“壬”。

    梁冬:好,然后我突然觉得说,原来中国古代的专业化分工路线早就开始了,以前总是说全球化,什么世界是平的,什么呀,在中国古代,那全都已经有了。在太阳底下,真的,从来就没有过新鲜事。好,稍事休息。

    画外音:“商”字为什么能看出一个朝代的繁盛?

    梁冬:中国古代人民,已经非常很好地进行了专业化的分工了。

    唐汉:十个部族,十个技艺,非常自以为豪。

    梁冬:基本上是把各个部落的东西全部合起来一起,合起来一个字,它叫商。

    画外音:“商人”二字有着怎么样的历史渊源?

    唐汉:商人的话,因为他本来是工匠,所有的工匠都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原来自己所做给王做,后来自己也做,做了以后卖给别人,就叫成商人了。

    画外音:《国学堂》之汉字密码系列,独立学者唐汉,为汉字溯本清源,聊聊“十天干”背后的殷商文化。

    梁冬:重新发现汉字太猛。大家好,欢迎继续回来到《国学堂》,我是梁冬梁某人。刚才呢,唐老师跟我们讲到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然后呢壬癸。

    唐汉:壬癸两个字,壬癸也是一个两合氏族,壬在古代是先画了一个针,画了一个针,画了一个两级符号,两边画,就是穿通的意思。“癸”也很简单,“癸”在古代的写法是这样写,画了一个这样,叫“癸”。这是一个很抽象的符号,它指的是拧麻绳的,古代的那个纺线,纺砖,叫线坠,我们叫线坠。你见过古代人拧麻绳的吗?把麻要做成绳,就是他搓成一个这样,上面有一个,一错就这样转,然后再续点麻再转,转了以后一绕,这叫纺线。

    梁冬:简而言之,中国古代人民,已经非常很好地进行了专业化的分工了。

    唐汉:对,十个部族,十个技艺,非常自以为豪,很讲技艺性的。所以“癸”是纺线,所以这个有旋转的意思,加个草字头,变成向日葵的“葵”,“葵”就是叶子,当然有人把它念成“guǐ”,念“guǐ”。它和圆规的“规”是一回事,它旋转,旋转一圈,是一个同音,圆规的“规”,它也念众目睽睽的“睽”,眼睛转圈,转了一个圈,就叫“睽”,所以它就有旋转的意思,它就是壬癸,穿通的意思。

    字幕提示:

    壬癸两合氏族:

    “壬”来自针等尖锐物穿通而过;“癸”源自纺锤的转动。 ——唐汉

    唐汉:所以汉字在这个民族,他们非常长于技艺,他们很喜欢自己的技艺,而且以自己的技艺为傲,为荣,为骄傲,所以我们这个民族就这样形成。他跟西方不一样。

    梁冬:所以我们说中国是一个制造大国,这个你还不能不说它绝对有血脉基因的。你说虽然这么多人在批评富士康,但是美国人自己是生产不出苹果电脑的,苹果手机他生产不出来的,他必须交给中国人来生产,据说还有很多的制作工艺,还是富士康自己的专利呢。

    唐汉:所以商代人非常注重技艺,所以商代人有最好的艺,商代所有的器物都是今天,我们今天仍然是让我们非常惊诧的,非常漂亮。比方它的玉,它的玉器,妇好墓出的那些玉器,绝对漂亮得很。它出的陶器,它出的铜器,青铜器,大型的,司母戊鼎啊等等,精细的那些爵杯呀什么东西,都是非常,甚至它的马车,商代的马车造得非常漂亮,造的马车,商代人所有的这个……

    梁冬:全是奇器!

    唐汉:然后自己民族给自己民族起了一个字叫商。

    梁冬:商这个字是不是因为他们便于彼此之间互相交换?

    唐汉:不是,就是工艺。商字上边是一个辛,一个辛字,然后它的底下,给它加了一个我们说的丙字,然后加了个眼,是打穿,用凿子和木柄,来打穿一个眼就叫商。所以他讲的是个工具,我有很多既有钻木取火会钻眼的工具,我有凿子,我是木工。所有的木工、玉工,和别人工匠全部在这儿。我又炼铜,这个铜原来可以做成铜锭,所以炼成铜锭,我有生活的……

    梁冬:他基本上把各个部落的东西全部合起来在一起。

    唐汉:合起来一个字,他叫商。他自己把自己这个城市,这个商的名字来自自己。我们甲骨文里头,甲骨文里有一个字,这个字就是叫大邑商,啊,他自己称谓自己的首都叫大邑商。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安阳,今天河南安阳。他自己把自己称为大邑商。所谓大邑商,说的就是一个有着手工业作坊的一个地方,这就是我们的国度。商人的话……因为他本来是工匠。所有的工匠,都有一个最大的特点,自己原来自己做,给王做,后来自己也做,做了以后卖给别人,这叫成商人了。然后卖多少钱咱可以商量,所以商是这么个意思。

    梁冬:怪不得,所以我刚才本来就想问你这个问题,商这个字后来怎么从一个工匠的集合,转变成为贸易、交易的——Trading这个事情。

    唐汉:所以我们今天三十年的改革,改革的历程就是中国人成为商人的历程。从一个工匠开始,兢兢业业去加工制造,然后卖给国外,然后我们就变成商人。是这样一个过程。

    梁冬:噢。

    唐汉:所以殷商社会,它是由十个部族形成的,这么一个结合体,叫邦联体,邦联体社会。是个部落我们讲完它的名称,但是它的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它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以后,它是轮流执政。

    梁冬:并不是说,我很聪明,而且我品格很高,我就让给一个品格更高的人,不是,是我必须做几年官以后,交给下面一个部落的人。

    唐汉:啊,不是做……

    梁冬:他们来推选……

    唐汉:他推选,我做完后,你这一任,你做完后,你死掉了,死掉了,这一任完了。比方说甲部落做的叫上甲,甲做完后,然后该乙推乙了,乙叫大乙国,推举王叫大乙。然后到了丙,报丙报丁,所以《史记》中就记载了殷商社会的社会排序,就是上甲,大乙,报丙,报丁……

    梁冬:所以大乙不是上甲的儿子,他绝对不应该是嘛!

    唐汉:他不是,他肯定不是,他毫无关系。

    梁冬:这就是独联体的关系了。好了,每一个汉字研究下来,都会发现一个贯穿于我们灵魂当中的历史。好,稍事休息。

    画外音:一个“旬”字关乎一个朝代信仰。

    唐汉:十旬制度,十天一个轮,就是祭祀了十天刚好把甲乙丙丁戌已庚辛轮了一圈轮完了,所以古代就出现一个字,你画了一个手形,我们画了一个手,给它加了一个日,这个字演变成我们的旬字,一日十旬。

    画外音:原来梦是可以“孵”的!

    唐汉:我就说每天孵一个梦。

    梁冬:什么叫孵梦?

    唐汉:就是自己专门要做梦。

    梁冬:太爽了,这绝对是高级享受。

    画外音:《国学堂》之汉字密码系列,独立学者唐汉为汉字溯本清源,聊聊“十天干”背后的殷商文化。

    梁冬:重新发现汉字太猛,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国学堂。我是梁冬,梁某人,依然是独立学者唐汉老师,唐老师,刚才我们聊到一个话题啊,说这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其实是来自于在殷商时期的十个部落的名称。那另外一点呢,就是说由于它这个形成了十个部落,于是形成了所谓的联合酋长国,每一个部落,就推举一个领袖,来管理这个彼此的事物。

    唐汉:殷商社会,它形成了十个氏族邦联体社会,所以王是轮流执政。甲乙丙丁做完了这个王,做了一圈。后来再往后他就要祭祀了。祭祀后就形成了,轮流主祭制度。就是甲第一天,由甲来主祭甲所出的先王,乙这一天,就祭祀和乙有关系的,有关系的先王。丙由丙来祭祀。所以就形成了我们就是十旬制度,十天一个轮。就是祭祀了十天,刚好把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轮了一圈轮完了。所以古代就出现一个字,就是画了一个手形,画了一个手,加了一个日,这个字演变成我们的旬字。一日十旬。

    梁冬:那时间的时什么意思呢?时间的时是怎么来的呢?

    唐汉:时间的时是抓住啊,就是画了一个日,这个寺应该是抓住,上面是画了一个脚印,底下画了一个寸,就是手来抓住你的脚,要伺候你。这叫侍。这个“寺”演变为我们侍候的意思,侍候的“侍”字,加个时间,就是抓住了时间,就叫时间,抓不住时间不是时间……

    梁冬:什么意思?

    唐汉:就是你手中能抓住,能利用的时间,今天干了事的时间就是时间。

    梁冬:噢,是这个原因啊。

    唐汉:牢牢抓住那个日头,诶,太阳转,那个时间是自己的。所以它形成了这个轮流主祭的制度是旬制。但是这里边儿有一个核心,有一个秘密,他为什么要这样去做?因为当时它是一个王权母系制社会,都是由母系来当家的。就像我们今天狮子群一样,狮子群里别看狮子王,公狮子是王,但是实际上在里边儿掌实权的是母狮子。

    梁冬:这个在当今绝大部分家庭都是干这个事儿的。表面上是王,其实都是母系。

    唐汉:对呀,两个原则,一个叫威权原则,王是靠的是威权原则。

    梁冬:给点面子就算了。

    唐汉:不,公狮子能打过母狮子,它比它体格大,厉害,叫威权原则,我能干过你,我能打过你,叫威权原则。但是母狮子有母狮子的,母狮子,我们女人在王权母系制叫亲情原则,你厉害,厉害但是这一堆儿女是我的,我说一句话,我领着……老太太领着一堆儿子打你,杨门女将全来了,你弄得过她,对不对?

    梁冬:哈哈哈。

    唐汉:所以威权和亲情权两个互相对立的。

    梁冬:这也是权力制衡了?

    唐汉:权力制衡。所以它形成十个氏族的推举制度,所以谁都没有绝对的权威呀,所以殷商人就发明了一个很伟大的方法,就是用祖先神的名义卜卦。诶,所以做了一个龟甲,这个龟壳,龟甲,然后把木炭条儿烧红了以后,在这里头一灼烫,这边儿“卟”一声,裂了个纹儿,朝上裂还是朝下裂,就是吉利和不吉利,同意不同意的问题。同意了咱们就说了,所以他把这个东西卜完了以后,他把时间,几月几日,谁谁谁谁在这儿占卜,占卜是为了什么事情,然后祖先神怎么说的,然后写成文字叫大家看,我们哪一日卜的,谁谁谁卜的,王说,就是我们给神说了,要不要去打土邦,王说了打,你看王说了去打土邦。

    梁冬:这就是传说中的甲骨文了。

    画外音:甲骨文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至今出土大概十几万件,绝大部分发现于著名的殷商时代遗址——殷墟。甲骨文又称楔文、龟甲文或龟甲兽骨文,当时主要用来记录商王朝统治者的占卜事宜,例如十天之内会不会有灾祸,打仗能不能取胜,应该对哪些鬼神进行哪些祭祀等等。

    唐汉:它第一是占卜,第二是刻写,然后刻写在甲骨上,第三就叫昭告,然后给每一个氏族去看,然后就统一了意志。这就像我们,他通过这个形式,把各个族群,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所有人的意志统一了,因为祖先神的命令,所以王权、亲情的族权——就是母系的族权,然后和神权三个结一,结合为一,就是在王权,使王权的意志统一起来。

    字幕提示:

    殷商社会通过占卜来实现神权、王权、族权三者的统一。 ——唐汉

    唐汉:就是这么一个结合,就是神说,大家都得听着,所以我们就产生了占卜、刻写、昭告的文字,由此中国就产生了一个很伟大的东西,叫汉字的产生。

    梁冬:不过我在这个里面我看到了什么呢?我看到了说每一个事情啊,它都有一个龟壳嘛,卜完之后你开始旁边刻,把这个事儿记下来。它是个博客,所以呢,现在呢,如果我们有一个人的博客啊,他每天呢搞一个事儿,然后呢,把它记录下来,以后几千年之后,它也是一个文物,也有些人来研究它。养活了很多人呢,你今天写的一个博客,可能在五千年之后,养活了一个独立学者。这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哈哈哈。

    唐汉:你现在每天就……我是说每天孵一个梦,每天就孵梦,知道吗?

    梁冬:什么叫孵梦呀?

    唐汉:就是自己专门要做梦,把床铺好,什么都弄好,什么也吃饱了,喝好了,什么弄好,然后枕头也铺好了,坐那儿非常舒服,说现在我在这儿要睡一个觉,要做一个非常好的梦,然后梦就会到来,你躺那儿梦自然就会来了,叫孵梦。心理学他们就讲孵梦,孵梦可以有效地可以调节人的情绪。就跟今天情绪很不好,你说我也不想跟你争吵,不争吵了,我就好好睡个觉,做个好梦,心情就好了。诶,今天什么事儿不痛快,所以今天我就想怎么样去做一个梦,或者我遇见一件事情,我解决不了,解决不了,那么好了,我自己睡一觉,做一个梦,梦就会告诉我什么样,这叫自己孵梦。把你潜意识的东西调配出来,一个图形,出来以后你会非常清晰地看见这个梦,每天把这个梦写在你的博客上,然后研究这个梦。

    梁冬:那爽死了,就是昨天,我怕我忘了,是吧?幸好有一个公共记录平台,我今天早上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睡着了,哇,觉得好爽,两次。5分钟睡了10分钟地觉,哈哈哈。

    唐汉:哎呀,你和庄子一样,哈哈哈。

    梁冬:好啦,感谢大家收看今天的《国学堂》,我们下一期再请唐老师,谢谢!

    唐汉:谢谢!

    梁冬:再见!

    画外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为什么代表十种技能?

    唐汉:殷商社会是由十个氏族合成的邦联体,选用自己所熟悉的工具,和自己最喜欢的一门技艺,来作为文字的标志。

    画外音:十个氏族,十种技能,他们因何两两结伴?甲和乙。

    唐汉:甲是什么?来自盾牌,所以这个绑盾牌的时候,他需要拿绳子来绑,所以有一个会搓制绳子的民族叫乙,甲乙他俩是一个两合氏族。

    画外音:丙和丁。

    唐汉:丙丁是两个部落,丙在古代很简单,是这样画了个丙,它来自什么?来自钻木取火的木片儿,丁就是古代画了个铜锭,它两个部族联合起来,生火能把铜炼出来,能烧火。

    画外音:戊和己。

    唐汉:戊这个字是斧子砍上去作战,“呜呜呜”去挥动的意思,己是砍倒敌人,然后上去个人拿绳子去绑住他。

    画外音:庚和辛。

    唐汉:庚在古代写,大概就这样写啦,诶,一个庚,实际上它是画了个弓钻打眼。“辛”就是木工的凿子,凿眼的凿子,互相一个能钻眼一个能打眼。一个是木工,一个是玉匠。

    画外音:壬和癸。

    唐汉:壬癸也是一个两合氏族。这个“壬”是穿通的意思,就是梭镖或者是针头,从两边穿通。“癸”在古代的写法是这样写的,画了个这样叫“癸”,所以“癸”是纺线叫线坠。

    画外音:殷商社会“王”轮流执政。

    唐汉:甲乙丙丁做完了这一王,或者这一圈,就形成了我们叫十旬制度。

    画外音:何谓十旬制度?

    唐汉:十天一个轮,就是祭祀十天刚好把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轮了一圈,就完了。

    画外音:时间的“时”是什么意思?

    唐汉:时间的“时”是抓住了,就是抓住的时间叫时间,抓不住的时间不是时间。

    梁冬:什么意思?

    唐汉:就是你手里能抓住能利用的时间,今天干了事的时间,就是时间。

    画外音:“孵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唐汉:孵梦可以有效地调节人的情绪。或者我遇见一件事情,我解决不了,解决不了,那么好了,我自己我睡一觉,我做一个梦,梦就会告诉我什么样,这叫自己孵梦。

    梁冬:我今天早上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睡着了,哇,觉得好爽,两次。5分钟睡了10分钟地觉,哈哈哈。

    唐汉:哎呀,你和庄子一样,哈哈哈。

    字幕提示:

    梁某不才

    不敢献丑于江湖

    谨为学习所得

    恳请斧正

    梁冬叩首

    下期预告:解“医”问“药”

    画外音:“醫”与“酒”有何渊源?

    梁冬:为什么外科手术要加一个“酉”呢?

    唐汉:你喝醉的时候,你喝得迷迷糊糊,动手术就感觉不到疼了嘛。

    画外音:“藥”字中,承载着怎么的文化内涵?

    唐汉:拿着松枝转着圈,喊着要要要,呜呜呜……

    画外音:《国学唐》之汉字密码系列,独立学者唐汉,透过甲骨文,跟您聊聊蕴含在字中的“医药”文化。

  下载 国学堂 20100904梁冬对话唐汉 汉字密码第十一讲“十天干”中的殷商文化.mp3

  下载 国学堂 20100904梁冬对话唐汉 汉字密码第十一讲“十天干”中的殷商文化.flv

  下载 国学堂 20100904梁冬对话唐汉 汉字密码第十一讲“十天干”中的殷商文化.doc

   查看 201007 唐汉:汉字密码 系列


    返回列表页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 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