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堂20100911 梁冬对话唐汉 第十二讲 解“医”问“药”
20100911国学堂—梁冬对话唐汉第十二讲
本期主题:解“医”问“药”
主 讲 人:唐 汉
主 持 人:梁 冬
播出时间:旅游卫视 2010-09-11 23:00-23:30
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汉字太猛。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国学堂》,我是梁冬梁某人。今天依然有请来的是独立汉字研究学者唐汉老师。唐汉老师您好!
唐汉:你好。
梁冬:今天我们的话题呢,其实是跟我个人的趣味也很有关系了。一直以来我也在想学中医。那我后来发现其实如果你真的不能够了解“医”和“药”这两个字的由来的话,很可能在开始的时候,你就理解错了。所以今天我们的话题呢,就和医药有关。到底“医”和“药”是怎么来的呢?唐老师,“医”这个字。
唐汉:对。“医”这个字说起来很简单,这个字。
梁冬:还简单?那么多笔画。
唐汉:诶,那是越来越复杂的。
梁冬:是吗?
唐汉:它是一步步形成的。最早年的“医”是我们画了一个箭矢的“矢”字,画了一个“矢”。
梁冬:这就是一个“医”啊?
唐汉:“矢”在古代就是一个箭头。画一个箭头就是“矢”,对不对?给“矢”后来做了一个框箱符号,我们就加了一个框。汉字有一堆就加框,这个框有来路。我们说的一个木框,四面它就应该这样放,放上,它立起来放。
梁冬:对,比如说一个框子,它也是加一个框箱符号。
唐汉:对。我们今天给它一个“斤”,加一个框就叫“匠”。什么是“匠”呢?就是他有一堆斧子呀什么东西,装在木箱里,背着就走了,这种就叫“匠”。而医生呢是有一堆箭头,有一堆小刀片的箭头。
梁冬:装在筐里。
唐汉:装在筐里,这个就叫“医”。后来这个字又复杂了。它光有装箱不行,它又给它画了一个击打符号,就是一个又。画了一个击打符号,我们这个字演变为我们今天应该严格来说是这样的。画了一个框箱符号,画一个击打的一个字。
梁冬:什么叫击打啊?
唐汉:就是手里拿了一个东西,给你敲击或打击,或者是拿刀,使刀去理你一刀。这个就叫击打符号。左右合起来,最早的“医”字是这么写的。后来这个“医”字就变了,这个“医”字,这个“医”字变成两个字了。它两个字的写法来源就不同了。一个字来源给底下仍然把上边保留了以后,给底下加了一个“酉”,就是加了个喝酒的酒。这样就是外科手术。
梁冬:为什么外科手术要加一个酒呢?
唐汉:你喝醉了以后,你喝迷迷糊糊就可以给你动手术,你感觉不到疼了。
梁冬:哦,古代也是用这样的方法?
唐汉:当然有人说加了酒是为了消毒,加了酒精,今天拿精消毒,实际上是不对的。因为中国在古代早期是没有今天的过滤酒的,就今天过滤的清酒一类的酒是没有的,早期的酒是米酒。而且我们知道,唐以前的酒,基本上汉代的酒,基本上都是米酒,就像我们现在稠酒一样。
梁冬:有点像醪糟那种感觉。
唐汉:诶,醪糟,对。当然他喝酒仍然可以喝醉。你喝醉了以后,然后给你动手术你就感觉不到疼了。这个就是“醫”。还有这个字仍然是这么一个字。它把这个给这里边加了一个“巫”字。
梁冬:对,现在变成一个巫了。
唐汉:加个巫字也是念“毉”,也是念医。这个念“毉”的话,就是古代的医学也来自巫术,来自巫术。就是我们今天说的这个交感巫术,互相我来做什么,这个巫,在中国是个很久远的医药传统。
画外音:那到底什么是交感巫术呢?交感巫术的原理是,相似的物体之间会感应。比如,干旱时人们舞龙求雨。因为人们认为,假龙舞动时,由于感应,真龙就会随之舞动,并带来雨水。
唐汉:比方说这个马王堆汉墓,有一个《五十二病方》,就出了一个病方。这个病方就说在他就治这个手上长了个疣,叫瘊子。身上、脸上长了一堆瘊子,这个时候怎么办?怎么治?他就说,当你没有月亮的这一天,叫晦日,没有月亮这一天,你拿一把旧的扫帚来,在有水的井边以后,然后拿这个扫帚对着这个你的瘊子--疣,对着这个井里头去扫14下。
梁冬:而且还要规定14下?不能多不能少?
唐汉:诶,然后还要嘴里头念念有词,就是扫到井里,扫到井里,以后没有了,扫到井里。你就念念有词,扫完了以后,你把扫帚就撂到井里头,然后这个瘊子就好了。
梁冬:真的有用吗?
唐汉:它叫交感巫术,这类医术。但这个医术在全世界都有这个传统。今天我们在非洲的医学还可以见到很多念念有词的。在中国也有,中国的巫婆。
梁冬:跳大神。
唐汉:诶,跳大神。“啊啊”给你讲着话。
梁冬:你作为一个研究学者,你认为这其实没有意义的?
唐汉:它实际上这个东西它有精神安慰的意义,就是直接医疗的效果未必有,但它有精神安慰的这种感觉,应该有的,还有可以唤起你生存的意识。人很多时候人的生存是你自己想不想活下去。病人病得很重的时候,如果他想活下去,他忍一口气坚持一下,他就挺过去了。所以全身免疫就全调动起来,就集中来对抗这个病菌啊、病毒啊,他就过去了。如果他自己都不想活,他觉得我活着难受,我活着干什么,我还不如死了干净,早点让我走,让我到另一个世界,我不想活了,他就不想抵抗了,他缴械投降了,所以他自己就死了。
梁冬:噢,这一点我觉得你充分说明了:其实一个人的状态呀,还是跟他自己的主观意志有很大的关系,包括身体状况也是如此。
唐汉:是的,他调你的潜意识理论以后,然后如何?让你自己……有自己这个和疾病战斗的意识你有了。所以“醫”字这个字,他这个,我们今天来讲的话就是这个“医”字的由来,就可以知道,一个,我们这个“医”字就是说它来自于我们说的这个箭头。我过去在古玩市场里买到很多红山文化的小的玉的箭头。
梁冬:这其实后来就变成了针灸的前身呢?
唐汉:不,它是外科手术刀,所以很多人也认为,就是国外也研究--燧石,就那个黑的燧石和玉,他用它来开刀以后,它的愈合率非常好的,它不感染。那古代的那个石刀,它一定有专业的刀,所以它这个“醫”字里用那个箭头,一定会画得很小的箭头。
梁冬:它的材质和它的刀形本身是对于伤口愈合有帮助的。
唐汉:诶,箭头它很尖、尖锐的,很尖的三角箭头。这种箭头我觉得就是过去的中国的外科工具。
梁冬:诶,我得跟你分享一个事情。话说有一年呢,我看到了一个中国中医药管理局在伦敦医学院,伦敦医学院就像那伦敦科学院那样的,伦敦医学院做了一个展览,就展出了中国古代的各种的这种中医的外科手术刀,其中有一个刀呢,是专门是给太监做手术的。据说用这种刀做的手术,它不怎么消毒呢,诶,伤口的愈合率奇高,而且呢切得还快,切得还干净,而且这个死亡率也很低,感染率也很低。就我后来……我前段时间看到一本书叫做《阉割的历史》呀,那本书里面就也记载过,很多人说中国人不做外科手术,说中国外科不行,是因为很可能呢,外科手术还是有些风险的。所以说,后来呢,外科手术只留在了两个领域,中国的外科手术,第一就是所谓兽医;第二,就是做太监手术。你看实际上中国做兽医的、做太监手术的,其实它的那个效果是很好的。
唐汉:非常好,非常好。尤其是做兽医的,就是说我们这个挑猪的、挑羊的这个,我见过,那家伙手术太利索了,一刀下去,一头就结束了,快得很,一分钟都不到,“嚓”,不知道怎么一动,拉出来,“咔”就提溜出来,就结束了。
梁冬:也没什么痛苦。
唐汉:照样那个,照样活得很好,他保证成活率。商代--殷商时代,中国已经出现了这种挑猪、挑羊,甲古文有专门养的肉猪,就是我们今天说的,他画一块肉,然后给它画一个猪,这个字演变为我们现在的“豚”字。专门吃肉的猪,小猪,就是专门喂着吃肉的猪。
梁冬:所以,你去日本料理店看,人家都不是写那个“猪”的,都写这个字的。那个字就是猪肉嘛,我第一次觉得很奇怪,日本料理怎么吃“豚肉”,我以为吃海豚呢,后来人家说那个叫猪。
唐汉:就是说在古代的话,就是殷商社会,中国就是在人类、人类社会第一个发现了我们挑猪,应该俗语应该叫……老百姓叫挑。但是他专门有一个阉割的“阉”字,骟呢,阉割呀,它有专门字,但俗语叫“挑”。就是我们国家这个民族--中华民族,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用阉割的方式来催肥育肥这个牲畜的。中国人第一个做到的。
梁冬:我突然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联想。就是一个公司要做得大,一定要防止生出很多小公司,就是说现在很多公司还没长大呢,又搞出一堆小公司出来,最后这个公司也完蛋了。要有个机制,这个机制就是这个公司不能搞分公司,哈哈,就能催肥。
唐汉:自我阉割。
梁冬:这堂课可以拿到商学院。
广告……
梁冬:中国汉字太猛,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国学堂》。我是梁冬梁某人。今天呢,依然有请来的是独立汉字研究学者--唐汉老师。今天我们的话题呢,就和医药有关。“医”这个问题呢,其实就是说,中国的外科学术,实际上来说,据我所知呀,是因为华佗之后呢,很多人觉得还是有风险嘛。那个时候的人嘛,不像现在,现在你到西医院去,动则打一个流感疫苗,都有二三十条免责声明,很恐怖的。以前中国古代可能没有这个东西的,所以呢,中国古代的医生就放弃了,或者尽量少用这种所谓的外科手术的方法。
唐汉:不是,不是这样的。比方说我们这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字,这个字--殷勤的“殷”,过去讨论这个问题了。就是殷商社会为什么叫殷商,这个“殷”字怎么来的?两种说法不同,但是从我对文字学的理解,就是和过去郭沫若的解读就不一样。“殷”在古代是先画了一个人,然后画了一个大肚子,画了个大肚了,然后给这儿仍然画了一个击打符号,击打符号,这个字演变为“殷”。这是给人一个外科手术,肚子上做的,开了一刀,就叫“殷”。
梁冬:所以“殷人”是擅长做外科手术的人了?
唐汉:不是,不是殷人,是西周周人,就是文王和武王,就是文王和周武王勾结,之后武王灭了殷商,就是给殷商……商代这个国家,给商做了一次外科手术,就是你有毛病,就是你商代,你这个民族是有毛病的,你已经乱套了,你肚子怀孕了,大了,你却生不下来,肚子也是脓包,我给你做了一遭手术把你打击了。
梁冬:所以,殷是被周的人界定的哦?
唐汉:诶,它是贬义词。
梁冬:那殷它自己叫什么呢?
唐汉:叫商人,叫做大乙商,他自己称自己为商人,所以后来的西周人才称为他是殷。
梁冬:西周人说前朝你们属于殷。
唐汉:对对对。说前朝你叫殷商,就是我打击你的意思。所以殷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它有“殷勤”的意思,第二个,殷红了,就是我做了个手术后,一堆血,叫殷红色,流血,血流了。古书上就是说车轮上流出了殷红色的血液。
梁冬:所以当时周朝的人对当时的商代的人,实行了外科手术式的打击,是吧?
唐汉:对,当时周人灭了帝以后,商人被西周迁到西周这个地盘,迁到中原以后,他有三大任务,第一大任务就是做史官,第二做青铜器他手工业匠,第三就是做医生,专业做医生,给人做医疗,他能医疗很好。
画外音:殷商认为,居住在中国境内的黄河盆地,他们的行医的方式非常原始,往往将迷信、传说及治疗经验结合运用。据当时出土的水牛及乌龟甲骨文记载,已有数种疾病的描述和治疗方法,人们更以酒及热水作药物,利用针及青铜刀作手术用具。相传以汤液治病,也开始于这个时期。相传在商代一个叫伊尹的人擅长烹饪,古人说“药食同源”,从菜肴调配烹饪经验中悟出药物配汤剂的的道理,从而他便善治汤剂。
唐汉:所以西周的青铜上,有一篇记载着一个就是一个人去给西周的人,周人做了医疗,看完病以后,人家赏给他铜锭,赏给他很多铜锭,他把铜锭回去做了一个鼎,然后记载这件事情,所以叫殷商。所以“殷”有殷勤的意思,也有殷红色。这个中国……就是说我们中国在殷商时代,已经有了非常好的外科手术了。
梁冬:据说那个时候,就应该有一些麻醉药的东西,我前两天听说那个麻沸散真的是有用的,说华佗那个时候,就会给一些麻沸散,然后就可以刮骨疗伤啊,甚至开颅啊等等等等。我前两天碰见一个做药的一个老师,他呢,给我说实际上古代的麻沸散,跟现代用的料不一样,所以以前那个麻沸散真的是能达到麻醉的功效。
唐汉:来讲,让你麻醉的在古人这个应该很发达,一定很发达。
梁冬:应该某几个穴位,针扎下去后,他就没有神经那个痛感。
唐汉:但是科学真正是科学,如果针刺能够麻醉,能够镇痛,那么全世界西方也来学过,很多国家来中国学过,但是,后来到今天没有结果。如果针刺真正能够刺麻醉,能够代替我们说的西医这套麻醉系统。那么显然这是一个很大的科学进步。但是今天没有人做,甚至今天没有一个医院再去做了。
梁冬:这个只能说明一件事情,这个东西不赚钱。一个不赚钱的事情,那最后一定变成是慢慢慢慢就消亡的。
唐汉:不是,比方你是一个病人,你上了手术台了,我就会告诉你,我现在给你针刺麻醉,也可能不疼,也可能疼。你可要认清啊,你看你是选择西医还是选择中医,中医麻醉。你肯定说了:我绝对要那……绝对不疼的东西。西医可以绝对不疼,中医有可能疼,有可能不疼。有可能你体质因人而异,这是中医,比方所有的中药都是因人而异。你吃了治病,他吃了就不治病,它没有普泛性。
梁冬:这个东西我们改天再聊。
广告……
梁冬:重新发现汉字太猛,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国学堂》,我是梁冬,梁某人。今天呢依然有请来的是独立汉字研究学者唐汉老师。今天我们的话题就和“医药”有关,我们现在在学一个字,就是汉字“藥”这个字。“药”这个字在繁体字里面,就是上面一个草字头,下面是一个音乐的“乐”,也是快乐的“乐”。
唐汉:对对对。
梁冬:此话怎讲?
唐汉:这个字很有意思,就刚我们讲的,中国这个“医”的起源,实际上是外科手术的起源,但是“藥”在中国来说,中国的整个药系统,古代它是先画一棵树,所有的东西都是木,树代表木头,给木头上面画了一个什么?画了一个“白”,白是来自人的指甲盖是指甲盖上的,它在这代指柏树的籽,柏树籽是白颜色的,和指甲盖的大小一样。然后给它画两个像脐带一样的这个字,我们是“五”字,实际上这个字演变为这个“幺”它这个字,它是讲像脐带一样,可以抽成丝一样的,一个结缔组织一样,它指的是松树的脂,松脂可以在松树上拉出来,这个字就演变为我们的欢乐的“ 樂”。
梁冬:为什么这个东西是“樂”呢?
唐汉:因为它来自中国古代很有名的、很特殊的一个活动。古代人因为他是两合氏族,两个氏族经常联欢。
梁冬:一群非常男女。
唐汉:把大鼎拿出来,煮一鼎肉吃过,然后大家跳舞,但是在中国砍倒整烧的树有什么……哪些在中国砍倒整个烧,只有两种树,一种就是松树,带油脂的松树,一种是柏树。砍倒那个叶子别说是绿的,点着噼哩叭啦就可以烧着。所以围着这个篝火晚会的时候,大家就开始跳舞。跳舞的话,它就像是两个字,一个就是画一个大,手里拿着一串松枝……
梁冬:就是爽了?
唐汉:这个念“无”。这是个字演变为我们这个“無”。这是我们今天简写的“无”,没有的意思。
梁冬:为什么?
唐汉:因为拿着这个松枝转着圈,嘴里喊着这个“吆吆吆”,“呜呜呜”。然后撂到火堆里,手里就没有了,最后就烧完了,就没有了。
梁冬:你确定是这个意思吗?太牵强了。
唐汉:是这个。然后,给这个地方加个脚印,这个字就演变我们今天的舞蹈的“舞”,就是跳舞的“舞”。它的发音来自行为伴随语,这个字念“乐(yao)”,“乐乐乐,呜呜呜”喊着转着圈。然后“乐”就是没有,跳舞就是跳舞,很欢乐的行为就念快乐的“乐”,但是古音念“药”。然而保留这个古音念“落”。落到里边,叫乐亭的“乐”,今天河北乐亭,就念“乐”。然后“乐”到边去就念“乐亭”。但是这个字在中国文化里有非常深的意思。第一,松树和柏树做篝火晚会燃烧的时候,他们互相联欢的时候,也包括祭祖的活动在内的联欢的时候。这时候第一,它会噼噼啪啪响,放鞭炮,像鞭炮声一样,它是中国鞭炮的起源。所以后人不知道中国鞭炮的起源。古书上记载说中国鞭炮的起源是南方人烧竹子,竹子有节,空气加着,爆裂。所以这个竹子噼噼啪啪会响。
画外音:鞭炮对于一个中国人并不陌生,放鞭炮贺新春在我国有两千多年历史,据说鞭炮起源于炮竹,是指燃竹而爆,因竹子焚烧发出噼噼叭叭的响声,故称爆竹。关于炮竹的起源民间有一种说法,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挨门串户残害生灵,后来为了吓退这种猛兽,人们于是在家门口燃烧竹节,竹腔爆裂发出巨响,因此来驱赶“年”兽。鞭炮是否由此而得来?
唐汉:实际上中国的真正的起源是烧松树枝和柏树枝,烧出来噼噼叭叭响,油脂燃烧的时候会发出响声,这时候就是我们中国鞭炮的起源。
梁冬:那到底松柏对于我们的文化还有什么的影响,除了松柏带来的“乐”,带来了乐乐乐,还带来这个无无无,还带来了这个噼噼叭叭的鞭炮,它还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为什么松树和柏树对于我们的国人的文化有如此大的作用呢?稍事休息,马上继续回来《国学堂》广告……
梁冬:重新发现汉字太猛。大家好,欢迎继续来到《国学堂》。刚才呢,唐汉老师讲到松柏噼哩叭啦响的时候,就产生中国的这个鞭炮。鞭炮也变成中国民俗的一部分。你怎么知道这个鞭炮是来自于所谓的松柏响,而不是来自于我们大家以为的那个爆竹呢?那个竹子的那个爆呢?
唐汉:文化是整体的,不是单一的。就是它不仅有鞭炮响,比方说我们今天,香蜡火烛的起源,就是也来自于燃烧松树和柏树,它有油啊,烧得浓烟滚滚,上升,就是今天香蜡火烛的起源,也来自于这个燃烧的过程。它是一个完整性的起源,如果鞭炮的起源,我们为什么要说要烧这个竹子呢?
梁冬:对啊。所以广东人要说这个爆竹呀,所以它是完整的一体。
唐汉:南方人后来是说成爆竹。在我们北方人不是,我们北方人烧的是松树柏树呀,这个声音呀。所以中间四个穿插有一个烧这个竹子的过程叫爆竹,叫炮仗也行,我们叫炮仗不叫爆竹,是这么一个过程。但是这个作为医药的起源它更有一个特点,就是松树和柏树。松树和柏树它全身都可以治病的啊。古代还有两个大病它可以治。一个就是这些东西它嚼了以后,你吞下去,它有止泻的效果。止泻就是我们可以治痢疾、拉肚子。所以《本草纲目》讲,松树的松枝呀、松花呀、松黄呀,一堆都是可以做药的。所以柏树也是一样。你嚼了以后就……过去古代人两大疾病,一个急症就是我们说的拉肚子。
梁冬:好汉经不住三泡稀。
唐汉:对。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伤口化脓,脍脓。它没有消炎的这一类的药物,经常脍脓,经常有伤口,荆棘荒野中行动经常有伤口,这个时候脍脓,他嚼了以后贴上去。
梁冬:嚼什么贴上去?
唐汉:松树、柏树。
梁冬:嚼松树、柏树哪里?
唐汉:叶子,松枝呀,嚼一会儿贴上去,就可以治脍脓,就可以化脓了。或者把这个汁挤出来,它就可以消炎了,消毒的消。所以我们中国所有中草药的起源都来自于树木和草根。所以我们就有一堆,就像我们今天《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都是带有本和草,就是中国草药的起源。
梁冬:“本”字指的是树干?树根。其实呢,“本”呢代表的是跟树有关的这类植物。草呢。是代表种像草一样的。所以呢在五行学说里面还把这个木啊,分成阳木和阴木。阳木指是树干比较粗的那种乔木似的东西。阴木呢是指那小草似的,比较软的那种东西。
唐汉:那是灌木类的。
梁冬:嗯,灌木类的,它也很有意思。所以我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柏树的“柏”它旁边是个“白”,快乐的“樂”,繁体字中间也是个“白”,是有原因的。
唐汉:所以讲这个“药”字,后来再上面再加了个草字头儿,然后它实际上在这个,古代在这个字,诶,加了一点,这个字就演变两个草字头,它古代这个写法,就是这个松树的枝,这个带松树的枝的那个……
梁冬:那个形状。
唐汉:那个形状,加了一个,然后告诉你,这是它的这个油脂,可以像脐带一样,可以黏连,抽出来,它是个结缔组织,然后这个柏树枝,画了一个白色,这个柏树枝代表柏树的那个果实,然后画了一棵树,这是一个形状。所以这是“药”的起源。所以我们由此就可以说,中国的医药起源,从这个草药起源的,所以我们说的神农尝尝百草呀等等,全是从这起源的。
梁冬:说到此处我想问你一下了,到底这个神农啊,是有这么个人呢,还是一个部落呢?还是一个神话人物呢,还是怎么样的?
唐汉:这是后人演绎的。就是它总要演绎一个,古人就演绎任何事情,找一个起头的。就是文字是谁造的?仓颉造的。药是谁来的?是神农造的。什么事情,谁造的房子,还有一个人,谁造的车,有一个人,谁造的车,诶,谁造的房子,有一个人,他就给你归结,今天我们所有的归结有一个原点文化,诶,一定归结一个神人去造的。
梁冬:嗯,这个跟发帖似的,后面都跟帖跟了很多了,但是呢,总得有一个发帖人,是吧?虽然很多文件最后归结起来是在哪一个吧里面发出来的,哪个是第一个帖,它必须有这样的一个记忆。所以呢,从这个角度来说,它再次说明,文化是经过很多人的很多的沉淀,而历史呢,是包含了我们的想象的一部分的,所以这个历史……
唐汉:想象力非常好的,应该有想象力的。
梁冬:历史是不存在的,我们所知道的历史绝大部分都是我们想象出来的。
唐汉:那是所有事物,就是说,我们每要说一件事物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赋予我们的想象力,就是我们先制造一件东西,或者我们叫制造的历史,我们要制造一个历史过程。或者我们制造我们家族,我们说我们家族多么辉煌,我们一定要编造想象力,所以这是大家都会编的。所以昨天我看网上一个电视上,电视上一个小女孩儿讲,自己吹牛呢,说她才六七岁的孩子,说我会吹牛,说怎么吹牛,说我们家有五栋公寓,我们家公寓的每一层都有游泳池的,而且我们公寓不知道有多高,数都数不过来有多高,我们家有五辆宝马,她吹的。
梁冬:哈哈哈。
唐汉:她吹的,一个小女孩儿,说我吹得比他们好。诶,但是这个吹牛是个想象力,就是我们要有想象力嘛。
梁冬:对对对!所以我完全,其实我特别地喜欢唐骏老师,你知道吗?我觉得他觉得,博士呀什么,想象一下也挺好的。我也想象我有博士,只是呢我现在级别还比较低,我只能想象自己有个硕士。
唐汉:诶,所以唐骏也是想象力很好,打工皇帝,是打工皇帝那个唐骏?
梁冬:对呀,对呀。
唐汉:方舟子现在揭出来他那个博士是假的,他没有获得博士。
梁冬:有博士,只不过呢,我觉得这个地方,我作为唐骏的朋友,我一定要澄清一下,人家唐骏从来就没有说他是哪个哪个大学的,都后来别人加上去的。就像有人老说我是学广告的,其实我学的是电视广告,我在广播学院学的是电视系,我特别害怕有人要揭穿。我一定要说清楚,我是电视系,开始学的电视广告,后来学的电视编导啊,大家记住了,我没有说什么,哈哈哈。不容易呀,这年头儿。哈哈哈。
唐汉:一字之差,就是真假问题了。实际上这个事情有,就是想象力不足,或者想象力过头了,所以就南辕北辙了。
梁冬:对对对。所以呢,还是一句话,从“医”和“药”这两个字来说呢,就引发了我们的一个思考,第一呢,我们的文化,是来自于这个药的文化,是跟松柏有关,总结一下。第二个呢,就是说关于过去的这个医药,包括神农这些人物呢,其实是我们历代的很多人的一个集体智慧,但是你必须要落到一个符号上面去,于是我们创造了一个叫神农这样的人。所以呢,引发了我的对这个事情的判断:所谓的历史,都是大家做的事情,再加上大家的想象,和合而成的。就像罗生门一样,世界哪有真相,全部都是想象。好了,感谢大家收看今天的《国学堂》,我们下一期再见!谢谢!
唐汉:谢谢!
下期预告:汉字里的“中医药文化”.
下载 国学堂 20100911梁冬对话唐汉 汉字密码第十二讲解“医”问“药”.mp3
下载 国学堂 20100911梁冬对话唐汉 汉字密码第十二讲解“医”问“药”.flv
下载 国学堂 20100911梁冬对话唐汉 汉字密码第十二讲解“医”问“药”.doc
查看 201007 唐汉:汉字密码 系列
返回列表页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 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