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堂20100918 梁冬对话唐汉 第十三讲 汉字里的“中医药文化”

    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字太猛,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国学堂》,我是梁冬,梁某人。较早之前我们有请到了独立学者唐汉老师,和我们一起来聊到了“医药”的由来。其实学习汉字是我们了解历史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你知道这个字,你就知道我们是怎么来的,比如说稍微复习一下,上一次讲到“药”这个字,为什么中间还有一个“白”呢?其实是跟柏树的“柏”有很大的关系。中国古代的人靠松树和柏树里面提取的一些东西,包括它的树叶等等来用药,作为最早的本草的一个基础。今天呢,继续由汉字来学习中医药文化,话说呢,除了“医药”两个字之外,在汉字里面我们讲到疾病。唐老师,您怎么看“疾病”二字?

    唐汉:疾病的“疾”,在中国古代就指的是外伤,甲骨文上就是这个字。画了个人,然后画了个箭头,这个字就演变为我们的“疾”,它是靠着病来的。实际上最早是我们要画一个病,画着两块木板,就是个床,画个床,给它躺了个人,人身上画几个点,这个地方画几个点就是出汗了这个字。

    梁冬:我以为画的是红斑狼疮。

    唐汉:古代这个字就是……这个床就演变成这样写的,把这个人变成这样写,人字这样写,这就是我们说的病字,病字演变成这个,病字后来演变成病字头。

    梁冬:一切跟病有关的事情。

    唐汉:所以这个叫病字头,然后为了把这个字作为一个类旁转注出去,然后给它又把这个字的本义,给它加了个“丙”字。

    梁冬:我想请问了,为什么这个“病”字中间加的这个字是“丙”?

    唐汉:这个叫音转转注法,在文字学的话。就是说转注一个符号来,加入一个符号后使这个字独立,可以成为一个类旁,它自身既表音,也表意,“丙”在古代上次我们讲过……

    梁冬:钻火嘛。

    唐汉:钻火取火的木片,它有发热,因为一定要发热了它才能取火。

    梁冬:会不会说是因为病本身是个发热的所以病,大部分的病都是发热的?

    唐汉:对。所以我们今天就叫发炎了,或者发热了,感冒了,感冒两个字都是和发热有关系,都是跟体温,就是人体这块对抗疾病的第一反应,就是增加体温,然后把细菌,病毒杀死对不对?所以底下加个转注加个“丙”字。

    梁冬:“丙”字跟火有关?

    唐汉:是跟火有关。它自身的这个东西就变成了一个旁,偏旁了,变成偏旁就出来,所以变成一个偏旁以后,它把这个“大”字也给它变成这个字后,把这个“矢”字加进去,这个箭,弓箭,矢箭变成“疾”。

    梁冬:所以这个“疾”,更多的是指的是外伤,割破啊,箭伤啊等等等等。“病”更多的指内伤,而内伤,跟火有关。

    唐汉:所以这个疾病的“疾”,它不仅光讲疾病,它还讲快速,疾风知劲草,那个风刮得很急的那个风,这个草长着,把它摇倒。所以这个 “疾”有快的意思。

    梁冬:所有跟速度有关带来的疾病?比如说我们现在流行的生活太快,你心里失适应那也是一种疾。

    唐汉:它这个应该是……

    梁冬:理论上衍生到今天,就文字它也要流变,对不对?

    唐汉:快了是讲动力学嘛,就是加上你的速度和质量的一个正比,就是我打击你的力度是多少,或者我的重量特别重,100公斤的东西轻轻打在身上,你一样,差不多了,虽然子弹这么小的东西一颗,像花生米那么大,说我的速度达到1000米,还是速度,所以这念疾,叫快速的意思,所以念病,疾病两个字就了,外伤。所以,我们有了这个偏旁这个字,我们就可以造一堆字。

    梁冬:就给疾病有关的?中国人对不同的疾病的界定用词,其实是反映出了我们对于它的治疗的方法也有思考,对它的本质,这个疾病的本质有了思考,例如说“疼痛”。

    唐汉:像我们说的疼痛两个字,像这个痛,痛在古代我们先把这个偏旁,类旁先放在这,刚才接着来的,但是我们古代说了,第一,我们画了一个屁股,画了个屁股这个叫“凡”字,我们今天说“凡”。

    梁冬:吴伯凡的“凡”。

    唐汉:凡人的“凡”,凡字后给它加了一个树棍,加了一个点,这个就改变成“用”字,变成用就擦屁股可用的筹厕,我们说擦屁股用的棍叫“用”。如果这个“用”的上面再给它加一个口,这个字演变成叫“通”,这个字我们说的通字。

    梁冬:“通”是拉出屎来?

    唐汉:就吃下去能拉出来就叫“通”,就是底下在拉屎,上面代表吃,吃下去能拉,如果吃下去拉不出来了,把它就加个病字,就叫“痛”。

    梁冬:所以痛的最开始就是跟拉不出来有关?

    唐汉:拉不出来。所以它这个加个病字头,大家可以造一堆字,比方说它造了一个字,岩石的“岩”字这样造,古代就这样画了一个山,山上加了三块石头,一个山,山上加了三块石头,这个叫岩石的岩。今天我们可以这样写,也可以念岩石的“岩”,这是岩。石头很多,山上头那大石块一块,山上嶙峭的各种的石块,垒出来的大石头山。如果这个身上长了一堆一堆的大疙瘩,跟山一样的那个石头上的山,这个字就变成癌症的“癌”。

    梁冬:岩石的“岩”和癌症的“癌”啊,在广东话里面发音是一模一样的。

    唐汉:一样一样的,都念“岩”。

    梁冬:所以我觉得有些父母啊给自己的小孩子起的什么什么岩,什么什么岩的,是吧?张岩、李岩、王岩的,其实这很恐怖的。你想想看,每一天全世界的人都对你的小孩子用这个名字在叫,你多大的能量,你想想看。真的,我以前想过这个问题的,唐老师,你说是不是?名字实际上就是一个被人叫的嘛。被人叫之后,它不断地它这个能量或者声波,它对你的这种期望,都在叫的这里面。

    唐汉:对对对。

    梁冬:找一天,我们专门讨论一下汉字的姓名。重新发现中国汉字太猛。大家好,欢迎继续来到《国学堂》。依然是有请独立学者唐汉老师,和我们从简单的汉字那里学习一些基础的医疗知识,中医健康文化知识。刚才讲到了疾病。那么在汉字里面跟病有关的一系列字,我觉得您可不可以跟我们稍微讲一讲?

    唐汉:比方说这个。

    梁冬:这个字,对,“冬”字我认识,我认识。

    唐汉:“冬”字什么意思?

    梁冬:“冬”字是终了的意思。

    唐汉:终了,什么终了了?

    梁冬:一年的终了。

    唐汉:最早的意思?

    梁冬:生小孩终了?

    唐汉:对,生孩子。如果生孩子老生不下来是什么意思?

    梁冬:噢,就是疼。

    唐汉:这叫疼。

    梁冬:诶,你说生小孩的疼和牙疼哪个更疼啊?

    唐汉:应该生小孩疼,因为我没有比较。

    梁冬:因为我牙疼过,我只能用那个来比。我觉得牙疼跟痛风差不多一样疼。

    唐汉:但是我疼过一次。我有一次肾结石,肾的结石进入肾小管以后,进入肾管以后,它把里边割裂了,下不来。整个尿血开始。所以我送到医院以后,疼得我就受不了,打了四针止疼药。我跟大夫说你把我弄死吧,我真不想活了。人疼到了……我第一次感觉人疼得不想活了,那是真疼。

    梁冬:所以,人真是很健忘的一件事情,是吧?疼完了之后,现在呢又谈笑风生。当年疼得要死,现在节目里当一个笑话来讲。

    唐汉:人类都是避重就轻的。就是在我这种人,我认为我自己的意志力很坚强的人。就是疼到那种程度,我也是不想活的。我认为没意思了,你这样疼下去有啥意思?你不如早点结束自己就完了,我对医生说你把我弄死算了。他不给我打了,他打了四针止疼药,打了四针了。我说你再给我打两针。

    梁冬:他打了四针都是葡萄糖吧?哈哈哈。所以“疼”这个字,就是生不出小孩的那种感觉?憋着的?

    唐汉:嗯。所以这个疼比痛更结实。疼痛两个字都来自于什么?来自于他不能够继续排泄。

    梁冬:所以现在很多女性这个便秘很严重,现在便秘的情况比以前严重了。而且我发现便秘呢常常和这个口腔溃疡有莫大的关系。如果有一个人告诉你说口腔溃疡,几乎有80%告诉你我正在便秘。

    唐汉:有可能。但是我知道男人有病知道。男人的话全国各地的医疗机构都攻击男人的前列腺炎。你尿不下来,你尿得难受,你一定有前列腺发炎,你赶紧要治。

    梁冬:是吗?前列腺也跟这个尿有关吗?

    唐汉:那当然,点滴嘛,点点滴滴。到处广告就说的要治这个,男人你就到四十岁以后,你就是有前列腺炎了。发炎了,前列腺肿大,前列腺肥大,就会引起你这个排泄不通。最后你赶快治,就吓唬你一堆。

    梁冬:哦。前列腺炎要是太庞大的话,就是跷二郎腿就比较困难?

    唐汉:我不知道。

    梁冬:所以你看一个人跷二郎腿跷得很好的话,肯定是前列腺还可以。远了这了,说远了说远了,稍微收一下。话说这个“疼”和“痛”原来是这样的一个由来。那么在汉字里面的跟病有关的一系列字,我觉得您可不可以给我们稍微讲一讲。比如说痱子的“痱”,这个字,它怎么来的?

    唐汉:痱子的“痱”也一样。我们仍然是一个病字头,加了个非字,这里面加个一非。非在古代很简单。非在古代就画了一个这样的翅膀,画了一个翅膀。就是我们说的我拿了一只鸟,一只鸟以后我把身子握住,它翅膀在这扑腾、扑腾着飞不起来。就非,不可的意思,飞不走的意思,所以这就叫非。它实际上指的是人身上长了很多疙瘩就起来了,疙瘩一片一片地起来,这叫痱子。痱子它起来下不去。

    梁冬:是下不去的意思?所以叫“非”?

    唐汉:下不去,它在身上,表皮上的,就是表皮上长起来的这些东西。小孩长痱子,一脖子长的。小的时候,长一脖子,长一头的,一身的,长的那痱子。

    梁冬:小孩子通常有这种皮肤病的原因是什么呢?

    唐汉:小孩子从这个胎盘里头,我们说的话,不是胎盘,是胞衣中出来以后,他最早在母亲身体里头,胞衣里边。当他接触社会以后,他就会感到冷,就感觉冷。所以他就冬天就终了的意思,有冬天的意思。然后他又接触空气,跟空气接触,跟细菌接触,他慢慢慢慢就开始要形成抵抗力的过程。

    梁冬:所以呢这个事情引发了一个有趣的话题,其实我们很多的人类的疾病都是我们不能够适应从妈妈的温暖的子宫里面出来的那一刹那间而带来的失调。所以啊就现在有一些妇产科医院,那些医生都穿得很厚,空调开得很冷,小孩子一拿出来的时候,一激,其实留下了很多的疾病,非常危险。稍事休息,马上继续回来《国学堂》。广告……

    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汉字太猛,大家好,欢迎回来到《国学堂》。依然是有请独立学者唐汉老师和我们从简单的汉字那里学习一些基础的医疗知识,中医健康文化知识。刚才讲到了疾病,讲到了疼痛。实际上呢,还有两个字呢,跟中医中药有很大的关系,就是针砭。其实中国啊这个治疗,除了吃药以外啊,有很多方法的,十八般武艺,针、砭、煨、烫、按、搓、按跷、导引、点穴啊等等,先讲讲针砭吧。

    唐汉:针砭是中国两种特殊的治疗方式,它是我们说针和砭字。针在古代来讲,写法最早的针字是一个竹字头的。它画了一个竹子头,很简单,画一个竹字头,画了底下一个咸字。咸我们没有讲过,“咸”这个字很简单,是画了一个斧子,过去画一个斧子,画了一个口在喊叫,就是打仗的时候大家齐声喊,呼喊的意思就叫咸。

    梁冬:所以张艺谋拍的电影,那些人出来都是“大风大风”。

    唐汉:他说的不对,实际上过去人打仗喊的是“饿”,就是今天“我”字。他画一个斧子,仍然画一个斧子,画了三横。这三横就是晃动符号,拿着斧子跺着脚喊“饿饿饿,饿饿饿”!

    梁冬:打架是这样打的。

    唐汉:凶恶的意思,吓唬对方,壮一壮军威,然后吓唬叫“饿”。他不会喊“大风大风大风”。

    梁冬:哈哈哈……

    唐汉:起风了,既不浪漫也没有节奏感,喊什么大风。但这个喊是对的。

    梁冬:这说明张艺谋完全是想象的了?

    唐汉:这不是编的嘛,刘邦的《大风歌》瞎编的。这个东西他不知道,他没请教过我。别看他是陕西人,他是咸阳人,他是咸阳下乡的,他不知道这个“咸”字怎么来的,怎么喊叫,他也知道“饿”,但是他不会喊叫。只是喊叫“大风”,所以咸有全部的意思。但是它这个本义加一个口,就是喊叫的喊字了。它的本义就是再加一个口,把这个口再加一个口,我们叫喊叫的意思。这是喊字了。但是加一个竹,这个字就念“箴”。古代说的话,有些人就介绍就望文生义,见到这个字,古代人就是拿竹子做的针(线)针灸了。

    梁冬:这是肯定不行的,竹子做的针肯定是不行的。

    唐汉:你搁你身上插一个刺,比方说我身上竹子,那竹签插你身上弄一个刺,你会什么样,难受吗?

    梁冬:那为什么针,钢扎的就和竹子扎的就不一样呢?

    唐汉:感觉就不一样,竹子扎进身上,有刺一样,让人非常刺痛的,那个痛得很。金属它扎进去没有这个感觉。也是它更光滑,它对神经,末梢神经的刺激是不一样的。

    梁冬:我问过一个老师,他的观点是这样的,他说啊其实呢我们身上的血脉传的都是物质,经络传的是信息。那就跟中国移动,在不同的地方建基站一样,你什么时候见过一个木头的中国移动的基站,那是不可能的。它一定是金属的中国移动基站,所以这个金属扎下去以后,它能够传导这个信息。

    唐汉:呵呵,有道理,但是这个“箴”的意思,本来的意思和针灸没有关系,这个“箴”它指的是,是写在竹片上的竹简。古代人做一个竹简,上头写一个字,写上一圈字,这个就是一个叫“箴”,一块一块的竹简。古代的竹简上边是尖头的叫竹简。拿编连起串起来,一个接一个,就形成竹简了。

    梁冬:就是“韦编三绝”就说的这个。

    唐汉:嗯,对对对,韦编三绝,所以它叫箴言,我们今天说什么叫做箴言。

    梁冬:什么叫箴言?

    唐汉:就写在竹子上的格言,一句话。就刚才我们说的那个,那个就叫箴言。

    梁冬:我们刚才说什么箴言了?

    唐汉:这个肚子疼是屎憋的,头疼是鬼捏的--这就是箴言。所以这个字是写在竹子上头的语言。

    梁冬:它不是针砭时事的意思,它更多的指的是那种具有格言性质的短小精悍的,押韵的,而且能说明道理的,这么一种语言。

    唐汉:对对对,这种语言叫箴,和它没有关系。有了这个箴的话,人们因为这个竹子、竹签,竹子这个东西能刺你。一刺你,一扎你你就会喊叫,所以由此就借助这个字,把这个竹字头换成一个金字头,仍然把这个字假借它,发它的音,这个就念“鍼”。古代这个字就是铁鍼,金属做的这个针就叫这个针。后来这个“鍼”我们又把它简化了,简化了给它加个十字边,就是直出的一个东西,金属的叫针。这三个字是互相代替的出现。

    梁冬:对,所以在繁体字里面,这个针是中间这个字。

    唐汉:对,针灸的针是这个针。

    梁冬:我小的时候,看金庸写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或者《神雕侠侣》,它用的那个字,繁体字,竖版的,全是有这个鍼,我就觉得很奇怪。我以为那个时候,他们有一种特殊的暗器,这个东西叫“鍼”,针这个东西应该是全世界,各个人们都发明的东西。

    唐汉:应该有,它应该发明得很早,就是我们最早的针应该是在仰韶文化,就是西安的半坡里出现的骨头做的针,骨头做的,得有这么长,比这还长,骨针,非常好,就像我们后来缝麻袋的针一样,骨头做的针。针是一回事,还有一个“砭”字。“砭”在古代是一个石字一个乏,这个字是会意字,念乏。“乏”在古代的话,这是这个字是这样画一个脚印,这个字就演变为我们的叫止,搁底下再画上一横,这个就演变为之,给之上再画上一横,这个字就念做“乏”。

    梁冬:这有什么区别?

    唐汉:这个是人的脚印,是走着往前走,一直往前走,“止”是由此站立在这,“乏”是继续还要走,我站了一会儿,还要往前走就疲乏了、疲惫了。就是今天我让你走了十里路,停这休息一下,再走十里路,你就感觉很乏,所以乏有继续而进,所以加一个石字就是说的话,石字是古代是指石刀,石刀拿着的话,在这个地方以后,我停在这,然后还要继续再进去,先割个小口,然后继续往里边割,就叫砭。

    梁冬:砭其实是还要往里割的意思?

    唐汉:砭石古代就是,割深了,割伤口,拿石刀去割切的意思,来回割切,所以这叫“砭”。“砭”和“针”是两种治疗方法,针是拿针去扎,是扎,你说的,你刚才说的用他的脉络系统进行传递;砭就是直接治疗外伤,就是我们把它割开的意思,就和我们刚才说的,“医”字一样,它三个字是一回事。

    梁冬:有很多人都在讨论说这一个针灸、砭是古代劳动人民今天摔了一个地方,记下来,这地方扎一下就不疼了,下次扎的地方不疼了,连成一条线就形成我们的经络,其实很是不靠谱的,为什么不靠谱?稍事休息,马上继续回来《国学堂》。广告……

    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汉字太猛,大家好,欢迎继续回来到《国学堂》。刚才我们讲到一个话题,说有一些人认为,中国古代这个经络的发明和发现是因为中国古代人民摔了一跤,这个地方疼,然后拿针扎一扎,顶一顶,发现这样能止疼,下一次又摔了一跤,又顶一顶又止疼,于是中国人民,就通过这种每一次连线发现,形成了身上的十二条经络。这个有一个朋友,就讲了一个问题,他说如果是这个样子的话,为什么外国人他就不摔跤,为什么外国人摔跤之后,他就不能连成线,这很可能说明了由劳动人民集体智慧发现这个东西是不靠谱的,你觉得这个逻辑对吗?

    唐汉:他这个逻辑起点,就说这个重大的发明,它有个点。这个点就是我们过去俗语,哲学家有个俗语,就是车轮不能发明第二次,车轮只能发明一次,剩下的都是传播。比方说我们今天所有的车轮都来自中亚系统发明的这个车轮,后来传到埃及,也传到中国来,马车就有了,车轮有了,这是传播学上的。所以你说它不是劳动人民集体发明的,是某一个人有一个起点,大家慢慢把这起点就越来越延伸了。比方说他说的牙疼,牙疼以后怎么治疗,古人也牙疼,牙疼说治疗,牙疼说,那我给你想想办法,所以他就掐着虎口,或者掐着寸口,掐着寸口掐得非常深,然后牙不疼了,这地方可以掐着治牙疼,大家就传下来,说这种止牙疼。我们再往前去,你比方别的地方疼,耳朵疼,我给你再往这开始掐,往这慢慢掐,掐的时候,然后在身上就摸索,掐的最有那什么,最有感觉的地方,酸麻的地方,它一定是穴位的地方。所以古代人从寸口文化,就是我们说的寸口文化,这个刚好的话,我说古代是一尺等于八寸,这个寸的地方,就是古代白手夺刃的地方,就是只要你拿着刀,只要我捏住这个地方,你这个刀就得撂下,就是寸口。所以这个就是酸麻的地方,他会捏身上所有地方有酸麻的地方,他认为都是穴位,像寸口一样,它有治愈的结果,它一定会治疗,这个东西就是关节点,所以我们说,针灸是针灸这些地方。

    梁冬:好,这个,讲到“砭”,砭呢,是那种比较锋利的石头,把这个脓包划开,然后把血挤出来,然后再继续往里的这么一个过程,是吧?那么“灸”呢?

    唐汉:“灸”在古代就是另外一回事,“灸”在古代这个“灸”啊,写法就是,我们说的话就是这个字,它画了一个这样,给它画了一个框,这个字就是来自烙铁烫,叫灸。但是古代这个东西在游牧民族非常有用的。就是说比方大家都放羊了,你的羊,我的羊,咱们今天合在一群放,怎么能证明这是你的羊,这是我的羊呢?你怎么能认识这个羊是你的还是我的呢?因为我的羊就是后边儿,都拿这个烙铁,后边儿烫了一个字,诶,我们家烫我们家,你们梁家烫梁家,唐家烫的“唐”字,一看这是唐家,梁家的。

    梁冬:中国古代是这样吗?

    唐汉:古代全是这样。

    梁冬:你知道在英文里面,有一个词叫“brand”,品牌,它的字根来自于,就是那个烙铁烙到那个牛身上那个,叫“brand”。

    唐汉:中国古代全是这样。然后这个字就演变为我们今天的长久的“久”,就长久,这个“久”字就怎么,只有烙铁的烙印是长久的,但是它的本义,给底下再加一个火字就叫灸。

    梁冬:所以“灸”字来自于烙铁的意思了?

    唐汉:烙铁,诶,它就画了一个烙铁,古代这样就是画一个烙铁,这个烙铁套着这个套。

    梁冬:“灸”就是……简而言之,“灸”就是烙铁的那个“炮”了?

    唐汉:对,烙铁,就烙铁,拿烙铁烙印,烙出的印子就叫做灸。所以古代在牲口身上,就打这个号儿,打号儿这个烙,就是你说的这个品牌的由来,就是古代全这样。但我们古代也有这个文化,甚至这个文化可以作为一种刑罚。比方说我们《史记》中,《史记》中就当年说那个……

    梁冬:炮刑是吧?是不是这个?

    唐汉:诶,“炮格”之刑。

    画外音:“炮格”之刑,也叫“炮烙”之刑,《史记·殷本纪》中记载,“纣乃重刑辟,有炮烙之法”。“炮烙”之刑古史传说和史籍上都说是殷纣王所为,就是商纣王在位时,为了镇压反抗者所设置的一种残酷的刑罚名称。关于此刑,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用炭火烧热铜柱,令犯人爬行柱上,犯人堕入火中而死,另一种说法是,铸一铜格,格下烧炭,令犯人行走格上,犯人堕入火中致死。

    唐汉:《史记》上的帝辛,帝辛这个人很坏,帝辛这个,他做了个肉林酒池,然后让裸女在里头,光屁股的女人在里边去跑,喝酒,在里面喝酒。然后对那忠诚之士,就用“炮格”之刑,所以古代人这个宴会,它有一个特点,一定要有女人的,所以今天的我们的“宴”字这个字的写法,底下有女人的。

    梁冬:对对对!

    唐汉:我们这个写法一定要女人,没女人不行。

    梁冬:那我发现,我到绝大部分的饭局都实在是毫无人生意义啊。

    唐汉:所以古代的齐国,就像古代春秋战国时候,那个冯谖弹铗啊,冯谖弹铗就是说的,没有酒的日子,他说过去我在你家比方做事,你养士,你是个贵公子,你是个贵公子,你养了300个士,士人,我就是投靠你门下的,对不对?投靠在门下后我要叫我聚集,然后你出门要有车,要有车,食要有鱼,要有鱼,还有一个你要宴会请我的,你没有宴会我不干呢,对不对?宴会要有女人的,古代你宴会上一定要有女人陪,陪吃的。

    梁冬:万恶的旧社会,不说了,往下继续。不说这些,万恶,万恶,好。这个,诶,刚才说到哪儿了?

    唐汉:说到这个“灸”字,“灸”字是这个,我们今天的“灸”字演变为……

    梁冬:艾灸的“灸”。

    唐汉:诶,艾灸,后来我们拿艾灸来进行熨烫,我们扎针的时候看见过,是不是底下垫个生姜片儿,然后拿那个艾灸来艾,很简单,这就叫“灸”。“砭”是一种文化,我们说的“针”,也是一种治疗方法,这是有了三种治疗方法,在中国还有一种治疗方法,就是我们今天说的“熨”。

    梁冬:电熨斗的“熨”。

    唐汉:电熨斗的“熨”。诶,所以古代这个字,早期写法就是一个,画了一个人,蹲着的人,画的一个人就是蹲着的人,画了一个蹲(河南方言,与蹲同义)着的人,加了一个火上横纹,这个字是个“示”,火上横纹,加了个寸,人拿了个烙铁去烙,这就叫“熨”,这个“熨”字,这叫“熨”,“熨”这个字实际上和我们说的这个“灸”字是一回事儿,都是烫,熨烫的意思,所以叫“熨”。但是这个“熨”的话,不像这个激烈,这个“灸”的意思,一定要有伤疤的,它有伤疤的。

    梁冬:叫灸花儿吧。

    唐汉:这个不留下伤疤,诶,不留就叫“熨”,所以加个心叫安慰的“慰”,加个火字就是它的本义,转注我们叫熨斗的“熨”,今天叫“熨”。诶,“熨”字是什么东西?小的时候我一个亲戚的孩子,肚子老涨,老不消化,他就开了中草药,拿了个鸡蛋在里边儿去煮,煮了以后每天晚上在肚子上给他按摩,揉那个鸡蛋,转来转去的在肚子上转,转完后把鸡蛋凉了,就不要了。

    梁冬:就是那个鸡蛋,用完之后是不能吃的吗?

    唐汉:那肯定不能吃。

    梁冬:它把那个病气都吸收了。

    唐汉:病气就吸收了。

    梁冬:它有两个重点。第一个重点,这人鸡蛋一定要配独特的药去煮,药蛋呢,然后再拿这个药蛋呢,有了这个药的能力的药蛋,可能跟那个鸡蛋壳,那鸡蛋就发生了某种的变化啊,有了某种能力,然后呢,再去跟那个肚子那个进行按摩,然后把这个蛋扔掉。

    唐汉:诶,我前两天好像听别人也讲过,说哪一个冶癌症的人,治癌症也可以拿这个鸡蛋,煮上那个草药以后,在他的有癌症的地方也是,按摩,就转,这个就是我们说“熨”,“熨”的方法来可以治疗这个病。

    梁冬:所以这个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呢,其实我在我的印象当中,小时候好像我妈,也拿这个鸡蛋,在我身上滚来滚去过的。现在很多女青年还拿两片黄瓜在眼上贴,不也是一回事儿吗?好了,感谢大家收看,下一期同一时间再见。谢谢唐老师,再见!

    唐汉:再见!

    下期预告:汉字中的姓名文化。

    唐汉:女人取姓。

    梁冬:你回答了我一个童年总在思想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姓”旁边是个“女”呢,明明是跟爹姓。

    画外音:《国学堂》之汉字密码系列,独立学者唐汉,透过甲骨文,为您说姓道名,重新认识汉字中的姓名文化。

  下载 国学堂 20100918梁冬对话唐汉 汉字密码第十三讲.mp3

  下载 国学堂 20100918梁冬对话唐汉 汉字密码第十三讲.flv

  下载 国学堂 20100918梁冬对话唐汉 汉字密码第十三讲.doc

   查看 201007 唐汉:汉字密码 系列


    返回列表页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 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