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堂20111230 梁冬对话赵英立 第一讲 峨眉雪芽,禅茶一味

    20111230国学堂—梁冬对话赵英立第一讲

    本期主题:峨眉雪芽,禅茶一味

    主 讲 人:赵英立

    主 持 人:梁 冬

    播出时间:旅游卫视 2011-12-30 22:30-23:15

    画外音:为什么茶会有诸多的分类?

    赵英立:人们一开始可能不是有意的。历史上很多茶都是由于失误造成的。

    画外音:峨眉山有哪些优越的自然条件?

    赵英立:峨眉山有五千多种植物,是一个天然的宝库。

    画外音:茶道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赵英立:中国茶道的境界之一就是天人合一。

    画外音:品茶究竟有哪些作用?

    赵英立:第一可以养生,使我们的生理的身得到健康。第二可以养心,使我们的精神世界得到健康。

    画外音:一杯清茗,一段传说,开启一段无比灿烂的文化之旅,打开中华文化的瑰丽宝盒。茶文化研究者赵英立,带您一同畅游茶道的至上境界,一起聆听峨眉论茶。

    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国学堂》,我是梁冬梁某人。我一直想呢在《国学堂》里面做一期关于茶的话题。有句话讲得特别好,叫茶者查也——检查的“查”。就是喝茶的“茶”,和检查的“查”,它某种程度上有某种的关联性,因为我认为茶呢是中国文化或者中国文人的一个很好的道具,是用它们用来检查自身灵魂的一种工具。那到底是怎样的呢?今天是《国学堂》第一次来到一个外景地拍摄。这里是峨眉山,那么我们希望呢透过这样的方式呢,在讲茶的时候呢,能够吸收到天地的灵气。好像搭通天地间一样。今天我们请来的这个嘉宾呢,他有很多很多的名头,但是今天只留下了一个,就是中国茶人,中国茶文化研究员——赵英立老师。赵老师你好!

    赵英立:你好。

    画外音:赵英立,文化学者,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员,茶艺表演系客座教授。

    梁冬:很感谢您到现场和我们一起来,让我有个机会向您请教。其实关于茶这个话题,有人说茶呢,是中国的特产。四川也是中国这个茶或者世界茶的这个最早的发源地之一。是这样吗?

    赵英立:可以这么理解。因为在茶圣陆羽的《茶经》中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这句话的意思,首先表明了它的原产地是在中国的西南,而且点明了巴山峡川,包括了我们这儿。“两人合抱者”,就是野生大茶树。所以它表明这个地区,是茶的原产地。

    梁冬:嗯,为什么是在四川这个地方,最早产出茶这种东西?现在我们每个人都觉得全世界都可以产茶,大家都喝茶,觉得很习惯。但是在古代……远古的时候,人们会发现怎么在这个地方出现?而且人们怎么会用它来作为一种饮料的基础呢?

    赵英立:首先四川不是唯一的原产地。比如说在云南,在贵州都发现过野生大茶树。包括在湖北,有不同茶经的记载。茶的出现跟纬度和海拔有关。我经常说茶是大自然赏赐给中国人的礼物。也就是它选择了我们这块沃土,赏赐了我们这个礼物。它给我们带来的贡献,给我们人作出的贡献,远远超出了我们人对它的了解。

    梁冬:怎么说?

    赵英立:从神农尝百草,大家知道我们号称炎黄子孙。

    梁冬:传说中神农每次尝百草的时候,最后解毒都是用茶来解毒。

    赵英立:对呀,茶一登上历史舞台是作为解毒药出现的。就是它的解毒功效是很明显的。在紧张繁重的工作中,你要想上自己放松一下,这也是茶的功效之一。

    梁冬:这个茶呢,分成很多种。茶到底它应该分成哪些类别?其实大家都知道有红茶有绿茶,但是可能很多人也不太清楚,以为红茶和绿茶是长出不同的东西出来的。

    赵英立:这个是很有意思的一个问题。茶的分类完全是工艺的产物。做任何一种茶,它的原料是一样的,都是树上的鲜味。

    梁冬:是吗?我以为是这种叫红茶的树,长出的叶子叫红茶。

    赵英立:比如说我们峨眉山的茶树,它可以做成绿茶,也可以做成红茶。

    梁冬:说到这个茶的问题,就很多人都说有绿茶,有毛尖,一会儿还有碧螺春。待会我们还谈到关于峨眉的最著名的茶——雪芽。其实这些之间它是怎么梳理出来这种关系的呢?就以前的人就是开始这样分的吗?还是到某一个阶段才开始有人说我要做成红茶、绿茶、白茶、普洱、铁观音什么的?

    赵英立:在我们漫长的饮茶史中,基本上只有一种茶——蒸青绿茶,以蒸青绿茶为主。

    国学小课堂:蒸青绿茶是指利用蒸汽来杀青的制茶工艺而制得的成品绿茶。蒸青绿茶的新工艺保留了较多的叶绿素、蛋白质、氨基酸、芳香物质等内含物。形成了“三绿一爽”的品质特征,即色泽翠绿,汤色嫩绿,叶底青绿,茶汤滋味鲜爽甘醇,带有海藻味的绿豆香或板栗香。

    赵英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各方面的需要,包括制作工艺的改良,逐渐出现了其他的茶类。比如说黄茶类、白茶类、黑茶类、红茶类、乌龙茶类。

    梁冬:昨天我们讲到一个话题,你说到其实这些的分法呢,跟一个人很有关系,就是这个朱元璋。因为我们昨天聊这个话题,是吧?聊到说,其实你看下日本人喝茶,就跟我们不是很一样。我看到我到日本去喝茶,他们很少泡茶叶的。都是拿茶膏冲的嘛,对不对?

    赵英立:对。

    梁冬:好像他们继承的是唐代和宋代的中国人的喝茶的方法。

    赵英立:嗯,拿茶膏冲呢,更多的是继承宋代的,宋代的点茶法。

    梁冬:对。

    赵英立:昨天说到跟朱元璋有关,实际上我们六大茶类的到齐都是因为……

    梁冬:哪六大?

    赵英立: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也叫青茶,黑茶、红茶这六大茶类。六大茶类的到齐,跟朱元璋有直接的关系。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从平民到天子的帝王。

    梁冬:他这个身份跟茶有什么关系?

    赵英立:有关系。当他即位之后……在唐宋的时候,特别到了宋朝,茶的制作到了奢侈的极点。那么朱元璋他作为一个帝王,但是他是一平民的帝王,他虽然也喝茶,茶对他就变得没有那么重要。

    梁冬:宋代的时候,我们都知道宋代呢是一个很奇怪的朝代。宋徽宗那都是大书法家,大艺术家了。所以呢,他一定也是一个对生活品位极其高的人。所以我估计在他当道的时候,那个时候的茶和整个的……整个中国文化这种奢侈弥漫的那种风气其实是很盛的。

    赵英立:那是中国茶的一个鼎盛时代。宋徽宗,我个人对他的评价叫真正的不幸生在帝王家。如果他不是生在帝王家,他是中国历史上特别是文化史上极为有风采的一位。琴棋书画无一不精,诗词歌赋无一不晓,而且都到了非常高的级别。他的未成画的草稿,在嘉德拍卖会上也拍出了天价现在。那么可惜,他唯一不会的就是治理国家。

    梁冬:真不幸啊。

    赵英立:他对一切的爱,对艺术这种痴迷,包括对茶。在世界的范围内,唯一的一部由在位的帝王写出的茶书就是他写的,叫《大观茶论》。

    梁冬:这个事情到底跟茶有什么关系呢?稍事休息,马上继续回来,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之《国学堂》。

    国学堂记:人杰地灵的中华大地孕育了内蕴深厚的茶道文化。经过劳动人民千百年来的探索,逐渐形成了不同的茶类品种。那么茶的……

    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大家好,欢迎继续回来到《国学堂》。刚才呢,我们讲到这个茶,我们现在是在外景地峨眉山,和大家聊到茶这样一个话题。刚才讲话题讲飞掉了,讲到说这个宋徽宗是很懂茶的,但是呢,后来呢,一个农民起义家朱元璋呢,他继承,这个他不是继承,他打下天下以后呢,他对茶的看法可能跟宋徽宗很不一样了。而这一个朱元璋,他作为一个农民起义上来的这样一个帝王,他对茶的影响直接决定了后世,我们出现的绿茶呀,红茶,黑茶等等的分类。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有请的是中国茶文化研究员赵英立老师,我们继续分享。

    赵英立:宋徽宗对茶的爱,爱它的奢侈和雅致。所以他把宋代的整个茶文化都深深地打上了皇族的烙印。而朱元璋完全不一样,他对茶的干涉跟茶无关。他是爱惜民力。他认为一个喝茶,你用那么多的工,费那么多的钱,做出来有什么意义呢?你把它挺好的茶,我们现在看都是散茶,当时呢,要压成饼,经过各种繁琐的工艺压成饼,然后喝的时候还要给它碾碎。费这事干吗?直接给我进贡芽茶。这叫罢团茶,兴散茶。

    梁冬:换句话说,他其实在做一个全国的表率。如果他做皇帝他整得很复杂,下面的就要仿效他,整个国家就可能变得很奢侈。就是这个资源是这样的,你花在这个地方,别的地方就不能发展。科技啊,发展科学生产观啊什么的就不行了。

    赵英立:对,但是他自己并不知道,我在写这个《中国茶文化发展的七个时期》的时候,这一段我叫无心插柳。说朱元璋是无心插柳。他自己不知道对茶的影响有多大,可是他这个一纸诏书,对茶的影响是颠覆性的,由此引来了饮茶方式的变化。我们现在所用的,这种冲泡的方法,就是他解放了茶本体之后,才真正地登上了历史舞台。

    梁冬:啊真的吗?我以为喝茶刚开始就是拿水冲在茶叶里面,就这样出来的。

    赵英立:所以说日本学的是宋代的方法,还是调成膏再一冲。而这个是从明代以后的,这是对饮茶方式的(改革)。最主要的他解放了茶本身。六大茶类相继地到齐了。

    梁冬:为什么呢?

    赵英立:因为它在制作的过程中,它不再压饼了。它在过程中它有了很多新的变化,这种变化被人们捕捉到之后,人们一开始可能不是有意的,历史上很多茶都是由于失误造成的。比如说乌龙茶。乌龙茶大家知道它是半发酵茶。而绿茶是不发酵茶。在人们传统的观念中所有的茶,都应该不发酵才对。可是在一次制作的过程中,当地的茶农在这个采茶的时候,背着猎枪,一是为了防身,二是为了看到猎物顺手就带回去。结果这个茶农呢,发现了一只獐子,一枪把这獐子打伤了。他就开始追,追的过程中背着这茶篓啊,采摘的茶追的过程中,这个茶会碰撞,边缘会破损。最后把獐子打回家之后,全家人围着獐子在忙活,因为这比半篓茶要重要多了嘛。等都忙活完了,发现这个茶已经边上微微地发红了,就是它氧化了。我们所谓的发酵在这儿就是氧化了。怎么办呢?扔了可惜,赶快处置加工。加工出来才发现,这款茶居然比直接做成绿茶好喝。这样这个乌龙茶就产生了。所以六大茶类到齐是明朝以后。

    梁冬:换句话来说呢,因为朱元璋说不要搞那么复杂,大家都直接喝直接的茶,然后在这个过程当中,产生了很多的奇怪的这种变化,有了很多失误,导致出现了乌龙茶,红茶,白茶,绿茶等等,对一种茶这种发酵的方法不同而导致的。那话题呢就稍微远了一点,因为我们今天来到峨眉山嘛,峨眉山呢是中国很著名的一个茶文化的一个基地。那你觉得在这样的一块地方,它所出来的茶,应该又有什么样的渊源和故事,又如何和这样的一个道场结合。

    赵英立:放在我们面前这杯就是当地的一个著名的茶,叫峨眉雪芽。现在一般提到峨眉山的茶呀,知道雪芽的人并不太多。第一有名的在我学茶那阵,比较有名的是峨蕊,做出来有点像碧螺春。有些地方直接地再精制一下之后当碧螺春来卖。那么真正的历史上流传最久的倒是这个峨眉雪芽。首先峨眉产茶就历史非常悠久。根据《淮阳国志》啊,它在汉武帝的时候,已经来这儿问茶了。真正大行于天下,应该是在宋朝。宋朝它要感谢一个著名的诗人,就是陆游。我们陆游虽然是绍兴人啊,但是他在四川为官多年,而且对川茶情有独钟。他说:“雪芽近自峨眉得,不减红囊顾诸春,旋置风炉清樾下,他年奇事记三人。”这里他就明确地提到了峨眉雪芽这一款茶。

    梁冬:当时的峨眉雪芽,是不是在那个时候已经是一款,就是私家珍藏。那个具有神秘色彩的一款好茶了呢?

    赵英立:应该是。因为本身刚才我说他是绍兴人,他对江浙茶是很偏爱的。

    梁冬:龙井啊。

    赵英立:龙井,当时还没有龙井,现在西湖龙井的概念。可当时有名的是顾渚紫笋,那从唐代开始就是贡茶。它产在现在的湖州长兴,叫顾渚紫笋。这个茶呢在唐代贡茶中应该是排在前几位的,特别是红囊。用红囊包装的——就是我们按包装来分级别,红囊是级别最高的。所以当他说这个雪芽的时候,他说不减红囊顾渚春,就是比顶级的贡茶一点不差。所以看出了他对这款茶的推崇,还是很有渊源的。

    梁冬:话说当时呢,在峨眉山这个地方啊,峨眉山这个地方很多年,就一直都是一个很重要的道场。我发现了这个,就是中国古代这些宗教界啊,他们很聪明,基本上把中国最好的风景啊,气场啊最好的地方都拿下了,是吧?峨眉山肯定就是这样一个地方。感觉无数代最聪明的人,经过无数次的验证,这个地方肯定是最好的。那么他感觉说地理啊,生物啊,物种啊,气候啊,能量场啊,肯定是,我觉得没有办法用语言描述的。那么在这个地方产出这款茶,它有什么特别地方?

    赵英立:自古叫好山好水出好茶。同时我们还有一句话,叫做天下名山僧占多,就是修行者。其实不止僧,道也是。峨眉山就是一个典型。它是僧道俱喜欢的一个地方。你比如说相传战国时候的鬼谷先生,那是一代大隐,出名的弟子很多。

    梁冬:苏秦、张仪。

    赵英立:苏秦、张仪、孙武、庞涓,据说都出自他的门下。至于僧家就更不用说了,峨眉僧人对茶的贡献很大。从种植、制作、一直到品饮,到冲茶的方式。峨眉山特有的这种长嘴铜壶,龙行十八式,风行十二式,这些东西都打上了深深的峨眉的烙印。那么峨眉的茶为什么好呢,就像刚才你说的,它的生态环境。决定一个茶有几个因素,第一就是纬度,特定的纬度区域内。

    梁冬:多少纬度呢?

    赵英立:它的中心应该是北纬27度这个周边。第二呢是它特有的这个土壤。第三呢是海拔。第四呢是树种。第五呢是植被,就是自然环境。

    梁冬:它们植物之间也在发生关系?

    赵英立:那当然了。你想嘛,在地下它们的根是交叉的,在地上枝叶是互连的。春天蝴蝶、蜜蜂采花酿蜜的时候,花粉是互相传授的。所以最好的茶树一定是在林间,树下,花果浓郁之地,花果繁盛之地。这种茶最好。而峨眉山有五千多种植物种类,是一个天然的宝库,对茶的影响不可言喻,不能言喻的。

    梁冬:这让我想起了那个,有部电影叫《阿凡达》。《阿凡达》它里面讲到,这个叫做什么,它有一个类似于像那个母体的那么一个共同概念。它就讲到植物和动物之间共生共衍,它们彼此之间交叉,是吧?然后呢,它们在这个过程当中呢形成了一种类似于,高于所有单个特种之上的共同的神。就是说,你这个物种越多呢这个神的级别和能量越高,因为它的共同性越大嘛。它其实是共同性所带来的共振。你刚讲的这个我觉得特别有意思,就是植物和植物之间,发生的关系是很微妙的。这个过程当中,对于每一个的个体来说,它们其实都吸收来自别的东西的能量。在这个过程里面,如果产生的茶呢,我觉得它的能量应该是很强的。所以您刚才讲到了,所以说修行的人也知道,到这个地方来加入到这样的一个大环境里面,它是很有趣的。我们很多时候呢,只看到了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全然没有看到人和动物之间,人和植物之间,植物和植物之间的交流所产生的意义。

    赵英立:中国茶道的境界之一,就是天人合一。这种天人合一呢,是人与自然与所有一切众生,在这个生态环境中的,一种高度的相融。其实我们跟大自然,跟动物,跟植物根本不应该发生冲突。我们从天地之间,摄取的能量是不一样的。那么它们有它们的生存世界。我们有我们的生存世界。只要能相处得很好,整个都是一个和谐的社会。只不过人的贪欲造成了,对自然的一种破坏。所以现在好的茶越来越少,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对自然的环境破坏得越来越大。

    梁冬:今天从这个地方讲到了峨眉山的这个植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对于茶的影响。其实呢你认真想想,从国学的角度上来说,我们知道说天地一也,整个世界万物呢都是一个巨大的这个“物联网”,或者是说“互联网”里面,我们加了一个引号的这样一个概念。在这个过程当中,它所产生的茶,它自然呢,它会和整个体系建立关系。就有如说,一个能够上网的电脑,它的储存量,计算量那不是这个电脑的问题,而是它能不能上网的问题。这是一个很大的观念。那在峨眉山的茶,包括尤其是峨眉雪芽,很浓重地体现了这一点。关于峨眉雪芽呢,我们呆会呢可以详细进入深入探讨,稍事休息,马上继续回来。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国学堂》。

    国学堂记:朱元璋的无心插柳,造就了人们今天的饮茶方式。峨眉山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也孕育出了无与伦比的茶中精品。那么,品茶究竟有什么好处?茶真的是至寒之物吗?品茶与修心有什么关系?禅茶一味究竟是什么意思?《国学堂》峨眉论茶下节。

    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大家好,欢迎继续回来到《国学堂》。今天呢是我们的一个茶的专题,特别来到了一个通天地气的峨眉山,那刚才呢,我们跟中国茶文化研究员赵英立老师讲到一个话题,因为峨眉山是个很丰富的地方,所以令到这里的茶呢,它有它的独到之处,尤其呢是一款老茶,就是峨眉雪芽。在唐宋时期,它已经是很出名的一款茶了,那为什么叫雪芽呢,我很好奇。

    赵英立:叫雪芽,现在一般呢通行的版本是说这个茶的采摘线是在一千到一千五百米这个区域,峨眉山山区比较高,比较寒冷。三月的时候春回大地,外边都已经一片绿色的时候,它可能还会下雪,这个茶可能有一部分就是在雪里去采,它不下雪的时候已经发芽了,然后又下起雪来。这个茶有一个特点,就是遇寒而闭,它会合起来,然后等寒气一过再开,等它寒气过开的时候呢,雪未必化掉,去雪中采茶,所以它叫雪芽。这是它的说法之一。

    梁冬:或者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想象一个情况,就是说那个雪可能是已经春回大地了,说开始长出来了,突然又下雪了,于是它就在那个雪缝中冒出来。但是这有一个好处,因为这个雪会令到比如一些害虫啊,或者什么样的会被冷死嘛,所以它应该是很干净的了。我想象当中,因为以前我们小时候不是读过一篇课文吗,说“瑞雪兆丰年”嘛。因为有瑞雪,导致了这个很多这个脏东西,都会被杀死啊等等。

    赵英立:雪芽的难得也就在这,如果天气过冷,芽头就会被杀死。这个像前几年,贵州那场大的暴风雪,所有的茶山一片焦黄,它被冻死之后像火烧过一样,它是焦黄的。

    梁冬:有意思。

    赵英立:而这个雪芽呢,恰巧是保持了刚才你说的低温杀死病菌,但是还保持了茶的生命力。这是它很难得的。再有呢就是雪芽的名称来历,我个人看还有一种原因,在峨眉山有一个黑水寺,黑水寺后边呢,有茶树,根据唐代李善著的《昭明太子文选》,其中说到:“峨山多药草,茶尤好,异于天下。”就是说,这个它已经把峨眉山的茶跟药完全是并列的。

    梁冬:就是茶是药中的一味。

    赵英立:而且还尤好。这儿的这个茶,尤其好。那么最特殊的是传说“黑水寺后有棵茶树,味佳而二年白一年绿,间出有常。”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个茶树连续两年是白色的叶子,然后一年是绿色的叶子。就这么更复,这种间出有常表明它是有规律性地出现。

    梁冬:周期性的。

    赵英立:很规律。这种两年白实际上就是白色的芽头,所以这个雪芽的名称,也有可能跟这个是有关的。

    梁冬:从现在我们研究很多科学的东西来看,就是说这种茶包括这个在雪中采摘这些在峨眉山的雪芽,它们有什么好的地方?如果用我们现在听得懂的一些语言来讲。

    赵英立:就是说对人体的好处,其实茶对于人呢,它有两个最大的好处,第一可以养身,使我们的生理的身得到健康,第二可以养心,使我们的精神世界得到健康。我们先说这个养身,由于这个茶产在刚才我们说的这种特定的环境,它的病虫害几乎不会发生,也不存在施使农药的问题,所以它本身是绿色的。

    梁冬:到今天还是这样吗?

    赵英立:还是这样的。第二叫就是这个茶它的生态环境使它氨基酸的含量很高,维C的含量很高。

    梁冬:氨基酸有什么用呢?

    赵英立:氨基酸使得茶汤的口感非常的鲜美。据当地的质检局测定,它的氨基酸应该比其他的普通绿茶的氨基酸高出7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它的氨基酸含量应该在11左右。它的鲜爽度跟我们喝的茶相比要出色得多,然后它的生态环境好,使它的香气中除了清香之外,带有淡淡的花香,这是生态环境带来的。

    梁冬:就是说它很可能在形成茶的时候就吸收到了一部分旁边的花的味道。

    赵英立:对的。它是花粉互相传授嘛,刚刚我们不是说过吗?这种传授对它有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再有呢,它的维C含量高,我们现在为什么都要吃绿叶蔬菜啊?是为了摄取维C,实际上一盘炒蔬菜,炒的绿叶菜的维C含量跟你喝一杯茶是一样的,而且蔬菜还要新鲜才能达到。啊,至于它的其他的好处,跟任何一款绿茶比都不逊色。

    梁冬:刚才讲的茶的这个养身的观念,养心是什么观念呢?我们都说中国人的这个,尤其中国文人,茶是他很重要的一个精神道具。他用来自省自查,让他自己的这个灵魂,我们讲三省吾身嘛,肯定是要茶在旁边的。他为什么会这样呢?中国人跟茶之间的这个关系是什么样的呢,在精神层面上?

    赵英立:中国人对茶的精神的发现实际上是从唐朝开始的。在唐朝以前,我们基本上把茶作为药或者饮料来服用。到了唐朝,唐朝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到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所有的领域都达到了一个顶峰。那么人们在对茶的饮用中发现了茶对人的精神作用,除了我们过去认为的可以提神、醒脑,它还有另外的一个功效,就是对人的心灵有一种改造的功能,喝茶使人沉静,沉静让人的心灵处在空灵的状态,你就会发现你身边的世界,你所看到的一切跟你平常看到的发生了变化,于是你就知道这个茶对你产生的这个影响会反过来作用你重新审视你的身心。我们中国的僧人曾经有过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这种规定,那么他们的工作,一个是种粮食,再一个就是种茶。很多僧人从种茶、制茶、冲泡茶入手,最后跟茶产生了深刻的这个认识,以至发现它能够助禅,到此就进入了茶的另一个境界,就是我们所说的禅茶一味。

    梁冬:禅茶一味。哦,那在这个事情上来说,雪芽和这个禅茶一味的关系又是什么样的呢?稍事休息,马上继续回来,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国学堂》。

    国学堂记:品茶既是一种养生的手段,也是一种修心的过程,通过品茶,提神醒脑,反观内心,三省吾身,那么禅茶一味该如何解读?六根互通究竟是什么意思?茶道究竟源于何时?如何通过品茶提升自我的境界呢?《国学堂》——峨眉论茶,下节娓娓道来。

    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大家好,欢迎继续回来到《国学堂》,我是梁冬梁某人,继续呢有请的是中国茶文化研究员——赵英立老师和我们讲到,在峨眉山讲的禅茶一味。我们都知道呢峨眉山其实有一款茶,这些年呢……很多人不知道,实际上它在唐宋时期就很出名了,叫“峨眉雪芽”。这款茶呢,它是从那个大雪覆盖的时候开始长出来,然后再取的,所以呢,它能够很好地杀死这个病虫菌。到今天为止呢,当地的这个茶农呢,仍然不需要为这个茶呢下农药,因为它就是拿雪覆盖的嘛。但是呢,这个茶它真正的功效还不在于说它的有机、安全,这都是基本的。更有意思的地方呢,它来自于说,它能够和峨眉山的这个佛性结合到一起,叫“禅茶一味”。到底怎么解释呢?

    赵英立:禅茶一味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应该说它是品茶的一个极高境界,我个人建议,就是在我们品茶的时候一定要把它分为几个层面。

    梁冬:对。

    赵英立:第一,就是生活中的用茶,那叫该怎么喝就怎么喝,想怎么喝就怎么喝,喜欢怎么喝就怎么喝。只要对你的身体没伤害,你的身体没有不舒服的感觉。第二个呢就是说,在审美的层面来喝茶,你比如说,茶艺表演,啊,包括现在一些茶舞都很漂亮,那是另一个层面。当你上升到了用茶来洗涤自己的心灵。就到了另一个境界了,禅茶一味在峨眉山呀,它很有意思,它的传承应该是从南北朝就开始了。你比如说我们这儿有一个宝掌峰,宝掌峰源于这个中印度的宝掌和尚来中国,到这儿来隐居。这个人就嗜茶,非常喜欢喝茶,而且他只喝古树茶,他喝茶很有规则,一天喝三次。早晨一次,中午一次,晚上一次。

    梁冬:跟吃药一样。

    赵英立:哎,跟吃药一样,而且时辰定的很好,比如像早晨这次,他是在寅卯之时,早晨一起来他要打坐,清洗肠胃用它来,他要把它清除掉。啊,开始做早课,第二道茶呢,是五味之茶,是午餐之后,你看,他每次他都要让自己得到一次重新的清理,这种清理不仅仅是清理身,还是清理心。第三道茶,是在戌亥之时,睡觉之前,啊,如果他继续坐禅,他会继续坐禅,如果去睡觉就睡觉。后来发展为这边非常有名的“佛门三道茶”,但是宝掌和尚对茶的跟禅的这种关联和领悟有多少,我们不得而知。因为没有史料来证明这一点。真正把禅茶结合在一起的、最出色的是唐代的皎然和尚,这个皎然和尚比陆羽略大一些。

    梁冬:就是说参禅打道,或者说参禅悟道,它其实呢是一个六根的体验过程。如果你能在喝茶的时候,借由茶汤,借由茶舍,借由你和茶的关系,借由在这一刹那间你的种种的感受,去体悟到一种通感,这种通感可能就是所谓的悟道的感觉。就是那种干净、清新、透彻、明了、无所畏惧,这种的去烦恼感。

    赵英立:哈哈哈,你说的是一个很高的境界,叫做六根互通。

    梁冬:哦,是吧?

    赵英立:呵呵,能够到这个境界的,应该说凡夫很难做到,真正到了,一定是个觉悟者了。这种六根互通,眼耳鼻舌身意的这种回应,对茶汤的领悟是我们茶人追求的一个目标,实际上禅茶一味啊,它的核心,我个人的体会有两点:第一,它是实证功夫,就是你把禅宗的经典背得烂熟,把中国茶经背得烂熟,你也谈不到禅茶一味。因为你不坐禅,你不会知道禅定中的感觉,你不认认真真地,一款一款的去品茶,你永远体会不到茶中的差异和共性。你必须把这两个都自己去实证一下,你才能够去开始尝试着把两个再结合起来,结合之后叫禅茶一味。

    梁冬:所以呢,您刚才讲到的,就禅茶一味呢是真正的不是讲的道理,而是体会的道理,是在做中体会的道理。所以呢我们讲到,今天就落到这个点上了,就禅茶一味和峨眉的关系在哪里?我觉得就恰好是在后面说的,普贤者佛之长子,所体现出来的这个普贤菩萨的精神。

    赵英立:嗯,对。这就牵扯了刚才我说的禅茶一味的第二个特征,除了实证之外,它要心内修茶。

    梁冬:就像你开车一样,你首先呢得真的会开,每天你得顺着去开,开到有一天的时候,你突然发现呢,你不用想你也能开车了,啊。你不用思考怎么开车,你也开得很好了,而且呢,你好像呢就跟这个车融为一体了,最终呢你是想去哪里的时候,哎,你就发现这个车呢就过去了。那个很窄很窄的路,你也可以很快,唰就过去,行云流水一样,那是怎么得到的呢?首先你要实证,用你的话来说你要开得很好,第二个呢,最后呢你会发现,真正开好车的,不是在你怎么认真的开车,而在于是你怎么样感受自身和这个方向盘和这个车之间的关系,它是一种很奇妙的体会,大概开个八年十年车的人呢,自然而然就能感受到了。所以呢你做什么事情,你都要首先要走出去,去实践,最后呢,要回到来,要回到自己内心里去,那我相信呢,我们在峨眉雪芽里面喝茶的时候,啊,首先要把茶喝下去,最后呢去感受体味茶和我们之间的共通的关系的时候呢,你就会发现,你和世界是完整的。《国学堂》呢很少在场外,就是我们的棚外去录节目,今天呢,是很难得的一次,我们在峨眉山的天地之间,这样向赵老师请教。感受到了峨眉雪芽带给我们的种种种种,我们非常感谢在这样的一个普贤菩萨的这个道场里面呢和大家可以分享这一切。

  下载 国学堂 20111230梁冬对话赵英立 峨嵋论茶第一讲峨眉雪芽,禅茶一味.mp3

  下载 国学堂 20111230梁冬对话赵英立 峨嵋论茶第一讲峨眉雪芽,禅茶一味.flv

  下载 国学堂 20111230梁冬对话赵英立 峨嵋论茶第一讲峨眉雪芽,禅茶一味.doc

   查看 201112 赵英立:峨嵋论茶 系列


    返回列表页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 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