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微信]怎样做一对坏朋友?2013.2.22

     ——怎样做一对坏朋友

    作者:宋燕 节选自《新闻抄袭历史》

    张耳曾经是魏公子无忌的门客,后来认识陈馀,成为哥们,两个人好得「可以同生共死」。秦国统一天下后,两人隐姓埋名,互相扶持活下来,到陈胜吴广起义后参加了起义军。

    就这样的交情,后来却到了彼此恨谁不死的地步。两人后来带兵拥立赵王,分别带一支部队跟秦兵交手,张耳携赵王躲进巨鹿城。秦兵围攻得紧,不久城内粮食吃完,兵员又少,眼看不敌,张耳几次派人冒险出去召陈馀带他的几万兵力来解困。陈馀认为自己兵力太单薄,不是秦兵的敌手,不敢前往,想的是保留力量,日后替张耳报仇。又僵持一段时间,张耳实在挺不住了,又派人去,说陈馀「太不仗义,要有诚心的话,至少应该来决一死战,一同死。」陈馀没办法,就派了5000 人去,结果全军覆没。

    后来还是项羽解了巨鹿之困,救了张耳。张耳出来之后就和陈馀翻脸了。陈馀还挺生气,认为自己做到了该做的,委屈之下,就把将印交给张耳,说「我稀罕领这个兵么!」他以为张耳会把将印还他,没想到张耳没有,从此他们俩一刀两断,陈馀带了部下亲信几百人另立山头,专打张耳。

    后来刘邦邀请陈馀发兵一起攻楚,陈馀提出的唯一条件还是「拿张耳的人头来换」,由爱到恨,恨竟能如此之深。他俩的结局,是张耳杀了陈馀。

    两人人品是否有问题?

    从史实来看,张耳在种种关键时刻的表现,都算得上无可挑剔,他的门客如贯高,也是可歌可泣的汉子,从这个侧面也能体现出张耳的为人。

    至于陈馀,除了后来与张耳的恩恩怨怨外,之前也只有不发兵这个污点,此外在能力上有缺,属于墨守成规的文人,由此看不发兵这一点,也是有他自己的原因的。在那种时刻,人表现出懦弱的一面,是很可理解的,从这可以说这个人有大弱点,但评价为人品差也还不至于。

    这样的两个人,从生死与共走到你死我活,不知道他们回想起当年,心里会是什么滋味。

    罗胖曰:

    张耳和陈余,为我们做出了史上最糟糕朋友的光辉榜样:

    1.对友情期待过高——你的就是我的。

    2.像一对心怀鬼胎的狗男女一样,动不动就考验对方。

    3.一翻脸,就走极端。

    想把你交朋友的方式变得败坏,照着上面三条做就好了。

    


  返回前页  返回列表页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