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微信]完美就是完蛋2013.2.24
昨天上午犯了一个错误,我把我一段没有录完的音一随手就发出去了,我当时以为问题挺严重,心里还挺紧张的。但是没想到大家在后台不仅安慰我,还有人会说:“原来你还真的不是提前录好的哦!还真的会犯错误哦!挺好!”
有人会说:“犯错误挺好,因为显得有人味。”
所以昨天后来我跟一个高传统媒体的朋友说:“你们传统媒体真没得混了,因为你们犯错误是要写检查,挨批评的,而我犯错误是要被安慰,然后被表扬的,你说你们再不死还有天理吗。”
其实,我昨天想表达的和今天想说的道理都是一样,就是传统社会形成的很多伦理、价值观、道理规则都在被颠覆之中。
今天回复“完美”,给你看一篇文章。
完美就是完蛋
节选自凯文•凯利:《网络经济的十种策略》
有些最为完美的技术就是恰在它消亡的前夕产生的。
真空管技术在消失之前达到了极端复杂的程度。正如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家JamesUtterback所述:“企业在防御它们赖以生存的技术方面有着很高的创造性,而这些技术仅在可以清醒地预见其灭亡的时候才达到了设计上和性能上难以想象的优雅境界。”达到完美的顶峰比较容易,问题在于那是局部的完美,并非至美,就像你当地最棒的一名篮球运动员全然不知全.国锦标赛为何物。当一个企业得意洋洋地庆祝自己制造出全世界最快的(全宇宙最快)穿孔卡片读卡机的时候,整个经济世界已经用上个人计算机了。
糟糕的是,在新经济中“困在局部顶峰”难以避免。
不稳定、不均衡是正常现象,最优化不可能持久。一个产品迟早会衰落下去(只会早,不会迟了)。这个产品在鼎盛时期出现的创新,有时会加速它的衰落。Utterback在研究汽车工业中创新的《掌握创新机制》一书中总结道,“一代技术成功的不良副产品是眼光短浅,对拥护下一代技术的竞争者视而不见。”这个产品可能是完美的,不过用户会越来越少。
当一个产品达到顶峰的时候,局外人可以改变规则来搬动整个大山。底特律曾经是大轿车完美的顶峰,但突然间小轿车的大山遮蔽了它。Sears曾是零售行业山中之王,然而WalMart和Kmart的创新造出了全新的山脉,蓦然超过了它。任天堂曾几何时占领着游戏机之山的巅峰,而后世嘉和索尼分别建造了更高的山峰。这些被取代的产业、公司或产品都被困在了并非最佳的局部顶峰上。出路只有一条:被困的生物必须倒退。为了从局部成功的山峰转移到另一个更高的山峰,它必须先走下坡路。为此,它必须把自己倒转过来,在一段时间里会不那么适应、不那么健康、不那么乐观。相对于当前的状况,它必须以不高的效率、不完美的方式惨淡经营。
真成问题。组织与有生命的东西一样,命中注定要尽可能发挥自己―去夺取成功,而不是丢弃成功。企业认为倒退是不可想像的、千万不能的。企业根本不允许放弃已经到手的东西。
公司越好,越没有退路。
现代组织所做的一切都是努力向上。CEO受过培训、拿着高薪,为的就是把企业推上高峰。质量部门推动全体工作人员朝着最佳业绩奋力攀登。顾问们监视着最小的细节,试图排除一切有碍于公司登上完美高峰的阻力。搞企业策划的专家们盯着计算机数据,查找组织里面哪些部门落后。就连接待人员也追求卓越。现代公司里哪儿能舍得放弃行之有效的东西,倒回头去变成一堆烂摊子呢?有没有这种技巧先不提。毫无疑问,走下坡路必然出现混乱和危险。说你适应性差,也就是说你差不多快玩完了。然而,你不得不后退,不得不冒着玩完的风险去寻找东山再起的机会。
经济学家JosephSchumpeter把消灭成功的进步行动叫做“创造性毁灭”。这话恰如其分。放弃完美需要有雄才大略。不过也有搞槽了的可能。管理专家TomPeters说,现在对公司的领导人员要求做两件事:建造起来,然后再利索地捣毁。这两件事情需要有截然不同的两种气质,同一个人根本不可能兼有这两种气质。他调皮般地建议在网络经济领域中迅速发展的公司应当任命一个“破坏总管”。
不管是否有人负责创造性破坏,为了满怀希望东山再起,丢掉完美的好产品、重金开发的技术和响亮的品牌,一头扎进乱子堆中。除此之外,别无选择。以前,这种万里长征极为罕见。工业时代的市场和技术环境相对稳定,并不崎岖。每年只有几个参数发生变化,而且是逐渐地变化。机会到来的时候会有先兆。那种时光现在一去不复返了。新经济秩序的生物学性质意味着稳固的领域突然土崩瓦解与新兴事物突然脱颖而出同样是必然现象。
罗胖曰:每个人都是时间河流上的航船;每个“正确”都只是暂时停靠的码头;每一次努力都应该指向“趋势”。
返回前页 返回列表页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