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微信]松果体与第三只眼2013.8.17

     最近气功大师的话题很火呀,今天,就跟大家聊聊巫术吧,根据人类学家弗列德的研究,人类那么多稀奇古怪的巫术,归结起来不过是两种。

    一种呢,叫相似性巫术,就是找到和你要影响对象相似的东西,然后作法影响它。比方说,你想要害一个人吧,就根据他的样子,刻个小木头人儿,在上面贴上他的名字,然后拿针扎他,拿针扎他,没准,他就死翘翘了。还有一种呢,叫接触性巫术,是找到和你要影响对象有接触的东西,然后作法影响他,比方说,找到勾引你老公的小三的一缕头发,然后拿火烧,拿火烧,小三没准就飞灰湮灭了,其实,不管谁吹的多么神乎其神,只要他讲的原理和上面这两条相类似,就可以判断它是巫术。

    今天,回复巫术两个字,给您看一篇文章。

    松果体与第三只眼

    韩彦文

    本文来自罗胖内容助理@李源推荐

    十七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用一种二元论来解释人体,他认为同时存在一个自由的非实体的灵魂,和一个机械操作的身体,灵魂像一个舵手,坐在身体这艘船上。从此观点出发,他需要解决一个问题:灵魂这个舵手一般都呆在什么地方办公?身体这艘船上的舵在哪里?根据当时的解剖学发现,人的脑结构基本上是左右对称的,除了一个叫做松果体的组织独一无二,而且正处于脑的几何中心。鉴于其是如此的特立独群、地位显赫,笛卡尔将它指派为灵魂的驻所。

    这个位于前额后、小脑前的神秘组织确实不那么简单。旧石器时代末期,一些原始宗教的信徒会被施以脑颅环锯术,即在头顶上挖出不同形状的洞,只有把脑袋雕凿成这样的艺术品才有资格成为祭司的候选人。祭司凭借着坑坑洼洼的头脑未卜先知、喻示众生,其中的道理在于松果体被认为能够获取到空间中可见光谱外的电磁波,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发送至大脑皮层,产生意识,在头顶上凿洞正是为了方便松果体与外界接触。有了这样的脑袋,祭司们就可以闭着眼睛预见到远方正发生着的一些自然变化了。

    松果体被当作了“第三只眼”,或者说是能量中心,看上去很有资格担当灵魂的寄所。但尽管被古希腊哲学家认可为宇宙能量进入人体的闸门,被印度教祖师当作未卜先知的器官,松果体的第三只眼作用在人身上已经很难体现出来了,唯一的残余痕迹是在胚胎发育到两个月时,松果体所在的间脑区域有感光细胞形成,但刚一出现,马上就退化了。而根据海克尔生物基因定律,胚胎在很短的时期内会经历其所属物种的整个进化史,这说明这第三只眼应该在我们的动物祖先身上存在过。

    具往矣,随着进化,松果体的光明使者身份一去不复返,其如今在人体的地位只是一种内分泌腺体,主要功能是通过分泌褪黑激素调节生物钟,跟灵魂已经很难搭上关系。不过台湾大学一份或将发表于nature的研究报告又把笛卡尔的舵手唤醒了,研究者对处于静坐冥想状态下的受试者进行大脑成像,结果显示在冥想过程中,松果体显著兴奋。富有宗教色彩的冥想如坐禅、瑜伽等通常要与灵魂、精神能量之类挂上钩,研究者据此声称他们的研究揭示了松果体与灵魂的关联,为笛卡尔的舵手颁发了一张科学的居住证。

    或许在冥想时松果体的亢奋意味着驻扎于其内的灵魂正焕发出勃勃生机,但也有可能是此刻松果体正大量释放着褪黑激素或其他某种激素,与灵魂并不相干。

    ——这个故事生动地说明了科学、宗教和巫术之间的关系。在人类学家弗雷泽看来,巫术只不过是错误的科学,都是通过试错实验来探究两种变量之间的关系。唯一的区别在于,科学背后还有一套解释体系。但再伟大的科学,也会遇到范式危机,就像我们今天不会再像笛卡尔那样,认为松果体里面装有灵魂了。

    罗胖曰:

    巫术不靠谱。

    但对灵魂的体认和觉知,却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非如此,我们不能超越这个渺小的肉身。


  返回前页  返回列表页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