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微信]一百岁感言2013.8.18
昨天又重看了一遍香港作家倪匡的小说《头发》,倪匡真是全香港最会讲故事的作家,他在这篇小说里提出了两个问题。
第一,人的头发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呢,现在的科学家关于头发的作用有什么保暖说,防晒说啊等等,都架不住推敲,都很难自圆其说,对呀,人为什么要长一头头发呢。第二,为什么世界上所有的宗教教义,说到深处,都是让人”回家“,这个家,不管是天堂,还是西方极乐世界,还是坐的安拉的身边,虽然用词不一太一样,但意思都一样啊,都是说人从一个地方来,还要回到哪里去。
倪匡就根据这两个问题展开了想象,写了一篇科幻小说,叫《头发》,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网上搜一下。今天回复“回家”两个字,给你看一篇最近很有名的文章,百岁老人杨绛的人生感悟。
一百岁感言
杨绛
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
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细想至此,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准备回家。
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时吃亏。
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
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但不同程度的锻炼,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绩;不同程度的纵欲放肆,必积下不同程度的顽劣。
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
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这便是人生哲学。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罗胖曰:
“天堂”真是一个绝佳的假设。
不管是天堂还是地狱,死亡之后如果有家可回,此生的意义就可以重新估量。
假设真有一个死后之家——
除了可以带走的东西,其他皆无意义。
LV可以休矣。旅行可以多来几次,书也可以再多带上几本。
返回前页 返回列表页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