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微信]保护大象的好方法2013.11.10
哈耶克讲过一句话“一个顶尖的物理学家不管他怎么牛,都是在跟内行人讲话,而经济学家们就比较倒霉,他们总是被迫要和外行人讲话”。这样一来,经济学家们不仅老是被骂,而且他们早就论证得出的结果也一直不能被公众认可。比方说吧,到今天为止,还是有很多人在指责微软公司有暴力,一个破光盘嘛一个破软件嘛至于要卖几千块吗?但是经济学家们却说暴力虽然是由微软公司创造的,但是他却是由用户、微软股东和员工三方面共同瓜分的,如果没有人家微软创造,你花多少个亿你也买不到一个windows,现在能买几千块钱一个的软件已经是大家都得利的最佳谈判结果了。
再比方说,经济学家们认为保护大象的最好的办法不是什么禁止捕杀大象,而是把大象分给当地人任由他们捕杀。
今天回复“大象”两个字,给你看一篇文章。

保护大象的好方法
作者:常青
选自《应该读点经济学》
对于共有地的悲剧,我们已经清楚了,那么该如何保护那些濒临灭绝的鲸鱼和大象呢?
人们采取了各种方法,其中有些确实令我们感到不可思议。在津巴布韦,原本大象是属于全体国民的,村民们仅仅通过向观看大象的游客收费来获得收入,但是后来,他们提出了一个新的保护大象的方法,把大象分给村民,并且允许向那些捕杀大象的猎人们收费。
“这太荒唐了,简直太恶心了!”,这几乎成了人们面对这项政策的第一反应。
质疑的声音不断传来,况且,打猎不可能保护大象,因为这会鼓励人们对大象的猎杀,“传统智慧”再一次占据了上风。
可是,经济学家们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并给出了正确的解释。事实上,鸡的存在就是这个道理,人们喜欢吃鸡肉,这就给了另一些人们饲养和照顾鸡的动力,听上去的确有些矛盾,甚至不可理解。津巴布韦的村民们可以从活着的大象身上得到更多的好处,而不是无助地面对死象。
在津巴布韦,人们的行为的确发生了变化,人们更多地关心大象,他们希望大象越多越好,这样就能够向游人们收取更多的费用,于是他们积极地为大象留出生存地带,积极配合警察阻止那些企图偷盗象牙的捕猎者。
可是这个方法,太可怕了,并且,偷猎和捕猎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因为无论如何,结局都是大象被杀死了。经济学家说出了两者之间的差异,偷猎者会拼命地捕杀他所遇到的每一只动物,可是如果大象的所有权归村子所有,而不是归国家所有,人们保护大象的努力会明显地提高,因为猎杀大象毕竟只是一种短期致富长期崩溃的道路。
在津巴布韦,70年代中期人们开始实行这样的产权分配政策,尽管允许捕猎,可实际上,津巴布韦的大象数量一直在上升,1979年,这里的大象最少的时候仅剩下2万头,5年间减少了70%,然而随着实行新的政策,到1989年,津巴布韦的大象已经有6.8万头,尽管同一时期非洲所有的大象总数都由于偷猎而下降了一半,可唯独津巴布韦的大象在增加,而且挣扎在贫困线上的村民,已经用大象赚来的钱修建了学校和医疗站了。
当然,尽管津巴布韦的村民们非常开心,可是,有些环保主义者却无法忍受这种政策,他们认为捕杀是不道德的。也许这样的政策并不完美,可是它让我们在津巴布韦看到了更多的大象。
罗胖曰:
最新一期的《罗辑思维》视频谈到了“生命”的特征——
从周边环境输入物质和能量,完成从无序到有序的跃迁。
如果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类文明的发展,就是环境灾难的同义词。
无论是大声疾呼,还是克己躬行,都无法改变这一趋势。
除非——
除非,环境本身被容纳到这一生命系统之中。
津巴布韦大象的命运为这个假设再添一个注脚。
返回前页 返回列表页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