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微信] 我要苹果,不要香蕉2013.11.28

     昨天有个朋友在微博上问我,他父亲现在迷上了传销,谁的劝都不听,家里摆满了各种传销产品,而且扬言啊,家里要是不支持他的现在这番事业,就离婚。这位朋友问我怎么办。

    我就说啊,说服你父亲和母亲离婚吧,尽早把财产切割了。可能你会觉得我这个回答很不尽情理。但是我的回答有两层意思,第一呢,在传销组织中被洗脑的人是很难在短时间里被劝服的,也很难一辈子都不醒悟,现在苦口婆心没有用,耐心等待才有用。先用离婚的方式避免家庭财产进一步损失,等他回头是岸就是了;第二呢,我们觉得别人被洗脑,别人反过来也会觉得我们很顽固啊,一个自由社会的标志就是,我们要允许别人有上当受骗和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选择太难,所以要交给选择承担后果的人自己。

    今天回复“选择”,给你看文章。

    我要苹果,不要香蕉

    本文是作者@伯爵在城堡 在有道云笔记的投稿

    今年五月,我跟随老妈的工作,来到这座城市,住在姥姥姥爷家里。年轻人和老年人的习惯不同,彼此很难适应对方的生活。这点从电视节目的选择上就可以体现出来。每天吃了晚饭,两个老人拿着遥控器,画面无非是在抗战剧与谍战剧之间打转,稍微文艺一点儿,就是听听中央三台的玖月奇迹。

    这样的饭后生活,让我和老妈都很是郁闷。有一天老妈实在憋急了,指着电视里唱了整个夏天的玖月奇迹说,咱不能听点儿高雅的么?比如凤凰传奇……

    老妈的愿望当然没有实现。从那以后,我们吃完晚饭就会躲进自己的卧室。我靠着左墙角玩电脑,老妈靠着右墙角玩手机。

    因为晚上无事可做,老妈就会全神贯注地拿着手机玩斗地主。可是她的运气太差,即使玩得自己腰酸背疼,眼冒金星,还是免不了被对手虐成负分。若是今天的额度输尽,她就会倒杯酒,一边喝着,一边望着午夜十二点的来临。

    就算无聊到要去喝闷酒的地步,老妈也没要求过要占用我的笔记本电脑。因为在她眼中,读书写字也是一件正经事,是不该被打扰的。但我多少有点心疼她。心想,要是在自己家里,三台电脑两台电视,想玩便玩想看便看。不至于像现在一样,一个人躲在卧室可怜巴巴地玩手机。

    后来我对老妈说,要不咱俩找个韩剧看看吧?我好长时间没看过韩剧了。老妈抬起头,眼睛一亮,高兴地说好啊好啊,挑个男主帅点儿的剧。

    于是我放下正在读的小说,放下正在写的文章,放下正在泡的姑娘,跟老妈两人一起守着14寸的笔记本,看胶片能绕地球两圈的韩剧。两个人笑得像是吃了哈哈屁。

    其实我不爱看韩剧,但是这并不重要。因为我的目的根本就不是看什么剧,而是让老妈高兴。只要她高兴了,我的目的就达到了。我不在乎自己看的是韩剧、美剧还是京剧。

    这件事情,让我开始反思一个问题: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我爱我的父母,我以后一定好好孝顺他们”,“我爱我的妻子,我将来一定让她幸福”,或者是“我爱我的孩子,他将来就会明白我的苦心”。这不是我们对他们的爱,而是我们想象中的爱。这种想象中的爱,让我们以为自己很爱对方,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对方。可是结果呢?对方却一点都没有感受到,反而对你满是抱怨。换句话说,你的爱其实放了空枪。

    这就好像有人说她想要一颗苹果,而你却送给她一车香蕉。她虽然收下香蕉,但是每天闷闷不乐。你质问她:“为什么我给了你一车香蕉,你还不高兴?”她说:“我想要的是一颗苹果,而你却只给了我一车香蕉。”

    有时候,我们必须要明白,你付出的爱,究竟想要收获怎样的效果?是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爱,还是让你感受到自己在爱对方?是付出爱的行为重要,还是付出爱的方式重要?

    也许在你眼里,香蕉比苹果更美味。但是你的想法无关紧要。因为无论是香蕉还是苹果,最后吃的人都不是你。

    罗胖曰:

    选择之所以困难,就是因为没有正确答案。

    越是开放社会,就越是如此。

    报考电影学院表演系,也未必就能再造一个赵薇。

    选择在北影厂门口晃悠,也未必就不能再现一个王宝强。

    所以,除了把选择的权力交给个人——那个选择后果的最终承担者,我们别无良策。


  返回前页  返回列表页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