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微信]雨人2013.12.16

     昨天啊,咱们这个微信的公众账号达到了整整100万人,一年不到的时间,能有这个成绩,除了感谢在座各位捧场之外,罗胖也伸出热情的右手拉住自己的左手说:“你小子不容易啊~!”。

    很多朋友问我,做微信公众号有啥秘诀嘞,秘诀谈不上,大概有两条心得:第一,一定要有清晰的人格特征。比方说,我为什么只发语音不发文字?就是因为语音的人格特色要强得多啊,说人格特色容易,但真正做到不端、不装,让听众觉得面对的是一个大活人,其实并不容易。第二呢,就是死磕。死磕不是指做一件很难很难的事情,而是把一件看起来并不太难的事情,磕到死为止,也就是坚持啦。比方说我一定要让自己说到60秒,一秒不差;比方说我一定要坚持每天早起发,一次做到并不难,坚持一年还真是有点难度啊。

    今天回复“坚持”给你看文章。

    

    雨人

    作者:何树青

    许多年前看过达斯汀·霍夫曼版的“雨人”,现在,我知道他们是谁。

    再次收到王苑青的信。这次,他寄来的是《锦绣成都的王者之气》。上次他留在锦江饭店前台的文案,主题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房子是心房”,他托我转交给成都的房地产商。上上次,他寄来与他不相干的十几个城市的品牌创意策划案。按世俗的标准,这个41岁的男人活得并不成功,但他乐于成为物欲都市中的诗意供给者。

    33岁的孙连华在北京面临温饱问题,但依然扩充和推广着他发明的“十字城镇”理论:全国设置1万座十字城镇和类似的矿山资源型城镇,保留少量大城市,取消农村,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用50年实现13亿中国人的城镇化。

    王苑青和孙连华都是不请自来的城市研究者,干的事情大多徒劳无功,但他们乐此不疲。他俩淹没在成都和北京的人堆里无声无息,是那么地不合时宜。

    张承志也不合时宜,这是一位值得尊敬的死硬派。他在成名之后撕掉所有人的名片,成为“哲合忍耶”的一分子。名片在他眼里的社会角色,意味着希望,能带来幻想,以抵抗恐惧。“撕名片的方法之首要原则,是不要对不义的世界再存任何一丝幻想。”他说。你呢,你会不会因为忘带名片而折返办公室,或不厌其烦地把你的名片分门别类?

    王苑青、孙连华、张承志都是雨人,却不是自闭症患者。他们只是精神世界里的马拉松选手。孤独?是的。难免被人笑话?是的。享受?是的。他们当然知道世俗的价值界定,但仍然坚持自己的路。

    这些消费社会里的清教徒也是雨人:吃素;环保;不买车;不用信用卡;不煲电话粥;不追奢侈品;不要SUV和多功能电器,只要基本功能;选择稳定的家庭关系,不玩一夜情,不外遇;不参加大奖赛,拒绝成名和炒作;亲力亲为,不请家教和保姆……

    塞林格是雨人,《麦田守望者》之后,他选择后半生在林中木屋独处。张国荣是雨人,他是选择同性的爱情歌者,以自杀从伤害中解脱。海子是雨人,他是活得郁闷的诗人,但死后,房地产商拿他的诗歌在卖房子。

    城市生存伦理日益简单而粗暴:你要工作,要赚钱,要成功,要有人脉,要结婚生子,要顺势而为享受生活。

    相应地,以下10种情境被公众鄙夷:工作很久都没升职;在社会上没地位;做事而没有名利回报;长久地为情所伤,或倒贴金钱;跟钱跟上司过不去;有捷径偏不走;在行业内或圈子内不遵行规众人皆醉而你独醒;性格孤僻,不合群;梦想太大;自杀。

    鲁迅认同卡莱尔说的:未曾哭过长夜的人,不足以语人生。现在,你在长夜痛哭,说是因为失恋,马上有人安慰你;说是因为思考人生,朋友的第一反应是帮你请心理医生。

    人性之残忍,莫过于对异于常理不循世俗的人和事,缺乏宽容和探究之心,放肆嘲笑妄加鞭挞踏上一只脚,浑然不顾自己的无知和可能造成的伤害。

    我们不是雨人,这没什么可骄傲的,我们只是自我阉割得比较干净而已。我们努力让自己看起来正常、安全、体面,前途似锦。我们习惯跟着大部队走,跟着导游走,然后玩一些无伤大雅的小聪明小伎俩。我们知道什么叫“政治正确”和“生活正确”。除了投资理财,我们不愿再冒任何别的人生风险。

    并不需要艳羡或歌颂雨人的传奇,嘲笑能免则免吧。我只能说,每个人心中有一个理想国,你要宽容别人的理想国孤独而深邃,与你不同。

    罗胖曰:

    在过去的200年里,有一种国际流行病——

    总是要把“每个人的理想国”和“所有人的共同体”对立起来。

    节操和利益,个性和成功,好像永远不能兼得。

    感谢互联网。它造福了一切强大的“节点”。

    它终结了这个怪异的逻辑。


  返回前页  返回列表页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