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微信]说明书为什么会长这样?2013.12.30
昨天坐飞机,飞机刚落地,就像往常一样,伴随着空姐关于“不要打开手机”的声音的严正警告,全机舱里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手机开机声音。这一刻,我觉得这个机舱简直是一个和谐社会呀。制订规矩的人,和打破规矩的人,齐心协力非常默契地践踏这个破规矩。其实这样的场景还有很多呀,比方你安装软件,会提示你,你是否同意这个又臭又长的协议呀,我就不信,有谁认每次都真读完了整个协议,这些默契的本质是传统世界里推脱责任的方法。前几天,罗辑思维提到了“信任商业”的概念,站在信任的角度来看,很多事情都是荒谬的。
今天回复“荒谬”两字,给你看一篇文章。

说明书为什么会长这样?
作者:胡昱
说明书,一般用以填充产品包装盒,主要用途就是拿出来,然后扔掉。对现代人来说基本就是这么个情况。
还记得本世纪初大家对现在看来已经纷纷而立的80后们的批判吗?其中有一条就是“从来不看说明书”。虽然不知道这是好话还是歹话,也许这确实说明世界上大部分产品都不需要说明书。再加上现代人很懒,从来不读说明书这种行为,基本就类似于我们在安装软件时直接点了“阅读并接受”键。
那说明书存在的意义在哪里?仔细想想,说明书这玩意儿原本是为不熟悉新事物的人指明方向用的,任何说明书都会对阅读者的智商有一个预设,从而给出既易于理解又不会产生侮辱性质的指导。
但是用户的智商很难判断。比如“请按屏幕右侧的按钮”,有的人从来不需要看这种说明,有的人看了也没用因为他们不分左右。要是让来自人类学笔记中的那些太平洋岛国土著来看,还要解释什么是“按钮”。所以有的时候说明书只是在反映商家的智商。比如有一款花生产品的包装袋上赫然印有“请注意!里面是花生!”,又或者是某安眠药的使用说明:“服用后非常可能引起嗜睡。”
不过有的时候为了请求用户多看一眼,商家也会推出好玩的说明书。比如日本电器品牌Amadana,它们友情提醒用户“碎纸机无法消除你痛苦的过去,也无法用以切碎食材进行烹饪”;无下限的英国人则撰写了婴儿使用手册,教导用户“为锻炼婴儿牙齿,请给他们吃磨牙饼干,一般不建议食用球鞋。”
这些说明书莫不带有卖萌、有的没的乱扯、思维逻辑很奇特等特色,它们的目的永远不是为了和产品功能搭界。有时候它们几乎是市场策略的一种,比如Amadana的鬼扯说明书已经成了该品牌的卖点,用户打开新的小电器包装,第一眼就寻找它的说明书,简直重振说明书界的雄风!
有一些明星被问到“最近在看什么书”的时候会回答“说明书”,非常避重就轻。但我们猜应该就是上面说的那些搞笑说明书吧?不然难道真的有人热爱研读类似iPhone5那样长达152页的说明书吗?能看完那玩意儿的人为什么不把《本草纲目》给读了!
当罗永浩还在新东方教GRE的时候,他的讲课(段子)音频四处流传。其中一个故事是说一位老太太因为没有看飞机洗手间的冲洗说明,还未站起就踩了冲洗按钮,结果被吸在坐便器上,飞机着陆后才由修理工将马桶卸下,被解救出来。另一个故事是说,有人误食了洗发水,状告生产厂家获得巨额赔偿,后来厂家就在瓶身标注“只能洗头,不能饮用”。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的说明书看起来那么多余,为了防止“真的有人没剥开胶囊的铝壳就直接吃”以及“后续发生严重危害身心的后果而被起诉”的情况而把说明书写得奇怪而弱智的做法体现了说明书们的一片苦心。
所以说,这世上可能没有恶意卖萌这回事,做生意也都很无奈哒,商业就是这样哦!
罗胖曰:
进化的进程有一个奇妙的规律——
有用的会进化得很强壮;
没用的则未必会退化掉。
所以,人类啊,做好说明书长期存在的准备吧。
返回前页 返回列表页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