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微信]爵士乐:聆听与合作2014.2.22

    今天咱们聊聊音乐的事。普通的音乐都是别人精心烹调好的成熟的大餐,端上桌来直接享用就可以了。可是有一类音乐,咱们就比较陌生,就是爵士乐。纯正的爵士乐在演出开始之前只有一些笼统的曲调和节拍,包括乐手在内都不知道一会演出的时候要呈现出来是一幅什么模样。一切都要看现场的即兴效果,那你可能会说了,那爵士乐的精神不就是不靠谱吗?哎不全对。这里面有靠谱的东西,首先是乐手个人的基本功,其次是相互之间的协作精神,最后还有通过协作搞出新东西的创造性。罗辑思维今天二月二十二号最二的一天,组织的霸王餐活动其实就是这样一曲爵士乐。大家萍水相逢,只有基本的规则和资源,剩下玩的嗨不嗨,爽不爽,一切要看各地会员朋友和餐馆老板的组织力和创造力了。

    今天你回复音乐两个字给你看爵士乐和霸王餐。

    

    爵士乐:聆听与合作

    作者:杨照

    爵士音乐是在演出当下,借着各个乐手临场的美感、想法,刺激与互动出来的。爵士乐强调“即兴”,“即兴”最简单却也是最极致的定义,就是没有谱、没有预见计划,乐手当场想出来、玩出来的音乐。听到上一个乐句,猜不到下一个乐句是什么,甚至听着上一个音符,也无从想象下一个音符会如何出现、如何演奏。

    听爵士乐的现场演出,主客关系没有那么明白。听众不是被邀请去“接受”某种完成品,倒比较像是刚好闯进了一群乐手自己尝试玩音乐的场所,不小心在旁边见证了音乐的成形、出现。

    理论上,同样一群人演奏同一首古典乐曲,每次都一样“完美”。理论上,同样一群人演奏同一首爵士乐曲,得到的结果却一定每次都不一样。所以爵士乐团灌录唱片时,每一首乐曲都会反复录很多次,为的是从各种不同版本中找出最好的一个。时移事往,标准、品味不一样了,原先没被选中的不同版本还可以翻身出土,常常一张唱片中同样一首曲子收了两三个版本,不足为奇。

    古典音乐家录唱片也会反复录很多次,不过其用意、用心截然不同。那是担心演奏版本中会有“不完美”的部分,到时候要找另一个版本中比较“完美”的演出,剪下来修补,最终产生一个唯一的“完美”演出,呈现给听唱片的人。

    除了基本逻辑的内化理解外,爵士演奏还有赖于一种当场与其他乐手协商合作的习惯。各个乐手按照自己对音乐的认知自主发挥,最后却要能配合演出有精神、有秩序的音乐,这个过程一部分可以依靠长期的默契,然而更大的部分却必须、也只能依赖场上的本能。

    那是聆听别人音乐的本能,那是找到别人模式的本能,那是立即愿意与别人对话的本能,那还是追求音乐和谐的本能。即使表面上对话的出发点,似乎与别人正在演奏进行的不尽相同,然而终究还是要进入一块可以共存共荣,并且互相补足、加强的平台,音乐才有力量,也才会感动人。

    听爵士乐的人,不只听到音乐,还听到这种过程中牵涉的所有本能与价值。给予爵士乐演奏的掌声,于是不只肯定呈现出来的音乐成果,还必然肯定了让这种成果变得可能的所有人类美好素质。

    很不幸的是,我们的社会不太看重协调本能的培养,是以要刺激出优秀的爵士乐演奏,相对困难。或者应该换个相反方向看:我们没有热闹的爵士乐,大家从小到大很难接触到爵士乐,更不会有加人爵士乐即兴协调的经验,不会有欣赏爵上乐·乒彼此协调玩耍的经验,也就让这个社会少了许多理解、加强协调能力的机会。

    然而,协调,尤其非正式的动态协调,是民主政治的运作中多么要紧的一环!民主不同于其他政治制度之处,就是没有先前给定的标准答案,而是借着不断彼此冲击的不同意见,协调妥协出动态的暂时共识,就是这样让大家和谐顺利共处共荣。

    罗胖曰:

    再读一遍文中我标红的那段话吧。简直值得吟诵。

    如果把“爵士乐”换成2月22日的罗辑思维“霸王餐”,不也合适吗?

    没有乐谱、没有一切预先设定的东西,只有基本的规则和相遇的机会,剩下一切都靠大家临时的发现、配合、协作和创造。

    罗胖只能帮大家到这里了。

    祝大家吃好吃嗨!

    罗辑思维电子书合合集(PDF/MOBI):http://user.qzone.qq.com/348533194/2


  返回前页  返回列表页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