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微信]金庸被禁2014.4.21

    一个企业家朋友在他们公司里搞了项制度,每当他看好一个新项目,不是自个儿投资去做,而是让员工自由报名搞创业大赛。评委是全体员工,拿啥投票呢,就是拿真金白银,说白了就是投资这个新项目,员工总共投多少,老板就再补投多少,组成一合股公司干,这样一来选出来的人不见得是最棒的,但是一定是最肯为这件事情担责任的人,因为在竞选的时候只有你自个先投资,大家才会把钱放心给你啊,但是这项制度还有一个副产品,那就是腐败现象没有了。曾经在公司里做过偷鸡摸狗事的人,虽然老板不知道,但是同事们知道啊,就绝对不会再把这个机会给你。哎!你看权力结构一旦变成上对下负责,而不是像传统公司那样是下对上负责,那坏人自然就被淘汰掉了。

    今天你回复“坏人”两个字,给你看为什么坏人不仅干坏事,而且还经常干很荒唐很笨的坏事。

    

    金庸被禁

    作者:廖信忠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金庸小说被禁了好几本,读者看到的大部分都是盗版书。就拿《射雕英雄传》来说,当初在台湾叫《大漠英雄传》,原因在于“射雕”两字出自于毛泽东诗词,所以就被迫改了。据说更早以前,不是有“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嘛,问题就出自“东邪”,在东方的桃花岛上,有暗喻台湾的意思,所以也被禁了。

    在台湾,以前这种事件还不少。台湾有个作家叫陈映真,因为一些政治因素也被抄家。警总人员从他家里搜出一堆马克•吐温的小说来,就说:“马克•吐温不是马克思的弟弟吗,你怎么会有他的书?”所以,同理可证,当初很多马克思•韦伯的书也都遭殃。甚至连法国作家佐拉也逃不了。明明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翘楚,只因为这位外国作家姓名发音接近“左”,被打入左派,也成了禁书。‍‍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微不足道的小事都会被放大,现在这些事看起来都很匪夷所思又好笑,但在以前可是没有人笑得出来,一不小心就会扯上“为匪宣传罪”,吃不完兜着走了。所以说,当年“每个人心中都有个小警总”并不是夸张的说法,这长期的高压统治让人民心里噤声,并被逼着要自我检查。所以,更早一代的台湾人几十年来已经对政治培养出高度的敏感性,但另一方面也是高度的压抑性。‍‍

    从传统台湾人的职业取向就可以发现这一点:为什么医生在台湾是受人尊重的行业,每年高考最高分一定都是医学院呢?应该可以从日据时代说起,当时日本人不让台湾人读法政相关科系,因此精英们只能选择医科。到国民党统治,“二二八”事件以后政治这种东西让台湾本省人彻底感觉可怕与绝望,因此台籍第一流的人才还是继续读医科,对政法避之唯恐不及。‍‍

    久而久之,一直到现在,医生就变成一种崇高的受人尊敬的职业了。这种情况尤其在台南这个传统文化气氛最浓厚的地方为甚,台南人喜欢子弟当医师,喜欢女儿嫁医师。‍‍

    这篇文章是罗辑思维用户@一只果冻猫提供,摘自廖信忠《‍‍我们台湾这些年‍‍》

    罗胖曰:

    试想,你如果是当年体制中的一个中层官员。当你的一位下属指着一本“马克•吐温”的小说非说是反动读物,你会怎么办?

    1,你如果坚持常识,什么也得不到。何必坚持?

    2,你如果放纵他胡来,你什么也不损失。何不放纵?

    3,更何况,坚持常识有风险,万一马克•吐温果真是左派,怎么办?

    4,更何况,放纵胡来有收获,至少上下级关系上融融泄泄,多么好?

    所以,一个下对上负责的权力体系,一定会导致荒唐的闹剧。


  返回前页  返回列表页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