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微信]击节者与听猜者2014.4.23

    在最新一期罗辑思维视频里我说我把北京的房子卖了,现在租房子住,为的是不被过去的存量绑架,随时面对未来的变动。有人就在微博上问我了:罗胖子,你把房子卖了租房子住,是怎么说服你老婆的呀?

    哎!你还别说这事仔细想想还真挺难的。一般身为人妻的女子都多少追求点稳定性和安全感。卖房子租房住,这事儿确实有点挑战,夫妻俩人在这种事上能够做到共同行动,我想至少有三个条件:首先呢都是理性的人,能一起把帐算的通,比如租房的经济上是更划算;其次呢,男人要能提供足够的安全感和稳定感;再次呢,两个人的成长要能同步。这个听起来虚啊,其实是最重要的一条,因为爱情而来的婚姻最后往往毁在心灵成长不同步这个问题上。没话说,比没爱情更能毁掉一桩婚姻了。

    今天你回复“同步”两个字,给你看文章:同步。

    

    击节者与听猜者

    作者:【美】西恩

    1990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生伊丽莎白·牛顿(ElizabethNewton)因一项研究而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他研究的是一个简单的游戏,受试者分别扮演“击节者”和“听猜者”两类角色。击节者拿到一份列有25首著名曲目的清单,包括《祝你生日快乐》和美国国歌《星条旗永不落》等耳熟能祥的歌曲。每位击节者选定一首,然后在桌上把曲子的节奏敲给听猜者听。听猜者的任务是根据敲击的节奏猜出正确的歌名。

    这个游戏里听猜者的工作相当不轻松。在牛顿的实验过程中,击节者一共击打了120首歌,听猜者只猜对了3首,成功率2.5%。

    仅凭这项结果怎么能拿到心理学博士学位呢?原来听猜者猜歌之前,牛顿让击节者估计猜中的概率。击节者预测的成功概率是50%。

    击节者满以为每表演两首曲子就能让对方猜中一首:实际上,他们平均击打了40首歌后,听猜者才成功听懂了一首。原因何在?

    击节者一边击打节拍,脑中难免会随之想起歌曲的旋律。你不妨自己动手试试,把生日歌的节奏敲出来,耳边肯定会听到这首歌。而此时,听猜者不可能感知到旋律,他们只能听一串不连贯的敲击声——类似摩斯电码那样古怪的节奏。

    在这项实验中,击节者各个都非常惊讶,听猜者为什么费那么大力气还辨别不出曲目:这调子难道还不明显吗?当击节者看到听猜者把美国国旗猜成《祝你生日快乐》时,脸上的神色更是难以言喻:你怎么会这么蠢呢?

    击节者的处境也不容易。问题就在于,击节者一旦事先掌握了某种知识(比如歌曲名),就很难想象缺乏这种知识的情形。击节者打击节奏时,想象不出听猜者听到的是一下又一下分离的敲击声,而不是连贯的歌曲旋律。这就是“知识的诅咒”。我们一旦知道某事,就无法想象不知道这事的情况发生的原因:我们的知识“诅咒”了我们。我们很难与他人分享这些知识,因为我们无法轻易摸透听猜者那一方的心理状态。

    其实,击节者/听猜者的实验每天都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上演。击节者和听猜者,就是首席执行官和一线员工、老师和学生、政客和选民、营销者和消费者、作家和读者。每一组群双方本该依赖持续不断的交流进行互动,但却像击节者和听猜者一样,他们受困于信息的高度不平衡之中。首席执行官高谈“释放股东价值”时,脑袋中放着一首员工听不到的旋律。

    这个问题很难避免——首席执行官每日沉浸在这套商业逻辑和例行公事里可能长达30年之久,要一下转变这种习惯,就好比让射出的箭回头一样不切实际。木已成舟,覆水难收,人不可能重新学习脑中已有的“知识”。

    文章提供者:罗辑思维会员王凯涛

    罗胖曰:

    反过来,这个实验也验证了“无知的诅咒”。

    无知本身并没有那么可怕。

    但是,如果因为背景知识不能同步,原本相亲相爱的人渐行渐远——这倒是这个温情世界的一大悲剧。

    读书的好处有很多——

    听得懂你想亲近的人在说什么,是其中重要的一条。

    


  返回前页  返回列表页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