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微信]手艺人与艺术家2014.5.3

    最近经常有朋友善意提醒我啊:罗胖子,你现在每周一期那个视频做的太长了,都快每期一个小时啦,实在看不动了,以后还是短点吧!哎这个意见,我同意他的结论,但我不能同意他的理由。为啥不同意理由呢?因为我的这档视频节目最典型的观众,并不是那种花专门时间全神贯注的看节目的人,他们往往是一边打游戏,一边健身,一边做家务,一边坐地铁,放着我的视频当伴音的。他们通常不会在意时间长短的,很多朋友甚至一次听上好几期。为什么又同意现在时间确实太长了呢,你一旦节目时间超过四十分钟,我就丢失了一个重要的应用场景了,那就是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放给学生看,这个丢掉太可惜了!在互联网时代思考一个产品的价值,你自个儿是什么其实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用户在什么样的场景里,把你派什么用场。

    今天你回复“价值”两个字,给你看一篇文章。

    

    手艺人与艺术家

    作者:Dave H. Hoover& AdewaleOshineye

    我愿意将编程说成一种技艺,技艺本身也是一种艺术,但它不是美术。技艺的意思是:使用可能带有装饰的手法来制作有用的对象。美术的意思则是制作东西纯粹为了使之美丽。——理查德·马修·斯托曼(自由软件运动的精神领袖)

    技能的意义是建立在这样的关系上的:相对于增加个人利益,要更重视向客户交付价值。

    作为技师,你的首要工作是构建能满足他人需要的东西,而不是沉迷与艺术展现。毕竟,世上不该有挨饿的技师。正如有人说:“作为技师,挨饿是一种失败;技师应该有能力用自己的技艺谋生。”工作中你需要全力以赴,将客户的利益置于展现自身技能或充实履历的愿望之上,同时维持软件社区中形成的最低能力标准。这也意味着你必须平衡这些相互矛盾的需要。如果你挨饿了,因为你太像一个艺术家,你创造的东西太美以致于在现实中无法交付,那你就是离开了技艺。如果你完成漂亮的工作的愿望迫使你离开专业的软件开发,离开为真实的人们制造有用工具的活动,那你就是离开了技艺。

    我们为客户构建的东西“可以”是美的,但“必须”是有用的。由这一模式所构筑的成熟过程,其中的一部分就是培养在必要时牺牲美丽来换取效用的能力。

    沉溺于漂亮但无用的物件不是技术。相比一个基于100万行代码、推动了计算机科学前沿,但却不能玩的游戏程序,技师们更看重只有50行代码,但能博人一笑的游戏。

    技重于艺的另一个方面:客户需要你产出令人满意的质量,即使你不喜欢这点。技师不会等到灵感扣动心弦时才交付让客户满意的产品。这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一方面,软件技师被隔离在田园般的艺术领地之外;而在领地里面,会有人付她工钱让她制造自己喜欢的东西。另一方面,因为她制造了可以直接提供价值的软件给客户使用,她和客户都会感到满足。

    罗辑思维“知识拆迁队”王凯涛摘自《软件开发者路线图》。

    王凯涛是“知识拆迁队”第一个提出小愿望的同学,他希望读到文章的朋友关注他的微博@王木头伐木头 程序员有思想,这是个厉害的帅小伙。

    罗胖曰:

    我们来翻译一下作者讲的道理——

    1,每一个人、每一种技艺的价值都不是由自身或同行来认定的。

    2,价值是在连接和协作中产生,并由整个市场来估值的。

    3,老话说得好,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傻把式。“练”就是单点成长,“说”就是多向连接。


  返回前页  返回列表页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