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微信]疯狂原始人2014.6.24
罗胖:
有位罗辑思维的会员朋友对我讲,他想发起一个公益活动,号召大家不把手机带进卧室。他的道理很清楚了,现在太多人每天睡觉前的最后一个动作是放下手机,早上起来第一个动作是拿起手机,那这样的话夫妻之间的交流就会少啊,灯下阅读的时间就会少啊!总而言之各种过去发生的卧室里的美好的事情都会少啊!他说,罗胖你能不能帮我发起一下这个活动呢?我说我不,我的道理也很简单,你觉得这样不好,你完全可以自己这样做,生活怎样才会更好,这往往是个偏好,偏好这种东西自己做就可以了,就不必号召别人了;第二,人和手机之间的关系将会越来越紧密,手机会成为人类的一个器官,这是大势所趋,我们没有办法和一个趋势做斗争,与其抗拒还不如迎上去适应它。今天你回复“趋势”两个字给你看文章。
疯狂原始人
作者:土摩托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环保联盟,他们早在半个世纪前就整理过一份全球濒危动植物名录,多年来一直是各国环保组织的工作指南。半个世纪过去了,效果怎么样呢?根据他们自己的说法,效果很不理想。哺乳动物、鸟类、两栖动物和珊瑚等重点关注的物种自1980年之后,种群数量都在下降,情况越来越糟糕。
当然,如果没有这份名录的话,情况也许更加糟糕,这一点我们无从知晓。但严峻的形势让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开始反省,自己有没有做错什么呢?
让我们追溯到50年前,当时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制定这份名录的出发点有两个。第一是保护濒危物种,第二是让地球生态系统恢复到人类文明之前的原始状态。但是该组织经过这50多年的实践后,认为第一个目标是错误的,濒危物种之所以濒危,主要原因是它们所处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比如大熊猫之所以差点灭绝,不是因为它们天生不适应环境,而是因为它们的栖息地没了。所以,应该把工作重心放到保护栖息地上来,而不是单纯地强调保护某个物种。
至于第二个目标,如今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这根本不可能做到。因为人类活动很早就影响到了地球环境,所谓“原始状态”早就不存在了。考古学界曾经有一个说法,认为原始人对环境的破坏力有限,直到100年前才有20%的陆上生态系统被改变。但是,美国马里兰大学地理学家厄尔•埃利斯(Erle Ellis)最新的研究显示,人类早在5000年前就已经达到了这个水平。
埃利斯教授将研究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今年5月14日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上。论文指出,自从原始人学会了用火来捕猎后,地球生态系统就遭了殃。湖底淤泥钻芯研究的结果显示,其中的木炭分子浓度早在6万年前就达到了顶峰,正好和人类第一次学会了火攻的年代相吻合。后来人类又学会了刀耕火种,也就是先将森林烧光,开辟出土地用来种庄稼,于是剩下的森林也被火烧了一遍。
因为这个原因,8000年前的人均碳足迹就已经达到了1吨左右,现在的这个数字也只是2~3吨而已。工业革命发生之前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就已经比过 去提高了20~30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这相当于提高了10%。虽然这个数字比起工业革命导致的120ppm的增幅要小了不少,但已经足以触发全球气候变化了。
由此看来,原始人比我们想象的要疯狂得多。
好在原始人数量有限,5000年前地球总人口据估算只有几千万人而已。否则的话,按照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地球生态系统早就崩溃了。不过,繁衍是人类的天性,人口数量总是会持续增加的,直到生态系统承受不了人口压力而崩溃了为止。这样的事情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次,玛雅人就是一例。但是,人类的总数一直增加到了现在,说明还是有很多民族克服了自然条件的限制,成功地繁衍至今。他们靠的是什么呢?答案就是科学技术。根据埃利斯教授的计算,如今西欧各国的人均土地需求量是2500年前的1/6,而东南亚地区的人均土地需求量更是连2500年前的1/10都不到。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效率,终于把地球从我们的疯狂祖先手中救了出来。
这个发现对于今天的人类来说有什么借鉴意义呢?埃利斯教授认为,这个结论一方面说明科学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应付大自然的挑战,人类不必太过悲观。另一方面也说明很多旧的环保概念已经过时了,必须改变。比如,所谓“原始森林”很可能早已不存在了,当今大多数看似很原始的森林其实都是在废墟上重新生长起来的,“回到原始状态”这个曾经被当作环保黄金标准的奋斗目标是没有意义的。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认同了这个看法。不久前该组织推出了新版的环保名录,不过这不是濒危动植物名单,而是列出了各个单独生态系统的现状。该组织不再认为所有生态系统都能够恢复到“原状”,而是应该根据它们的现状,制定出相应的保护措施。有的状况很好,近期也无危险征兆,就不必花钱去保护,比如委内瑞拉的平顶山。有的已经彻底被毁了,也没有必要花钱去保护,比如中亚地区的咸海。如果硬要花钱,不是不可以恢复原样,但这么做需要花太多的钱了,还不如将这笔钱用在别的地方。
别小看这个改变,它表明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环保基本原则发生了变化。他们不再单纯地要求将大自然恢复原状,而是从人类的实际需要出发,以提高人类生活水平为宗旨,在科学的帮助下,主动地设计环保路线,使之更好地满足人类的长久需要。
“知识拆迁队” 张俊丰 贡献的文章。
罗胖曰:
“恢复生态平衡”几乎是个病句。
1,只要是现存的生态,都是在某个平衡点上。
2,任何一个存在过生态,都是不“完美”的,都处在持续的变动过程中。
3,一个“平衡”是否一定优于另外一个“平衡”,实际上并没有可靠的标准。
所以,何从恢复一个“生态平衡”?
返回前页 返回列表页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