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2013年第22期:奸臣指南.mp3

     欢迎各位继续捧场我们《罗辑思维》,上一期我们留了个尾巴,上一期讲的是岳飞为什么必须死,那这一期我们讲秦桧为什么必须坏,想了个题目就叫奸臣指南吧!

    既不是想让你学着当奸臣,也不是想让你识破奸臣,而是让我们一起去穿越过一千多年的历史迷雾,去体察在当时的政治格局当中一个奸臣的难处。

    小时候我记得我坐在我奶奶腿上,我奶奶说,小宇啊,将来长大了当忠臣当奸臣啊?我就说当然当奸臣呐!当奸臣多好,说杀谁杀谁,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什么好处都有,但是真的读到历史深处你会发现,哎呦,奸臣哪有那么好当的呀!

    我们今天就来解剖这个秦桧,秦桧这个人一生三次创业,三起三落,他第一次创业可以说产品不是特别适销对路,因为他想当忠臣,最典型的事例就是在靖康末年,金军南下打下了东京汴梁,然后掳走徽钦二帝。

    当时金国人就说赵氏天子太坏了,他们不能到当皇帝了,咱们另立一个,张邦昌当皇帝,大家说好不好啊?就问宋朝的这些官员,秦桧这时候就跳出来说那怎么行,然后给金人上表说了一大堆理由,当时大家挑大拇哥啊,都被金人打怕了嘛,这时候敢出来说话的人就是英雄,如果这个时候金人把秦桧拖出去一刀斩讫,那么此后在中国历史上,秦桧就是一个非常光荣伟大正确,但是对不起!一个创业失败者的形象留在史册上了。

    但是金人这个民族挺有意思,他对所有有气节的人呐他真的是有一份尊重,说你这个家伙不听话,但是他也不杀他,把他给带走,甚至后来还重用他,把他放在金国当时的一个权臣叫完颜昌的帐下当幕僚,跟完颜昌据说关系还处得特别不错。

    后来有一些野史记载,他南逃的时候,他老婆跟完颜昌的老婆还成了闺蜜等等,这都是野史了,但总而言之第一次秦桧在历史上出场就是以这样的形象留下来的。

    他南归之后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创业,当时因为他在金营里待过嘛,非常了解金国的情况,说着一口非常标准的金国语言,所以大家都觉得这个人是可用的,高宗赵构也这么想,就在观察这个人,然后他就装出一副,你看他第二次创业就装出一副江湖术士的面目,他知道他的历史使命就是要完成宋朝和金国人的和议,你说投降也可以,总而言之他的历史角色就是要干这个事。

    但是当时他给自己做了一个包装,他就到处说,我有一策可安天下,别人说,秦相公你倒说说什么计策?哎呀!说出来也没有宰相可以执行啊,那意思就是说要么就我当宰相,我当宰相我就把这药方给你。

    赵构就说,行吧,让你当宰相吧!在绍兴初年就让他当了宰相,说秦爱卿,你到底有什么计策啊?秦桧就说出了八个字,叫北人归北,南人归南,什么意思呢?因为当时啊,北方有金国,中间有一个刘豫,这是金国人立的一个傀儡皇帝伪齐,国号叫齐国,然后南边是南宋。

    秦桧意思是什么?就是搞两个中国,让北方来的人都回到伪齐,然后让被他们抓的我们的人也都回来,这样我们就承认既定现实,这不就和平了吗?

    你看,本来一个关于投降的主张,他做了这么复杂的一个包装,这个复杂的包装之后,连赵构都听不懂,而且听懂了之后赵构就非常生气,说你说北人归北,南人归南,朕乃北人啊!我老家开封的,那是不是你意思我也得回去啊?所以秦桧这次当宰相三下五除二就被赵构罢相,就失败了,你看这次创业又失败了。

    第三次创业就是秦桧在绍兴八年再一次去当宰相的时候,他就提出了另外一个口号,这个口号就特别清晰了,就是谈和,就是议和,非常简单,所以你看市场经济就是这样,你要搞营销啊,你不光是产品对,说你都想当投降派你对,不对,你那个品牌也得对,什么北人归北,南人归南。

    就像你生产一罐凉茶,你要是说想退火喝XXX,这是卖不掉的,你必须要针对当时所有人的心里,你要说怕上火喝XXX,这就好卖,就这道理。

    所以第三次秦桧创业,投资人赵构一看,不错,上市成功,让他当了宰相,秦桧这一当宰相可就不得了啊!从绍兴8年一直到绍兴25,17年,更重要的是这17年秦桧是独相,因为宰相是在政事堂里,政事堂里除了这种正式的宰相,还有什么参知政事这些副宰相,它是一个组合,但是秦桧是独相,17年就一个宰相,所以第三次创业非常成功。

    可能各位会有一个疑问,说那秦桧说投降这事儿,高宗赵构不是典型的投降派吗?这投降派为什么非得用一个投降派的宰相呢?对,这就要体会统治者当时的心态,统治者是从来不愿意亲口说出投降二字的,他也不愿意站在舞台的第一排来表演这个角色,他需要什么?需要一个手套。

    就像我们现在有的大企业,他天天说自己怎么光荣伟大正确,所有的脏活,累活,苦活,他通过谁呢?外面的公关公司来干,这叫什么?手套,他确保自己手干净,要脏脏你,这就是秦桧当时的产品的本质,适销对路了,这个买家赵构就收购了。

    举个其他朝代的例子,你比如说明朝,明朝到了1642年的时候,基本上因为国内被李闯王这个流贼,或者说农民起义军吧!已经是山河糜烂,可是北方呢?跟后金也就是后来的清朝之间一场松锦大捷,所有的精锐十万人已经报销了。

    对于当时的崇祯皇帝来说,最理智的方法是跟金国谈和,其实当时的皇太极也有这种想法,皇太极是个非常有战略头脑的人,他知道中原这个东西不是我们文化落后的人现在能管得了的,所以他就希望,拼命的从你那得点好处就算了,所以他是有谈和这样的意见,崇祯皇帝也有这想法,他就不说,因为他知道他不敢说,他一直就用各种办法暗示大臣,哎,谁提个这建议啊?谁上个这奏章啊?好让我点点头然后这事就能办,别让我说啊!

    你看,等来等去等来一人,这人是谁啊?当时的兵部尚书叫陈新甲,这陈新甲就上了这么一个表,崇祯皇帝说好好好去办吧,然后就派了一个使臣叫马绍愉,这个人就到了后金谈何,当然过程中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事儿,比如说不是用谈何平等的文书啊,还是很倨傲啊,又耽误了点时间,但最后总算谈成了。

    谈成之后这个马绍愉就把谈何的情况写了一封信,然后就汇报到陈新甲这儿,这个时候就出现了历史当中特别有趣的一个细节,这陈新甲,陈尚书,兵部尚书,接到这封信之后兴奋的不得了,终于谈成了,我们终于可以腾出手来把北边的精兵调来打农民起义军了,然后他就把这封信搁桌上了,他就跑到自己的密室给皇上写小报告去了。

    然后这陈新甲好死不死,他手下的仆人特别勤快,一看老爷,哎呦,把这东西搁桌上了,说这东西肯定是要拿出去发表的呀!兵部尚书嘛,各种兵书战报经常要发,当时叫塘报,就把这封信拿出去发表了,结果天呐!朝野大哗!说你皇帝怎么能卖国呢?怎么能和议呢?这不又重蹈当年南宋的覆辙吗?舆论就大哗。

    其实这时候老陈,这位陈尚书呢,只要你稍微说白了,你知点儿趣,你就把这个责任揽下来就完了,但是他不,天天跟人解释,这事不是我干的,这是崇州皇上说的,结果崇祯那个气啊!本来就是出来让你挡刀的,当这个手套的,你还不当,后来就找了个理由说失陷番封等等,总而言之,丧失失地嘛,咣当,就把他斩了,这就是陈新甲的故事。

    我们再回头来看这个高宗赵构,他一样的心态啊!这种事儿对于最高执政者来说是不能说的呀,很多时候,有时候谈和投降或者说丧失失地,这是需要一些很大的道德勇气的,有胆量供应这种产品的人,他需要一种非常大的道德担当。

    比如说抗日战争的时候,刚开始跟日本人还没开始打的时候,有两个人,最近发现的史料,杨天石先生的文章里写到的,一个是当时的北大校长叫蒋孟麟,一个是胡适,他们两个就通过陈布雷给蒋介石写了一封信,说我们觉得不能打,应该保养国力,因为跟日本人一打肯定就亡国了,我们建议,第一,承认伪满洲国,然后跟日本人长治久安,划界而治。

    当时的那批抗战派就怒了,什么程潜啊,还有一个国民党著名的元老叫居正,老先生,号召要逮捕胡适,要把他杀了,可是后来一场淞沪战役打下来之后,那个居正就是我们刚才说的那个要杀胡适的人,就跑去跟蒋介石说,总裁啊,我这岁数也无所谓了,你要是觉得需要出面跟日本人谈判,我无所谓,我出面帮你谈。

    你可以想象居正当时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态,那就是我不仅当世之名不要,我万世之名都不要,我就帮你当秦桧好了,只要为这个民族,我来干这些缺德事,所以他需要道德担当的。

    包括汪精卫,现在不是有很多学者替汪精卫翻案吗?当然我觉得这个案子是肯定翻不了的,你是汉奸就是汉奸,但是你看当时有一部分人就是给汪精卫诉苦,他就是这么说的,说都说汪先生卖国,汪先生有什么国可卖啊?国内糜烂,他在重庆还能好吃好喝,他跑到南京,重组伪政府,天天背负骂名,甚至是万世骂名,汪先生是好样的,你看汉奸他也有这么一个道德。

    其实道德每个人都有,只不过他干的事儿也许不符合道德,但是在最坏的人心里,也要给自己干的事找一个道德上的理由。

    说这么多,其实我想证明的是,秦桧当时为什么上市成功?第三次创业成功?就是他提供了一个非常稀缺的产品,这个产品不仅有需求,更重要的是当时没有供给。

    所有的人都说,抗金抗金抗金,皇上就老说,说你们天天都说抗金,当年我在船上,在宁波上船被金国人追的满大海跑的时候,你们在哪呢?天天在那喊,真的到城破的时候有几个为国家死难的人?所以皇上是不信这些抗金派的,恰恰在这个时候谁能站出来说,老子此后万世之名不要,我来当投降派,那皇帝当然欢迎了,这就是为什么秦桧能够独相17年的真正的秘密。

    秦桧跟赵构合营的这个公司就算上市了,但是怎么当奸臣,你以为像你想象那么简单吗?我们很多人都说他像奸臣,会拍领导马屁,光拍领导马屁就能当奸臣吗?那当奸臣也太容易了,当奸臣至少要有这么几手本事,第一,能替领导背黑锅,比如秦桧就替高宗赵构背了上千年的黑锅。

    这个话得说到岳飞的孙子叫岳珂,他后来不是替爷爷辩冤嘛,到处上访辩冤,但是他从来不敢引官修史书,他引的都是野史,说秦桧跟他老婆王氏怎么在家里密谋于密室,后来怎么害死的岳飞,叫片纸入狱,二指宽的条子送到牢里去,最后牢头禁子就把岳飞给害死了,怎么可能。

    当时的官修史书历历在目,非常清楚的证据,甚至有人,有史料说明,秦桧还要求留岳云一命,但是高宗说不行,要杀都得弄死,岳飞特赐死,张宪,岳云斩首于市,而且特地在御批当中还告诉,要多派兵将防护,这都见于官修史料,所以秦桧实际上是替高宗背了一个黑锅。

    当然后来据历史学家研究,他背的黑锅可远远不止这个,更重要的是在赵构的另外一件事上背黑锅,不光是投降谈判,杀岳飞这么简单,另外这件事其实是高宗最重要的一个心头的隐患,什么问题呢?就是他的继承人问题。

    高宗从扬州出逃的时候,金人来了嘛,据说一吓,吓得身体就落下点残疾,大概是阳痿之类的毛病,总而言之后来就没有子嗣了,当时他有一个儿子,孩子非常小,后来在逃亡的过程中,有一天宫女打翻铜盆,惊吓而死,这孩子就死掉了,后来他就没有继承人。

    继承人对当时的王族和我们普通老百姓家里说有没有孩子那可不是一个概念,那是意味着权力的重大转移,所以刚开始第一次有人提出方案,说我们是不是迎太祖一支来入承大统,大家都知道宋初的时候,太祖皇帝死了之后,然后是传位给太宗这一支的。

    迎太祖这一支,刚开始赵构是勃然大怒,什么意思嘛,我才二十多岁,你以为我生不了孩子,我治治,我有病我得治治,对吧,我到电线杆子上看老军医的广告去。

    但是后来呢,他自己就提出来,而且还散播一些迷信,说我老娘昨晚做个梦,说当时这个太后,哲宗皇帝的孟太后,说那个太后做了个梦,说要迎太祖皇帝的子嗣来承继大统,然后就民间海选太祖皇帝的子嗣。

    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其他的宗族正在觊觎大位,哎,你赵构你也不是合法的呀!你不也就是康王吗?然后你老爹老哥被掳走了,你就当了皇帝,凭什么啊?你继承法统的合理性在哪呢?我们也是赵氏子孙啊!我们也是凤子龙孙啊,我们为什么不可以?

    所以各地都有这样的宗室,在举兵啊,在暗暗地积聚势力啊,所以赵构一看这个情况,那就别废话了,干脆把这个牌摊在桌上,就宣布我们迎太祖一支回来继承大统。

    要知道这一宣布就绝了那些宗室的心,而且在当时的南宋军民心里多少有点指望,什么意思呢?因为太祖皇帝,你想,英明神武,对吧!军神一样的人,当时叫艺祖,艺祖嘛,一条蟠龙棍打遍天下十六州,是这么一个人,所以继承太祖的精神成为当时军民的一种共识,所以它起到了凝聚民心的作用。

    所以当时就从民间选了两个小孩,一个叫赵伯琮,一个叫赵伯玖,就养在宫中,当继承人,可是你不要搞错了哦,皇帝年纪轻轻,他是做了这样的暗示,说我们可能要干这个事儿,但是没干,他毕竟没封这俩孩子当中说挑一个让他当太子,为什么?他得治病嘛,那么多老军医在电线杆子上不是白贴条的,所以好多老军医就开始给赵构治病。

    赵构每天下了班之后在后宫也够忙活的呀!这问题得解决,万一我得一亲生儿子呢?你看我江山也坐稳了,我为什么便宜那两个放牛娃呢?伯琮伯玖不就民间俩野孩子嘛!哎呀!努力啊!天天加班努力啊!一直就没动静。

    这个时候就看的出秦桧的作用,他作为宰相,国本,继承人的大事,这一定是大事,你看中国古代的王朝里面,所有关于这种皇统继承人,这没有小事,你当宰相,你就一定要把这个事情把握好,可是秦桧就是闷声发大财不吱声,有很多人问他,这事你怎么不提啊?秦桧说,没到时候没到时候,别着急别着急,天天这么说。

    所以就帮赵构挡群臣对于皇统这个问题各种各样的舆论,包括当时跟秦桧有一个短暂的共事时代的另外一个宰相叫赵鼎,赵鼎就不懂事,他觉得他是宰相,老跟皇上说,你得立嗣啊,你得立皇太子啊,你得让皇太子到资善堂读书啊!资善堂就是给皇子办的学校,赵鼎还有点不识相,他把自己的一个姻亲,就是儿女亲家,就推荐给皇太子当老师,赵构就心里想,你要干嘛啊?在我这搞着现货,然后就为几十年后投资期货啊?所以赵鼎很快就找个理由给罢掉了,所以就开始了秦桧的17年独相。

    所以秦桧这一生啊,你必须得承认,当奸臣真不容易,他就敢赌,说我就跟你,就是后来的孝宗,继承大统的孝宗,就是赵伯琮,我就是跟你没完,我就是天天挡着你,天天刁难你,这个刁难说白了也是做给赵构看的,你看我天天得罪他,得罪他的意涵就是什么呢?就是你一死,我连命都不要了,我就赌你这头。

    你说一个赌徒他要没有点儿狠心,这个手下不去的,万一高宗赵构哪天吃的不合适拉肚子拉死了呢?然后赵伯琮继位,第一个就杀你秦桧,他是个赌徒,你去看商鞅的故事就是这样,秦孝公一死商鞅马上就完蛋,不管你有多少功劳。

    所以能为皇上当白手套或者黑手套,帮他干点他没法出面干的脏活累活,这是当奸臣的第一个条件,那你说当奸臣有这一条就够了吗?远远不够,差哪去了!你最多算一初段奸臣,奸臣修行的道路是漫漫长路,要想当秦桧这样的九段奸臣还有很多技巧。

    比如说你得敢干坏事,什么意思呢?你敢于把自己的名声搞得很臭,所以我们看宋史的秦桧传里有各种欺男霸女,各种贪图钱财,任用宵小,迫害忠良,那真是史无绝说,你要说秦桧干的坏事那说三天三夜都说不完,17年嘛,天天干坏事你说能干多少?

    我们举个例子吧,他一个孙女,叫崇国夫人,崇国夫人的狮子猫丢了,哎呀!满行在啊!就是杭州城啊,临安城啊,就找啊!最后让兵丁也找,最后画影图形,画一个狮子猫,把所有临安城附近的狮子猫都逮来让崇国夫人他孙女认,这个小姑娘那脾气也了不得,官二代真是不好娶回家的,这算顺便给大家提个醒。

    最后没办法,那个临安府知府贿赂了大量的崇国夫人身边的人,最后这事才消,就秦桧他这么嚣张,我们都会觉得这奸臣吧他就应该坏,他不坏就不对,恰恰相反,奸臣有时候坏就是坏给皇上看的。

    咱们打一比方吧!说一个公司有个董事长,一个特能干的CEO,董事长因为他是家族财产,你说他希望这个CEO扮演什么角色?第一,你得能干,对吧?什么跟金国谈和啊,帮助我挡住赵伯琮继位,这事你得能干,这是第一条,但更重要的,你不能得人心,你最好跟群众关系处的极差,所有员工都烦你,这就对啊!我随时可以弄你。

    所以秦桧干坏事不得不说他是一只眼瞄着赵构,我必须干点坏事让你放心,在古代的那样一个权力结构当中,一个人臣老想干好事,老想为自己积攒善良的名声,对不起!你就是找死。

    所有的皇帝,汉代的皇帝都想你不就是王莽嘛,王莽篡汉之前那就是声名遍天下啊,朱元璋为什么杀那个沈万三?你来劳军,你替我修城墙,你有钱是吧?你想当中国红十字会是吧?

    你看秦桧就聪明,秦桧就说我不当红十字会,我不干好事,我天天抱着郭美美,这就是秦桧他聪明的地方,所以说敢于不要脸,敢于把自己名声搞坏,这是非常重要的当奸臣的条件。

    第三条,当奸臣,你看又升级了啊,升级教程,你以为你光专横跋扈干坏事就行了吗?跟权力,所有跟皇家权力沾边的事你得特别小心,你别看秦桧那么横,他所有沾到赵构的事儿,他是一个极其谨小慎微的人。

    比如说我在史料当中就看到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他老婆就是那个著名的王氏,其实就一傻娘们,王氏跑到宫里去跟吴皇后俩吃饭,吴皇后说这是新进贡的青鱼,你尝两口,王氏大大咧咧一傻娘们,说这青鱼我吃的多了,我们家青鱼比这都大,吴皇后也不吱声,人娘娘还是有修养的。

    然后王氏回家就跟秦桧说,今天在宫里吃的青鱼,比咱家青鱼还小,秦桧他恨不得啪就是一嘴巴,我不知道抽没抽,我不知道,秦桧说坏了,你们家东西比皇宫东西还大,秦桧抠着嘴巴想半天,第二天想出一绝招。

    第二天秦桧就说我们家青鱼比皇宫里大,我们给皇上送几条大青鱼吃吃,然后送了一堆大鱼过去,但是送的不是青鱼,送的是那种很不值钱但是外形比较大的鱼,吴皇后一看,这俩老头老太太不识货,他们以为这叫青鱼,还他妈以为比咱皇宫里大,老冒儿,这个结就让秦桧给解了,想当奸臣的人学一招吧!这是一个事儿。

    还有一个事,秦桧有个儿子叫秦熹,秦熹当时官当的也很大了,枢密使,排班就是秦桧第一名他就第二名,父子俩人称霸朝野,有一次秦熹在书房里,站在他老爹跟前,在那得瑟,穿了一件葛黄袍,葛布的,黄颜色的袍子。

    秦桧搂了他一眼说,换了来,赶紧换衣服去,秦熹说,不好看是吧?回后头又换了一身,又是葛黄袍,秦桧说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呢?这黄色是你穿的呀?秦熹说没问题的呀!这个东西不违制的呀!葛布的黄袍老百姓都能穿的,这道理你不懂吗?

    秦桧阴曲曲说了一句,是,百姓皆可,唯你我父子不可,所以你看秦桧多小心啊!连穿衣服的颜色都不能让皇帝起一丁点儿疑心。

    所以你看一个奸臣多难!既得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敢把万世之名丢掉,提供所有人都不敢提供的服务,还得主动往自己脸上泼粪,而且泼粪的时候还得谨小慎微,专横跋扈,贪赃敛财,还不能让皇家觉得你在觊觎他的权力,所以你看当奸臣多难?过一会我们再说说昏君指南。

    任何一个故事都至少有两个主人公,演对手戏的,那跟秦桧演对手戏的这个人就是高宗赵构,那他是什么心态?你看其实赵构的所有设计后来发现都奏效了,因为在历史上我们留下的印象,赵构是昏君,秦桧是坏蛋,因为秦桧权倾朝野啊!你看到他父子俩人,他当宰相,儿子当枢密使,一个掌政权,一个掌军权,那还不挟持了皇帝啊,皇帝得怕他啊!

    赵构其实构想的就是这样的一个结局啊,就是所有这个阶段,我为了保持住自己的权位而干的所有坏事都是秦桧干的,我呢,就是人太好,糊涂,你大不了叫我一昏君,昏君又没什么了不起,反正我不是坏人。

    所以你看秦桧临死的时候,赵构给他赐了八个字:决策元勋,精忠全德,什么意思呢?决策,所有的决策你是大功一件,所有的坏事都是你干的,好事也是你干的,精忠全德,精忠就是精忠岳飞那个精忠,这俩字岳飞不配,我给你,全德,你看你是一个道德上的完人,我就是糊涂,我以为你道德上是完人,不知道你坏,就写了这么八个字来赠送给秦桧。

    可是你真以为秦桧有那么大的权力吗?大家想一想,在宋代之前确实经常会出现权臣把握朝纲,然后造反,甚至是篡位的事情,可是你想一想,自打宋太祖开始守内虚外,强干弱枝那个国策出来之后,中国历史上还发生过这种事吗?

    不管多大的权臣,你去看后来的历史,甭管是元朝,明朝,清朝,多大的权臣,皇帝想要丢弃你的时候就是二指宽的条子,你就完蛋,管你是魏忠贤还是严嵩都没有任何能力跟皇权博弈,尤其是当时宋朝的制度,军队是掌握在皇帝手里,你宰相能翻出多大天去?

    所以当时赵构其实最怕的是什么?根本就不是秦桧的权力,而是什么?他就怕秦桧本人,所以给你再高的俸禄,你死了之后给你再高的表扬都可以,但是高宗赵构在事后跟人说了一句说秦桧死了,他跟一个叫杨存中的心腹就讲,说死了好,我从此上朝的时候靴中可以不带刀了。

    什么意思呢?就是秦桧,你所谓的权力,你爱怎么闹怎么闹,我真正怕的就是你上朝的时候你扑过来弄死我,掐死我,这我真怕,所以我为了防范你这一个孤独的肉身,我靴里要带一把刀。

    所以你看皇帝他把这盘局已经算计得有多好,秦桧当时以为,你看我17年鞍前马后,给自己身上泼粪,然后帮你挡所有的,给你当白手套,那我死了,你看我儿子,这么白生生一小伙子,现在是枢密使,让他当宰相啊!

    所以你看绍兴25年,秦桧临死的时候,他大概是65岁左右,高宗赵构就去看他,在古代的时候这皇帝视疾啊你别觉得是什么领导关心下属,到医院提了个点心盒子水果去关心下属,不是这意思,皇帝看你基本就是给你送终,你不死也得死,这个知识我是从看高阳先生的书得来的,所以皇帝视疾有的时候没安什么好心眼子。

    宋高宗就去看他,秦爱卿长秦爱卿短,看完之后他就出来了,这个秦熹就是秦桧的儿子就问他,你下面想让谁当宰相?高宗不阴不阳的讲了一句,说此等事岂是卿能够干预的?丢下这么一句话就回宫。

    回宫当天晚上,二话不说,所有秦家人,连秦桧带他的儿子秦熹,所有的人致仕,什么?退休了,然后当天夜里这一纸诏书出宫到秦桧手里,秦桧一看,咯噔,咽气了就死了,这就是秦桧的下场,就是你立即被抛弃掉。

    当然此前赵构跟秦家其实有个约定,就是保你子孙富贵,所以后来秦桧的子孙被剥夺了科名,当然也很惨,但是还是给他留了很多粮田,所以家里在经济生活上没有吃太多的苦,这算是君臣之间的一个约定。

    其实高宗心里非常清楚,秦桧死了之后他一定要干一件事,就是把秦桧的班底给它清除掉,可是另外一方面,他一定还要保持秦桧路线不变,50年不动摇,那怎么办呢?就只好从秦桧的班底当中去选,他就四处打听,终于打听出这么一件事。

    说这秦桧临死的时候他手下有俩死党,一个叫董得元,一个叫汤思退,老太师不行了,把俩心腹叫来吧,托付后事,叫到病床前,一人给一千两银子,哎呀这俩,老太师这是要干什么呀?非常紧张,这俩人判断就走岔道了已经,董得元说这一千两银子不敢不接啊,你如果不接,老太师觉得你有二心,你看我这快死了,你就不跟我亲近了,想叛逃啊?所以董得元就收了。

    而这汤思退呢?汤思退就不敢收,说老太师,您这个寿数还长着呢!忙着交代后事干什么啊?他就担心,我说我把这银子一收,老太师说,嗯,你小子知道我快死了是吧?所以汤思退就没收,后来这事就传到赵构耳朵里,赵构说,嗯,汤思退好样的,你看,又是秦桧死党,又能执行秦太师路线,但是与此同时秦桧死的时候还跟他不是一条心,所以秦桧一死就直接把汤思退提拔到相位。

    当然后来又提拔了另外一个人,就是跟秦桧一起害死岳飞的那个万俟卨(mò qí Xiè),但后来这个人跟秦桧闹掰了,说挺好啊!跟秦桧一起手上也沾过血,然后现在又能走这条路线,又跟秦桧不是一起的。

    所以你看君王之心呐!他去谋划天下这一盘棋,其实所有的着眼点都是自己权力的捍卫,那你说这个赵构太坏了,今天听你这么一说,原来以为他是昏君,现在发现他是个坏人,这人心思太毒了。

    但是我读历史我就读出这样一种感慨,就是赵构又有什么办法呢?他能信谁呢?他为什么称孤道寡?就是因为他真的是孤寡一人,没有人能够相信,赵构这一生,被多次兵变。

    最早还有一次苗刘兵变,就是两个统兵的丘八啊!就指着,你下台!渊圣回来,你何以自处,等等,就是在逼迫他啊!他动不动就遇到这种事,他相信的那些大臣,什么杜充啊,淮西军,动不动就叛变,骄兵悍将,所有的人一旦叛变,他可不像咱们干什么不爽,我退休!他皇帝没法退休,他只要失去了权位,他就是个死,所以你说这种人,他跟囚徒又有什么区别?

    所以说一个人一旦当了皇帝,实际上他终生都处于一种战争状态,什么战争?就是一个人和所有人,和天下人之间的战争。

    前不久我看到一份文献就是皇明祖训,那个权力怪兽朱元璋,老头,给自己的子孙留下来的几段话,其中就有一段,他告诫自己的子孙:你们啊!在平时千万要小心周围所有的人,有的人,所有的亲信,包括家里人,一个都不要信,要随时提防所有的人。

    你跟任何人密谋,谈的话,不能入别人的耳朵,但对不起!所有的卫士,不能离开十丈远,他规定,不能离开十丈远,然后他还举例子,说元朝有个皇帝就是被人这么弄死的,然后到指示自己的子孙,说你们平时在宫中的时候,要耳朵天天听着街市上的声音,预先要作判断,晚上出来要夜观天象,然后平时在宫中要仔细的判断周围到底在发生什么事儿,这还不够,在每个宫门处要养几匹快马,在城门的四周要多备几套鞍鞯,一旦听到动静不对立即要逃走,不能喝酒,午后要少吃饭。

    朱元璋他老人家就用这套话留给了他的子孙,从某种角度上说,你看了这段话你不觉得可悲吗?一个皇帝,一个掌握着所有人生杀大权的人,他其实终生都活在恐惧当中,他终生都活在和所有人的战争当中,没有一刻停歇。

    所以我们穿越一千多年的迷雾,再去看着赵构这个人,如果我现在能看着他,我觉得我会发出一种情绪,它的名字叫悲悯。

    在传统社会的那种权力结构当中,其实没有任何人有选择,不管他在历史上留下的名声是好是坏,是昏君还是明君,是忠臣还是奸臣,实际上他都没得选,或者说选择的余地非常少。

    说完这个故事感慨一下吧!我们今天这个有选择的时代,真好!


  返回前页  返回列表页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