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2013年第03期:中日贸易 如何爱国.mp3

     快到年底了,有一则财经新闻很多人都知道。说日本经济因为中日之间的关系不好,所以对中国出口开始下降,尤其像汽车业等等。所以现在日本经济哀鸿遍野,很多人高兴。但是我倒是觉得,恰恰是应该让中国人觉得忧心。

    因为中日贸易一体化,更大的说东亚贸易一体化,是中国崛起的一个必要条件。如果这样的一体化进程被阻断了,我们就要牵扯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认知,就是贸易到底是让敌人更强大,还是让和平更强大。

    其实这在中国古代,这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你比如说汉族人跟匈奴之间打成那样,到最后还不得和亲吗。只不过我们这一代人,历史教科书告诉我们,哎呀,和亲真是把我们汉族姑娘送给野蛮人去蹂躏。你看王昭君多漂亮啊,对吧,嫁给那个狗日的单于。

    但是老百姓你要搞清楚啊,你以为深宫里的姑娘,真的是漂亮啊。你自己到百度上搜一搜,光绪皇帝那几个妃子,都长成什么德行了,非诚勿扰都不要的啊。再说了,人家野蛮人,人家草原民族就那么不开眼,随便抢一个村子,把年轻姑娘划拉划拉,找几个比宫里姑娘漂亮的,不有的是嘛。

    为什么要接受汉家姑娘的和亲呢?其实本质在于什么,贸易嘛,做生意嘛。打仗好,还是做生意好,这在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之间,这是几千年博弈下来,早就有定论的事情嘛。当然这个博弈的最后一幕,是我今天想跟大家讲的,就是所谓的隆庆和议。

    大家都知道,明太祖建立明朝之后,把蒙古人打跑了,但是其实他们的势力没有消灭。甚至到明朝中期,还把明英宗给土木堡之变给抓起来了等等。但是到后来,也就是到明朝中后叶的时候,实际上北边的边患是越来越厉害。

    最猛烈的一次是1542年,这一年基本上俺答汗的蒙古部队,打开了长城之后,是纵横三十几个州县。光杀掉了男女就二十多万,几百万牲口,八万间房间等等。这个史料上面记载得都很清楚啊。

    可是你要知道,最开始提出说我们别打了,我们谈判吧,你猜是谁?我们很多在中国受历史教育的人都以为,这一定是汉王朝吧。错了,是蒙古人。这就牵扯到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打仗的这个算计。

    首先一点,农耕民族打仗是不可能赢的,或者说很难赢。为啥呢?首先一点,你不会骑马。尤其是汉民族一旦失去河套地区,失去最好的养马地之后,你基本上就没有坦克装甲军了。

    第二个问题就是,游牧民族在打仗的时候,他是没有后勤的。你比如说蒙古人打仗,一个战士,三匹马,换着骑,然后一匹驼辎重,两匹换着自己骑。然后可以夜行千里等等,然后也没有辎重也没有粮草。饿了,实在不行就抢粮食、杀马吃。

    而我们农耕民族打仗,一般来说,一个士兵,至少有两到三个后勤人员。所以陈毅元帅不是讲过嘛,淮海战争的胜利是什么?是三百万农民工用小车推出来的啊。这就是农耕民族打仗的时候,这种辎重团队。而游牧民族是没有这个负担的。

    所以你看到明朝中叶的时候,当时史料上就有这样的记载。说只要是出边一次,当年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就没了,而战果呢又非常寥寥。因为农耕民族他打,对吧,好不容易逮着人,打赢了,斩首几十人,因为对方打不过跑了嘛。所以你也不可能获得本质上的胜利。

    当然这只是农耕民族这边的劣势。可是你要知道游牧民族也有劣势。他什么劣势呢?就是他为什么要打仗。他就是因为他整个的经济生活,受气候的影响太大。今年一场大雪可能牲畜死掉大半。他不南下去抢,他就没有活路,所以他只好来抢。

    可是光靠抢,你知道其实他不能达到目的。因为抢能抢到什么啊,抢到人口,抢到牲畜。可是他们偏偏最不缺的,就是人口和牲畜。他要的是什么啊,是茶叶、粮食、丝绸、铁器这些细软。可是大部队一到,这边老百姓已经把这些细软能带的早就带跑了。所以,他又抢不到这些细软,加上他有一些人员的损失,所以对他来讲,他也不划算。

    所以你看到明朝中叶的时候,这一次谈判是谁挑起的呢,就是蒙古人挑起的。蒙古人反复派使臣到明朝的朝廷,说我们做生意吧,不打了好不好嘛。结果这边打红了眼嘛,抓到一个使臣,咔嚓就杀了。然后蒙古人说,那就再派一波。然后又派一波,然后这边抓到咔嚓又杀了。然后蒙古人又派了一波。一直到三波之后,在明朝的朝廷上,才开始讨论这个事情。

    当然,一到朝廷上,就分成忠臣和奸臣了,对吧。著名的忠臣,那时候是嘉靖皇帝,叫杨继盛,后来跟严嵩对峙死的那个忠臣,说坚决反对。他说这个仇深如海,一定要跟对方死磕,这就是杨继盛。所以我看后来有的杂文作家,就评论杨继盛叫什么啊,叫爱国贼,这个词就是从这出来的。

    可这边的奸臣呢,叫仇鸾。当然这个人很不堪了,在道德上。他当时讲过一句话,说你杨继盛凭什么说打打打、杀杀杀,你见过几个贼人,上过几次阵仗啊,就打打打、杀杀杀。你知道打得过打不过啊。当然,在朝廷上讨论来讨论去,最后就达成了所谓的隆庆和议。

    当然这过程当中,后面还有一些战争了,但总的基调,自打隆庆和议之后,塞北就变成了江南。为什么?因为贸易开始了啊。蒙古人他不需要南下去抢掠,就可以用自己多余的什么毛皮、牛羊来换取自己的生产资料。

    这就牵扯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财富到底是怎么来的。用什么样的方式获取财富是最便宜的方式。大家当然说白来的是最好的,最好是抢来的是最便宜的。其实不对,我们举个例子。比如比尔?盖茨他的windows出来了,windows98我们所有人都不付他钱,都去抢他,当然对于我们来说很便宜,可是你要知道,结果是盖茨再也不会去开发那个windowsXP了,更何论我们现在用的win7、win8以及未来的win9、win10,没有了。那你说,到底谁合算呢?所以世界历史五百年来,甚至更久远以来,都在告诉我们这样的一个道理:用贸易更合算。只有贸易能够制造和平,而不是大棒和喝阻。

    卖国还是爱国,这实在是一个一百多年来都打不清的官司。我们就说一个人吧,李鸿章。他卖国已经卖出品牌来了,后来西方列强找清政府签合约,都得叫李鸿章来。李鸿章不来这边人都不大放心。

    最典型的是《马关条约》了,日本人点名,你必须李鸿章到马关来签。但是李鸿章他气死了,所以在《马关条约》之后,1896年他有一次环球航行,这次航行后来的历史书报道很少。但实际上,他从中国到了俄国,然后又到了英国、德国(普鲁士),然后又去了美国,然后从美国又从日本回到中国。这样一次环球航行,他见到了俾斯麦,见了俄国的皇太子,然后见了美国的格兰特总统等等。这就是他这一趟的行程。

    什么叫爱国?就是你爱自己的家,爱自己的妈一样。有人说爱国主义是一种伟大的情怀。你说伟大那就伟大咯,但是我认为这是一种基本情怀。只有人格极不完善的人他才有可能不爱国。所以说爱国是一种正常情绪,你说伟大,我觉得是一种过奖之词。

    你搁到李鸿章身上,他也会爱国。你说一个人七十多岁了,老脸皮厚的,他真的愿意去签那个不平等条约啊。没办法嘛,打不过嘛。所以老人家从横滨换船的时候,就是他原来坐的是美国轮船,到横滨,要换招商局的船回国内。老头就倔得不得了,说我就不上日本土地,我终生不踏日本土地。

    这就跟很多船员提了一个难题,那怎么办呢?你最好是上码头,然后换船嘛。说不行,就不上日本土地。所以没办法,最后把美国船和招商局的船拼在一起,弄了个跳板,老头冒着生命危险,颤颤巍巍走跳板过去,不踏日本土地。你说此举是不是爱国?

    可是就在老头这一趟行程过程当中,他不断地接受记者采访,跟所有的西方人,他都表一个态:欢迎到中国投资,欢迎和中国贸易。比如说在英国的时候,汇丰银行搞了一个酒会欢迎他,他就鼓吹大家到中国来投资。在美国纽约时报的记者采访,他也是这个道理。

    我还记得他讲过一段话,这段话用文言文说出来可能就没法听,但是你看美国记者的报道,你就觉得老头是非常具有现代眼光的。他说只有当资本、土地、劳动力和技术这四样得到最好的搭配,我们才能创造财富。你看这老头没准看过亚当斯密的啊。然后他还说,我们欢迎你们到我们国家来投资,让大清国的劳动力、土地资源能够发挥它的潜能。

    不过,他说像什么铁路、矿山、电信这些东西,我们还是要控制在自己的手里,这有个国家安全问题。听着跟今天发改委主任的水平是一样一样的。所以你看,不要轻易地在一百多年后骂李鸿章卖国。连一个卖国者,像李鸿章这样著名的卖国者,他也知道怎么去爱国,怎么去推动国家的发展。

    爱国还是不爱国,牵扯到一个基本的常识,就是用强力去改变大势所趋,除了增加国家的崛起成本,我们将一无所获。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我们签署凡尔赛合约的时候,法国人那心里,满腔仇恨的怒火,说你德国人你过来,把我们国家打成这个鬼样子。法国人从长远来看,他就是要把德国人踩在脚下,踏上一万只脚,在油锅里反复的炸,让你永世不得翻身。这是法国人的想法。法国当时的总理叫克里蒙梭,老虎总理,对吧。在设计凡尔赛条约的所有的条约体系的时候,就是想办法想把德国怎么挤压住。

    可是当时的英国首相,叫劳合乔治。劳合乔治就不这么看问题。劳合乔治就反复跟克里蒙梭说,说你看,一个大国,如果我们把他挤压到那样,他毕竟是大国,在这个结构里,他迟早要获得属于它的权益。你现在压得越狠,他将来反弹的就会越厉害。

    那你看,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就是这样,所有的国家都试图在德国周边搞一堆小国作为缓冲带。其实这些小国有什么用呢?你比如说捷克斯洛伐克这样的国家,对吧,里面生活几百万德国人,而且政治上又不稳定,这样的国家作为缓冲带,你不是给德国人这样崛起的机会吗?所以后来希特勒一上台干什么啊,吞并奥地利,然后吞并捷克斯洛伐克。这些缓冲带反而成了资助纳粹德国崛起的一些工具。

    其实法国也有明白人,比如法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元帅叫福煦。福煦看了凡尔赛合约之后他就说,这哪叫什么停战协定啊,这哪叫什么和平协定啊,这不过是一个二十年的停战协定而已啊。二十年之后,就这一纸合约,迟早会给法国人招来一场更大的战争。果不其然就发生了。

    所以说格局问题是真正的大问题。就像我们今天谈到中日之间的贸易关系。东亚经济的一体化,这是一个长远趋势。随着石油价格越来越上升,远距离运输变得越来越贵,所以跨太平洋和跨大西洋的这种全球贸易,很可能他的成本会上升。那么相对应的这种区域经济一体化,他就是一个规律。那么在这个大势之间,我们今天试图去遏止它,这到底是聪明呢,还是笨呢?

    要知道日本是一个什么民族,日本是一个特别服强大者的民族。比如说我们今天很多制服控都说,日本那个女孩,那个校服特别好看。可是你知道那个校服怎么来的吗?你去看看日本女生的校服跟美国海军的军服是一样的。

    因为日本人当时第一波打的就是美国海军嘛。他没见过西方人,一看觉得这个衣服好看,他们强大,所以后来他们明治维新搞学校,说给学生穿一件什么衣服,就瞄着美国海军的军服做了一套我们今天制服控都喜欢的日本小女孩的校服。

    所以说,你强大,怎么展示给日本人你强大,贸易啊,把它的经济体系嵌入到我们的大系统中来啊,把它溶解掉啊,这是真正的武器。有了武器不用这叫自残,用自残的武器进行自残的人就叫脑残。


  返回前页  返回列表页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