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微信]一夫一妻是人类天性吗?2014.7.17

    罗胖:

    很多朋友都知道,我们罗辑思维今年要尝试做一把月饼。哎!我们就是要挑战这个很没品味很没意思的产品,看看能不能通过互联网的力量让它死蛇翻生。虽然我们自己感觉,现在我们想出来的玩法已经有点意思了,但是团队的小伙伴呢还是惴惴不安啊,不知道这个色子掷出去之后,大伙到底买不买帐啊,我就跟团队的小朋友们讲:赶紧享受这一刻吧!这就是互联网时代商业的魅力所在,因为我们面对的可不是传统上什么货呀渠道啊这些气沉沉的东西,我们越来越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具体的人,所以不确定性就很大,有心理学家就说过啊,如果你突然去吻一个对你已经有好感的女孩,那她做出来的反应可能有好几万种哦,那此刻可是吻还是不吻呢?这个时候的不确定性恰恰是最有魅力的。今天你回复“不确定”三个字给你看人类社会很有意思的一个不确定现象。

    

    我们人类一夫一妻真的是天性吗?

    我们的文化背景对于回答这个问题并没有多大帮助。我们赞许稳定和忠诚的关系,但对于相反的情况我们又会感到兴奋和受到诱惑。以离婚告终的婚姻占了婚姻总数的很大比例,但最终结过婚的人群中离婚人士所占比例却很小。这意味着我们的高离婚率主要是一些人多次离婚的结果。

    人类学家也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从历史上看,很多文化都允许有一夫多妻。但在这些文化中,很多人都是一夫一妻。在那些一夫多妻与财富相关的诸多文化中,毫无疑问的是,许多只有一个妻子的男性在有能力买到更多妻子的时候会选择一夫多妻:当然,在少数文化中也有一妻多夫的现象。

    我们可以从其他灵长类动物身上了解一些人类的天性:在种类数以百计的灵长类动物中,一些是“一夫一妻”(包括人类的近亲黑猩猩和拂拂),其他一些是“一夫多妻”(例如长臂猿和绒猴)。每一种灵长类动物都有一系列不同的生物和行为特征。

    在“一夫多妻”的灵长类动物中,雄性动物通常用大量时间来争夺更高的统领地位、以及与雌性交配的机会。和雌性动物相比,雄性动物更具攻击性、体型更大、更重且肌肉更发达,并有更尖利的犬齿,这些都更有利于攻击对手。例如,雄性狒狒的体重和犬齿长度是雌性的两倍。出于这些理由,此类灵长类动物通常被归为“竞赛类”。

    和雌性相比,此类动物中的雄性新陈代谢率更高,寿命更短,它们基本上不负责照看后代。换言之,雌性动物能从雄性配偶那里获得的只是它的基因,雌性动物会选择基因好的雄性动物。这导致雄性动物进化出显著且代价高昂的特征,以表现出它们良好的基因。这些特征包括鲜艳的面部颜色、浓毛、银色的背部等,这些都是灵长类动物中类似孔雀开屏那样用来吸引雌性的特征。(孔雀是典型的“一夫多妻”动物)

    有生育能力的雌性会同多个雄性交配,所以雄性之间的竞争从精子就开始了。按照灵长类的标准,“多配偶制”的雄性灵长类动物往往有较大的睾丸(依据睾丸占身体重量的比例来衡量)和较强的精子制造能力,它们愿意和任何能够排卵的同类交配。

    但在“一夫一妻”的灵长类动物中,情况截然不同。这一群体的雄性承担大部分照顾后代的工作。你看不到雄性到处留情(或为争取交配机会而争斗),因为雄性有很多事情要做(如果有孩子的话)。在这些灵长类动物中,雌雄之间在体形、肌肉、新陈代谢、寿命等方面差异并不十分明显,雄性也不像多配偶物种的雄性那样具备很多第二性征。它们的睾丸较小,精子数量少,交配也没那么频繁。

    这些特征是始终如一的。对于新发现的灵长类物种,只需要看10秒钟,如果其雄性的体形是雌性的两倍,而且有发亮的红鼻子,那么毋庸置疑,这是一个多配偶的物种。如果很长时间都不能分辨雌雄,那么它就是单配偶物种。

    所以从多种多样的生物指标来判断,人类是单配偶物种还是多配偶物种呢?都不是。人类的男性身高、体重和需要的热量分别比女性多大约10%、20%和20%,寿命比女性短6%,这种性别差异要比单配偶物种明显,但不如多配偶物种。举例来说,人类男性的睾丸大小和精子数量均超过单配偶的长臂猿,但不如多配偶的黑猩猩。其他指标也是如此。

    所以人类本质上既非“一夫一妻”,也不是“一夫多妻”。无论是诗人还是离婚律师,都可以证明,人类本质上是一个介于中间地带的深奥复杂的物种。

    罗胖曰:

    人类何止是深奥复杂,简直就是神秘莫测。

    前几天还看到有人在微信群里争论——

    辩者曰,“人类如此复杂,起源一定有神或者外星人的设计。”

    驳者曰,“那上帝和外星人又是由谁设计的?他们更复杂啊。”

    我不知道答案,但我真心不希望答案是神或者外星人。

    如此迷人的问题,一旦有了确定性的起点,你不觉得很没劲吗?


  返回前页  返回列表页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