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微信]技术让穷人越来越悲惨?2014.9.18

     罗胖:

    有个朋友一直为来不来北京工作而犹豫,那为啥犹豫呢,担心混不好呗。我就跟他讲啊,到哪里都不能保证你混的好,但是如果你对现状太不满意了,那切换自己原来的社会网络,换个大城市,把社会网络升个级,确实有可能是有效的,有一本数学的经典著作就叫做《学助攻》,就通过者英国工人阶级当中的调查发现,工人的孩子往往还是工人,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嘛,那为啥呢?并不是因为当工人光荣或者他们受资本家迫害,而是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实在是太厉害了。阻碍低层人民向上层流动的根本原因不是社会不公正,而是家庭生活把那种所谓的穷人思维又传到了孩子身上。每个人都是自己社会网络的囚徒啊,切换网络往往比自己的个人努力还要重要。今天你回复“穷人”两个字给你看文章。

    

    保罗·格雷厄姆

    技术的发展是否加剧了贫富分化?首先,技术肯定加剧了有技术者与无技术者之间的生产效率差异,毕竟这就是技术进步的目的。一个勤劳的农民使用拖拉机比使用马可以多耕六倍的田。但是,前提条件是他必须掌握如何使用新技术。

    我自己就亲眼目睹过技术的这种杠杆效应不断扩大。高中时,我通过割草和在冰激淋店当服务员赚钱,它们是我能找到的仅有的工作。现在的高中生可以通过开发软件或制作网站赚钱。不过,只有少数高中生具备这种能力,其余的人还是只能去冰激淋店当服务员。

    我清楚地记得,技术的进步使得我在1985年终于可以拥有一台自己的电脑了。只过了几个月,我就开始接一些编程的零活赚钱了。1985年之前我就做不到这一点,那时也没有自由程序员这种工作。但是,苹果公司推出了强大而且便宜的个人电脑,使得一切成为可能,这本身就是在创造财富。程序员马上接了上去,使用苹果公司的产品,再去创造更多的财富。

    正如这个例子所反映的,技术对生产效率的提高不是线性的,而可能是多项式形态(polynomial)的。所以,随着时间推移,我们应该会看到个人生产效率总是保持增长。这种增长会使得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吗?这取决于你指的是什么“差距”。

    技术应该会引起收入差距的扩大,但是似乎能缩小其他差距。一百年前,富人过着与普通人截然不同的生活。他们住在大房子里,有许多仆人服侍,穿着华丽但是不舒适的服装,乘着马车旅行(因此还有马厩和马夫)。现在,由于技术的发展,富人的生活与普通人的差距缩小了。

    汽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果富人不购买普通汽车,而是购买全手工制作,售价高达几十万美元一辆的豪华车,对他反而不利。因为对于汽车公司来说,生产那些销量很大的普通汽车要比生产那些销量很小的豪华车更有利可图,所以汽车公司会在普通车辆上投入更大的精力和资金,进行设计和制造。如果你购买专为你一个人定制的汽车,质量反而不可靠,某个部件肯定会出问题。这样做的唯一意义就是告诉别人你有能力这样做。

    再来看手表的例子。50年前,花巨资购买一块名表真的是很有面子的事情。那时的手表都是机械表,价格越贵,走时越准。现在不是这样了,石英表发明了,一块普通的石英表反而比几十万美元的名牌机械表走时更准。说实话,就像汽车的例子一样,如果你一定要把钱花在手表上,结果只能给你带来更多麻烦:除了时间精度下降以外,机械表还必须上发条。

    技术无法使其变得更便宜的唯一东西,就是品牌。这正是为什么我们现在越来越多地听到品牌的原因。富人与穷人之间生活差异的鸿沟正在缩小,品牌是这种差距的遗留物。但是,品牌只是商品的标签,即使买不起名牌,至少你还可以买普通牌子,这总比根本无法消费这一种商品要好得多。1900年,只要你有一辆马车,你就是富人,根本没人问你马车的牌子。没有马车的人就是穷人,只能挤公共交通或者步行。今天,即使最穷的美国人也有自己的汽车,那么厂商只好通过广告训练我们识别品牌,以便我们能够识别哪些汽车特别昂贵。

    这种变化模式不断在一个又一个的行业重现。只要存在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技术就会发挥作用,将这种商品的价格变得很低,从而可以大量销售。一旦产品能够流水线生产,即使质量没有改进,至少也会更便于使用。富人最喜欢的就是那些方便易用的产品。我认识的富人朋友,与其他朋友相比,开着同样的车,穿着同样的衣服,使用同样的家具,吃着同样的食品。虽然他们的房子是在不一样的地方,或者即使与普通人在同一个社区,面积也要大得多,但是他们的生活确实与普通人是一样的。房子的建造方法也是一样,屋里的东西也基本接近。拥有定制的昂贵商品反而不方便。

    富人日常做的事情也和普通人差不多。无所事事的闲适生活早就成为罕见情况了。如今,确实有很多人非常有钱,完全不必再去工作,他们之所以还在工作,不是因为感到社会压力,而是因为无所事事使人感到孤独和消沉。

    今天的社会身份(social distinction)差异也要比100年前来得小。那时的小说和讲解礼仪的手册在今天读起来好像是在说陌生的部落社会。Beeton夫人出版于1880年的《家务手册》(Book of Household Management)这样写道:“至于说到朋友之间的友谊…… 在某些情况下,为了承担家庭生活的责任,女主人可能必须放弃一些她早年认识的朋友。”一个女人嫁给了有钱人,就被认为应该放弃那些没钱的朋友。要是你今天这样做的话,别人会觉得你的行为很野蛮,而且你也会让自己过上一种乏味无趣的生活。今天的人们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互相隔离的趋势,但主要是因为教育层次的差别,而不是财富的差别。

    无论在物质上,还是在社会地位上,技术好像都缩小了富人与穷人之间的差距,而不是让这种差距扩大了。如果参观雅虎、英特尔、思科的办公室,会看到每个人都穿着差不多的衣服,有着同样的办公室(或者小隔间),同样的家具,彼此直呼对方的名字,不加任何头衔或敬语。表面看大家没什么差距,但如果看到每个人银行户头上的余额差别如此之大,一定会感到震惊不已。

    技术的发展加大了贫富差距,这是不是一个社会问题?好像没有那么严重。技术在加大收入差距的同时,缩小了大部分的其他差距。

    知识拆迁队 陌上花开 读《黑客与画家》的分享。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

    罗胖曰:

    1.我坚信人类社会正在通向不可逆转的富足未来。

    2.新问题当然也层出不穷,但老问题都在迎刃而解。

    3.即将到来的,将会是一个“老式知识分子”的噩梦时代。通过把社会进步描述为一场灾难来博取敬仰,通过愁眉紧锁来表演智力优越感,这些老把戏都快要玩不下去了。

    4.新人类,他们谈不上悲观或者乐观。他们只是关注当下、趣味盎然、且没心没肺。


  返回前页  返回列表页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