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微信]对外援助的政治逻辑2014.10.20

     罗胖:

    话说抗日战争的时候,日本人并不是一开始就想吞并整个中国,他们真正想吞并的其实就是中国的东北,当时叫满洲嘛。那中国人要是不承认怎么办呢?日本人觉得:那我就揍你呗,揍的你疼了,你就承认了。所以从卢沟桥事变到武汉会战,每一次日本人都觉得,只要这次打完了,蒋介石就该跟我们谈判了,承认满洲国了。但是万没想到的是,每次的结果都是陷的更深。其实啊,这是用小孩抢饼干打架燬逻辑来理解国家之间的关系呀,当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国家,而不是一个小孩儿的时候,你步步紧逼到一定程度,蒋介石反而就没有退路了嘛,再退他的政权就没有合法性了嘛,所以必须跟你死磕,抗战到底。用人和人之间的逻辑是搞不定国家和国家之间的逻辑的呀,这和我们今天有的人用抵制日货来对付日本人,幼稚程度是一样的。今天你回复“逻辑”两个字给你看文章。

    

    梅斯奎塔 史密斯

    饥饿儿童令人心碎的影像是刺激援外捐助百试不爽的方法。由于储存谷物的技术早在法老时代就出现,我们实在是纳闷为什么北非的儿童还会受饥荒之苦。雷沙德·卡普钦斯基的观察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在关于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统治的书中,卡普钦斯基讲述了1972年该王朝如何对待旨在救助千百万受干旱和饥荒影响的埃塞俄比亚人民的外国援助机构:

    “突然之间有消息传来,那些把帮助我们永远喂不饱的人民视为己任的外国援助者开始反感,并且暂停了运送教援物资,因为我们的财政部长耶尔玛·德雷萨先生为了充实帝国国库,要求援助者缴纳高额关税。‘你们想帮忙?’德雷萨问道,‘请便。但你们必须付钱。’援助者问:‘你什么意思,付钱?我们是来提供帮助的!我们还得为此付钱?’‘是的。’部长说,‘这是规定。难道你们想让我们皇上从外援中一无所得吗?’”

    对外援助交易有自己的逻辑。援助的主要目的毫无疑问不是为了减轻受援国的贫困或惨境;它的目的是让援助国的选民过得更好。外援无法消除贫困并非是因为援助国给穷国提供的钱太少,倒不如说援助国给的钱正合适,因为它的目标是提升援助国本国选民的福利,使其下次继续选举现任领导人。相似地,援助也并非给到了错误的人手上,即给到了盗用的政府而没给到懂得正确利用援助的地方企业主或慈善机构。没错,是有大量援助给了腐败的受援国政府,但这是有意为之的,并非出于偶然或无知。援助之所以要给这些盗用的政府恰恰是因为这些政府会出卖本国人民以换取自己的政治安全。援助国愿意给它们提供这种安全以换取政策,这些政策反过来提升了援助国本国选民的福利,从而让援助国政府也更加安全。

    对外援助交易的基础即在于此。双方都有对方珍视的东西可以互相给予。民主领导人需要它的人民喜欢的政策,而独裁者需要现金支付给他的联盟。

    人们常常认为民主国家领导人就像坐在驾驶座上一样,能对独裁者发号施令。然而,在许多事情上他们才是经常身不由己的人。他们必须为支持者提供想要的政策。如果他们试图减少对独裁国家的援助或附带苛刻条件,独裁领导人立马停止政策让步。

    美国和巴基斯坦的关系很清晰地证明了这种援助涨落的模式。2001年9月11日的恐怖袭击之后,美国对巴基斯坦援助金额剧增,但由于对阿富汗塔利班的战争到2003年似乎获得了胜利,美国对巴基斯坦援助再次开始开始缩水。随着巴基斯坦日益成为塔利班和基地组织成员的安全避难所,一切都变了。巴基斯坦发现自己处境尴尬。如果巴基斯坦政府对抗正在渗透巴阿边境地区的塔利班,有可能会在国内引发动乱。如果他们支持塔利班,将面临来自美国的巨大压力。这一两难处境为巴基斯坦向美国提出更多援助要求提供了机会,如果美国想要巴基斯坦政府抵抗塔利班的话。巴基斯坦确实提出了要求,但美国国会反对给巴基斯坦更多钱,指出很大一部分美国对巴基斯坦金援被挪用于并非美国国会希望的用途,其中不少钱消失了。

    美国对巴基斯坦很不满。一开始不同意支付更高的金额让巴基斯坦去追剿巴境内的塔利班和基地组织武装人员。结果是什么呢?我们都想得到,巴基斯坦领导人无视美国的压力,开始寻求与塔利班合作。援助基本上就是一种“要么给钱,要么不玩”的游戏。美国不想给钱,巴基斯坦就不玩了。

    到了2008年,巴基斯坦政府领导人阿西夫·阿里·扎尔达里只是嘴上说说会去追剿武装分子,布什政府没有更多的金援可以提供,无法改变扎尔达里这种口惠而实不至的态度。他的政府不仅没有打击塔利班,反而在2009年2月和塔利班做了一笔交易,换取塔利班同意无限期停火。停火协议在当年5月即告破裂。到这时候,扎尔达里政府麻烦就大了,而美国也担心搞不好塔利班会完全控制巴基斯坦。面对这样的危险,虽然援助的价码升高,但美国激励巴基斯坦更努力回击塔利班的意愿也随之升高。

    2009年年末,美国国会通过了《克里—卢格法案》。它几乎把对巴基斯坦援助金额翻了三倍,增加到了15亿美元。到2010年2月,巴基斯坦抓获了塔利班二号人物,不过正如我们能预料到的,他们很小心地不把塔利班威胁完全清除掉,因为如果完全清除的话,美国会终止对巴基斯坦的金援。

    即使有了15亿美元金援,巴基斯坦对于打击塔利班仍然没有足够的积极性,美国政府对此感到十分沮丧。这是援助国与受援国的共舞,受援国想得到尽可能多的钱,援助国想得到极其重要且昂贵的政治让步:摧毁塔利班。

    对于那些坚持认为援助是为了缓解贫困的人来说,这些事实也许令人不快。当然,有一些援助的确是出于纯粹的人道主义动机,比如在自然灾害发生后。然而我们很难把流向巴基斯坦的这么大规模的援助与理想主义目标联系在一起,如果援助确实帮到了穷人,我们本该看到受援国的人民很感激和尊敬援助国。事实与此天差地别。美国对巴基斯坦的“善举”换来的是遭到这个国家人民的普遍唾弃。

    知识拆迁队 房芳 分享自《独裁者手册》,江苏文艺出版社。

    罗胖曰

    英国人称霸全球的时候,潜台词是——

    “我来了,我送来了文明,我不走了,哪里都应该是我大英帝国的殖民地。”

    美国人称霸全球的时候,潜台词是——

    “我牛逼,我让你看我牛逼,牛逼完了我回家了,现在你觉得我牛逼了吧?”

    英国人在尘世上脚踏实地地拓荒;而美国人则是在精神上刷存在感。

    抛开殖民政策的罪恶,如果仅就对世界文明的贡献而言,英国人的方式更胜一筹。


  返回前页  返回列表页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