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微信]你有没有大国范儿?2014.10.25

     罗胖:

    前几天我遇到了猎豹公司的傅盛,我就请教他一个问题啊,我说今年的投资和创业市场特别热,一个规模不大,在业务上往往还没有定型的创业公司,经常都可以获得几亿乃至是十几亿的投资估值,那这种情况有没有泡沫呢?傅盛说,我觉得没有。他的解释是这样的,这轮是移动互联网改造传统产业,如果仅仅是改造的话,那不过是把原来的存量财富换了一个位置而已,问题是两样东西一旦碰撞在一起,就是移动互联网和传统产业,往往会出现一个新的东西,一个巨大的无法预知的增量,这轮投资热潮就是对这个增量的预期。确实是这样哈,人类协作方式的每一次进化,比如说铁路、汽车、电话、集装箱、互联网,这些新的协作方式都会带来巨大的财富喷发效应,而且每一次人们都低估了这种效应。今天你回复“协作”两个字给你看文章。

    

    梁文道

    如果一种公共议题反复被人拿出来探讨辩论,那么理论上,大家都应该能够在这个过程里面发展出更理性的自我了解,学习到更丰富的认知方式。可是一种议题的循环再现,有时候也是病理性的。

    例如巩俐加入新加坡国籍这件事,网民迅速把它变成一场关于爱国与“汉奸”的辩论。为什么这个国家有那么多人想当“汉奸”?大家又为什么如此关切爱国这个课题?这种议论方式的重复乃至于垄断,很容易就会阻碍了看待事情的不同角度,甚至包括一些或许会更有趣也更有建设性的角度,比方说人才的竞争。

    没有一个国家不想保有更多的人才,而人才的来源则不外乎自己培育与对外引入两种。我不知道巩俐移民新加坡算不算是为新加坡增加了人才,但我知道新加坡在国家人才市场的竞争上从来就处在一个主动出击的位置上。它固然也着力于培养自己的年轻人,但更擅长把握国际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去为自己取回一批短期内不可能制造得出来的生产力。

    与它本是同根生的马来西亚从实施“新经济政策”开始,就在教育和就职创业的机会上,排挤掉不少优秀的华人精英。而新加坡则近水楼台,很方便地就把这些无法在祖国大展拳脚的精英吸纳了过去,使他们成为这个弹丸之地的发展动力。

    近年中国崛起,新加坡又把目标锁定在中国身上,不只用奖学金吸引中国学子,还让他们不用费太大功夫就能取得移民入籍的资格,反过来变成前进中国,拓展新市场的先锋部队。它的策略如此大胆激进,乃至于本国老百姓开始心生不满,屡有怨言。

    这也许是一个岛国的生存之道:对他们的政府来讲,问题不单是新加坡人能不能成为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人,而是能不能把这个世界上最优异的人也变成新加坡人。相对而言,中国人口庞大,人才的储备层次也远较新加坡丰富多样,似乎用不着学新加坡那套如狼似虎的猎头狠招。

    不妨再看一下美国的情况。今天的美国人口数目排名世界第三,人均教育水平也属世界前列,可以说是要用什么人就有什么人。为什么它还要持续拉拢移民,甚至出到网上“绿卡彩券”这种怪招?其实在对待国民身份这个问题上,美国的策略可说是新加坡的老祖宗。只要你有才华,有我需要的能力,不管你出生在什么地方,我都欢迎你。比起新加坡,美国更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的制度和土壤的开放。假如一个非洲移民的第二代都能当总统,那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

    虽然自从“911”事件之后,很多人都感到美国的大门正在日渐收窄,但是只要看看它各行各业高端人才分布的那种族群纷杂、肤色参差的景象,便能发现美国始终是一个移民传统深厚的国家。

    美国还是诺贝尔奖的大赢家,它生产出来的诺贝尔奖得主数目乃世界之冠,这里头起码有一半是移民或者移民第二代。就拿所有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的中国人来说吧,在得奖的时候他们几乎全部拥有美国国籍,其中有的生在中国,有的甚至在中国完成本科教育,但最后给予他们良好研究环境和资源的,却是这片大洋的彼岸。

    为什么美国能让这些中国人摘取学界桂冠?何时我们才能见到一位在中国本土的学术机构做研究的中国学者得到这份殊荣呢?这是很多爱国心切的中国人都曾问过的老问题。在我看来,我们其实还可以从一个相反的角度提出另一个问题:什么时候我们才能见到一位任教于中国大学的日本学者、英国学者,甚至一位美国学者赢得诺贝尔奖呢?如果有那一天,大家会不会觉得这也是中国的骄傲呢?

    知识拆迁队 吕捷 读梁文道著作《常识》的分享。

    罗胖曰

    “爱国主义者”看见美女移民,那种撕心裂肺的感受,从“爱国主义”这个角度是解释不了的。

    只有翻出他们的“农耕文明”基因,才能看到那张底牌——“我们的女人被别人睡了。”

    农耕文明认为,财富的创造方法是去积攒,保存方法是占有。

    商业文明认为,财富的创造方法是去协作,保存方法是竞争。

    这种区别,和爱国完全无关。


  返回前页  返回列表页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