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微信]独处是一种能力2014.10.27

     罗胖:

    这几天啊北京一旦有雾霾,马上就能看见有人在微信朋友圈里嗷嗷叫,嚷嚷着要移民。移民到新西兰加拿大这些环境比较好的国家,现在还不太容易咧,至少金钱和时间的成本都比较高。不过很多人都没有细想过哈,假设现在有人已经替你办好了所有的移民手续,绿卡还是国籍随你要,还给你在那边买好了房,正式工作也找好了,但是条件只有一个,就是真的住在那边。那你真的住的下来吗?其实绝大部分生活在中国大陆的人是没有这个能力的,一两个月也许可以,时间一长你会发现除非你整个重建你的生命,移民是很难成功的。每个人都是他的社会关系和他嵌入进去的那个社会结构的囚徒啊。只有就看到这一点,你才能理解,为什么这么多人会生活在雾霾这么严重的北京,还舍不得走呢?其实就是这个道理。今天回复“关系”给你看文章。

    

    周国平

    在一次长途旅行中,最好是有一位称心的旅伴,其次好是没有旅伴,最坏是有一个不称心的旅伴。

    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反过来说,不擅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缺陷。

    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非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具备的。具备这种能力并不意味着不再感到寂寞,而在于安于寂寞并使之具有生产力。人在寂寞中有三种状态。一是惶惶不安,茫无头绪,百事无心,一心逃出寂寞。二是渐渐习惯于寂寞,安下心来,建立起生活的条理,用读书、写作或别的事务来驱逐寂寞。三是寂寞本身成为一片诗意的土壤,一种创造的契机,诱发出关于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体验。

    独处是人生中的美好时刻和美好体验,虽则有些寂寞,寂寞中却又有一种充实。独处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在独处时,我们从别人和事务中抽身出来,回到了自己。这时候,我们独自面对自己和上帝,开始了与自己的心灵以及与宇宙中的神秘力量的对话。

    一切严格意义上的灵魂生活都是在独处时展开的。和别人一起谈古说今,引经据典,那是闲聊和讨论;唯有自己沉浸于古往今来大师们的杰作之时,才会有真正的心灵感悟。和别人一起游山玩水,那只是旅游;唯有自己独自面对苍茫的群山和大海之时,才会真正感受到与大自然的沟通。

    从心理学的观点看,人之需要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所谓整合,就是把新的经验放到内在记忆中的某个恰当位置上。唯有经过这一整合的过程,外来的印象才能被自我所消化,自我也才能成为一个既独立又生长着的系统。所以,有无独处的能力,关系到一个人能否真正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而这又会进而影响到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对于独处的爱好与一个人的性格完全无关,爱好独处的人同样可能是一个性格活泼、喜欢朋友的人,只是无论他怎么乐于与别人交往,独处始终是他生活中的必需。在他看来,一种缺乏交往的生活当然是一种缺陷,一种缺乏独处的生活则简直是一种灾难了。

    铁杆会员 周天祥 为罗胖推荐的文章。

    罗胖曰:

    独处,也是对话。

    对象改变了而已——和书籍、古人、自我、想象、或者游戏的对话。

    必须对话、必须协作、必须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反馈,这是人类在基因层面上就已经被决定的东西。

    所以,马克思才把人定义为“社会关系的总和”。

    不看一个人,只分析他的社会关系,基本可以了解得八九不离十。

    不看社会关系,只看这个人。看得再真切,他也是个谜。


  返回前页  返回列表页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