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微信]一个做书人的星际穿越2014.12.10

     罗胖:

    现在我们在微信公众号上在卖一个东西叫《日课》,这玩意去年就火了一把,现在卖的呢,是著名出版人张立宪,人称六哥,为我们专门打造的罗辑思维版,这一套是四个本,从中你既可以看到民国时期的课本,也可以当日记本用。你可能会问哈,现在记东西都在手机上或者电脑上,这方便呀,为啥还要用纸的日记本呢?那这不倒回去了吗?其实呀,对于记日记这件事来讲,谁都知道,一旦坚持下去,就会收益无穷,但是如果靠手机或者电脑,虽然很方便,但是成就感有限呀,所以就很难坚持啊。如果看着手写的一本一本的《日课》,堆积起来,每一次努力都会看到清晰的成就感,人就会受到鼓舞和激励嘛。所以呀,不必羡慕那些会坚持都人,比如我,每天一分钟,其实他们就是在过程中不断受到激励的人,给自己创造激励比逼着自己玩命还要管用。今天您回复“坚持”两个字,给您看六哥写的一篇文章。

    

    老六

    我是老六。《读库》那个老六。从现在开始,我会经常到罗辑思维来串门儿,因为2015年《读库》将会在罗辑思维商城里开设一个专区,就叫做“第六区”。

    第六区是个什么地方?

    我们都知道一些生态学常识。比如,一平方公里的草原,可以养活多少只羚羊;或者,要养活一只狮子,需要多少平方公里的草原。

    我喜欢拿这个意象来判断我们脚下的土地,坚持的位置。在广阔的马拉卡拉大草原上……(脑补下赵忠祥老师的配音)

    就拿我所从事的出版业来说,如果把读者比成草地,出版社比成羚羊等动物,2013年中国出版业共整出四十一万种书,也就是说有四十一万匹羚羊在这片草原上奔跑、啃食,但是这片草地有没有可能满足这么多羚羊的胃口呢?再反过来,把出版比成草地,读者比成动物,假如书的品质不够好,内容乏善可陈,草的营养不够,滋味不好,那些动物也会饿死,或者迁移到其他地方去,依然形不成一个好的生态环境。

    不得不承认,我们原来所栖身的那片草原,已经越来越贫瘠、暮气,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夕照,而非晨曦。

    “我们出生在这里,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死在这里。”《星际穿越》里的台词。

    第六区,可能就是我们穿越星际的空间站,或者,是一片新草地。

    读库创刊将近十年,我们一直致力于建设新草地。我喜欢把我们做的书比作青草,读者比作在这里汲取营养、繁衍智力的羚羊和雄狮。我们所做的事情,一言以蔽之,就是“让书像书”,对自己的饭碗和手艺抱有一定的谦卑和热忱,对出版规范和传播规模持有基本的了解和敬畏,让我们做的书有一本书该有的样子,该有的营养和美味,符合读者的想象,唤醒并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

    这片新草地,我们一直在培养中,水草越来越丰美,动物在上面自由奔跑,小生灵也已经嗷嗷待哺,茁壮成长。

    我们再把读者比作草地,读库视为羚羊。是的,我们要去寻找新的草地。阳光充足,土地丰沃,万物生长,我们成为这个生态系统中的一员,共生共荣。

    悄悄关注罗辑思维已经很久,罗振宇和他的小伙伴,用他们抑制不住的灵感和活力,野蛮开拓着属于自己的新草地,与原来的生态系统完全不同。共识和异见,加入与离开,各种碰撞、流动滋生在这里,天地为之一宽。柏杨先生在《中国人史纲》里说到大秦帝国雄图初展时,“上至嬴政大帝,下至包括宰相李斯在内的高级官员,都精力充沛,具有活泼的想象力。在公元前三世纪八十年代这十年中,他们做出比七十年代统一当时世界还要多的事,也做出了几乎比此后两千年大多数帝王所做的总和还要多的事”。

    在罗辑思维这片新草地上,青草与各类动物勃勃生长,最大的悬念不是会萧瑟到什么地步,而是能新奇到什么程度,不是有什么死亡是不可避免的,而是有什么奇迹是不可创造的。

    读库来到这片新草地,也试图解开这个悬念,属于一本书的悬念。

    我们在新草地撒下的第一颗种子,是已经被读者称为“国民手账”的《日课2015》。这套荟萃了民国老课本精华的日历本,其2014版即创造了销售奇迹,在罗辑思维的爆棚应无意外。当然,引爆奇迹的是温暖干净的母语文化。不是我,是风。

    考验我们的,是我和罗胖已经有约的一套硬梆梆的书,大概会在明年春天长成。它是我们带给新草地的真正悬念。

    来吧,长草吧。

    在各种场合,经常有人问我:我是做某某行业的,这个行业现在受到互联网的冲击,很困难,怎么办?

    又或者问:你说说,到底什么是互联网思维?

    在我看来,互联网思维就是跨一切边界整合资源。

    六哥做出了示范。图书是个古老、保守甚至有些僵化的行业。

    但,人是活的。

    人可以流动、可以跨界、可以穿越,当一个死磕手艺十年 的做书人穿越到互联网社群,当读库遇到罗辑思维,当两张坛子脸结成二坛印月组合,当你翻开这一套限量版《日课》,谁又敢说六哥不是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呢?


  返回前页  返回列表页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