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微信]坏习惯不是你的敌人2014.12.30

     罗胖:

    最近我集中看了几本研究人脑运作机制的书,觉得有一个哲学问题将来会变得越来越重要,那就是人到底有没有自由意志。如果你说有吧,那研究发现,人的决定其实是被很多因素牵着鼻子走的。比如说,如果有美女在旁边,那男人就会做出更冒险的行为。再比如说,在看完恐怖片之后人更倾向于随大流,而不是特立独行。那你还能说我们自己在决定自己的行为吗?可是如果你说人没有自由意志吧,那什么杀人放火呀这些罪行人也就不必负责了,那整个人类文明的基础也就不存在了。当然了,如果你问我,那我就倾向于认为有自由意志。为啥呢?不是因为我有什么科学依据啊,而是因为只要我还是一个人,我就不甘于去当一个牵线木偶啊,即使一开始没有自由意志,也要把拥有自由意志当作一个终生的奋斗目标,至死方休。今天你回复“自由”两个字,给你看一篇文章。

    

    武志红

    坏习惯的对立面是自控。“自控”的表面意思就是“自己控制自己”,发誓改变恶习的人也很容易有这样的观念:我必须控制住自己。

    实际上,这是对自控力的一个最大误解。当我们说“控制”时,就是将坏习惯当作了自己的对立面或敌人来看待,发誓要击败它。但实际上,所谓的击败不过是压抑。它有时会被击败,但日后它还会发起攻击。这就好比弹簧,你压抑它越厉害,它反击的力量就越大。这是很多胖子、酗酒者、网络成瘾者等人群在改变坏习惯时一而再、再而三失败的重要原因。

    对我们来说,每一个坏习惯都有其好处。不仅如此,实际上每一个坏习惯都是我们人格的一部分,都反映着我们自己的深层需要。

    许多上网成瘾的孩子,他们之所以整日沉溺网络,要么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缺乏爱,要么是学习压力太大了,一遍遍地重复学习实在太乏味了。

    我们必须认识到,每一个人做任何事情最终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些深层需要,每一个负面的、损害性的行为背后都有一个正面的动机。如果认真聆听我们内心的声音,你会发现,生命中每一部分都是你的朋友,都是为了帮助你更好地生活。当你理解这一点时,就会带着感激的心去面对你本来仇视的缺点和恶习,开始把它们当作朋友来看待。这时,你就不会再像面对敌人一样试图去击败它们,而是去接纳它们、了解它们。这其实就是你人格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你的一个“次人格”。当你这样做时,这个次人格中所蕴涵的能量就会被我们接受,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

    只有当你理解了、接受了,真正的改变才会发生,这个过程被称为“次人格整合法”。

    你有过这样的经验吗?你必须在周末写出报告,否则会付出代价。但你却呆呆地坐在电脑前,脑子里空空如也,一个字也不愿意敲。你一会儿打开旅游网站,一会儿打开爬山网站,所有的内容你都看过了,但你还是一遍遍地刷新网页。你强烈地谴责自己,发誓再也不做这些无聊事了。但过了一会儿,刚写了几个字,你又开始刷新网页了。

    那么,换个方式。仔细地聆听一下你内心的声音,你会听见,你心中有一个部分在大喊:你整天做令人烦躁和劳累的工作,你太需要休息和娱乐了。现在,你要感谢这个“次人格”对你的关心和帮助,告诉它你一定会去。但此时此地,你必须先把手头的工作完成。这个时候,你会发现,那些曾经让你分心的想法不再纠缠你了,它相信了你的承诺。

    真正能自控的人是内心和谐的人,他们将自己内心的每一部分需求都当作朋友来看待,这样每一部分都不会捣乱。这样的人不是试图控制或压制一些缺点,而总能从它们当中找到正面的信息。

    如果不这样做,而是一个人整天强迫自己完成这个义务,完成那个责任,那么,他就会发展出很多个与自己的主人格相敌对的次人格。从意识上看,这个人似乎很负责、很正常,但从潜意识上看,这个人的内心中会有很多冲突。碰到这种人,何长明就会尝试用“次人格整合法”对他进行治疗。这个方法的宗旨就是:我们生命中的每一部分对我们都是有帮助的,我们必须把它们当作朋友来接纳。

    但多数人没有这样的意识,他们对自己的胆怯、苦恼、恐惧、愤怒等脆弱的一面采取无视或排斥的态度。比方说,有一天早上醒来,你不想上班,有人可能教过你,要忘掉这种不好的感觉,对自己大喊几声“我很好”、“我很棒”、“我一定能行”等口号,用这种积极暗示压下内心那个无助而孤独的自己。这会起到一定效果,但最终会造成次人格与主人格的分裂。

    次人格并没有消失,而是被压了下去,但说不定哪一天,它会来一个大爆发。

    本文摘自 武志红 著作《感谢自己的不完美》

    罗胖曰:

    同样是一辈子都在死磕自己,但其实有两种模式——

    1.“因恐惧短缺而奋斗”模式。

    2.“因害怕狭隘而登高”模式。

    前者的驱动力是——“匮乏”。

    后者的驱动力是——“无趣”。

    前者的目的在于——“成功”。

    后者的目的在于——“心安”。

    这两种模式无所谓好坏。

    但是生命质量确实显著不同。


  返回前页  返回列表页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