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微信]你那么文艺,却还是没有爱人2015.2.11
罗胖:
现在罗辑思维不是在和很多出版社合作,复活很多绝版书嘛。一个业界的朋友就给了我们一张长长的清单,那这张单子啊,是那些在网站上已经断版,但是还是有点击量的书,供我们参考嘛。那你猜猜看哈,点击量排名前十的基本上都是什么书咧?哎!想不到吧?是人体画册。现在网络上的黄色图片都已经泛滥成灾了,居然还有人大量点击那些已经没得卖的人体画册,我绝不相信这是因为中国人热爱艺术啊。那这张单子其实是在告诉我们,人们寻找爱人的欲望是那样的强烈、普遍而又隐秘啊!在我们不注意的地方,也是像野草一样的疯长。一个好时代呢,哎,就是这样的欲望没有泛滥,但是又能够光明正大的上得了台面。那你今天回复“爱人”两个字给你看一篇文章。另外,罗辑思维互联网相亲大会活动报名还剩四十八小时,要找爱人的抓紧时间:爱人。

书籍、电影、音乐、旅行、摄影这些东西可以很便当地让生命充盈起来,但是却无法帮你找个人一起过情人节。相反的,它们本身还可能是一种障碍,让你长期卡在一个人的世界里出不来。因为它们从本质上来说,只是在丰富你的个人感知。
而感知越是丰富,人的情感也就越是细腻复杂。感知就像是在钥匙上开的槽,槽口越多,对应的锁也就越是复杂,谁也不能轻易打开。
一把心锁哪怕落满了灰,它对世界也依然有所期待。这是命中注定那样的事情,因为既然可以领悟世界上如此之多的美,也自然对什么是生活,自己应该如何存在有着更为苛刻的标准。
如果是在古代,一个人怀着这样的期待,如果又有那么一点智慧,多半会选择静默内省,尤其是当他生活在一个并非公义也绝非道德的世界上时,沉默有助于内心世界的平衡。而在今天,这种内在平衡并不存在。
我们活在比较级里,世界是动态的。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静默内省缺乏明确的指向。少有人会在睡前问自己:我是个好人么?我今天是否做了应做之事?更多人会问自己:我是否比昨天更富有了?是否比昨天更强力了?自己活在比较级里,那么只有最高级才能出现在情人节的餐桌前。而谁也都知道,这是全然不可能的事情。
还是同样的理由,活在比较级里的人对自己的不完美不能释怀,也就不能放松对别人的要求。要觉察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似乎人人都那么觉得。
而有些东西会在不知不觉中滋长蔓延,就像是这篇文章,从第一段开始就很小心地加入了大量消极和否定意义的字眼,等读到第三、四段的时候,大概少有人会觉得情绪振奋昂扬,而是开始皱起眉头做出严肃思考的样子。对自己是个暴君的人,也会是周围人的暴君,而前者被视作自我克制的高贵体现,暗示着某种成功的潜质。
没有人喜欢活在别人的批评和挑剔中,他们会远远逃离开去。所以,要么是你远远逃离别人,要么是别人四散而去。刚好两个人都站定不动,那真是很凑巧的事情。
读了太多书,看了太多电影,听了太多音乐,走了太多旅程,拍了太多片子的人在社会里负责讲故事,因为他们的经历使得他们是有故事的人。没有人会主动否定自己,因此在这些动人的故事里会反复言说:感性是好的,复杂细腻的内心是值得推崇和赞美的。这在美学上是对的,因此而带来的误解也是巨大的。
什么让生活美好起来?乞丐经过门口,站在门口的人立即转身取来一个馒头送给他,这是美好的。而这样做的人,只是凭借内心最简单的判断就可以做出决定、产生行为,而不会心潮起伏,念头来回几次,事后含着热泪写下几千字的文章。送馒头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但是人们就是看不到,因为当时大概没有夕阳也没有天涯,事情很容易从记录先哲智慧的字里行间掉落下去。
所以,自己的世界里荒芜一片是有原因的。要么是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如此让人畏惧退避,要么是目光的仰角太过高远,固执地把爱情这种小事当作了革命。
而幸福纷纷扬扬、琐碎微小,只有迎着光、低下头才能觉察。
罗胖曰:
雕爷说起过和菜头的一桩佚事。
某次,和菜头大醉。伏案睡去。
有人把他摇醒,“能不能拜烦写篇文章?”
和菜头说,行啊。于是醉中挥笔草就。
那人大喜,小心商量说,“这个地方能不能稍改几个字。”
和菜头说,“滚。”
掷笔。继续大睡。
雕爷事后评论道,所谓匠人精神,就是——
在我的一亩三分地,我已极尽精微。
和菜头的文章,哪怕是醉中戏作,已经到了不可更改一字的境地。
返回前页 返回列表页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