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微信]聪明人要花笨力气2015.3.22

     罗胖:

    最近我看完了散文家周晓枫,出了一本传记书,叫《宿命》,是写张艺谋的。其中最打动我的是一个细节,有一次周晓枫就问张艺谋,说你为啥不像有些大导演那样,憋个七八年才出一部电影呢?这样片子的票房高,还能自重身价呀!人张艺谋说,其实我不是那种才华横溢的导演,对我来讲,拍电影就是个手艺啊,既然是手艺,手就不能生,所以我就得苦着自个儿不停地拍。周晓枫还曾经跟我讲过他观察的巩俐,巩俐今年五十了,但是她还是浑身洋溢着一种少女般的气息。那凭的是啥呢?不是锻炼和保养,近距离接触巩俐的人都能感受得到,巩俐身上有股子新气,她每时每刻都在提醒自个儿,我可不能老。哎,这样她也就真的很难老去啊。每时每刻都苦着自个儿,这也许就真的是牛人的宿命。今天您回复“宿命”两个字给你看《宿命》这本书的一个段落。

    

    周晓枫

    我喜欢美国演员丹尼尔·戴·刘易斯,变色龙一样的刘易斯,无人能抵抗他的魅力——而针对他极其苛刻的体验派表演方法而言,说喜欢两字,几乎是一种轻慢。应该说,是格外的尊重。

    为了表演患先天脑麻痹的主人公,刘易斯练习到能用左脚夹起一根针再放下;为体验《因父之名》中主人公身陷囹圄的感觉,他把自己禁闭在一个牢房般的环境中长达数月;为了出演拳击手,他在拳击冠军手下受训长达一年半;为了饰演杀人不眨眼的屠夫,除了练就令人胆寒的基本功,在片场,每个人都被要求用角色的名字称呼他,如果拍摄打斗场面,他提前几天就会酝酿愤怒,目光凶狠地盯视所有人。

    刘易斯说:“我无法想象人们在排练时讨论投入多少的问题,对我来说,永远都只有百分之百。”

    中国的很多演员也是优秀的,但若论真这么舍得自己的,恐怕寥若晨星。花费最少的力气达至最佳的效果,我们愿意以更经济的方式经营自己,不愿去下笨力气和笨功夫。在这点上,张艺谋例外。

    张艺谋是典型的陕西人性格,一根筋,执著而顽强。1987年,张艺谋在吴天明导演的《老井》里饰演男主角孙旺泉,在体验生活的两个多月时间里,他硬是每天早、中、晚,从山上背一百五十斤左右的石板下来。

    为了找到被困井下三天的心理感受和银幕形象,为了接近角色,张艺谋果真三天粒米未尽。他说,饿点最初没什么,体会不到什么天晕地眩的恐慌;前两天无感,第三天才体会到饥饿的难受。等到实拍,从镜头里一看,张艺谋感觉自己白挨饿了。

    只有长时间饥饿才有效果,饿几天不会在银幕形象上有所反映。如果拍动作戏可能会被观众看出来:让他抱个女的跑,他肯定是跑不动的,体能上无法支撑。但如果像电影《老井》中就那么半躺半坐、搂着女主角在那儿喘气……张艺谋事后总结,吃饱喝足,一样可以演得奄奄一息。尽管这是事后的经验之谈,但若往事重现,张艺谋还是那个搬石头、饿肚子的人,要不然,他不放心。

    他愿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把事情做好,做到极致,他才无悔。就是这样,凭这部片酬500元的角色,张艺谋荣膺金鸡百花双料影帝,同时在东京国际电影节上荣获最佳男演员奖,他也是中国第一位在国际A级电影节获得影帝称号的。

    拍摄电影《归来》时,我见到了陈道明。陈道明比臆想中高多了,而且,虽消瘦,但身材修拔。户外运动让他晒得很黑,仿佛缺乏对皮肤应有的妥善保养。我提醒:“你好像不怎么注意保护你的姿色啊。”陈道明反诘:“我不需要保护姿色,我只需要保护角色。”

    角色中的陆焉识,在艰难的生存环境里有过多年体力劳作——陈道明那段时间持续在户外不采用任何防护措施,只为了把皮肤晒黑、晒花。陈道明说,化妆效果跟脸上真晒爆皮之后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他竟舍得,活活糟蹋、祸害自己,以期进入角色。

    我以为事有所成者,必有这样顽愚的一面。就像张艺谋、刘恒、严歌苓……成功的公式同样,都是聪明人肯花笨力气。

    本文作者 周晓枫,选自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宿命—孤独张艺谋》。

    罗胖曰:

    聪明人花笨力气,这不是什么励志格言。

    这是聪明人算计过的。

    以“聪明”为竞争工具,门槛再高也有限,难免山外有山。

    而“笨力气”这件竞争工具,实质不是“力气”,而是“时间”。

    他花过,你没花过,于是就有了一道看不见的鸿沟。

    你看不见,但它深不见底。


  返回前页  返回列表页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