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微信]孩子,要这样爱201.6.18
罗胖:
最近我又读了几本人物传记,有一个心得呀,就是牛逼人物的性格当中多少都会有那么一点冷漠的东西啊。在一般人的观念里面,热情是好的,冷漠是不好的。但是热情是个啥呢?究其实质,它是一种总想和别人融为一体的,获得认可和安全感的一种情绪。而冷漠这个情绪呢正好相反,它在隔断和其他人的联系,专注于确立自己的存在价值。你看,乔布斯就是不做什么公益慈善,杰克韦尔奇就是公然说,我不需要我的员工喜欢我,等等啊。最近我还听到李善友教授说了一句话,对我触动挺大的,他说啊,我岁数越大,就越不在乎别人对我的看法,在别人看来,我也许就是越变越坏了!确实,冷漠也是一种正面的力量,它长期被漠视和低估了,甚至父母教育孩子也必须有十足的冷漠。最近,连岳写了一篇文章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今天您回复“冷漠”两个字,给你看这篇文章。

连岳
首先,父母得爱自己。
不爱自己的父母,总觉得自己活错了,世道和他人亏欠自己,自己有一大堆理想债没收回来。孩子,就是用来还债的。你想,这孩子多可怜,一生下来就拿着欠条,怪不得要大哭一场。
你得接受平凡。
绝大多数人是普通人,一个世代,只有几个天才。不爱自己的人,多半是因为无法接受自己的普通。这其实对自己要求太高,人生在世,活的年纪越大,越明白“自食其力”、“不给人添麻烦”,是了不起的成就。
你得自我净化。
你普通,为何接受不了孩子普通?你偷懒,为何容不得孩子一点疲倦?你为何不停纠正他,让他连睡眠都不足?让他永远以为自己是失败者?
因为,你的父母就是这么对你的。人生好比一条河流,你的上流污染了,你也受影响,为了让你的下游重归清澈,你得有自净能力。你仍然按照受伤害的方法对付自己的孩子,他也得跟你一样受伤。
错误的方法不会因为重复多次就变成正确,从十米高的地方往下摔鸡蛋,每次都会破的。任何孩子受虐待,都不会开心。
你要有自己的人生。
你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你和你丈夫(妻子)的关系是家庭中最重要的关系。为了孩子牺牲自己、损害健康、放弃事业、荒废性生活,这不是高尚,不是爱。这是因为你的生活本来就没有目标,你本来就没有事业,谈不上放弃;你们本来就不相爱,所以眼里只有孩子。
你这是单方面强加给孩子负罪感:我爸(妈)为我牺牲太多了!
你的人生是你自己放弃的,不是孩子剥夺的。
越有自己追求的人,越不粘孩子。
讲道理,凡事有概率——知道这两点,烦恼扫光光。
不讲道理的人,最爱说这句:“我不一样!我家的孩子不一样!”这形成封闭小宇宙,别说观念与方法的进步,连原子弹也炸不开,只有无穷尽的焦虑与伤害了。
“孩子还是不要打得这么狠吧?”
“我家的孩子不一样!”
“孩子数学老不及格就不指望他当数学家了。”
“我家的孩子不一样!”
你的孩子是一样的,不过你这个家长是不一样的神经病。
“冷漠”一点。
别太热情,别太粘。好比青春期的孩子,如果连欣赏自己身体的私密空间都没有,他只会讨厌在他身边游荡的你,即使你满心以为自己是他的知己。
父母这习惯也得从小做起,那些太“热情”的父母,在孩子小时候,就没学会放手:他们替孩子解决一切烦恼、扫除一切障碍,建立了紧密的寄生与宿主关系。父母是没长大的孩子,孩子也是长不大的孩子,他们组成的“长不大二人组”,互相折磨、互相消耗、互相牵制。外来入侵者(不同观念的他人、女婿、儿媳),全是潜在的敌人,必须制服或消灭。
爱孩子,在今天,表面上人人会,不就给点礼物,吃点放纵的吗?实际上并不容易,关键在父母得当个正常人。
真那么想让自己的孩子过得好,那就给他独立、给他自由,让他掌控自己的命运,除此以外,你保持健康,给他多留点财产,都是最实在的爱。
本文由罗友稻草推荐,作者连岳,摘选自其微信公众号“连岳”。
罗胖曰:
“集体主义”本身并没有错。
人类的强大就是因为形形色色的协作。
但是集体主义暗藏了一个败坏协作的逻辑链条——
1.我们是一起的。
2.我的就是你的。你的就是我的。
3.我对你这般好。
4.因此,你应该按照我期待的方式对我好。
5.否则,我就抓狂。
连岳拈出两个字,看似鸩毒,实则良药——
“冷漠”一点也好。
返回前页 返回列表页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