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微信]财务自由,就是让金钱做你的奴隶2015.6.19
罗胖:
今天是周五,又到了我们的图书上新日,最近股市比较火嘛,可是大牛市里面总有一个悖论呀,就是所有人都在挣钱所有人都高兴,可是所有人又都心知肚明,知道,到牛市结束的时候真能挣到钱的其实只是少数人,其他人赚的都得吐回去,甚至还得搭上老本。那问题就来喽,怎么能够穿过一个个的牛市和熊市,长久的挣到钱,从而实现财务自由呢?靠啥?靠消息啊?技巧啊?运气啊?那都没用,这得靠价值观了。我们从几个月前就给大家准备一本讲这种价值观的书,刘军宁写的《投资哲学》,其实啊,这本书说的何止是投资啊,他讲的其实是一个富人的思维方式,关于这一点你可以参考刘军宁在我们这儿卖的另外一本书《天堂茶话》,你可以看得出来,从底层价值观入手,是他思考和写作的一贯方式。今天您回复“财富”两个字给你看这本《投资哲学》。

有位年轻的中产人士说他的人生是黑色的人生。因为,为了生计,为了饭碗,不论在哪里工作,都常常被迫去做自己不愿意做的愚蠢的事情。而且,一旦经济危机出现,辛辛苦苦的一点积攒,常常缩水,甚至化为乌有。
所谓的中产人士,就是在财务上高不成低不就的一群人,他们不至于穷到叮当作响,也不至于富到不用早九晚五。
中产人士的另一个定义就是工薪族。工薪族的特点是,工作一天才有一天的收入,不工作就没有收入。他们,常常上有老下有小,为了谋生不得不辛勤工作。更令人不能乐观的是,中产人士仅仅靠工资收入很难获得财务自由,至少在正常的退休之前很难。
何谓财务自由?财务自由就是一个人(家庭)不靠工薪和他人施舍能维持既往的生活方式。要获得财务自由,你必须既不必工作又能有足够多的收入。
财务自由的标志是被动的收入大于主动的收入。主动的收入是靠主动的工作换来的收入,即为钱工作获得的收入。被动的收入是不必主动地工作就能获得的收入,即钱为你工作所带来的收入。从这种意义上讲,当你靠主动收入谋生的时候,你就有点被动了,你就被迫为钱工作了。当你靠被动的收入维持理想的生活方式时,钱就在为你工作,你就很主动了。
争取财务自由,就是从无到有、不断增加被动的收入。被动的收入通常来自股票(份)、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以及土地、房产、版权等。争取财务自由的过程就是主动地制造被动收入、把主动收入的结余通过正确的投资转化为被动收入的过程。所以,没有被动的收入,就没有财务自由。有财务自由的人,让钱为他们辛勤工作,没有财务自由的人,辛勤为钱工作。
财富不一定能使人绝对自由,但没有能维持体面生活的财富,那一定不自由。终极而言,财务自由是关于对自己的掌控,对自己的时间与生活的掌控,进而是对自己的生命的掌控。财务自由能让你做出你所要做的选择,而不是被迫去接受别人替你做出的选择。
从自由的角度来定义,中产人士就是没有不做傻事的自由的一群人。是追求物质满足,还是追求财务自由,对刚起步的中产人士来说,是两难的选择。许许多多人都在为钱而工作,成为房奴、车奴、卡奴、婚钻奴等等各种奴。然而,没有财务自由,就没有彻底的独立,因而就没有充分的自由。可见,财务自由是非常重要的自由,尽管政治学家们通常对它视而不见。
对财务自由的看法背后隐含着对金钱的看法。认为钱是个坏东西、对创造财富有心理障碍的人,是不会实现财务自由的。靠当忠诚的守财奴是难以实现财务自由的。因为守财奴是金钱的奴隶,而实现财务自由是为了让金钱做你的奴隶。你必须在意钱,但又必须对钱很大度。享有财务自由是一种快乐,追求财务自由也是一种快乐。最好的情形是,人们可以自由地挣钱,自由地攒钱,自由地捐钱,自由地打发钱。
可以预见,财务自由,将越来越成为一个持久的流行,因为亿万中产人士都在追求它!
本文选自罗辑思维正在发售的《投资哲学》。点
罗胖曰:
对于金钱,我见过的最好定义是——
“实现自由的伟大工具。”
那怎么获得金钱呢?
相信积累的力量,这是农耕文明的财富观。
相信暴富的可能,这是强盗团伙的金钱观。
其实还有一条路——
相信自己对趋势的判断,并持之以恒地守护它。
理解并信服这条保守主义的黄金道路,就是刘军宁《投资哲学》这本书的价值所在。
诚意推荐。
返回前页 返回列表页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