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微信]一个基层公务员的逆袭2015.8.21
罗胖:
今天是周五,又是我们的图书上新日。今天我们给大家推荐的,在我的阅读经验当中啊,算是一本奇书,叫《亭长小武》,作者史杰鹏是个怪才,在大学里当老师,搞古文字#学的。那这本小说,从故事结构上看呢?是一部惊心动魄的武侠小说,讲的是一个汉朝的公务员,怎么样一步一步往上爬的故事。那为啥说它是一部奇书呢?因为这主人公亭长小武啊,一步一步往上爬用的可不是武功啊,而是汉朝的法律知识,像斗拳脚暗器一样,每次和对手比拼的是法律功底,然后胜出。我最早看这本书大概是十年前,那么厚,一天就看完,彻底刷新了我对汉朝的看法,好看还长知识,当时我就感慨啊,原来娱乐才是最好的传播知识的方法啊。那这次我们是和人民文学出版社联手重出这本书,史杰鹏又在知识细节上做了大量的修订。今天您回复“知识”两个字,给您看这本精彩的小说。

罗振宇
什么时代屌丝有机会逆袭?
一个讲规则的社会。
今天我想跟大家推荐的这本小说《亭长小武》,主人公是汉武帝时代一个虚构的酷吏。
他的发迹,开始于一个小亭长,这个小官儿就能管十里的地方,算是大汉国最低领导人。
小武其实是个文弱书生,但他有一门绝技,对汉代的律法特别熟,信手拈来,巧妙运用。
凭着这等本事,他从小亭长一路斩官夺将,做到了首都市长京兆尹,并且娶了诸侯王家的漂亮翁主。
但这不是一个意淫中的屌丝逆袭的故事,而是由汉代严刑峻法做制度保证的历史现实——
想走仕途,从低层小吏干起,先要计算家产,达到一定数目才能被任用。到年底还要重新上报核数,如果家产少到不符合规定,就该自动请辞。
官员要绩效考核,基层小吏经过多年辛苦,累积功劳升迁,就可以从一路升官,乃至封侯拜相。
执法行令,全凭银印符节,认章不认人,刷脸可不行。
搜捕犯人,官吏不得借机扰民,否则会被重重责罚。
非固定休息日,官员不可以脱下公服,更不可以聚众饮酒娱乐。
这是小说里的情节。从出土竹简看,汉初法律的精细,甚至超过秦朝,而且律令的执行严酷认真,小武这样的小吏才敢不畏豪强,不惧高官,才有机会屌丝逆袭。
汉武帝曾经想赦免他的宠臣主父偃,恰恰就是酷吏张汤坚持不能开这种不依律法的先例,强如武帝也只能眼睁睁看着主父偃被灭族。
汉高祖的开国元老绛侯周勃曾经陷狱,获释后就感慨:“吾尝将百万军,安知狱吏之贵也!”狱吏之贵,不是因为身份,而是依仗条律,位卑不等于权“小”。
这哪里是嘴上说的“独尊儒术”、“清静无为”?
汉王朝根本是“信赏必罚”、“综核名实”的法家。
凭借这套制度,大汉国用远比后世少得多的官吏,有效管理了一个庞大国家,且具备强大的战斗力。
这就是《史记》写到武帝一朝满纸酷吏的原因,虽然深受腐刑之苦,虽然满心幽愤,但太史公一支笔避不过事实。
从这个基层小公务员发迹的故事里,你可以知道这套系统是如何有效运行的。
小说的作者史杰鹏是个怪才,一边在大学里钻研古文字训诂学,一边在小说里快意恩仇。他的故事骨架全靠虚构,但皮肉毛发又分明有文物史料佐证。
这部小说最早写于十年前,其间作者几易其稿,此次《罗辑思维》联手人民文学出版社将它复活,作者又一次修改润色增删打磨,连文中所拟的诏书、文书的干支,都全部用朔闰表一一核对过。
这就叫死磕。
返回前页 返回列表页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