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微信]读书笔记:什么是“必然”?2015.11.10

     罗胖:

    我们人类在技术上好像是越来越强大,但是在自我认知上呢反而是越来越弱小,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矛盾啊!比如说先是哥白尼说,人类居住的地球不是宇宙中心,接下来达尔文说人不过是猴子变的,后来弗洛伊德又说人的潜意识才是真正的主人。哎,你看,几百年来一直是这样哟,这些思想家每一次进步都是把人力的地位解释的更低,弄的我们挺狼狈。我们最近独家推出的凯文凯利的新作《必然》,其实是又给人类补了一刀啊,这本书的核心意思是,科技本身就像是一个生物,他在独自生长,那人类中的创新者呢,只是在按照他许可的方式,或者他愿意奖励的方向,再做各种创新。哎,这个思路确实是脑洞大开啊!从今天开始呢,我不定期的把自己读这本书的笔记,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就叫《必然》的干货版吧。今天您回复“笔记”个字,给你看第一篇:笔记。

    

    罗振宇

    我们都知道一句话:唯一不变的东西就是变化。

    那,难道未来还有什么“必然”?

    凯文?凯利说,有。

    要理解凯文?凯利的话,必须开一次脑洞——

    我们过去总是以为,人是世界的主体,技术是我们的奴隶。

    可是,万一反过来了呢?

    万一,技术才是主体,人只是“它”达成目标的手段呢?

    这样脑洞大开的时刻,几百年来已经好多回了:

    第一次是哥白尼,他说,别扯了,人类居住的地球不是宇宙中心;

    康德说,别想了,真实世界人类永远也理解不了;

    达尔文说,别傲娇了,人不过是猴子变的;

    爱因斯坦说,别想更快了,光速就是极限;

    弗洛伊德说,别做梦了,你的潜意识才是主人,人就是个傀儡;

    道金斯说,别颠倒了,基因才是真正的乘客,人的肉体只是个车厢。

    ……

    几百年来,我们受这种打击多了去了。

    这回,凯文?凯利又要给我们来一下狠的。

    《必然》这本书的核心意思是——

    科技本身是一个物种。

    和微生物、植物、动物一样。

    而我们人类,只是喂养它长大的仆役而已。

    “我所说的必然是另外一种形式。科技在本质上有所偏好,使得它朝往某种特定方向。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前提下,决定科技发展动态的物理原理和数学原理会青睐某些特定的行为。”

    站在这个角度,理解什么是“必然”就容易了。

    用中国人的话来说,“必然”是人类未来的“命”。

    而具体事物出现的具体时间和具体样子,是“运”。

    命由天定,运由自造。

    科技作为一个物种,我们不知道它哪天学会站立坐卧,不知道它何时情窦初开,但是我们知道,这一天一定会来。

    凯文?凯利说:

    “譬如,因特网的形态——由网络组成的遍布全球的网络——是一种必然,但我们所采用的因特网的具体实现就不是必然。因特网可能是商业化的,而不是非营利的;它可能是国家的,而不是国际的;它也可能是私密的,而非公开的。”

    “长距离传输语音信息的电话系统是必然的,但 iPhone不是”;

    “四轮车辆是必然的,但 SUV不是”;

    “即时信息是必然的,但推特不是。”

    《必然》这本书,我曾经说它是“为人类未来30年的科技进步做了一次掐算”。

    现在,你就把这句话当做是营销话术好了。

    实际上,《必然》是为科技这个物种画出了一幅基因图谱。

    看看凯文?凯利是怎么说的:

    1.这无情的变迁之上是现代的分崩离析。我见证过无数科技力量的爆发,并从中归纳出了十二个动词。更准确地说,它们不仅仅是动词,还是一种“现在分词”,用来表达“持续动作”的一种语法形式。而这些力量正是处在加速中的动作。

    2.这十二个持续动作中,每一个都是一种正在发生的趋势。所有迹象表明,这些趋势将持续至少三十年。我把这些元趋势称为“必然”,因为它们植根于科技的本质,而非社会的本质。这些动词的特性来源于所有新科技所共有的偏好。这些有机的动词代表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都会呈现在我们文化中的一系列元变化。这些元变化已经在当今世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描画。

    3.这十二个词是:

    形成(Becoming);

    知化(Cognifying);

    流动(Flowing);

    屏读(Screening);

    使用(Accessing);

    共享(Sharing);

    过滤(Filtering);

    重混(Remixing);

    互动(Interacting);

    追踪(Tracking);

    提问(Questioning);

    开始(Beginning)。

    4.虽然我对每个动词的论述都独立成章,但这些动词并非独自运作。相反,它们是高度叠加的力量,彼此依存,相互促进。很难只论其一,不及其他。分享既促进流动又有赖于流动;认知需要追踪;屏读和互动不可分离;这些动词本身就在融合,又都处于成为的过程中。它们构成了一个运动的域。

    5.这些力量并非命运,而是轨迹。它们提供的并不是我们将去往何方的预测。它们只是告诉我们,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会向哪些方向前行。必然而然。

    人类是这个物种的寄生物、推动者。

    这个物种用种种利益引诱人类中最有能力和野心的人按它的设想去行动。

    你现在有两个选择:

    1.在如此奇特的思路面前将信将疑。

    2.了解,辩驳,并依此校正自己的行动轨迹。

    凯文?凯利新作《必然》。


  返回前页  返回列表页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