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微信]有些问题是不用解决的2016.1.9

     罗胖:

    现在大家的日常阅读越来越多是在微信环境里了,于是就有朋友问我,那怎么写微信环境里的文案呢?哎,这个话题很大,说个我们最基本的心法吧,就是要把阅读注意力调的很低的程度,再来看我们写的文字。也就说微信环境里写文章是要为一个心不在焉的读者写作,哎,没办法哈,这不能怪读者,这就是手机阅读的真实环境。比如说,要用尽可能短的句子和尽可能短的自然段,再比如说,绝不能有复杂的逻辑,最好干脆用清单体,读者可以迅速的浏览并抓住关键信息。再有,表达方式要杜绝激烈的情绪表达,比如坚决不能用惊叹号,大红字什么的。哎,微信里的文章应该像一条河流,读者能够把自己放进去,然后非常舒服地顺流而下。说白了吧,微信文案更像是跟一个孩子对话,您今天回复“孩子”两个字,给你再听一段:孩子。

    罗胖:

    大家都知道一个词叫后喻时代。就是随着人类知识增长越来越快,孩子的地位倒过来了,他们的感官还没有固化,能够调动直觉快速接受新事物,而这些能力反而是大人没有的。所以啊,孩子在某些领域懂的东西比大人多,很多技能大人反而要向他们学习,所以你看,现在的亲子关系挑战很大呀!我们在准备今年年货的时候就反复琢磨这个问题啊,如今的孩子不缺吃不缺穿,动不动就觉得大人落伍,讨好他们难着呢。所以一款过年送给孩子的礼物是什么样的嘞?讨论到最后我们觉得啊,必须得是一款最新最酷的科技产品,孩子在这个领域的感知能力是远超大人的。我们拿几个同事的孩子测试一下今年的这款礼物,果然,大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小孩子已经在欢呼尖叫了。今天您回复“礼物”两个字,给你看这款送给孩子的神奇的过年礼物。

    

    李笑来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人生最重要的能力。

    生活中处处都是问题,大大小小不一而足。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就烦恼,就痛苦;同样的问题,别人解决不了,你能解决,那你就高人一等;别人都解决不了,只有你能解决,那你就可以算作英雄了。

    这么说并不夸张,因为历史上所有的英雄,本质上来看其实都是解决问题的高手。

    壹 有些问题永远也解决不了

    有个很重要的概念,永存问题(Persistent Problems),指那些持续存在的,反复出现的,好像永远解决不了的问题。

    每个领域都有一些特有的“永存问题”。比如,教育行业,有一部分教育者永远不合格。这就是永存问题的特征 —— 谁都可以识别这个问题的存在,可就是谁都没办法拿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消灭这个问题。

    再比如,在股份激励体系中,永远做不到彻底的公平,先来后到就是比能力更重要……

    这个看起来不合理的,有时也确实非常不合理的问题,谁都解决不了。

    又比如,每一代人的出生,都是一次“野蛮人”对“文明”的入侵。

    我们必须在这些野蛮人长大成势之前,用好的教育消灭那些可能的恶势力(指思维中的恶势力)。一代人的退步,需要许多代人承担损失——这个问题反复出现,持续存在,谁都没办法彻底消灭这个问题,虽然整个人类一直在与这个问题抗争。

    对于永存问题,正确又简单的方法论是:

    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暂时)别去解决了罢。

    这并不是说彻底放弃了,彻底不管了。这就好像人类为了文明建立了法制,并通过无数代的努力不断完善…… 可最终,法制也有缺陷,也引发了一系列更为难办的永存问题。所以,更准确的陈述应该是:

    面对永存问题,尽力就好。

    因为有些问题既然是永存问题,那么它很难被解决,只能慢慢被改善,而这个时间需要很久,常常并不是一代人就能完成的……绝大多数人能做的,只是添砖加瓦——当然,这一点点的贡献也确实非常可贵,所以,真的是尽力就好。

    贰 有些问题是不用解决的

    有些问题,看起来很重要,实际上却没那么重要,把时间花在解决它们身上,实际上是浪费的,效率低下的。

    在演艺行业里,长相重不重要?当然重要啊,非常重要啊!可是,若是如此,那又如何解释葛优、黄渤、冯小刚(第一次当主角就赞誉爆棚)的大成?

    更细致深入的解释是这样的:

    总体来看,在演艺行业,长相确实非常重要,甚至说“颜值即正义”都不过份;但从每个个体出发来看,即便颜值即正义,别说自己不是最帅的那个了,连自己不够帅(甚至很丑)都是只能接受的一个永存问题。

    所以,对个体来说,一旦自己已经进入演艺行业,长相就不是最重要的了,更重要的是其他方面,屡败屡战的勇气,不断进步的演技、深入思考快速学习的能力,等等……当然还有一个同样更重要的、“身外”的东西:运气。

    有个说法:“魔鬼在细节之中。”换个朴素的说法:细节很重要。

    说实话,我并不反对这个建议,但我很少把它当回事儿 —— 更多情况下,我觉得“细节很重要”是用来吓唬那些没做成过事儿甚至压根就没做过事儿的人的。

    做过事儿就知道了,哪儿有细节上不出问题的情况?!无论多么伟大的电影,都有穿帮镜头;无论多么伟大的作家,写出来的手稿中都有这样那样的拼写错误、语法错误;无论多么伟大的设计,落实成产品都有这样那样的缺陷 —— 谁的良品率都做不到 100%吧?

    彻底的完美主义者都是脆弱的。

    他们不懂“永存问题”这个概念的,他们离这世界的真相太远,又不自知,于是脑子里追求完美,行动上永远做不到,真的是压力山大。

    只不过,随着能力和实力的提升,有更多机会、有富余的时间精力去关注更为细节的问题,因此,大师们做事,在细节上比业余爱好者更为精致。这是能力与实力提升的结果,不能反过来看。雕琢细节本身并不能让一个人自动成为大师,或者让一个作品自动成为经典——因为最重要的东西没做好,细节再好也没用。

    主次不分,是绝大多数人的永存问题。

    有些问题不用解决,至少不用在最重要的问题被解决之前解决。

    叁 有些问题可能会自动消失

    有些问题就和感冒一样,只是身体的一时问题,我们自身的免疫能力可以在不知不觉之中将其消灭。

    用不着吃药,用不着打吊瓶——顶多,休息一下,好好睡一觉就行了。

    有一点问题就坐立不安的人,本质上只是天真。误以为这世界有什么没问题的事物存在。

    世界上的每个人,几十亿个体,都是有问题的 —— 即便现在没有疾病,未来疾病的基因出生的时候就在体内…… 这个事实很“治愈系”吧?而且,这些有问题的个体,每天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不是吗?那凭什么你就不会遇到问题,凭什么你就能度过完美的一生?开玩笑!

    比如,大多数情况下,家庭成员对财务的焦虑,就是一种“感冒”。

    若是家庭成员都在努力,都在进步,那么就相当于整个家庭“免疫力”足够强。过段时间,“感冒”就痊愈了。由此来看,大多财务焦虑引起的家庭争吵,通常是不必要的。

    再比如,创业公司人员流动大,也是一种“感冒”。

    若是一个创业公司发展迅猛,人员流动大又如何?若是一个创业公司发展极为迅猛,谁舍得离开啊?忙都忙不过来呢,哪儿有功夫各自勾心斗角?

    一般来说,公司内部的问题,基本上都是由于发展不够快,或者发展放缓造成的。

    够快地发展,持续地发展,相当于免疫力,大多数问题只不过是感冒,甚至不需要治疗。

    肆 有些问题是自己造成的

    写的文章多了,读者的提问就越来越好玩,比如:

    娶了一个不讲理的老婆怎么办?

    唉,谁让你当初认为“有讲道理的基本素质”并非最重要的问题来着呢?谁让你当初认为其他的问题更重要来着呢?或许是长相?或许是身材?或许是学历?或许是家庭背景?或许是别的什么?

    有些问题是自己造成的。含泪罢。(Live with it)

    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本来并不困难的事情,但起点上偷懒了,起点上不扎实,后面才变得困难起来,问题不断,直至寸步难行。

    很多人问我,零基础如何开始学英语…… 我很难回答,因为我知道,大多数人根本不是零基础,而是负基础 。绝大多数人的母语是不过关的——

    文章逻辑复杂一点,就各种凌乱,读不懂;

    文章篇幅稍微长一点,就根本没耐心看完;

    自己从来写不出一篇完整的文章;

    看别人写的文章不服气,却无法做到有理有据地反驳重点……

    基础很重要!

    这么朴素、简单、有效的建议,绝大多数人这一生都没听进去过 —— 然后,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一生都要为此付出巨大代价却又从不自知。

    伍 有些问题是其他人的问题

    有些问题,并不是你自己的问题。

    意识到这一点很重要,在意识到的那一瞬间,就等于放下来了一个巨大的负担,摆脱了一个沉重的枷锁。

    比如,不被理解…… 这是个大问题,有人甚至高喊“理解万岁”。可实际上,在你确认自己是正确的情况下,这并不是你自己的问题,这是其他人的问题啊!

    大多数人都是错的,还有什么比这个更正常的事儿吗?这是历史已经反复证明的,那些尚未被证明的,历史终将证明……

    这些年来,我脑子里有太多“不一样”的观念:

    时间是不可管理的,管理时间的意愿和炼丹求长生没啥太大区别。

    与其控制情绪,不如继续求知,学识才决定人的品行和生活的品质。

    外语发音不好,说不流利又怎样?我使用外语的最大用途是阅读。

    想要学什么,我就去教什么,反正我学得快,至少比大多数人的学习经验更多一些,学习时间更长一些。

    谁说不能同时做好几件事情?我跑步的时候还听音乐呢,我走路的时候还听电子书呢,我甚至在写文章的时候也同时看电影呢。

    法定假日是限制企业的,不是限制我个人的,谁说过年之外我就不能回家看望父母了?

    有时候效率并不重要,长期努力更重要。……

    不一样的观念,导致不一样的行动,导致我长期很难“合群”。但这不是我的问题啊!这明明是他们的问题啊,不是吗?

    互联网帮我解决了这个心理负担。我长期在网上写作,总是可以得到一些反馈,让我体会“嗯,我确实并不孤独”…… 我就这样挺过来了。

    有人在网上威胁我的人身安全。我老婆问我,这是不是很麻烦?

    我说,不麻烦,那是他的问题,不是我的问题。在网上过过嘴瘾,打打嘴炮,真的跟我没关系。若是他亲自找上来,那时候才是我的问题。可我也是锻炼的人,到时候,对方可能会发现那还是他的问题,不是我的问题……

    陆 有些问题是所有人的问题

    这一点上,中国的文化比较落后,“只扫自家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是根深蒂固的普遍共识。这很讨厌,最终的结果就是“家家户户都有陈年瓦上霜”……

    养鱼的,以为自己从此再也不吃鱼就可以了,反正赚了钱可以买别的吃;

    养蟹的,以为自己从此再也不吃蟹就可以了,反正赚了钱可以买别的吃;

    养鸡的,以为自己从此再也不吃鸡就可以了,反正赚了钱可以买别的吃;

    养猪的,以为自己从此再也不吃猪就可以了,反正赚了钱可以买别的吃;

    养牛的、养羊的、养虾的、养鸭的……

    最终,其实无论花钱买什么,都是养的人坚决不吃的东西…… 这不是耸人听闻,这就是现状。

    最可怕的是,坏事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自己不吱声,希望有人替自己出头,却又完全不知道“替天行道”实际上是成本很高、风险很大的活动……

    别人家的孩子被拐卖了,觉得跟自己没关系。到最后自己家孩子也丢了,就开始怪别人没有同情心,没有社会责任感,完全忘了自己过去的选择,这……多少有点活该吧?

    柒 大多数问题需要特定的人解决

    历史书看多了,就明白了,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其实就是那么一瞬间。

    在漫长的时间轴里,只有些许个重要的瞬间。在那些瞬间里,有些人,有些事,恰好就在那里,于是他们成了关键。

    虽然很多人都足够努力,但在那个特殊的时间点上,在那一瞬间,恰好已经有能力做那事儿的人,又恰好站在那里的人,少之又少…… 甚至压根就不存在,所以才有那么多看似简单、貌似早就应该被解决的问题长久得不到解决。

    反思自己年轻的时候,少不经事,于是,浪费了很多时间精力和情绪在自己其实压根就无法解决的问题上,也把很多时间精力和情绪寄托在他人身上,以为他们可以帮我们解决问题,甚至错误地把责任横加在他们头上,想想也真是不应该。

    正确的方法论可能是这样:

    一方面,专注于自己的进步,让自己成为能解决更多问题、更大问题的人;把自己能解决的问题,都给解决了。

    另一方面,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量帮助那些可能解决很大问题的人。

    但必须牢记,解决那些问题,可能并不是此人的责任,也不一定是此人能有的运气。

    很多的时候,就是这样,所谓的“平和”只不过是认真思考的结果。

    本文作者 李笑来。其代表作《把时间当作朋友》正在罗辑思维独家首发。

    罗胖曰:

    大学毕业之前,中国人都是在“考试”中参与社会竞争的。

    这意味着——

    “问题”和“目标”都是他人强加的。

    所有的能力,都仅仅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定义问题的能力。

    所以,中国人“入世”第一课就是要学会重新定义问题——

    1.无法解决的问题。

    2.不用解决的问题。

    3.事缓则圆的问题。

    4.应该承当的问题。

    5.与己无关的问题。

    6.适当介入的问题。

    7.必须求助的问题。


  返回前页  返回列表页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