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微信]英国穷孩子为啥不上进2016.3.7

     罗胖:

    一般的观念啊,我们都觉得两性关系中都是男人不负责任,但是在美国的底层黑人中却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女人怀孕后拒绝和男人结婚那。为啥呢?你想啊,一个黑人的单身母亲带着一个孩子,收入如果在温饱线以下,就可以申请政府的救济金那,大概每个月一千美元左右,母子俩生活也就够了。每多生一个孩子呢,还可以多领一份补贴。那假如家里多了个丈夫呢,两个人的收入之和没准就超过了救济金的领取线,没补贴了呀!还多了丈夫这张吃饭的嘴,那有男人还不如没有嘛!所以很多黑人女性往往借个种生个孩子,靠补助过三年,再生一个再过三年,俗称吃奶粉钱。美国就有人分析啊,黑人孩子犯罪率高往往就是因为单亲家庭比例高啊,政府补贴其实要负很大责任!所以你看,一项社会政策,出发点很好,不见得结果就好!那今天您回复“结果”两个字,给你看一个英国的例子:结果!

    

    1

    1964年,英国导演迈克尔·艾普特开始拍摄一部叫 7 Up(《人生七年》)的纪录片,跟踪拍摄14个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7岁孩子。之后他每七年再拍一次,迄今最新的是2012年的第八部:56 Up。

    据说艾普特拍这部片的初衷是验证英国社会的阶层固化,富人代代延续,而穷孩子无法通过阶级流动实现命运反转。很遗憾,艾普特当年的想法准确得让人心寒。在 56 Up 中,满满是“寒门再难出贵子”的中国式天问。

    有点小震惊的是,底层家庭出身的英国孩子们在成长中,似乎很缺乏改变命运的迫切与动力,有个孩子成年后的首要人生理想竟然是“生儿子,生几个儿子”,要恭喜他,英国梦还真成了。

    片中基本看不到“读书改变命运”之类的励志场景,有的只是不停离婚,生了很多孩子,身材纷纷从当年的翩翩少年彻底走形,一水儿的体力劳动者或干脆做单亲家长去领救济。

    大约在 7 Up 的同时代,英国学者保罗·威利斯也在英国一个小镇采访了12个工人家庭出身的孩子。在他后来的那本名著《学做工:工人阶级子弟为何继承父业》中,威利斯提出了一个政治上不太正确的概念:“要解释工人阶级子弟为何从事工人阶级工作,难点却是解释他们为什么自甘如此。”

    在威利斯跟踪采访的那所工人子弟学校中,孩子们将自己分成了两个群体——“家伙们”“书呆子”。在充满反智文化的校园环境中,“家伙们”排斥文凭,通过逃课、哄骗、嘲弄老师和好学生,创造了反抗学校教育的阶级文化,身体力行地实践着快乐教育。他们甚至认为学习与脑力劳动是“娘娘腔”的表现,身体倍儿棒、多泡妞,才是男子汉的校园追求。当然,他们的最终梦想是,早日像父辈一样步入工厂,从事那些只有男子汉才会做的工作——体力劳动。

    威利斯确信,这就是英国校园的主流文化,是“家伙们”主动放弃了读书改变命运,从而使自己永久丧失了从事中产高薪工作的资格。更重要的是,他们对此无怨无悔,即使成年后发现了生活的真相,仍然坚信“我们只能干这个”。

    仅从纪录片与书来看,英国的阶层固化甚至比当下中国还要夸张,他们连“逆袭”都放弃了。更重要的是,他们似乎对孩子复制自己的人生,放养着继续待在底层,也没有太大的意见。

    2

    在我的成长经历中,身边也有很多“家伙们”。但几乎无一例外的是,中国“家伙们”后来要么浪子回头,要么成年后通过对儿女的严格教育偷偷追悔当年的反智岁月。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中国人如此信奉读书改变命运,将阶层流动视作社会的最大正义,而英国人却是一副逆来顺受的样子?

    从《大学潜规则:谁能优先进入美国顶尖大学》中大约可以发现,美国比英国也好不了多少,美国人似乎连“一代藤校,代代藤校”这么大的黑幕也默认了。

    在 56 Up 中,穷孩子们成年后过得挺拮据,缺乏现金流,孩子的高等教育都无法负担。但他们也只是“没钱”罢了,他们大多有简陋却体面的公寓,有辆丑笨却实用的汽车,挺着发福的身材去海滩晒太阳,出门就是完爆中国高档小区的绿地甚至森林。

    总之,除了缺钱,他们那种穷让中国的穷人三观尽毁。

    在高福利环境下,英国家长完全缺乏中国式苦大仇深的励志语境:你如果不好好学习,以后只能捡垃圾。英国底层家庭仍然像“家伙们”一样不忘初心,真诚相信着其实自己的人生还不错,因而完全缺乏逼迫孩子实现阶层流动的雄心。

    我甚至阴谋论地认为, 福利社会是西方精英社会的一盘大棋。资本家通过高福利,“赎买”穷孩子向上流动的动力,让他们在糖衣炮弹中消磨奋斗的意志,放弃对名牌大学及高级白领的名额竞争,不战而屈人之兵,让精英们躺着就能世代传承。当然,“家伙们”可以认为,福利是“娘娘腔”们上交的保护费。

    3

    而在中国人的历史逻辑中,社会公平似乎可简约为教育公平,逆袭成功的少数升官发财,跳高失败的继续低福利地惨着。

    于是乎,全中国的家庭,有钱的没钱的,都以“不成功便成仁”的精神驱动孩子刺刀见红地竞争。其结果是,没有赢家,大多数底层孩子拼掉了快乐童年仍然无法向上流动,精英们也是一肚子的不合时宜——国内的竞争咋就这么激烈呢?

    当然,精英们还有最后一招,送孩子去西方用高分碾压还在傻乐着的“家伙们”,以及没见过hard模式的有钱人家的伪“书呆子”们,用不快乐打败快乐。

    本文由作者 张明扬 授权罗辑思维发布,选自《财新周刊》。

    罗胖曰:

    BBC拍过一部纪录片,叫《无薪时代》。

    其中的结论很扯。

    它说,也许在未来,只有富人才有工作可干,全世界的无用之人只需要像猪一样被养活

    但是,它也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视角——

    未来的财富不是占有物质,而是占有生活的意义


  返回前页  返回列表页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