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微信]你被信任“出卖”过吗?2016.6.4

    

    纯手绘国画 荷香入梦 尺寸:68cm*138cm

    罗胖:

    话说北京有一家私立的国际学校,上学的孩子都是交了高额学费的,有一次学校想组织一次募捐,可这种事在家长看来就是变相的收苛捐杂税嘛,哎,你看这个学校是怎么做的,在一次家长日的活动中,孩子和家长围城一圈,中间呢坐着一个穿老头衫的秃顶的中年男人,男人身边放了一堆沾满水的海绵呐,那男人是谁呀?校长啊。校长说:来,今天孩子们可以用海绵来扔我,扔一下一百块钱,我们一起把这钱捐给上不起学的孩子,不捐钱的不让扔啊。那你说家长能不高高兴兴的掏钱吗?孩子也挺高兴。学校是想通过这件事告诉孩子两个道理:第一,想要钱,哪怕是做好事的钱,也要付代价去换;第二,做你觉得该做的事,不要怕什么权威,哪怕他是校长。你看,人性总是很纠结,但是人性总有办法引导到光明之地。那今天给你看一篇重磅文章:人性。

    据传,该颂歌最早可追溯到15世纪,是在圣诞季节由城镇的巡夜人为贵族们演唱的,以用来获取额外的收入。 不知道原作者究竟是谁,但此歌一直在英格兰地区口耳相传。 此歌最早发表于1833年出版的一本名为《Christmas Carols Ancient and Modern》的节日宗教颂歌的合集。

    1

    囚徒困境

    有一则前苏联的政治笑话:

    一位音乐家刚刚结束演奏会,坐上火车赶往下一个城市。他在火车上闲来无事,掏出乐谱,自己反复揣摩。克格勃马上就盯上了他,并把他逮捕了。

    克格勃审讯他:“你是哪里的间谍?那个密码本上写的都是啥?”

    音乐家声辩说:“我根本就不是什么间谍,那个乐谱是柴诃夫斯基写的。”

    克格勃意味深长地看了音乐家一眼,转身走出了审讯室。过了十分钟,他又回来了:“我劝你还是老老实实招吧,柴诃夫斯基都已经招了。”

    ——这就是经济学里说的“囚徒困境”:

    假设两个小偷被警察抓住了。警察分开审讯这两个犯罪嫌疑人。

    如果都不招,警察拿不到确凿的证据,可能拘留几天只能放人;

    如果两个人都招,量罪判刑,他们得坐两年牢;

    但如果一个小偷招供了,坦白从宽,可能会发生把他释放,剩下那个嘴硬的,抗拒从严,关他十年。

    学过经济学的人都知道,“囚徒困境”的均衡解是两个人都招供,这并不是对小偷而言的“最优”结局,但由于不敢相信同伴,两个小偷都选择了背叛。

    2

    合作是如何产生的?

    “囚徒困境”讲的是:信任别人是要冒很大风险的,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是很难的。没有合作,我们的社会都难以维系。

    那么,合作是如何产生的?

    一位政治学家 Axelord 曾经做过一个很有名的实验。他邀请各个领域的学者,提出不同的“策略”,有的策略更善良,更愿意跟别人合作,有的策略更险恶,喜欢欺骗和利用别人,然后,他把这些策略都编成程序,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以便观察从长期来看,哪种策略会占上风。最后胜出的策略是“以直报直”。

    这个策略很简单:

    第一,一开始要相信别人,跟别人合作;

    第二,别人跟你合作,你就跟别人合作,别人欺骗了你,你马上选择不跟他合作;

    第三,如果欺骗者回心转意,打算跟你合作,你就跟他合作。

    3

    和敌人的默契

    合作的起源很困难。

    在一开始,喜欢欺骗和利用别人的“邪恶”策略肯定会占上风,好人会吃亏。但哪怕执行“以直报直”策略的人很少,他们也能抱团取暖。在这个小群体中,合作的收益很高,足以让他们能够生存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个合作的团体。

    Axelord 发现,哪怕是在很恶劣的环境下,合作也会逐渐出现。

    比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敌对的双方躲在各自的战壕里对峙,谁也无法发动进攻。慢慢地,交战双方的士兵居然找到了默契。一开始是吃饭的时候停火,救护队来了停火,后来节假日停火,最后到了每天只在固定的时间射击对方墙壁上的黑点,显示一下自己有威慑的实力而已。

    4

    信任的真相

    这些研究表明:信任并非是亘古不变的道德准则,而是一种因地而异的生存策略。

    心理学家David DeSteno在《信任的真相》一书中讲到,信任固然是件好事,但这不代表着我们就要无条件地相信别人。否则,明摆着就是邀请别人来占你的便宜。

    信任之所以难,是因为我们无法判断自己是否应该相信别人。

    有一种传统的观点是:是否值得信任,就看他的人品如何。这种观点假设:道德是一种不受环境影响的牢固不变的东西,但人们的道德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环境的影响。

    比如,心理学里有一个很有名的观察:当人们单独遇到坏人坏事的时候,正义感相对会更强,但围观的人们越多,人们反而越不愿意挺身而出。

    社会地位的改变,也会影响到人们对信任和合作的态度。在很多时候,有权有势的人会更不信任别人,更不愿意跟别人合作。

    比如,每一个在北京开过车的人都会真心认同,开豪华轿车的人最容易横冲直闯。

    5

    自己都不一定信得过

    不要说信任别人很难,能否信任我们自己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你又制定了减肥计划,恭喜了。但今天的你能够信任一个月之后的你吗?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这个实验分成两个部分。在第一个部分,一群正在减肥的人和一群不想减肥的人在同一个房间里,桌子上摆了各种各样的零食。一般而言,正在减肥的人表现出了较强的自制力,不去动桌子上的零食。

    接下来是第二个部分。实验者告诉这些受验者,他们要帮助一家冰淇淋公司判断三种新口味的受欢迎程度,有三筒冰淇淋,请品尝之后告诉实验者,哪一种是你最喜欢的。你没有必要把冰淇淋都吃掉才能判断出来自己更喜欢哪一种口味,抿一小口足矣。

    结果呢?在第一个部分表现出更强自制力的人,在第二个部分吃掉的冰淇淋最多!

    除非万不得已,千万不要随便考验人性,因为人性这个东西,真的是经不起考验的。

    6

    体察人性

    那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来说,这些研究有什么启示?

    不要轻易地用人品去判断别人是否值得合作。要问的问题不是“他值得信任吗”,而是——“在什么情况下,他有可能会选择合作”?

    不要轻易地去评判别人的道德水平,而是要学会体察人性中的幽明互现之处。“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责人也轻以约”,这在现在仍然适用。

    本文由作者 何帆 授权罗辑思维发布,选自微信公众号“何帆研究札记”。

    罗胖曰:

    本文金句——

    1. 不要轻易地用人品去判断别人是否值得合作。

    2. 要问的问题不是“他值得信任吗”,而是“在什么情况下,他有可能会选择合作”?

    3. 要学会体察人性中的幽明互现之处。

    这不是要你相信人性其实非常阴暗。

    这是要你相信人性会被引导至光明。


  返回前页  返回列表页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