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微信]武志红:岳飞的爸爸去哪儿了?2016.8.16

     罗胖:

    咱们都听过那首二胡曲《二泉映月》,指挥家小泽征尔给他的评价是,这是一首应该跪下来听的曲子。确实是美到动人心魄。他的作曲者呢,是瞎子阿炳,可是你知道吗?阿炳的眼睛可不是像过去电影里说的是让什么地主给弄瞎的,而是嫖妓得了梅毒的后遗症。阿炳穷呢,是因为抽鸦片,败光了父亲的遗产才流落街头。就是《二泉映月》那曲调本身也是脱胎于一首妓院里的淫曲,叫《知心客》。我必须得承认,我第一次看到这些信息让我很不舒服。不过这种不舒服的感觉恰恰是应该警惕的东西,它说明我还是缺乏就事论事的能力嘛。阿炳是什么样的人,从来不会影响这个音乐本身的伟大,甚至也不影响啊炳这个人的伟大。一个人求知的过程啊,就是得分得清楚,什么是自己愿意听的故事,什么是原本的真相?那今天给你再看一个例子:故事。

    

    1

    篇文章的标题原来是《岳父的冤案》。这是个噱头,估计十有八九都会误解。我说的是岳飞的父亲岳和。

    作为我心目中的中华第一好男儿,岳飞有千古冤情,同样的,岳和也有。非常简单的一点是:

    你们谁听说过岳飞的父亲?

    读小学时,我家里就两个大部头,《悲惨世界》和《说岳全传》。

    《说岳全传》我读了怎么也得上百遍,但没记住岳父是谁。原因是,书中说,岳飞出生三天,家乡遭遇大水,父亲遇难,母亲带他逃生,以后独自将他抚养成人,父亲死得那么早,对岳飞没什么影响,所以没记住。小说还说,岳飞家境贫困。

    但真实的历史是:

    岳飞家境不错,父亲岳和是当地富户,经常接济穷人而被乡人爱戴。并且,岳飞的一身本领也是父亲着力培养而出,岳和请了多位老师教儿子文化,请了周侗教儿子武艺,兵荒马乱中,又激励儿子报国。一直到岳飞在战场上崭露头角后,岳和才病逝。

    这样一个堪称理想的父亲,在我们的集体意识中,却像被抹去了一样。
而岳母刺字,则成了图腾一样的景象,而被记住传颂。史书中倒没抹掉这位父亲,但民间普遍都不知道他的存在。

    这也堪称是千古冤案吧,或者说,是我们集体无意识中的一个谜——为何用遗忘忽略的方式,将这位父亲弑杀掉?

    2

    仔细追究的话,中国文化对父亲的态度很奇怪。不止岳飞,还有如孔子、孟子、荀子、朱子等圣人,母亲广为人知,他们的父亲在哪儿?

    美国的电影,多在描绘与父亲的关系,如《蝙蝠侠》、《蜘蛛侠》和《当幸福来敲门》等。

    我们的文艺作品,则多在找妈妈,如《世上只有妈妈好》、《妈妈再爱我一次》、《小蝌蚪找妈妈》……即便《麦兜的故事》,也是只有妈妈,没有父亲。

    《麦兜的故事》中,应该有父亲,但只怕很多人没看出来。在最后的一集里,有一个麦兜的大表舅,和麦兜长得一模一样,像一个自闭症患者一样,他应该就是麦兜的父亲吧。

    3

    在我看来,岳飞的故事可这样理解:

    不能描绘他父亲的伟大,将他父亲的影响拿走,这样他的故事中,主要就剩下了儿子、母亲与皇帝。真实的父亲们虽然对儿子有了养育之恩,但文化上的父亲其实是皇帝,可以说,在我们文化中,皇帝是所有人的父亲,天下只能有他一个父亲。

    都说忠孝两全,其实孝主要针对是母亲,忠主要针对的是皇帝,父亲们最后都要发展成公公。即便像托塔天王李靖如此伟岸的英雄,有了哪吒后,也怕事得像一个公公。

    中国历史,举目望去,英雄好男儿都是被屠戮,都无好下场。现在看来,也许原来好父亲一样会被屠戮。这究竟是怎样的集体动力啊!

    本文由作者 武志红 授权罗辑思维发布,作者微信公众号“武志红”。

    罗胖曰:

    人类知识发展过程中,有一个“奥卡姆剃刀原理”。

    理论源头来自一个 14 世纪的修道士。

    简单的表述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即,能简单说明白的事,就千万别搞复杂。

    这不是一个方法,这是一个事实。

    我们的知识系统,本质上不是在描述世界的真相,而是——

    让我们更简单地理解这个世界。

    所以,谁谋杀了岳飞的父亲?

    答曰:奥卡姆剃刀。


  返回前页  返回列表页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